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麻离青是一个“炸药”的概念
 
  
 
 
 
 亲!上面诸图才是元青花的DNA。这正是元青花所最欠缺的那么一点点的东西,但最欠缺的东西往往就是最要紧最要命的东西。元青花最需要证椐支持或解释的地方,就是它的晕散。元青花为什么都晕散?这很重要,因为没有晕散就没有笔墨了,没有笔墨也就不成其为元青花了。因此,晕散的原因很要命,必须得解决才行。当然,最好是能找到苏麻离青的实物,这样最保险最安全。拿来在仪器上一放,再分析研究一下,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元青花们满世界找的正是“苏麻离青”这种原生矿物,许明先生为此还到过伊朗,但已经是找不到了,明中时就已经是这样了。然而,事情也不至于彻底绝望,变通的办法还是有的,例如:上面诸图中的这几个由苏麻离青“炸”出来的小洞洞是元青花的DNA,它们虽然不是寻找中的那个没有影踪的原物,但作为下原物一等还是可以的。原物没有了,下原物一等的遗留物也一定是极少的;它们虽小,但却是遗存极少的证明“苏麻离青”的“爆炸”天性的实证,是对“苏麻离青”进行定性从而解开元青花的晕散之谜的关健证椐。上面诸图中的这几个由苏麻离青“炸”出来的小洞洞才是元青花的DNA,它们虽小,但却是硕果仅存的证明“苏麻离青”的“爆炸”天性的实证,是对“苏麻离青”进行定性的关健和依据。“苏麻离青”的“爆炸”本性在这几个不起眼的小洞眼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洞壁把“爆炸”所产生的瞬间挤压力忠实地记录了下来,这是一种泥土之类的软东西对爆炸力的烤贝,是爆炸力对周围泥土的瞬间的挤压痕迹,又好象是打击或冲击后留下的痕迹,把胎釉的内部组织都给挤压得暴露了,洞壁上既有泥土又有石块,在高倍的放大镜下表现的清清楚楚,勿庸置疑。由“苏麻离青”作为色料的元青花的DNA在不经意间被泄漏出来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这个相当好。世界上的元青花虽然多,但能留下“爆炸”证椐的恐怕也只有这几个可爱可贵的小洞洞了,因此,必须充分地理解它们的价值。
     同时,需要经常注意的是元青花的DNA就是“苏麻离青”的会“爆炸”,应该把“苏麻离青”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炸药”,各种各样的元青花上的各类纹饰其实都是用掺杂着不同比例的“炸药”绘出来的,用纯“炸药”,也就是纯天然“苏麻离青”画出来及“炸”出来的成功的精品很少,因为那是元人笔墨大写意在瓷器上的再现,绘画难焙烧也难。但这种“爆炸”的遗存却只有在纯“苏麻离青”的色料而不是掺杂着国料的“苏麻离青”的色料中才能表现典范,并留下确凿无误的证椐。元青花的发色和晕散之所以能形成浮雕般的立体效果,主要是由“苏麻离青”特有的“爆炸”天然性质决定的,它的浮雕般的立体感除了色料本身有易熔性的因素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炸”出来的效果。这是元青花的最本质的DNA特征,是根本无法仿造的,也是很容易鉴定的。“苏麻离青”可以确认就是一种像蓝宝石那样的晶体,硬度很高,很不容易研磨精细,人工研磨的话,里面大大小小的颗粒是很多的,是不可能均匀一致的。  
 “苏麻离青”在高温中的反应是激烈的,在焙烧时是会“爆炸”的,纯“苏麻离青”色料的这一特性在一些色料颗粒较粗较大或色料较密聚集较多较浓的地方就表现得一清二楚了,一些色料聚集多的地方就发生明显的“爆炸”。这一属性在这些照片上被展露出来,由于这些聚集着的色料被笔运送时堆积到一起,由此而聚集的苏料较多较浓,特别是其中如果还有颗粒较粗较大的色料的话,在焙烧时便特别容易引起肉眼就能见到的大“爆炸”。颗粒本身就意味着密度,也就是浓度,而颗粒较大较粗的色料如果在一处聚集太多的话,那未,相应的“爆炸”力也就越大。照片中的情景看来也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它竟能把釉面炸出几个深坑,坑的壁上都是爆炸痕迹,明显得很,坑的边沿处有一圈铁锈的痕迹,说明这是高铁的苏料爆炸后的铁的痕迹。同时,“炸”的形状也很有特点,口子都是朝胎骨方向开的,这表明:色料先是从里面”跃“出来的,就好象”礼花“要从地面”跃“上天空,其中颗粒较粗大的或密度较高的色料群停留在釉表后还要在釉表面继续“炸”,就好象”焰火“在天上“啪”的一声被”炸“开成一个象蒲公英式那样的东西。结果便在釉面“炸”出了一个象蒲公英式的较深之坑,坑壁上有清楚的爆炸痕,口子一周有铁锈痕迹。这一点是苏麻离青的天然本性,一时还无法破解其中的成因。但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关注的是色料的这种如焰火般的“爆炸力”,这种”爆炸力“的客观存在对于说明“苏麻离青”所特有的立体晕散和鲜活生动的呈色来说,已经足够了。
   同时,元青花的立体感和层次感特强的发色及晕散,除了“苏麻离青”色料的渗透性易熔性,特别是加上“爆炸”性强的天性这个元素之外,与麻仓老坑由于多泡而引起的疏松透气性也有一定的关系,苏麻离青与麻仓老坑是天然的绝配。青料在高温中顺着气泡壁而展开,又沿着空隙而扩张,使得色釉层变成立体而呈深厚。青料化而色泽聚,从而形成各种形状的在釉下呈黑色的青斑。也就是说,元青花的晕散之宝石般的质感,除了苏麻离青的会“炸”的性质之外,还由于苏麻离青中的SiO2、Al2O3含量不高,使色料的熔融温度相对偏低,又还由于苏麻离青中铁含量较高,在还原条件下形成的Fe2O3有一定的助熔作用,进一步降低色料的熔融温度,使高温下的色料更充分地溶入于釉中,元青花色料和釉在高温下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加,导致青花色料从着色区向非着色区扩散,结果,就形成很自然的浮雕般的晕散效果,或者说: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元青花的发色呈深处如靛、淡处如蓝、层次丰富的浮雕般的立体质感。
  可见:与麻仓老坑的特性相得益彰的苏麻离青的这种在高温下渗透性很强且会“爆炸”的晶体,在高温烧制时青料浓处特别容易引起上述特点的表现,于是便在浓斑处留下了几个深坑,用麻仓土为原料的坑壁上因胎骨淘洗不精而留下来的小石子颗粒因被“爆炸”力挤压过而变得清淅可见(见图)。这几个洞洞虽少,但对于元青花来,意义极大,其实元青花的笔墨大写意之所以成功出世的秘密全部都隐藏在这里。笔者在元青花领域内,第一个指出:没有“苏麻离青”的“爆炸”天性,是不可能在瓷器中形成“墨”韵的,元人笔墨大写意的“笔气墨韵”是不可能移植到瓷器上面来的,从而笔墨大写意的元青花是无法诞生的,其根据就在这里,就在于“苏麻离青”是一个“炸药”的概念。这点很重要,因为,“苏麻离青”的“爆炸”天性是形成元青花的自然基础,是元青花的“先天”,在此之上,发展出对这种“爆炸”力的控制技术才是元青花的“后天”。因此,这几个不经意遗留在器物上的小小的“爆炸”洞眼便是元青花DNA的实证,是踏破铁鞋也找不到的元青花的DNA。这几个小洞洞应该是没有被研磨精细的,并且颗粒特别粗大的苏料晶体在高温下的大“爆炸”的实物遗存,难得之至。真是太可爱了,我观察了很久,起初真的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经过长期的肯定和否定的过程之后,最终才敢确认这些洞绝不是胎的鼓泡,就是纯“苏麻离青”色料的“爆炸”,因为它们都发生在黑斑浓重的地方,并带有爆炸发生过痕迹和铁锈的痕迹。
     铁锈其实是不多的,呈现的是一种钴和铁的共存状态。应该注意:这种“爆炸”与元青花的黑斑铁斑处的下凹是不同的,不应该被误认为是元青花的黑斑中的铁斑。因为它是洞,有明显的爆炸留下的印记,说明这个洞是炸出来的,它不是斑,因为斑不是爆炸形成的,是没有爆炸痕迹的,自然也就无法作为证椐来证明“爆炸力”是否存在。而这几个小洞则相反,因为它就是此处发生过的“爆炸”的印记,是一种用特殊的方式记录下来的“爆炸力”本身,勿用置疑,自然可以作为证明“苏麻离青”的“爆炸”天性的证椐。至于说到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这种“爆炸”,由于没有苏麻离青的实物标本还是一个谜,苏麻离青的实物是指望不上了。但不管如何,我们在这里感兴趣的只是它的巨大的“爆炸力”本身,或“苏麻离青”的“爆炸”本性,而这几个洞的价值也就在于通过遗留在它上面的爆炸痕迹而直接证明了这种“爆炸力”的存在,因此,作为下真物一等的东西与真物一样,同样具有能为元青花提供基础的担当,也就是说:同样能供出元青花的DNA。正是这样的‘爆炸力“才能说明此种色料在高温中是多么地会“跃”,色料中天然具备的动力是多么的大,以此来说明苏料凭着某种未知的力量在熔融的釉中的“跃”力是多么的大,也就是对说明苏料在釉中的晕散的背景来说也就足够了。苏麻离青的会“炸”,使色料的呈色显得生动鲜活,有别于其它任何一种色料,这是从其特有的晕散和呈色中总结出来的鉴定要领,但如果能够透过晕散的现象而直接地观察到产生晕散的根源,也就是苏料的“爆炸力”本身,能看看这种“爆炸力”本身到底有多大,那就更好了,但这必须要有纯“苏麻离青”的确定无误的和清淋没有污染的“爆炸力”的实物证椐。
     毫无疑问的是:这种由最恰当的火候烧出来的纯“苏麻离青”器物上的“爆炸”证椐是极其稀缺的,元青花的最恰当的火候的具体是多少,或纯“苏麻离青”的正烧密码的数字是什么,一直是一个谜,元青花研究中一直没有提供这种数椐就是一个证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是由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特别是精品大器稀缺,而大器精品中用纯“苏麻离青”的又极其罕见,国内几乎是难得一见,国外大概要稍好一点,但也十分罕见,都没有类似的报告,估计也没有发现。再者,苏麻离青是一种极为珍贵的色料,比黄金还要贵,烧制也极为复杂、麻烦和困难。一般都是与国产料掺杂着用,以降低成本;同时,国料或别的什么青料与苏料一掺,苏料的“火”性便减,变得易烧。尽量要做到既易烧又经济一些;尽量要考虑性价比,尽量要降低烧制的难度。只有在一些纹饰器形都具有代表性的巨型器上,才会舍得全用“苏麻离青”,不掺杂国料或别的什么青料,这时候也就是豁出去了,考虑不了这么多了,要效果第一艺术至上了,也就是这样的器物太重要了。而只有在这样的器物身上找到的苏麻离青的“爆炸”的物证才能令人信服地确认它们就是元青花的DNA。元青花的研究中提供不出“苏麻离青”的正烧“密码”和权威的“爆炸”物证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元青与哥窑同烧一器的器物只有元德基金会才拥有,只有在这样的器物身上才能提供元青花的正烧密码,说明最恰当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火候;同时,运气超好,又提供了“苏麻离青”的“爆炸力”的物证,轻松愉快地把困扰人们的元青花的晕散之谜给解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全纯的“苏麻离青”色料对火候或烧成制度的要求是极高的。因为在这里,对这种“爆炸”天性的驯服,除了火候之外已经是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可以做为依托了。可想而知,要把这种“炸药”的“爆炸”力控制的恰到好处,对火候的要求是极其严酷的,稍有偏差,苏料的晕散效果或“爆炸”效果便会出现问题;这全因“苏麻离青”的娇贵、灵性和“爆炸”的本性所决定,是其天性使然。用纯苏“苏麻离青”色料的典型的笔墨大写意的成功器物是极其罕见的,就是一个“难”字。我们从纯“苏麻离青”色料的呈色及晕散密码中充分地领教或领会了这一点。从密码中可知:纯“苏麻离青”色料的烧成制度或火候要等同于米黄釉的烧成制度或火候,而米黄釉中的铁的还原率一定要精确或精准地控制在0.526/0.474=1.11的这个比值上,不能偏离,方能成功,而纯“苏麻离青”的正宗发色或晕散恰恰就在这个烧成制度的框架内。米黄釉的烧成是一件极为困难特别在大器上是几乎不可能完成事情,现在看来,纯“苏麻离青”的烧制情况也是如此,便宜不到那里去。可想而知,要把这种会“爆炸”的晶体在高温的窑炉内控制起来,让它“爆炸”的恰到好处,就好象蔡国强控制炸药在空中炸出图画一样,其技术难度和技术复杂性自然是要呈几何级数增加的,就如同我们在米黄釉的烧成制度中所见识到的那样,其烧制过程是来不得半点的误差或闪失的,也就是说:对窑焰及各种烧成因素的控制几乎是要接近绝对的正确了。因此,纯“苏麻离青”色料不是在极为重要的器物上是不会应用的,就是因为烧制太难的原故。可见:由纯“苏麻离青”色料烧制的器物确实是处于一种稀缺中的稀缺地位,能留下“爆炸”实证的实物连土耳其与伊朗的馆藏中都没有。元青花大多为混合料,虽能总结出“苏麻离青”在烧制中会“炸”的这个一般规律,但只能作为一种“苏麻离青”的现象被描述或被识别,作为鉴定元青花的真假优劣是可行的,但如作为证椐使用就极容易出现偏差,无力或无法担纲为元青花提供基础,为“苏麻离青”建立定义,从而最终确定“苏麻离青”是一个“炸药”的概念之重任。一定要在纯“苏麻离青”正烧的前提下,元青花的正烧密码即米黄釉的还原率0.526/0.474=1.11这把钥匙才会完全插进元青花DNA的这个锁阴即“爆炸”所形成的这个小洞之中,并与之完全吻合,轻松或顺利地打开元青花的这扇已经尘封了600多年的大门,以一种年轻的阿里巴巴式的姿态获得山洞里藏着的全部珍宝——立体晕散如宝石的“蓝宝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踏入苏麻离青的迷雾
现代仿苏麻离青的有趣特征
苏麻离青:景德镇青花瓷优质色料(图)
钴料简介 从元代到清代的各个时期的钴料特征【图文对照】
郑和下西洋引进的“苏麻离青” 与元青花上的进口青料是否同一回事?
关于青花瓷器的鉴定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