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个汉字揭示教育本质!

3个汉字揭示教育本质!

 谭清风

      各位先生、女士,各位朋友们,今天我站在这里为大家讲座,目的只有1个,寻找认同感,但是我的这种愿望却很小,只奢求每次讲座台下有20%的听众中认同我下面的话就够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这样说是有根据了,这个根据就是二八原则。大家想想看,人类社会自古至今,始终逃不过一个金字塔结构,也即站在塔顶上的20%的人领导着80%的人进步,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因此,今天,我也知道,不论我讲的多么精彩,分析的多么透彻,能真正产生共鸣的只有20%的观众,甚至20%都不到。因此,我每次的讲座都很坦然的,有20%的家长能认同,我就阿弥陀佛了,我想这也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吧。

 

    我们人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那一刻起,一直到长大、老去,这一辈子都离不开的东西除了吃穿住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习。如今,这个学习的周期则更长了,一些宝宝当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父母们就迫不及待的对他开始开始教育了,名之曰:胎教。甚至还有比胎教更早的,有些妈妈在怀孕前1年甚至更早就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了,尤其现在的读经教育、早期教育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还未怀孕甚至未婚的女同胞们为了未来能够增加产生一颗优质卵子的概率,就已经早早开始行动起来了。这种现象,我认为总体上是好的,说明我们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也有一点是最核心的,我这里想提醒我们家长,不要把教育的方向偏了,在学习前先把教育的对象用心先定位好,摆摆正,我们一谈到教育,首先往往把目标定位到孩子的教育上了,而忽视了自身的教育。老子有一句话叫自知者明.我今天所谈的儿童教育,归根结底,其实更多是家长自身的教育。有一句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我们的古代的名门望族大多讲究家族代代传承的,传承的是什么?最根本的是家风家教的传承。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就是说的这个。只是我们这个社会占80%以上普通平面小老百姓家里大多是没有这么多的规矩的,或者说不成系统。这其中原因当然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就如同我上面所提到的,我们整天忙于生计,哪里顾得上这么繁琐的家规家教呢?大道至简,教育也是如此。谈到家庭教育,我们就有必要透过这些规矩这些条条框框做一些深入的思考,从这些条条框框中梳理出一个最简单教育思想,以此来给予我们明晰的指导!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家庭教育的教育对象是什么?如果有个轻重顺序之分的话,到底是孩子还是家长?要我来看,家庭教育与其说是对孩子的教育,不如说就是身为一家之主的家长自身的教育。家长的自身的素质往往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换句话说,家长把自身教育好了,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们整天忙于事业,忙于赚钱养家,很少真正把精力放在自身的教育上,更不用说孩子的教育了,我们口口声声说重视孩子教育,可实际中却大多是推给爷爷奶奶、学校或培训机构的老师了事。因此,当有一天,我们把孩子不成器的责任归咎于社会和教育制度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有所反省。

 

      另外,谈到家庭教育,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家庭教育的思想。谈到家庭教育的思想,就如同中药好还是西药好一样,又不可避免的分成东西两派。有人问我,您属于哪一派?我说,我属于中间派,中间派是什么?我说我是跨文化的融合的那一派,是中西方交集的那一派。又有人问我,在您融合交集的思想里,是东方元素还是西方元素多一些?我说,东方元素多一些。这没有为什么,因为我就是从东方文化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倘若我是一个西方人,我今天的观念可能会西方元素多一些,但仍然是中间的那一派。今天若是有一位持有融合派理念的西方学者站在我面前和我对话,我会对他说:在这个融合的交集里,东方文化的教育思想相对更加丰富饱满。因此,今天我的话题更多谈东方文化思想的教育。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谈到文化思想的教育,我们应该追本朔源。文化的源头是文字,相信这是很多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共识。那么文字的源头又在哪里呢?就是今天我要讲的以甲骨文为代表的象形文字。我们的象形字是我们的文化的源头,那么这个源头到底是一汪活水还是一潭死水呢?首先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不仅是一汪活水!更是一汪犹如封存于喜马拉雅之巅的纯净活水,干净、清澈,沁人心脾! 让人高山仰止!或许只有真正的勇士,真正的智者才能从中撷取一点精华!但,这足以够滋养他一生的精神!

 

    很遗憾的是,由于甲骨文从被发现至今也就100多年时间,目前大多还停留在训诂研究的阶段,具体到应用方面,绝大多数也是被书法艺术家们当成一种装点门面的书画艺术。也有些学者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去解读,去探寻其中的深意,这些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探索发掘工作。今天,我把它又推进了一步,把象形字作为一种开发儿童右脑慧性想象思维的一种工具,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以兴趣为出发点,把象形字用文字画、动画的形式让孩子去感受,通过由抽象到形象再到抽象的4步开合简易教学步骤,开发孩子右脑想象思维。从应用方面让它更接地气一些,同时也间接的普及了甲骨文汉字文化。我想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件事,它将成为我今后生命几十年中所致力推广和研究的一项工作。

 

  上面我们谈到了教育,谈到了教育思想,谈到了东方文化的教育思想,谈到文字对文化教育思想的重要性,最后我们又谈到了文字的源头。那么,我们中国的文字里面到底有没有蕴含着教育的思想?我说有!不仅有,而且高度凝练,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在造字时,只用了三个字,三个字就把教育的思想概括进去了,把教育的本质说明白了!可惜的是,因为这三个字太浓缩、太凝练了,后代我们这些子孙们反而把它越搞越复杂了,以至于今天,我们现在的很多家长、很多高学历的教育工作者们仍然没搞明白这个问题。我深信一句话:文有道,字亦有道!文字里有很多大智慧,佛家的教育里称之为文字般若,般若就是大智慧的意思,文字般若是佛家子弟修行教化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那么,上面所说的到底是哪三个字呢?这三个字就是“教、学、觉”,下面我们就来逐一的剖析。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教”字,我们今天看到的“教”字,左边一个“孝”字,右边一个“文”字旁,好像是说教育的内容就是要孩子孝顺、有文化。其实,甲骨文里的“教”不是这个写法,甲骨文的“教”字左半部分不是孝顺的“孝”字,而是上面一个“爻”,下面一个孩子的“子”字,右半部分也不尽然是一个“文”字旁,更像是父亲的“父”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隶书,“教”字基本上都保持这个形状,我们不知道后来被哪个圣王给改成现在这个样子,估计是为了教化的需要。这一改,教育的主要思想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孩子孝顺,作个孝子,就成了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至于文化的教育,当然也要学,不过仅从字上看,那也已经沦为偏旁,似乎处于次要地位了。当然,孝道”从古至今一直非常重要的内容,于社会和谐,统治稳定来说,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孝道是必须要通过学这一过程才得来的吗?换言之,孝道是教育的本质吗?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吗?这里我要打上三个问号。我先搁一句话在前面,也是我们有必要搞明白的一点,即教育除了“孝顺”这一基本诉求外,它还承载着人类思想的开化与进步,我们不可顾此失彼。

 

  既然谈到孝顺,谈到了文字的重要性,我们就解读下“孝顺”二字,“孝”字在甲骨文里就有了,字形一直比较稳定,既简单又形象,上半部分形似一个“老”字的上半边,好像是一个已年过半百、半截身子都埋进黄土的老者。下半部分是一个表示孩子、儿子的“子”字。如此来看,这个“孝”字的意义就不言而明了,也即:儿子要照顾老子。儿子照顾老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造字者造字时就已经界定清楚了。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之本,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别说是人,动物都有这种本能,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为什么还要专门跑到学堂里接受教育才能明白呢?孟子也进一步论述了孔子的话,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不无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这句话意思大概是说,人们不必经过学习就天生具备的能力,便是良能;不必经过思考而天生知道的知识,便是良知。襁褓中的孩童,没有一个不知道爱他的父母亲的;到他们长大了,没有不知尊敬他们兄长的。亲爱父母亲,这就是仁啊,尊敬兄长,这就是义啊。这哪里有什么原因呢,本来就是普天下都通行的道理啊。遗憾的是,不知到了哪个朝代,估计是孟子生活的那个乱世或者更早的时候就有了,人性在进化过程中,反而把“孝”给退化掉了,“儿子要照顾老子”这一定论开始动摇了,以至于后来教育领导者迫不得已要把原本不属教育范畴的“孝”字硬生生的塞进了“教”字里面,把“教”字左半部分替换成“孝”字旁,把“孝”做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大大的凸显出来。这一弄,把原本好好的“教”字却弄的面目全非。如此,我们很难说,这样一种改革到底是教育的进步还是人性的退步。 

  

    上面谈到“孝”字,我们接下来说说“顺”字。“孝”字常和“顺”字连在一起用,到底如何理解“孝顺”二字? 孝顺孝顺,我理解为“孝”就是“顺”的学问,而“顺”则是一种智慧。《说文》中解释说:“顺,理也。”所谓的“顺”是“理”要“顺”,也就是说孝顺是基于“理顺”的孝顺。

 

  讲到这里,我曾听一些传统文化的专家讲孝道讲座时,经常会提:“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在我看来,这是很有问题的,如果拿这句话教育孩子,就更有问题了。如果父母都不孝顺爹娘,或者蛮不讲理蛮横说教,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保证不出问题。之所以会误读,我想还是没有把文字的道理弄清楚,不懂汉字,就很难懂教育。刚才我们讲到“顺”字,甲骨文中的“顺”字有两种写法,一种写法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川”字,下面是一个“心”字。“川”字代表水流通畅,下面的一颗心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上面哪个“川”所引发的通畅的感受是发乎心的,并不单单是山川本身水流通畅造成的,是自己这颗心的感受,是心生起了“通畅”的感觉。心情若很不好,若很悲伤,很委屈,见到再好的名山大川,也很难生起这种“通畅”的感觉。因此,这颗心的感受尤为重要。

 

  从这个角度去解释“孝顺”二字,就更有深意了,《弟子规》里有一句话叫:父母责,应顺承。很多不明白深意的家长和老师认为这个“顺承”就是言听计从、唯命是从的意思。甚至有些思想比较开放的家长说,这不好,《弟子规》太迂腐、过时了。其实不是弟子规迂腐过时,是我们没深入领悟的缘故。按照表面的理解:弟子规这句话大概是说”父母责备我,那是在教育我,我应该言听计从”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通过对“顺”字的解读,就不难理解,“顺承”并不是唯命是从那么简单。父母的责备好比这个“川”,你正在行路呢,忽然一个大“川”到了你跟前,你是觉得它阻碍了你的去路给你添堵了呢?还是看到它水流的通畅呢?大家要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刚才讲到“顺”字甲骨文的一种写法,还有一种写法是左边一个“川”字,右边一个“页”字。这个页字的形状很像我们人的脑袋。《说文》中也解释说:“页,头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顺”是一种智慧,是经过我们大脑思考过的智慧。一个山川忽然横亘在你前面,挡住你的去路,你怎么处理?如何“顺”过去?要多用“脑袋”想想,让“心”先“顺”过去,这才是真正的“顺”啊!

 

   讲到这里,我们已经跑题了,赶紧收回来。继续讲这个“教”字,前面说了那么多,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教”字和“孝”字在甲骨文象形字里面是没有太多“亲缘关系”的,“教”字就是左边像是一个持杖的父亲的“父”字。所持的木杖象征着规矩。“父”字《说文》里解释为有规矩的人,是一家之长,是能承担教育子女责任的人。“教”字在文》则解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说白了就是老子给孩子做示范,孩子效仿老子的德行。单从甲骨文中的“教”字上分析,也很清楚的说明了这个道理,甲骨文的“教”字左边一个“父”字,即说明了教育孩子首先要从家长做起,家长首先要有规矩,要以身作则我曾提出过“顺其自然而不任其自然”的教育思想,这里讲的规矩就是不任其自然的教育。“父”字持杖也说明家长有义务监督孩子学习,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规矩的人“父”字作为“教”字的偏旁,也说明家长在孩子教育中不能越俎代庖,要扮演一个辅助角色,就好比是教练,孩子才是真正的运动员,最后上战场的还是孩子。“教”字的上施和下效也说明了教育是两方面的,一个是家长自身的教育,一个是孩子的教育。家长若本身是个二流的教练,孩子若没有很好的悟性,所学到的功夫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么,除了规矩外,还要学什么呢?就是“教”字左边的“子”字头上的“爻”字,什么是“爻”呢?我之前讲座的时候,台下有家长说,上面的那个形状不是×吗?不是代表错误思想吗?怎么能让孩子学习错误的思想呢? 我也开玩笑地回答说:“你说的对,可以理解为×,不过那不是一把×,是两把,负负得正。另外,你可以把两把×理解为一错再错,不要怕孩子犯错误,错误没什么了不起,可以容忍孩子一错再错,要知道这世上没有太多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最伟大的成功往往就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犯了错,就马上上前警告、制止,结果搞的孩子一生畏手畏脚,对什么事都浅尝辄止,一有错误,马上掉头,再也坚持不下去,这样的孩子恐怕一辈子也难有成就。”我们看,中国文化的思想就是这样,非常值得玩味。

 

   言归正传,关于这个两把×,我将其解释为“爻”字,更符合了中国文化哲学思想中所追求的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爻”呢?《易经.系辞》里有一句话说:“道有变动,故曰爻”也就是说“爻”是“道”的变化。什么是“道”呢?一下子就上升进入到中国最高的哲学思辨里面去了。《易经.系辞》里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具有阴阳两个属性,阴阳是相生相灭、相消相长的。老子的《道德经》对“道”进行了更深入的描述和论证,后来鬼谷子又把“一阴一阳之谓道”,进行了应用创新,称之为“捭阖”之道,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名词的替换,主要方便人的理解。“捭”就开的意思,是阳的层面。“阖”就是闭合,是阴的层面。我们现在谈国学,我说鬼谷子是真正的践行者,是最会活学活用的人。我们解字、读经不应该是死板的解说和一味的嘴皮子滑过,要学会活学活用,如此才有可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我设计的这套甲骨文儿童右脑开发教育软件和教学方法的思想也是遵循了大道至简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理,只是我不叫阴阳,也不叫捭阖,我叫开合,说白了是一样的道理。

 

认识了“教”字,我们再来认识下“学”字,金文里的“学”和“教”字有着不一般的亲缘关系,上方都有一个“爻”字,这说明了所“学”和所“教”的内容是相同的。“学”字比较形象,好像一个小孩子(“子”字)进入到学堂(“宀”字)里学习,我们不再详细解读。

 

了解了“教”和“学”,最后我们再认识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就是“觉”字,教、学、觉这三个字在金文是最亲密的,其共同特点是上面都有一个“爻”字。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呢?我想一个“觉”字就可以概括了!《说文》中解释说:“觉,悟也”,觉是觉悟、觉醒的意思。觉字下面是一个看见的“见”字,甲金文里的“见”字自像一个睁大眼睛的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睁大眼睛”之状态在这里充分表现了心有所触,眼前一亮的顿悟之态!(以上内容摘录自谭清风先生《漫谈汉字智慧与儿童家庭教育》演讲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61个甲骨文解析,清晰了解每个字的诞生!
汉字演变:一个甲骨文,道出了教育真谛,教育孩子就该这样!
560个汉字笔画笔顺表,每天练习10个!写字很漂亮
当甲骨文融入《甲骨文慧画·诗词篇》,您绝对没见过!
这套识字卡片的功能不是认字
一周一书丨《汉字中的家庭教育智慧》:教育孩子,先教育父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