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读

一直以来,社会化营销都被贴上了“免费”、“便宜”、“低门槛”、“以小博大”等等标签,品牌似乎只要在社交媒体上开设了账户,用户和销售线索就自然而然地来了。

于是乎,一大批企业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社会化营销大军中,希望成为下一个小米、下一个杜蕾斯……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很多企业发现,社会化营销的成本并不低,并非想象中的“低成本高回报”,反而逐渐演变成一项“高成本低回报”的投资。即便付出了不菲的成本,依旧没有成为下一个“杜蕾斯”。

那么,社会化营销缘何演变成“高成本低回报”了?这些企业到底走入了哪些迷局?如何才能突破和升级ROI?


社会化媒体营销有哪些迷局和症状?


在社会化营销的具体实践中,许多企业的传播策略显得十分生硬和生涩,典型的有以下四种症状。

>>内容运营没有策略

只是把传统媒体上发布的内容,再次挪到社会化平台进行发布。一见到热点,就马上蹭上去,不管是否相关以及角度是否独特。在没有热点的情况下,账户活跃度主要靠抽奖和福利。

>>过于依赖KOL转发

品牌自己做社会化内容进行传播和互动,很难引起用户的关注,但是靠KOL,尤其是当红小鲜肉一掺和进来,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动辄上几万的转发和评论,至少数据上很漂亮。

>>盲目布局所有渠道

社会化媒体的格局,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细分的社会化平台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移动端,社交APP百花齐放。不少“贪心”的品牌主,不愿意放弃任何给自己免费宣传的机会,一股脑儿进行“全网运营”。

>>急于进行商品售卖

在如今的经济大环境下,生意难做,几乎所有的广告主,都希望投放的广告,能够快速推动销量。因此,不加修饰地直接进行商品的售卖,成为诸多企业账号的通病。


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社会化营销让广告主焦虑不已


如果企业在社会化营销上,遇到了以上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那么,投资回报率低是注定的了。花了不少钱,只是得到了一堆不知是否有价值的转发量和阅读量数据。再加上,社会化营销的红利期已过,受到内外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品牌在社会化媒体上的营销,成本和风险都在变得越来越高。

>>运营成本绝不低

一个社会化新媒体运营团队,成本绝不低,一个团队每月的人工成本就不少。要是团队只是纯粹地做复制粘贴,去维系一堆社交平台账号,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要是有专职人员每天在策划文案、海报、甚至是视频,成本更是可想而知,最后带来的粉丝量和活跃度,可能就几个。

行业有过一个观点:“事实上,社会化营销成本低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君不见,阿里、腾讯、360、华为等大企业年度营销预算更是以亿为单位来计算,社会化营销的比例甚至大幅高于传统广告投放费用。”

>>大V费用令人咂舌

明星报价动辄几十万,即便购买自媒体以及行业KOL的费用,也是令人咂舌,毕竟KOL投放都需要“矩阵式铺开”。一家网贷平台高管透露,以某些微信大公号为例,现在推广一篇软文的价格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家主打商业人物的微信公众号,开口就是五六十万,却只有三五千的阅读量。”

>>社交平台本身的商业化加速

社交平台本身也在加速商业化,推出更多的广告产品。某些过度商业化的社交平台,几乎把页面上的每一个板块,都能开发成商业产品,包括热搜榜、话题榜等等,这就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投放门槛,只是购买KOL不够,还需要购买平台上的各类推广产品进行配合,才能起到作用。

>>营销传播环境过于嘈杂

当营销无处不在,就已开始失效。由于社交平台本身的商业化加剧,再加上社交平台品牌的进入门槛低,造成当下社会化媒体上充斥着批量的广告营销信息,过多的商业化内容,造成了用户体验环境的恶化,用户活跃度也在降低。在嘈杂的市场环境中,一般的品牌推广活动,已经很难脱颖而出。

>>广告“套路”很快被识破

社交平台上,用户的第一目的肯定是社交和获取信息,所以企业和品牌们需要绞尽脑汁,创新广告形式,把广告信息隐藏于内容之中。不过,这并不容易,以之前特别流行的广告软文为例,初期,很多用户被文末猝不及防的广告“惊喜”到,但现在,用户的观看习惯是,直接先拉到文末看是否有广告,再决定是否看文章。

>>还有“看不见”的成本

除了固定的人工投入和购买各种接触点的费用,想做好一个品牌的社会化,数据分析、管理咨询、产品技术支持等等,每一项都伴随着不菲的支出。

>>数据造假问题严重

品牌主在社交平台上的投放,其实是“痛并快乐着”。金鹏远在四年前就指出,98%以上的社交网络传播都存在虚假,一场干净的传播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事情,行业没有一个衡量标准,最后就必须落实到转发评论的数量上,没有一个敢于对真实负责的第三方数据机构,企业内部各部门还要互相攀比。

>>如果运用不当,品牌可能被“反噬”

如果品牌没有完全准备好、品牌力不够强,最好别去碰社会化营销,风险会越来越大,往往容易费钱还不讨好,社会化平台并不是一个粗暴的打广告的地方,用户逆反心理很重。被营销刷屏惯了的用户,早已审美疲劳。盲目借势,频繁刷屏、过度营销,像脑白金那样的简单粗暴的洗脑式传播方法,在社交平台上可能根本无效,甚至还会引起反作用。而且,品牌的负面消息,尤其容易在社会化平台上传播,这对品牌是个极大的挑战。


社会化营销,是时候回归根本和人心


发展到现在,社会化营销已不是简单的在微博微信上打几句广告,而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营销策略。

社会化营销,需要利用到社交聆听、利用先进的监测系统和数据分析技术,来有效地识别社交传播中的风险与负面效应,确保营销与用户的相关性,所投入的广告与营销活动能够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

抛去各种美好的“神话”以及漂亮的数据,在做社会化营销之时,营销人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品牌与消费者的近距离亲密“勾搭”之后,究竟给品牌带来了什么?沉淀下了什么?对品牌的未来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除了追求这些基础数据,品牌更应关注的是,数据背后的真实的人与关系,从大数据中挖掘出来的用户需求,以及社交平台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的连接力。

社会化营销,需要有更多品牌,能够真正用自身的创新力、独有价值以及真心,去与用户沟通,把社会化品牌资产做到实处。

针对社会化营销的种种痛点和迷局,投资回报率低、缺乏战略思维、无法真正连接人心、没有把社会化品牌资产做到实处等等,「媒介360企业版」提供了极具实效性和体系化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有社会化营销的知识图谱和最新趋势,更有社会化营销战略系统,用更战略和更智能的方式与工具,助力品牌与用户360°沟通,触及人心,促进业务增长及投资回报升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六大社交媒体360°竞争力分析
什么是社会化营销?
2020最值得关注的社交营销趋势
沈栋梁:十年死磕打造社会化营销闭环|营销奇葩说Vol.009
“瓜地”微博还是营销“高地”吗?
品牌主在社会化营销上的4大痛点品牌主在社会化营销上的4大痛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