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后,你还会善良吗?

中国第一视觉杂志 最受欢迎图文公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视觉志


相信你也很善良

但我们的善良,该往何处安放?



多年以前,我在一家报社做记者,那时没有微信,真相和谣言的传播速度,都比如今朋友圈的刷屏速度慢。


但人间冷暖、是非善恶都是一样存在的。有些故事,不管你选择遗忘还是选择收藏,它永远存于你的记忆里。


报纸上对当事人的称呼不会用小A小B小C,今天,用真实的名和姓来说说那些年,朋友圈还没出现时的故事。有些事,不得不说。


2010年,小谷12岁,距离2003年被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已经过去了7年。这7年里,他的爸爸因为带小谷四处求医而丢掉了工作,开出租车的妈妈也辞职陪在病床边。医药费越来越多,小谷爸妈卖掉了房子,空里没黑没白拼命打零工,钱还是不够花。


多番的努力并没有让事情变好。7年之后,这一家人没了房子,欠债40多万,爸妈多了白头发,而小谷由轻型再障转为重型。如果不是当地论坛里一个网友向报社求助,我不会知道这样的故事。这是我做记者后的第一篇救助报道,感谢我所供职报社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报道发出后,很多读者、网友捐出了自己的善款。


那时网友通过论坛、QQ联系往来,在为小谷所开的论坛专栏中,热心网友列出了每一条捐款明细,从几元到上千元,严谨而专业。


很多人说时间就是生命,但对于落入病魔手中的人来说,钱就是生命。小谷一家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热心的网友让自己的钱用在了刀刃上。


最后一次见小谷时,面庞清秀的他告诉我喜欢打篮球、踢足球,但彼时,他只能躺在床上看书,再就是隔着病床上的移动层流消毒罩,看窗外的天空。他说想快点好起来,不是因为怕疼,而是再也不想看到父母为自己心力交瘁了。



2010年,躺在病床上的小谷。


我后来没有再跟小谷一家联系,几年后的一天,当时帮忙募捐的一位网友曾在QQ上留言给我:小谷现在变得很胖了,因为要用激素……


很心疼他。但后来工作调动,没有再获悉小谷的后续消息……


写这篇文章时,我打开很久不用的QQ,向那位网友问小谷现在的情况,对方发来一句“你好”,然后我突然很紧张(如果你了解下什么是“再障”,就知道这种疾病多可怕,就知道我为什么会紧张),不知道下面会收到什么消息,十几秒之后,对方的回复终于让我如释重负:


“他现在康复了,一切正常,都上中专了。学医。”


学医。真好。小谷选择学医,绝非偶然吧?愿你好好学习,这座城市里,曾有很多人,爱你如生命。


小谷遇到了善良的网友,整个募捐过程中,素昧平生的人们因为善良而团结在一起,没有谣言、没有欺骗、没有波澜,一切都很顺利、很温暖,大家迎来了最好的结局。


下面这个故事就不温暖了,它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悲伤。但结局,却让我至今难以释怀。



2011年,昊昊13岁,奶奶65岁。很多年后,昊昊会长大,但奶奶一直65岁。


那一年,奶奶在马路上卖报纸时遭遇事故,离开了这个世界。昊昊父母早已离世,奶奶是他相依为命的亲人。奶奶走后,这个本应开始青春年华的孩子,迎来了人生中的绝望和黑暗。


一位邻居心疼昊昊,联系报社,于是我知道了此事。在进一步了解后,我得知出事时昊昊奶奶所卖的报纸,正是我所供职的那份报纸。这份报纸不仅养活着采编人员,还有很多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他们为了卖一份报纸挣两毛钱的利润,在滚滚车流中向中途停歇的司机卖报。我心里五味杂陈,几乎是忍着泪完成了这次采访。


关于昊昊的报道发出后反响超乎预料,愿意捐款捐物帮助昊昊的读者,打爆了报社的电话。其中有退休的老人、上班族、跟昊昊同龄的孩子,有本市的,还有从报社网站看到消息的外地读者,还有很多人不知通过什么途径获悉了我的手机号,打过电话来问怎么把钱给昊昊。


报社规定,记者不能直接接触读者的捐款。我把这些来电读者的信息一一记在了一个本子上,包括他们的联系方式、要捐的钱物数量,准备让昊昊家人亲自联系。后来一算,竟有数十万元。其中一位企业主哽咽着打来电话,说愿意先捐款一万元,然后资助昊昊读书,直到他大学毕业。我把这些信息小心翼翼地记在本子上,我知道,这些信息就是昊昊的将来,要给他记好了。


北方的2月依然寒凉,奶奶走后,能照顾昊昊的只有伯父和姑姑,他们都租住在这个交通繁忙的城乡结合部,打工度日生活拮据。我拿着本子去找被接到姑姑家的昊昊,只要他们给出一个银行卡号,数十万元就会从四面八方汇过来。


姑姑打电话叫来昊昊的伯父,他们和昊昊进屋商量了片刻,然后伯父出来告诉了我他们的决定:“我和我对象,还有昊昊姑姑还都能打工挣钱,你替我们谢谢那些好心人吧,钱我们不收了,日子我们一点一点过……”


我站在院子中央许久没有回过神来,我从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



当年采访时拍的照片,这是昊昊亲人平时的食物,就这样,他们愣是没要一分捐款。


昊昊伯父在工厂工作,伯母是收入更加微薄的清洁工;昊昊的姑姑和姑父都在工厂打工,家里还有在上学的女儿,加上昊昊,这个家庭的日子能好到哪儿去?但他们婉拒了能让一家人衣食无忧好多年的钱,我有些意外,又不意外,在此前采访中,邻居们就对这生活心酸却不失尊严的一家人竖大拇指。


昊昊曾跟我说过,年迈的奶奶卖报纸,是为了攒钱,等他长大了给他结婚买房用。奶奶走时,附近的房价每平米不到5000元,五年过去了,如今的房价已经过万。我很世俗地算了下,如果昊昊亲人当时接受捐款,足够在当地买套二居室了。而如果当时真的接受了捐款买了房子,短短几年间已经增值好几番。


但他们不会这么算,他们心里压根儿没装着钱,亲人都走了,要钱何用?他们只是朴素地认为,虽然发生了变故,但别人不欠他们家的,自家的日子,自己咬牙过;自家的路,一家人搀扶着往前走。


奶奶走了,房价飞涨,昊昊长大后要买房子,要靠自己了。


我最后一次见昊昊是北方初春的一个料峭早晨,他在伯父家简单吃过了早饭,然后我俩一起步行来到他所就读的初中。我看着他单薄的身板进了校门,转身跟我说了再见。从此之后,再也没见。


这几年里物价一直在涨,学生的课外补习费也越来越贵,今年19岁的昊昊,已经是一名大学生?还是已经辍学就业?我不知道,希望他一切都好。



人世间,没有谁活得特别容易,有人含着泪负重前行,有人却投机取巧滥用人们的同情心。小谷和昊昊之外,我也遇见过带着假病历资料寻求“帮助”的人,他们往往带着一个孩子,他们的故事里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有病,采访中被问得圆不了谎,有的尴尬离场,有的干脆破口痛斥媒体无良记者冷漠。


当越来越多精明的利己主义者拿媒体当枪使、拿公众当摇钱树,就不得不冷漠、不得不冷静,否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骗,越来越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被当成骗子。你是否也感觉到,如今做好事越来越难了?


扶起倒地的老人后被讹,以后人们见了摔倒的老人就会绕道而行;路上骗人的专业乞丐多了,人们会对真正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视而不见;医生对患者采取专业的治疗方案却被家属质疑、辱骂、殴打,就别怪医生今后行医中选取的方案对自己很安全,但对病人未必是最佳选择;跟亲戚借钱迟迟不还,那也怨不得人家在面对其他亲戚借钱时六亲不认;但凡有一个人贩子当街抢孩子,别怪家长教孩子学会冷漠;善于炒作、营销的操盘手洞悉社交媒体传播规律,戳中人们善良的弱点财源广进,被揭穿后,当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出现时,将无人问津、无人转发、无人点赞。


不以被骗为代价的善良,不以受伤为代价的成长,从来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东西。


我依然愿意相信这世界上好人多,更愿意这些好人的善良不被透支、不被辜负、不被消费。但当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出现时,我们往往没有心情也没有渠道去辨别真伪,骗捐、诈捐一再上演。当心寒的好心人遇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时,他们的善良还剩多少?


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真相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捉摸,你所看到的真相,或许不过是幕后推手想让你看到的真相而已。但当这个真相利用的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病患故事时,我们迷茫了,当朋友圈里一波又一波刷屏、辟谣、反辟谣出现时,我们就更加迷茫了。就像朋友圈里那篇刷屏的文章,大家都真心地为小天使祈祷,也真心想呼喊一句:炒作与谣言,你给我站住!


人们的善良无处安放,真累!我们该相信谁?


当我们的善良无处安放时,这个社会就已经很不善良了。最好的善良是什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却要小心翼翼防止欺骗吗?这只能证明这个社会信仰缺失、信用不良,救助体系不完善、公益平台不健全。


每个人先让自己善良吧。生产厂家把产品做好,不要有残留有害物质伤害消费者;装修公司不要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要让业主家里的甲醛伤害孩子;做餐饮的不要乱用添加剂和违规香料;医生守医德,患者不医闹;做生意的明码报价,做媒体的别瞎炒作;负有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别让黄牛党操控医院的挂号,别让骗捐者有机可乘,别让善意被一次次的欺骗事件透支……


当一个社会不再人人自危,而是人人自安,才是至善。


我们,我们的后代,有希望迎来这样的时代吗?我们试试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与《枣庄广播电视报》的往事
尔图:那些年看过来,居然就是这些片片了!
我32岁,向不婚姑姑借20万买房,5年后我去还钱,她却告诉我不用还了,随后说的一句话,让我五雷轰顶
人到中年才发现,爷爷奶奶去世后,父辈们都不来往了
清明随笔
“(报纸)号外”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