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画名家:梅清

梅清(1623---1697),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与石涛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画艺。石涛早期的山水,受到他的一定影响,而他晚年画黄山,又受石涛的影响。所以石涛与梅清,皆有“黄山派”巨子的誉称。梅清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情”,与石涛、弘仁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现代画家贺天健在《黄山派和黄山》中评道:“石涛得黄山之灵,梅瞿山得黄山之影,渐江(弘仁)得黄山之质。”

梅清擅长山水、松石、尤其好画黄山,自谓“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他笔下的黄山,以气势取胜,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取景奇险,用线盘曲,富有运动感。有异于新安派比较生涩清峻的画风。他长期深入黄山。多写生黄山真景。虽经常自称学元代,却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他风格清俊高逸,表现山峦的云烟变幻,松多奇苍。曾用卷云皴,给人苍茫感觉。他的《宣城二十四景图册》,堪称平生呕心之作。人称他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他间亦画梅,其梅画烟云历落,枝干奇古。72岁时所作的《高山流水图》轴,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苍劲的运笔、酣畅的墨色、及皴法、用点均更多石涛意韵。梅清笔下松弛中见功力,零乱中求整秩,经纬明快,恬适流畅。他善诗和书法,并著有《天延阁集》、《瞿山诗略》,画有《黄山纪游》册。传世作品有《山村清景图》、《黄山图》、《黄山十九景图》、《黄山炼丹台图》等。

西海门看落照  立轴 设色纸本 1694年作  (101.2万元,2012年6月北京九歌)

款识:西海门看落照。瞿山梅清时年七十有一。印鉴:梅清石涛弟子、渊公

明末清初,随着黄山旅游的开发和出外经商的徽州商人对家乡风物的眷恋,“黄山图”成为重要的表现题材,出现了中国画史上第一个以山命名的画派--“黄山画派”,梅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梅清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情”,与石涛、弘仁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宣城的他“所居近天都”,一生中“两游黄山,七浴汤泉”,“游览诸峰随手写景,故笔底通灵,不落寻常蹊径。” 梅清(瞿山)善于向大自然学习,“用古人之规矩格法,不用古人之丘壑蹊径”。以气势取胜,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取景奇险,用线盘曲,富有运动感。有异于新安派比较生涩清峻的画风。他长期深入黄山。多写生黄山真景。虽经常自称学元代,却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他风格清俊高逸,表现山峦的云烟变幻,松多奇苍。曾用卷云皴,给人苍茫感觉。人称他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他间亦画梅,其梅画烟云历落,枝干奇古。作品苍劲的运笔、酣畅的墨色、及皴法、用点均更多石涛意韵。梅清笔下松驰中见功力,零乱中求整秩,经纬明快,恬适流畅。他长于写黄山峥嵘,松石多有奇姿,笔墨苍郁灵动,着意于点线交响,而自成家法。笔下的黄山豪迈奇绝,“备极云烟变幻之胜”。既不同于弘仁的冷逸峻厚,也有别于萧云从的高森苍润。

此幅《西海门看落照》,作者抓住了黄山典型的形象,根据形式美的规律进行加工,强调了自然变幻的整体感受和神韵。布置气象以“松满云谷”来作主体,排松气势联贯,又分段为伍,山势龙脉蜿蜒盘上耸立,白云缭绕,四周的留白使得画面气象开阔,雾气氤氲。不论构图的处理,形象的刻画,都能恰到好处地提示出特定对象的审美观感。海浪似的松涛为实,白云空灵为虚,与整体块面造型的火成岩峭峰相映成趣,布局严谨,奇正相生,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中国山水画在体现空间上讲究虚实相映,开拓境界,丰富画意,常以“云气为象”,所谓“山本静,有云则动”,“山之有云犹鱼之得水,自然空灵”,以至形成了传统山水画处理虚实的一种惯用手法。梅清此图妙在能将云气掩映处理得颇为自然,甚合黄山有断有续、非断非续、云气空漾、顷刻之间顿成异观的神气。他并不是采用“墨花飞动湿云生”的表现方法,而是靠形象衬托来显示其体闲逸而舒展的云层。自有一种“深壑蓄云彩,纷郁出清晨”(陆畅《山出云》)的诗意。整体中以茅屋点缀,增添了生活情趣。前人称梅清“画山水入神品,画松尤为奇绝”,这正是作者受黄山长期陶养的结果。

黄山孕育产生了梅清和戴本孝、渐江、石涛等大家,并形成了黄山画派。黄山雄伟、透逸、奇峭、虚幻、险隘兼而有之,这是大自然赋予的先天条件,画家可从不同的自我感受出发去创造不同的意境。如渐江等以冷逸简远为“静”的意趣,反映了他们的艺术个性;梅清却以酣畅豪纵为“动”的韵致,并从透逸奇峭的角度去表现,他的笔墨形式正是适应了这样的主题内容。新安画派的突出特点是能以古人之笔墨,参证自然造化,其构图、取景以及笔墨的渲染无不受到真山真水的影响。因此,画风与清初摹古派的一味师古迥异。《西海门看落照》最能体现“黄山之影”,落晖之前,西海门暮霭迷漫,山峰如剑直插云端。山峰之间因光的作用,呈现出明暗关系。而清淡明洁的水墨写就的浮丘峰九叠芙蓉冉冉凌空而起,更是如梦如幻。……梅清将黄山的形、神、韵都尽现笔端,位列“黄山画派”之冠,当仁不让。

高山流水  立轴纸本 1694年作  纵249.5厘米横12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款署:高山流水。仿石田老人笔意。甲戌中秋前一日,瞿山梅清时年七十有二。钤印:矍硎清(白文)、渊公(朱文)、老去看山眼倍青(白文)、天延阁图书(朱文)

图绘景象奇伟的山川之貌,水墨画圆柱形险峰兀立于群峰之中,山壁陡峭,气势雄伟。山下苍松掩映,一人席地而坐,观赏奔流不息的瀑布,情景交融,意境高古空旷。工中带写,老笔纷披,墨韵乐然。山峦用淡墨皴染,浓墨点苔,山石清丽而富有凹凸的立体感。梅清画松有奇气,近处古松蟠曲多姿,枝叶繁茂,远松亭立,萧然有致。款题虽言系仿“石田老人笔意”(沈周)之作,但体现出的完全是梅氏晚年粗笔皴擦、焦墨点苔、笔力老健的画风特点。

瞿硎石室图  纸本设色  浙江省博物馆藏

款署:瞿硎石室。我爱先生披鹿裘,一声长啸万山秋。只今洞口孤云出,谁解瞿硎伴我游。瞿硎石室一号山门,乃宁易第一仙境。瞿山清识。钤印:臣清、瞿山(朱文合首印)、禅心侠骨(白文方印)、老去看山眼信青(白文方印)

此画中,梅清根据家乡宣城山门洞的自然景观特点,采用其独创的“破空”章法,使图右上方山峰从半空云中突现,形象地描绘了奇峰、怪石及岩洞的神貌。梅清故乡宣城有文脊山,山中有瞿硎石。东晋太和末年有位不知名的学者隐居于宣城文脊山的瞿硎石室,人遂以“瞿硎”呼之。宣城诗人梅芬诗咏“瞿硎石室”:“几经兴废代,石壁疏古容。荒室啸野狐,棋枰扰种种。烟木樵云声,斧痕岁月冗。俯之才一穴,仰面已千陇。”石室四周环境幽胜,溪谷邃深,峰岩回曲。文脊山上架有气桥,气桥的内山和外山都是梅家的祖坟所在地。山南庄位于文脊山阳之麓,就是文峰梅氏聚族而居之地。梅清绘制过大量类似《瞿硎石室图》这样表现故乡山川的作品。他的别号在书画作品中常见的有瞿硎、瞿硎山农、瞿山道者等,都表现了他对故居的眷恋之情。

《瞿硎石室图》,画面上密林幽幽,几株古树向两旁伸出树杈。其下盘腿坐一得道老者,正遥望远处山峦。其身旁有一香炉,袅袅升烟。左边千仞高山直立而上;远方以淡墨调和花青色渲染,是墨亦是山,妙趣横生。画面下部,两角虚淡接边,有横斜的地坡和重墨干笔的树木。左下角的几处杂树显得孤傲气绝,稳定而虚灵,枝干用干淡之笔勾勒,浓墨湿笔写出树叶,表现出树木的沧桑、灵动。林中得道老者身着赭色衣衫,神情淡然。坡地上竖立的浓墨苔点和细劲小草与淡墨干笔横扫的坡地纵横相破,更是错落有序。梅清的用笔多仿荆、关笔意,画面虚实相生,笔墨纵横,黑白、干湿、枯润相破,穿插有序,藏露巧妙。梅清用笔喜用淡墨渴笔,线条喜用曲线叠加,画面有一种极强的流动升腾之感。这源于他擅用长锋兼毫,创作出“S”形的线勾和线皴。与直线相比较,曲线具有更强的生命律动感。

梅清画作的布局结构往往是奇特、新颖的,给人以“奇怪”的感觉,就如《瞿硎石室图》中的“破空”手法,俨然是“飞”来一座山峰。的确,这在那些因循守旧,以单纯摹古为能事的画家看来是很“怪”的。但这种所谓的“怪”,正体现了梅清的创新精神。石涛把梅清的绘画艺术归为“豪放”一格;王士祯在《蚕尾续集》中也曾用“世人少见多所怪,绝技岂必昭群聋”来高度评价梅清的创新精神。清代的蒯嘉珍虽然也认为梅清的绘画“奇怪”,但是他比较客观地认为梅清的画得自“黄山奇险之境”,是因为“渊公所居近夭都,游览诸峰随手写景”,故“笔底通灵,不落寻常蹊径”。这正道出了梅清绘画艺术的“奇”是受自然真景实境的启迪,以现实为依据,具有深厚的写实功夫的,并非故设奇怪之境以哗众取宠。继“新安画派”奠基人弘仁之后,梅清一开“黄山画派”豪放风格之先河,成为清初画坛上卓有成就和影响的大家。

石室图  手卷   (212.75万元,2012年11月中国嘉德)

题识:瞿硎先生衣鹿裘,坐石室,事具晋书,今遗迹见存。而石门天成,尤称奇绝。图以我法,不知堪与伏君赞作敌否?瞿山清。钤印:瞿硎石室中人、渊公、瞿硎

后纸:方亨咸行书:平川历历草芊芊,簇簇轮鞅破晓烟。十里五里花如雪,一声两声莺弄弦。马蹄未是养生理,人面须仿薄俗迁。且学司空酣旅舍,由来杯酒在神仙。途中偶作。

湖象城边落照红,征蹄暂歇对春风。月明何处一声笛,往事都来半醉中。夜气似因花气和,云心直与我心同。辘轳一枕欹金碧,不问华胥路自通。旅夕。

无端岐路自年年,又是清明旅食天。襟袖襂褴尘影里,鬓毛白尽春风前。粉香十里巢梨树,碧浸一川榆柳烟。佳节但须酬酩酊,途穷何必漫澘然。清明近作。书似子固老年世翁正。邵村咸。钤印:方亨咸印

在清初黄山派画家中,梅清是特别突出的一个。他的山水多出写生,构图极为奇险,石涛早年曾受他影响,近人张大千亦极力学之,故颇为世人所重。此图以细劲盘郁之笔写瞿硎山色,简约清远,山势峻奇,洞壑幽深,远峰如筍,从深谷直插天际。笔墨极为洗炼,境界却异常悠远,淡宕清远之气沁人心脾。后有同时文人方亨咸行书诗,其书卷气息与瞿山画笔可称同调。

王隐《晋书·隐逸传》记:“瞿硎先生者,不得姓名,亦不知何许人也。太和末,常居宣城界文脊山中,山有瞿硎,因以为名焉。大司马桓温,字元之,谯国龙亢人,东晋权臣、名将,是宣城太守桓彝之子,尝往造之,既至,见先生被鹿裘,坐于石室,神无忤色,温及僚佐数十人皆莫测之,乃命伏滔为之铭赞。竟卒于山中。”

奇峰云海  手卷 水墨纸本 乙亥(1695年)作

题识:梦里何年石室开,溪桥松径断尘埃。稍待秋风凉冷后,倚杖无人待我来。予此过山题壁作此画,瞿山道人梅清。钤印:得句自长吟、渊公、弎昧游、小梅画印、瞿山人清记、山高水长、梅清

引首:奇峰云海,韩泰华谨题。钤印:韩泰华印、小亭

题跋:(一)梅清字远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善诗文,工画山水。犹善画松,写黄山景物甚多。梅清对元四家、明沈石田之技法有深究。又重师法自然,遍游名山大川。此图卷集奇峰异石,怪松云海等于一体。格调松秀枯澹,墨色苍浑。构境空疏,近于元人体格,为梅清山水之佳构,不可多得也。小亭韩泰华识。钤印:韩泰华印、泰华、一帘红雨燕泥香

(二)梅道人精于绘事,为“黄山画派”之首领。笔墨简率,皴染合用,虚实相间,意境深远。虽法元人而雅澹之致,似觉胜之,不可不宝。庚戌秋月郋园叶德辉谨题。钤印:叶德辉

(三)此山水卷笔墨简淡,苍秀卓立,布局萧疏,意境高逸。聚卿刘世珩观于聚学轩并题。钤印:世珩私印

(四)海内梅清佳作第一绝品。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此近世大画家贺天健中肯评语也。梅清为清初中黄山画派首领,石涛初期亦受到其影响。在中国绘画史上,石涛、梅清皆有着巨大划时代功绩,而梅公传世作品尤为稀少。余玩书画五十余年,所见梅氏作品此乃为第一。笔法精到,布局清奇,气势磅礴,清雅绝伦,遂哥同观,实为人生一乐也。鄞县布衣醉石居士吴孟迪拜题。钤印:醉石

梅清以画黄山著名。“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贺天健语)。梅清一生的黄山画作颇丰,但传世至今的却不多。梅清的画,气势磅礴,意境清奇。王士祯《居易录》谓其“画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烟云历落,枝干奇古,似过王孟端,更数十年后,断纨零素,当不减苏黄也”。近人对梅清更加推崇,甚至称他为“明清两代山水画写生之领袖”。若以四个字来概括梅清画风的特点,那便是清、奇、秀、远。

《奇峰云海》手卷,即是梅清写黄山胜境之精彩佳构,与重庆市博物馆收藏《黄山松谷庵图》风格相似。此卷作于乙亥年(1695),是梅氏70岁以后成熟时期之精心佳作,一派炉火纯青之状,没有任何火气,独立面貌更为明显。创作风格有以下特点:一、黄山峰石皴法之独特。在长披皴与斧劈之间参以卷云等皴法,古今没有,谓之梅清皴。更为奇特的是皴后的渲染使黄山奇峰呈不同方向的立体感,更显走势雄强,造型奇美,令人拍案叫绝!二、梅家“树树花”的独创。早在三百多年前,宣城画坛即赞梅清所绘树为“梅家树树花”。王士祯有诗赞之曰:“从夸荆地人人至,不及梅家树树花。”梅清所绘杂树,树干上大小深淡不同之圆点,如树如花,顿生美感。三、远山造型之独特。远山造型如笋如箭,层层重叠,高低、瘦胖、深淡、走向都各不相同。这都是梅氏多次亲仿黄山,师法自然的结果。在《奇峰云峰》手卷约四米长的巨卷中,梅氏创作的崇山巨壑给人以松弛谐畅、俊朗清明的深刻印象。

拟九龙山人笔意  立轴 1640年作              松 鹤

梅 花  立轴 纸本

款识:瞿山梅清。印鉴:梅清私印

梅清的画,如其名,透着一股清气。梅清与石涛齐名,皆是黄山派巨子,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不可等闲。山水之外,梅花是梅清最爱的题材之一,偏偏他又姓梅,真是“梅花入梅家,兼爱得其所”。此帧梅花,笔法性灵,烟云历落,枝干奇古。虽只有寥寥几笔,然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梅清深厚的笔墨功力已然显现。梅花是画家笔下挚爱之物,文人墨客多有案头戏笔,但造诣有高低,运笔之间很能反映绘画水平之优劣,最是不能藏拙之题材。虬曲回环的一段枝干,遣笔用墨的水平一目了然。梅清的用笔对后世影响深远,例如张大千受梅清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他的松树画法纯学梅清,其枝干用笔多有从梅花中脱胎而来者。展观梅花,闻似有香,若人品不高,梅花亦损其高韵;惟人品端正,才能得梅花之清澈。

林屋危峰图  镜心 水墨纸本 1652年作        仿沈石田溪堂消暑图  立轴

黄山松云  立轴 纸本 1646年作

题识:夙爱黄山景最幽,危桥松引渡深湫。欲穷天际观云海,直到丹梯最上头。丙戌秋九月既望,瞿山梅清。钤印:梅清之印

山水  立轴                          悬瀑万仞  立轴 1661年作             寒林飞瀑图  立轴

客从何处渡江来  镜心水墨纸本                                山水  立轴 绢本

黄山图卷  手卷水墨纸本 1662年作  (88万元,2003年12月北京荣宝)

款识:黄山皆奇奇怪怪,余游后,壬寅安视我友詹公为余搜罗,盈箧多半是黄山奇险之境。三十六峰之胜。然极奇极怪之境,何有乎?西海,天都,始信,师子岩略展一过,亦可聊当卧游诸峰。写卷并题数行,新安诸子,瞿山梅清。

钤印:云无心而出岫(白文)、臣文印(白文)、听鹂馆主人、玉石枝书(白文)、杨法之师(白文)、柯庭鉴定(白文)、戴之农鉴赏章(白文)、李清真赏(朱文)、瞿山人(朱文)、新田山长(朱文)、弘农(朱文)、东吴(朱文)、瞿山人真记(朱文)(3次)、香风有麟(朱文)、笙鱼审定书画真迹印(朱文)、正吾所好玩而老焉(朱文)

臣文题引首。杨仁恺、沉良昆、法式善、董丕烈、伯生、陶湘题跋。

幽壑绕云  水墨纸本                   仿马遥父山水  水墨纸本                 仿巨然笔意  立轴水墨纸本

秋山图  设色绫本 

题识:眼中秋色竟无边,流水轻风一扣舷。隔岸柴门人独远,几行鸿雁渡江天。仿黄鹤山樵笔意。瞿山梅清并题。钤印:瞿硎清、渊公

在清初黄山派画家中,梅清的画风特别灵动,得江山风月之助,这是自然之理,但和他的艺术取向亦深有关联。他一生崇尚王蒙,王氏绵长松秀的解索皴,被他恰到好处地运用于黄山的奇峰怪石。加之善于晕染,于是,烟云变灭的氤氲气象,特别得黄山的神情。此幅便是学王蒙,但造境构思却与王氏大异,高耸入云的危崖,满山满坡的苍松,蒸腾而上的烟岚,清澈见底的溪涧,是黄山脚下常见之景,但一入梅清笔底,韵味就更清润浓郁了。

仿古山水册 册页 水墨纸本 1669年作

拟范宽梅花书屋  立轴 1671年作                 山水 立轴 墨色纸本

江亭送别图  1675年作

梅清(1623—1697年),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工画山水,尤擅画松,好写黄山胜景,与石涛友善,相互影响,同为“黄山派”巨子。此图画江边峭壁,危亭眺远,江中孤帆高举,有送别的意境。渴笔皴擦,不加渲染,充分表现干笔在宣纸上产生的线条质感和韵味。右上画家自题。左上有高简题诗并题记。

层峦叠嶂  手卷 设色纸本 1673年作

江湾高松  绢本山水 1678年作

二友图  镜心 水墨绢本 1686年作               仿范宽笔意  立轴水墨纸本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686年作

山水  立轴 1690年作                                  高山览胜  立轴纸本 1691年作

黄山图册  纸本设色  每开纵26cm横33cm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识:一篙破寒玉,雨霽微波漾。蜿蜒八九灘,峰巒千萬壯。愛此良夜遊,次第歌聲放。群公逸興牽,暗綠山堂覆。綺席耀華燈,拇陣分紅豆。娑羅花未開,香風已先逗。庚午初夏,綺園先生、東岩世兄招同于鼎、栗亭、仁遠、鵬遠、文璿叔、夏家培翼泛舟岩溪,晚集虯山堂,各賦短古二首並正,弟清。钤“某子”、“瞿老人”印两方。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歙县西北,山脉绵延三百余里,拥有72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名闻于世。清初安徽地区的著名画家弘仁、梅清、石涛等多以黄山奇景入画,形成了“黄山画派”。其中,梅清笔下的黄山以气势取胜,不同凡响。

这套《黄山图》册是梅清晚年的精心之作。全册共8开,分别绘天都峰、莲花峰等黄山8景,或孤峰千仞,或云海茫茫,或苍松蔽日,或雄关峻岭,景色各异,气象万千。梅清画黄山之法有三,一以线条勾勒为主,二以墨色渲染为重,三是融勾勒与渲染为一炉。此图册便是采用第三种方法绘制而成。

梅清的山水画远承宋元诸家的遗绪,近学“元四家”和沈周的笔墨技法,又尝与石涛相互切磋画艺,故功力尤深。他的创作最重师法自然,他曾在燕、吴、齐、楚之地游历名山大川,终日面对青山描摹写生。黄山和家乡宣城是梅清绘画中最着力表现的题材。在《赠慕潭黄山十六景》册上,他自题“余游黄山,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可见他对黄山景色用功之勤。梅清图写黄山自写生入手,又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再以豪放、泼辣的用笔,突出黄山奇、峻、险、秀的意境,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秋窗偶暇  立轴 水墨纸本 1691年作

款识:秋窗偶暇,老兴犹存。何以劝我,有酒盈尊。何以容我,无事闭门。古人在前,瞿山在后。前后高呼,相期不朽。仿米襄阳法。辛未九月,瞿山梅清。印鉴:臣清(朱)梅清私印(白)

山水  手卷 水墨纸本 1691年作

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 1691年作                   山水  设色纸本                     仿黄鹤山樵笔意

松荫水榭图

题识:水榭真怜结夏宜,翛然坐隐对心期。松阴深处松声满,不识人间三伏时。仿马遥父笔意,瞿山梅清并题。钤印:瞿硎清、渊公、柏餕山口人家、天延茶夜之间

此幅《松阴水榭图》为梅清仿宋代著名画家马遥父笔意而作,取景奇险,用线盘曲,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异於新安派生涩清峻的画风。画面自上而下,山石、松树、瀑布、水榭以半居右侧画面之势急剧而下,险中更显远阔之境;广袤无边的水面平静安然,与险峻的山石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起伏与感染力。梅清的作品多给人以清俊高逸、苍茫远阔之感,并善於运用笔、墨、皴、点等多种手法表现山峦云烟的变幻、松树岩石的苍莽,零乱中求整秩,经纬明快,恬适流畅。时人称其山水入妙品、松石入神品,当知其艺术价值魅力的恒久所在。

云门诗峰图  立轴 1691年作            仿李咸熙笔意  立轴 1693年作          仿石田老人笔意  立轴 1693年作

云门峰  立轴纸本                            莲花峰  设色纸本

题识:云门峰乃黄山岳之阊阖也。二百里外先见此峰。三日后始上其境。仿黄鹤山樵笔意。瞿山梅清。钤印:瞿硎清、渊公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692年作            仿马遥父山水  水墨纸本                 仿李营秋寒林图

黄山论道  镜心 设色纸本 1692年作

款识:壬申三月,稼堂先生着屐游黄山,首夜必宿松谷,由松谷入云门。笋峰毕见愈奇矣。予愧衰朽不能三浴汤池。因作是册,聊志追随之意。瞿山梅清。

题跋:1. 自黄鹤山樵以渴墨画山,作皴法别辟蹊□。绘事家咸宗之沈。娄东四王,乃尽发其微妙。梅瞿山后先辉映,小变其法,而苍浑宕逸之致,终一揆也。余旧藏王晖名迹知伙,独瞿山画仅数册,亦如是幅之幽邃。庚辰秋,曾在蘧园遇一老,占携有瞿山作黄山图,高才六七尺,笔味荒简,非其寻常墨意也。士多忽之,及従更立,尚云骄父以善价得之,至今识者见之,知为珍异。此册□气为□,冷香为魂,当为道人得意之笔。题祀为专于留别,而寓元己之感,才知一技之微名之于世,传之其人岂偶然哉?石芝崦主题于吴中大鹤山房。

2. 吾生平所见瞿山画甚少,心目中最不能忘者,无如知今日所见。是册精而又奇,则崖石如猛虎蹲踞,云雾中□称奇妙。此册自写□纪昔游,殆晚年精构之作,可谓奇而善变矣。丙辰秋杪,长乐黄葆戉。

3. 高情寄翰墨,兴到一挥洒。怀贤存□泽,用意见奇雅。先生茂叔伦,风月照山野。贱子生恨迟,无由拜长者。展视瞿山册画属题,丙辰三月陈曾寿。

4. 瞿山生于天启三年癸亥,卒于康熙三十六年丁丑。是册老笔纷披,腕底烟霞,即谓之晚年妙笔可也。钟廔为乡先辈得之,尤所珍爱观数日,因志数语归之。丙辰重九日,陈衡恪。

5. 瞿山先生所画,皆其所历山水,乾笔细皴,苍秀奥异,深得黄鹤山樵遗法。笔墨既超脱凡近,又出至性人之手,尤可宝贵。吾与昆伯少鹤诸老愒和甚密,友朋文字之乐,极一时之盛。兴会既佳,腕力弥健,故所作书亦以是时为最多,目精此传几三千字,以分许小楷书,三日始毕,其为瞿山遗迹题记,而精神俞益专肃,自首至末无一倦笔。丙辰孟冬月下澣小雪前四日。道州何维朴时年七十有五。

6. 观瞿山此册,笔精墨妙翛然出尘,是不食人间烟火者,张补山谓其得意处,笔情墨趣杳渺难名,令观者神往。信然。此册为吾友□君甘园物,闻原册十帧,其九帧已先后散佚。此帧摹黄鹤山樵,尤佳妙可貦。甘园以见示囙,题数语以志欣赏。丙辰闰二月中浣,六十三翁宋伯鲁。

梅清此幅《黄山论道》,画上自题说的是梅清好友稼堂先生游览黄山的过程,而自己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随其亲往,所以画了此册,以寄神往之意。人称梅清山水入妙品,此作运笔苍劲、墨色酣畅,皴法、用点均更多石涛意韵。梅清笔下松弛中见功力,零乱中求整秩,经纬明快,恬适流畅,实为其妙笔之作。

壁挂玉千寻  立轴                                     鸣弦泉

仿黄鹤山樵笔意  立轴纸本

款识:仿黄鹤山樵笔意。瞿山梅清。 印鉴:瞿硎清、渊公

梅清因他在世的时候便以其绘画名震大江南北,求其画者,有如文徵明,登门接踵,所谓海宇钦慕,缣素山积,尺圈才出,千临百摹,再加之梅清学生甚多。兄弟,子侄孙辈善画而有成就者众多,有出自子侄学生的代笔,亦有同时人的伪作,后世的赝品更是不可名状了,其中代笔及时人伪作之佳者,往往乱真,这就给后世的鉴别留下了难题,赏鉴家每为之头痛不已,此《仿黄鹤山樵意》以气势取胜,行笔流动的豪放,运墨酣畅淋漓,以及皴法,用点均有梅清习古之意,很难判其为非。

秋山觅句  立轴 设色纸本 1652年作          山中幽居图  水墨纸本

松山行旅  水墨纸本                                         山水  立轴

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

松山云起  镜芯 水墨纸本

山水即景册  册页纸本

敬亭霁色  横幅

黄山文殊台  立轴纸本                            云门双峰  镜心 水墨纸本

黄山文殊台  立轴纸本设色  (190.4万元,2010年12月北京九歌)

款识:云里辟天阊,仙宫俯混茫。万峰齐下拜,一座俨中央。侧足惊难定,凌空啸欲狂。何当凭鸟翼,从此寄行藏。黄山文殊台。用黄鹤山樵笔意写之,瞿山。印鉴:梅痴、瞿硎清、莲花峰顶三生梦

此幅《黄山文殊台》,作者强调了自然变幻的整体感受和神韵。布置气象以“松满云谷”来作主体,排松气势联贯,又分段为伍,“石笋”耸立,白云缭绕,并以楼阁“点晴”。不论构图的处理,形象的刻画,都能恰到好处地提示出特定对象的审美观感。海浪似的松涛为实,白云空灵为虚,与整体块面造型的火成岩峭峰相映成趣,布局严谨,奇正相生,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梅清此图将云气掩映处理得颇为自然,甚合黄山有断有续、非断非续、云气空漾、顷刻之间顿成异观的神气。他并不是采用“墨花飞动湿云生”的表现方法,而是靠形象衬托来显示其体闲逸而舒展的云层。自有一种“深壑蓄云彩,纷郁出清晨”(陆畅《山出云》)的诗意。整体中以茅屋、人物点缀,增添了生活情趣。

千峰落晖  立轴 水墨纸本 1693年作

九龙潭  镜心 设色纸本

九龙潭

九龙潭图

题识:太古蛰龙醒,蚕丛霹雳开。五溪云不去,三峡雪飞来。此九龙潭图意。瞿山并题。钤印:渊公(朱文)、梅清印(白文)

梅清此图采用写实兼写意的方法,描画出九龙潭的山派巨石,层层叠叠、自近及远、自下而上,渐渐消失在于山岚雾霭之中;而一条溪瀑从山上的烟霭中奔出,在离立的巨石间冲折翻转,滚滚泻下,跳珠飞溅,白雾霭空。使人观图,如置身于山间,耳似可以听到瀑泉的吼声;衣上似感到水雾的浸润。石隙间树木蕃滋,干柔叶润,妖娆多姿。画面由白色溪瀑斜界为不对等的左右两部分,构图简练;山石以细线勾勒,略用披麻皴皴染,树叶用介点和夹叶点,密而不繁,一着白衣的隐士悠闲地坐在画面左前巨石上。全图动中有静,静中寓动。画面设色淡雅,清丽明快,尤其是飞瀑如练,水气轠然。在左上角白雾空朦处,作者以遒丽的行书题书画意:“太古蛰龙醒,蚕丛霹雳开。五溪云不去,在峡雪飞来。”将九龙溪瀑比喻为太古沉睡的蛰龙醒来,劈开巨石,使人如见五溪云山、三峡雪浪。观此图,真使人百忧尽消,神清气爽,直欲裹囊作黄山之游矣。

莲花峰  设色纸本                   绝顶仙踪  立轴纸本                   天都峰仿荆关笔意  立轴

天都峰  纸本墨笔

款署:“十年幽梦系轩辕,身历层岩始识尊。天上云都供吐纳,江南山尽列儿孙。峰抽千仞全无土,路入重霄独有猿。谁道丹台灵火息,朱砂泉水至今温。天都峰。仿荆关笔意。瞿山梅清并题。”钤“瞿硎清”白文印、“渊公”朱文印。

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古时有“群仙所都”之称,意为天上都会,故名。此峰卓立地表,险峭雄奇,气势博大,最为雄伟壮丽。

图中天都峰陡立奇险,冲出云天,山腰间云气缭绕,矮岩上的古寺为林木掩映,两位文士静立观赏山的峻峭与云的变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画家突出表现天都峰奇险雄秀的气势而不求形似,通过顶天立地式的布局与弥漫山间的浮云相配合,从侧面烘托了画面气氛,避免直白的艺术表现,增加了观者的空间感,展示出兼具雄浑奔放和清秀空灵的绘画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此外,墨色的浓淡相宜既显示了画家非比寻常的绘画技巧,也使得画面完整而统一,没有杂乱无章之感。

炼丹台仿松雪笔意                             鸣弦泉仿石田老人笔意

莲花峰仿马遥父笔意  纸本设色   纵183.3cm横4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梅清一生曾七次寓居黄山脚下的汤泉,两次攀游黄山,并陶醉于其烟云变幻、奇伟瑰丽的迷人景色之中,因而创作了许多表现黄山胜景的作品。图中所绘为黄山三大主峰中最高的莲花峰。构思奇险,以纵向取势显现出峰峦陡壑的苍秀之美。峰下群松环翠,诗意清绝。全幅用笔雄健粗放,墨色浑厚华滋,是梅清所绘黄山题材画中的代表作。

黄山炼丹台图  纸本水墨   上海博物馆藏

炼丹台位于炼丹峰,是黄山最高的观景台。相传,黄帝曾率大臣浮丘公来到黟山(即黄山)。他们挑了一块上有炼丹池、下临炼丹源、前有紫玉屏的好地方炼丹,后人称此地为炼丹台。炼丹台是梅清晚年时常表现的题材。《黄山炼丹台图》便是此类题材的代表作。由此画可以看出画家笔法灵秀、墨法苍浑的绘画风格。

画面用水墨层层渍染。最前面的那座山,山上苔点繁密,山间云雾缭绕。时人称梅清“画山水入妙品,画松入神品”。由《黄山炼丹台图》证之,此誉不虚。梅清用披麻皴法画山,先以干枯、曲折的线条勾勒山体轮廓,然后用淡墨细细晕染,上浓下淡,使山体和云雾巧妙地连成一体。这种别具匠心的构图和笔墨应用,使画面中心的炼丹台如浮空中,神秘而幽邃,也使画境变得更加空灵、清远,难怪《清史稿》说他的画“极烟云变幻之胜,为当时所重”。梅清在作品左上角自题:“黄帝栖真处,遗台旧迹荒。何年采仙药,大冶火重光。炼丹台。”由此可见,画家已把自己的心境和黄山的真景熔铸在一起。

白龙潭摹松雪笔意  纸本设色  纵183.1cm横48.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所绘为黄山北部松岩溪中五龙潭之一的白龙潭。因雨量充沛,黄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水景,河溪、瀑布、深潭往往相互串连,形成黄山最有生命力的景观。梅清绘黄山时从写生入手,又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再以豪放、泼辣的用笔突出黄山奇、峻、险、秀的意境,展示了其雄浑奔放与清秀空灵兼具的绘画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作者构图亦极为讲究,顶天立地式的布局突出了瀑布飞流直下的雄壮气势。几组枝繁叶茂的松树掩映于瀑布的首尾两端,避免了直白的艺术表现,从侧面烘托了画面气氛。用浓重的笔墨点染瀑布两边的石壁,其余部分留出空白,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巧妙的构图、变化有致的笔法、浓淡相宜的墨色使得画面丰满完整而不显杂乱。

莲花峰仿马遥父笔意                云门峰仿郭河阳笔                  麻姑山

白龙潭  设色纸本

题识:苍松翠壁瀑声奇,六月来游暑不知。仙子真踪无处觅,白龙潭上立多时。白龙潭摹松雪笔意,瞿山梅清并题。钤印:瞿硎清、渊公

梅清曾经游历黄山,并陶醉于其烟云变幻、奇伟瑰丽的迷人景色,因而创作了许多表现黄山胜景的作品。

图中所绘为黄山北部松岩溪中五龙潭之一的白龙潭。因雨量充沛,黄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水景,河溪、瀑布、深潭往往相互串连,形成黄山最有生命力的景观。梅清绘黄山时从写生入手,又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再以豪放、泼辣的用笔突出黄山奇、峻、险、秀的意境,展示了其雄浑奔放与清秀空灵兼具的绘画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作者构图亦极为讲究,顶天立地式的布局突出了瀑布飞流直下的雄壮气势。几组枝繁叶茂的松树掩映于瀑布的首尾两端,避免了直白的艺术表现,从侧面烘托了画面气氛。用浓重的笔墨点染瀑布两边的石壁,其余部分留出空白,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巧妙的构图、变化有致的笔法、浓淡相宜的墨色使得画面丰满完整而不显杂乱。

光明顶仿大痴笔  立轴绫本         山水  设色纸本                                  光明顶仿云林笔  立轴

黄山图册  设色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梅清《黄山图》册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便是“清逸”。水墨清淡明洁,设色清淡明洁,笔笔清晰明洁,犹如一位冰骨玉肌的美人。他在《黄山图》册的《汤口》一图中自题:“由汤口……侧身而入,皆非人世。”其景非人世所有,其画也洋溢着醉人的仙逸之气,非画家心地清逸不可致此。其用笔的方法引以为戒乎受到黄山石纹、松云的启示。画山石先用清峭的线条随意勾皴,既不斧劈,又不披麻,既不刚拔,也不柔软,爽利而不呆滞,然后赋以清淡的水墨。这种勾皴的方法,基本上出自他的独创。《松谷》以松为主要特征,长松成林,丛立石上,松干一笔写出,如作篆书,前浓后淡,层次分明。松针勾簇,笔墨浓润。树干和山石上皆点浓重苔点,十分醒目,远山以水墨没骨写出,山中雾云缭绕和白色的溪水相接,增加了画面的空旷和重深感。《黄山图册》中所画的始信峰与绕龙松、西海门、莲花峰相当精彩,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灵秀、飘逸。尤其是图册中《汤池》、《松谷》、《文殊院》、《翠微寺》四幅,属鸟瞰全景式构图。而梅清的时代,没有现代飞行器,能画出鸟瞰全景式的黄山,确是文化奇迹。

天都峰图  绫本水墨设色  纵187厘米横56.7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梅清总体的绘画风格给人一种豪放之感。梅清画风的演变可分为三个时期,即青年时的青涩豪放、无自家之笔,中期的秀润清逸、已有自家之风,以及后期画风大成、豪放雄阔而又沉稳、淡雅、高远。《天都峰图》正是梅清创作于画风的大成时期。

梅清作为清初可同“四僧”比肩的山水大家,其在当时画坛乃至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十分关键而又重要的地位。他对绘画最大的贡献有两点。一是主张绘画在依据古法循序渐进的同时,还要师法自然,勇于创造革新,将文人墨趣同写实自然相结合,不能单纯、盲目、一味地“啃老”。为此,梅清曾自刻“不薄今人爱古人”、“古人在我”、“我法”三印表明心意。二是他对黄山画派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梅清大部分传世作品都和黄山息息相关。由于梅清对黄山画派贡献巨大,后世之人将他同石涛、渐江并行尊称为“黄山画派三巨子”。

梅清的《天都峰图》轴,亦称《慈古寺望天都峰图》。从整体构图来说,该画采用了高远和深远相结合的构图方式,有着很浓的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山峰构图的韵味。画作以山水画中的深山藏古寺作为绘画题材。画面上方屹立着一座山石林立、坚厚峻峭的奇峰。峰下云雾绵绵缭绕、清逸飘荡,回转于山峦之间,冥冥仙灵缥缈之气若隐若现。在画面的左下方,一座具有明代建筑韵味的古寺藏于山峦密丛之间;一位老翁手拄木杖,在通向古寺的山间小路上缓步前行。此情此景颇有静禅清幽、高古缥缈之意。纵观整幅画面,文人静雅飘逸、写实之风凝聚其中,颇为神妙。

《天都峰图》轴虽然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一幅普通的山水画作,但其实它熔炼、涵盖了很强的寓意,从中可以体会到画家对绘画创作的态度和创作宗旨。在梅清眼中,绘画要师法自然,不可一味闭门造车、盲目临摹古人,要随心随性地以纸笔再现山水田园之美,表达文人雅逸静禅之趣。画中梅清的题跋亦恰到好处地印证了这一点:“昂首惊天阙,孤怀见化城。丹梯千仞渡,碧汉一峰撑。独鹤何年去?呼猿此日情。相携横绿绮,深夜鼓声鸣。”

技法表现方面,从宏观来说,此画很是具有北宋范宽、郭熙,元人倪瓒、王蒙,以及明朝沈周、文徵明的笔墨意趣。从微观的角度来说,画中奇峰山峦、古寺外形轮廓线条的勾勒明显具有书法用笔的韵味。画中皴法亦采用了多种皴法相融合的方式。另外,画中天都峰的点苔之法和北宋郭熙《早春图》中山体的点苔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该图梅清所题诗词墨迹具有很明显的赵孟頫、“二王”、沈周、文徵明的书风味道,骨架弹性十足,具有很强的以画写书、书意和画意融合的笔墨意韵。

云门双峰仿郭河阳笔                           麻姑山仿云林笔意

山水  镜心 纸本 1693年作

仿李营丘笔意  立轴纸本 1693年作                       山水 立轴

拟大痴笔意  立轴 绫本

山水  手卷

山水册  册页(三十八开)设色纸本   (1610万元,2011年12月中国保利)

黄山春泉  设色纸本               仿黄鹤山樵云门放艇图           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 1695年作

黄山碣石居  立轴 1694年作

高山流水仿石田老人笔意  立轴 1694年作   高山流水仿石田老人笔意  立轴纸本 1694年作

黄山十九景图册

黄山胜境册  册页 设色纸本 1694年作

黄山诸景  册页 设色纸本

黄山十景  册 水墨纸本 1694年作  (991.2万元,2009年11月北京翰海)

款识:[一] 日落松阴乱,山空瀑响齐。断云闻不去,幽鸟寂还啼。报足仙源近,回看世路迷。中宵眠更起,孤月在巖西。晚宿松谷。瞿山清。[二]黄帝棲真处,遗台旧蹟荒。谁憐丹灶吟,不散紫芸香。靉霴生云气,嶙峋吐剑铓。何人采仙药,大冶火重光。炼丹台。瞿山。[三]旷绝光明顶,天南四望空。仙纵如可接,何为梦崆峒。晚步光明顶。瞿山。[四]仙根谁手种,大地此开花。直引半天露,齐擎五色霞。人从香国转,路借玉房遮。莲子何年结,沧溟待泛槎。莲花峰。瞿山。[五]师子峰头石,高人此结庐。孤筇无着处,双屐尽凌虚。衣冷疑秋逼,山空觉磬踈。何时憩黄海,天半问邻居。师子林寻吼堂。和尚瞿山。[六]杖拂老人头,始抵天都脚。凌空千仞高,游者步齐却。无经置绠梯,壁立直如削。微风下缥缈,隐隐闻天乐。天都。瞿山。[七]接引无心不易逢,谁知此意在长松。词人解识西来意,题向黄山第一峰。接引松。瞿山。[八]西海真天险,苍茫瞷落晖。千峰分剑立,一水绕龙飞。钟目云堆出,僧从石隙归。晚风吹动处,天乐听依稀。西海门看落照。瞿山。[九]九叠芙蓉到处青,披襟此日眼初醒。浮丘呼罢如相应,冉冉凌空下沓冥。浮丘峰。瞿山。[十]古刹千峰绕,双幢一涧通。一声长啸处,人在翠微中。翠微源。甲戌八月,瞿山梅清写于茶峡草堂。时年七十有二。

印鉴:臣清、瞿山、直上云门—放歌、莲花峯顶三生梦、柏枧山中人、瞿山、我法、梅痴、梅清印、渊公、梅子、吉欢、瞿老人、游戏三味、吉狂、梅清、瞿山氏、梅、清、茶峡、黄山一片云

《黄山十景图》分别绘松谷、炼丹台、光明顶、莲花峰、狮子林、天都峰、接引松、西海、浮丘峰、翠微源等十处黄山胜景,皆从实景中来,又有所夸张、幻化,大多出人意想之外,却能将黄山的灵秀雄奇的身影一一呈现在观者眼前。第一开“晚宿松谷”,下方成片的松冠的表现是梅清最擅长的,笔墨豪迈多变,不拘一家,在干湿松动中凝聚万钧之力,在散乱的组合中饶于秩序。在松石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对象的质感。第二开 “炼丹台”构思大胆奇特,实上虚下,并不觉头重脚轻。浑厚雄肆的墨点,淡逸酣畅的墨色,将黄山云海瞬息万变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古语中有“重若崩云”之说,此图足以当之。没有对黄山作细致的观察和体验是绝对表现不出的。第三开“晚步光明顶”奇峰直上云霄,绝壁上苍松倒挂,文士踏着落日余辉步上绝顶,眺望四周如笋直立的群峰,构思令人叫绝。第七开“接引松”山峰直立,两侧峭耸两峰,上下俯挹,右侧的山峰与中峰以一座石板临空相接,已令人心惊,而山间两棵云松盘曲舒展,扎根于绝壁之上,更令人叫绝。第八开“西海门看落照”和第九开“浮丘峰”最能体现“黄山之影”,落晖之前,西海门暮霭迷漫,山峰如剑直插云端。山峰之间因光的作用,呈现出明暗关系。而清淡明洁的水墨写就的浮丘峰九叠芙蓉冉冉凌空而起,更是如梦如幻。……梅清将黄山的形、神、韵都尽现笔端。

黄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695年作               松石图  立轴 纸本 1695年作

携杖访友  镜框 设色纸本 1695年作

策杖访僧  立轴纸本                        山水  立轴 绢本

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 1695年作

山水  册页 (八开) 设色纸本

仿古山水册  册页 设色纸本

录文:△衔巵浮绿蚁,落笔舞苍虬。何人长啸业。毕韦见风流。瞿山梅清。△仿高房山笔意。瞿山人。△仿马遥父笔意。梅清。△仿石田老人笔意。瞿山梅清。△意在刘松年之间。瞿山梅清。△我爱梅花老道人,挥毫落纸尽如神。持将海上千年酒,醉向江南四季春。瞿山梅清。△千树梅花旧草堂,依稀十里画生香。寒山独坐无人问,吟就新诗当酒尝。△仿李营丘,梅花书屋。△仿黄鹤山樵云门放艇图。瞿山梅清。△高风百代想倪迂,笔底尘氛半点无。一派疏林天共远,望中秋色雁声孤。偶摹松雪笔意。瞿山梅清。钤印:老瞿(朱文)、梅清(白文)、瞿山(朱文)、烟云过眼楼(白文)、臣清(朱文)、梅(白文)、清(白文)、梅清印(白文)、翰墨余事师以自娱(朱文)、瞿山(朱文)、敬亭(白文)、旷怀诗酒(白文)、山高水长(朱文)、子真之裔(朱文)、直上云门一放歌(白文)、梅痴(朱文)、白发老顽皮(白文) 

梅清是徽州人氏,既然性喜皴山染水,当然莫过于就地取材。黄山石之奇峻,泉之清洌,松之劲健,云之苍茫,都是得天独厚的理想画材。他自游历黄山后,真的是归来不看天下山,凡涉笔濡墨,十之八九,是黄山的松石云泉。他的作品,以气势取胜,酣畅淋漓,豪放生动,与同时期的新安派所推重的生涩画风迥然不同。梅清自谓崇尚元代诸家,事实上,他对宋元以降各家各派都有相当通透的研习与理解。而这一《仿古山水册页》,则体现了他兼容并蓄、博观约取的妙手点化之功。

《仿古山水册页》(24.5×33.5×10),创作年代不详,根据其笔法的老道和设墨赋彩的简约,不难断定,是中年以后的作品,若从最后一帧的闲章印语“白发老顽皮”考证,则完全可以确知,是画家步入老境之后的手笔。十帧画页,所仿各家,皆为前辈名宿:李营丘、刘松年、高房山、马遥父、沈石田……当然,更少不得他始终奉为偶像的松雪道人、黄鹤山樵、云林居士。十帧画页,各仿一家。不说逼似乱真,也是惟妙惟肖。《仿黄鹤山樵云门放艇图》,从下笔落墨到气韵神采,都十分契合王蒙山水的特征,那粗服乱头、拖泥带水的皴山勒石,如漫不经意,似杂然无序,实则胸有成算,信手拈来。那层层叠叠,虚虚实实的笔触,显示了苍郁朴茂的本真意趣。如果说,仿黄鹤山樵之页抒写了夏日山川的葱茏景观,那幺,仿倪迂一帧,则形神毕现地画出了云林平生最富代表性的萧然秋色。古木寒石、阔水远岫,处处点染出一种空旷疏凉的意味。《偶摹松雪》一帧,非夏亦非秋,正是严冬时。雪压冬云万山寂静,尺幅丹青凄神寒骨。寥廓的江天飞鸟早已绝迹,近前的石径上,同样了无人踪。孤冷的瓦舍中,竟有人临窗长坐,显然是一位风骨凛然的高士。万木凋敝,幸有乔松劲竹无视雪侮霜欺,依旧舒展着性情,好象有意与那寒士相依作伴。梅清疏朗简淡的笔调和以灰托白的烘染,将一个朔气笼盖的世界营造得颇为真切。这帧画页恰好反映了松雪由重色勾填到淡墨写意而形成的古拙高简之风。纵观横照梅清一组仿古之作,自可看出他通会诸家而得其妙谛之长,同时,也不难发现,画家在模拟前人笔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自家气质,打下了自家烙印。若问梅清之画风究竟应该怎样论定,简而言之,可以八个字概括,那就是:松弛谐畅,峻朗清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 梅清作品欣赏 (十一)
书画名家:梅清【清代】山水作品
清初画家梅清作品
金陵八家3——高岑
史上最全的黄宾虹国画作品欣赏(2)
指画的开山鼻祖—扬州八怪 高翔及其作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