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拖延症虽然不是病,却对娃的成长很要命,6种方法帮娃解决拖延症

引子

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必然绕不过“拖延症”这个问题,而这也是很多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家长的痛点。

那么,什么是拖延症?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我们大脑发出的消极信号,就是我们的个人情绪和我们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它体现了情绪背后的限制性观念。

换言之,只有当我们的情绪跟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去把某件事情做好,显而易见,情绪对目标的完成有着不小的影响。

拖延症之所以引发家长们的担忧,是因为拖延症是孩子在学习上的大敌,事实上,有相当比例的中小学生都有拖延症倾向。通常,我们把学生的拖延心理及拖延行为称之为“学习拖延”,是指他们在有时间和有精力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去处理学习任务,却把学习任务不断往后延迟的一种非理性的主动行为倾向。

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中非常多,这里就不花费笔墨去例举了,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帮助孩子解决拖延症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自然要从了解拖延症的成因入手:孩子为什么会患上拖延症?

02 为什么孩子会患上拖延症

拖延症的起因有很多,每个孩子的拖延症成因都不尽相同,根据有关教育研究发现,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拖延症,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的类型:

1、生理上的原因所导致

诸多研究都表明,孩子拖延症的成因和生理原因有很大的关联。

在大脑功能分区中,与计划、控制、注意力和执行有关的脑区,是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区。当这部分区域功能受损或不活跃的时候,大脑排除杂扰事物的能力就会降低,专注力也会严重受到影响,做事效率就会显著降低。如果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专注力以及反应能力不如同龄人的话,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仿佛要慢上半拍。

2、心理上的原因所导致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心理原因,比如畏难情绪、缺乏自信、压力太大、贪图安逸、过于追求完美等因素都会造成拖延症。拖延症在心理上的成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 低期望,即缺乏自信;
  • 低价值感,即认为要做的事意义不大;
  • 高冲动,即追求即时的满足和回报。

此外,有拖延症的孩子,其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性格急躁、期望值高和控制欲强的父母,他们总是不断地给孩子提出各种要求,催促孩子完成既定目标,却很少给孩子选择机会,物极必反,这对孩子的心理会有一种负面的影响。面对强势的父母,孩子很无助,只能将拖延作为无意识的隐性对抗语言。比如,明明可以在半小时内就可以完成作业,可在父母的催促之下,孩子反而有意放慢速度,其实是在表达其内心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3、行为上的原因所导致

有时候,孩子的拖拉症只是单纯行为层面上的成因。在孩子的拖延行为背后,其客观原因往往是因为缺乏时间观念,缺少计划性和做事没有条理性。

如果孩子没有计划性或者做事缺乏条理性,不能很好把握做事情的重点和节奏,那么势必降低做事的效率。这些都和行为上的原因有关联。

03 学习拖延症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性

孩子如果养成了拖延症的习惯,对于成长的危害性是相当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了孩子的学习效率

有拖延症的孩子因为习惯使然,在学习上是能拖就拖,造成大量的时间被白白浪费,当然也就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而学习效率低下自然会对学习效果等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

2、出现各种诸如焦虑、后悔、自责等负面情绪

由于拖延,孩子总是在临近最后期限才开始行动,可又担心时间不够完成不了,于是便出现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产生不断后悔,谴责自己为什么不及早完成的负面情绪,

3、失去自信,怀疑自己

由于拖延症的缘故,导致学习上受挫,常常会引发孩子自我成就感的丧失,从而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开始怀疑,变得极其不自信。

04 六种方法帮孩子解决学习拖延症问题

针对孩子的学习拖延症问题,下面给出一些具体的解决策略和方法。

1、对不同成因所导致的拖延症问题,要有的放矢,分别采取不同的匹配解决方案

如果是生理上的原因,比如孩子在运动协调能力、专注力和反应能力等方面,明显要比同龄人逊色,那么家长就应该鼓励孩子多运动,让孩子多参加诸如跳绳、打球、下围棋或者游泳等日常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每周4次以上),刺激孩子神经末梢和协调功能等的发育。

这是因为,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自控力和人的前额皮质有关,而充足的能量会让前额皮质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了控制拖延症,需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同时也要保证必要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等,把容易拖延的事情安排在精力充沛的时段去完成,这样可大大缓解孩子的拖延症。

如果是心理上的原因,针对孩子的特点,一方面,家长要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入手,强化孩子自我负责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家长要从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入手,给孩子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成长空间,减少孩子过重的心理压力,孩子心理负担少了,有利于缓解、改善和心理原因有关的拖延症。

如果是行为上的原因,父母一定要明确界限,给孩子边界感,让孩子意识到,哪些行为可以接受,哪些不可以接受,一旦孩子越界,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提高孩子的自律性。

2、教孩子学会准确预估时间

很多孩子磨蹭、拖延的原因是由于缺少时间概念,以致对时间预估得不够准确。因此,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练习准确预测做一件事要花费多长的时间,可以借助一个小闹钟作为预估时间的工具,预估每做一件事情要花费多长时间,当然,刚开始可先从上厕所、穿衣服、吃饭等小事开始,把预估时间和实际所花费的时间进行对比,以此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

3、制订一个合理的时间计划表

时间计划表能够帮助孩子合理规划好时间,提高学习和做事效率。为了更好地落实时间计划表上的内容,在制订时间计划表时切忌贪大求全,比如把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定得过大,往往会让孩子望而生畏,最后干脆就能拖就拖,不少孩子的拖延症就是这么来的。

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大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分解成若干个容易完成的小目标或小任务,并有即时的反馈,这实际上是和孩子玩游戏闯关的心理模式是一样的,这样孩子就会更有动力和信心去完成好学习目标和任务。

4、告诉孩子做事要分清轻重缓急

有时孩子可能同时面临好几项学习任务,感觉不知从何入手,于是干脆拖着不做。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要教孩子学会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做事抓不住重点,影响到做事的效率。

家长可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的不同,来帮孩子规划一个时间管理矩阵图,把要进行的学习任务分别归入这四个象限,设定先后次序,按照A-B-C-D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分清轻重缓急,重要且紧迫的事情要先做,大的方面的问题如果解决了,自然也就保证了做事的效率。

5、让孩子体验做事效率提高之后带来的好处

从人的心理来看,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有好处的时候,他的动作才能快得起来。想让孩子快起来,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总是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本应该属于孩子的时间还给他们,在孩子提前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就要给孩子自由安排时间的权力,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6、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赏

用鼓励和奖赏比简单、粗暴的责骂更能有效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想让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赏。

结语

客观来讲,“拖延症虽然不是病,却对孩子的成长很要命”,同时也是一道比较棘手的教育难题。但只要家长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教育方法上运用得当,再加之亲子双方共同坚持不懈的努力,这道棘手的教育难题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孩子吃饭、做作业时,总是一再拖延磨蹭?或与2个原因有关
ADHD,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扭转被动落后的局面
初二学霸的暑假计划表,学渣也能逆袭学霸!家长为孩子收藏
学霸初中三年 计划表安排的“滴水不漏”
孩子总是拖拉不积极,家长不妨试试“墨菲定律”,让孩子更俐落
中考状元妈妈:孩子初中暑假都用这份计划表,成绩一直稳居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