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家白杨:41年婚姻催人泪下,老伴离世5年后,她追随他而去

上世纪40年代。

中国电影、话剧界曾因张瑞芳、秦怡、白杨、舒绣文4位女星轰动一时。

从左向右是张瑞芳,秦怡,白杨,舒绣文

她们被合称为影坛“四大名旦”,在20多岁的年纪就取得非凡的艺术成就。

也代表了那时候中国电影女演员的最高水平。

很多人知道她们在台前的光鲜,很少人知道她们在光亮之下的生活。

比如白杨,有多少人知道,她与蒋君超互为半路夫妻,也相伴41年至死不渝的爱情?

白杨和蒋君超

不幸的童年都有相似

1920年生于北平,白杨本名叫做杨成芳。

她是家中四妹,上面有大哥杨成勋,大姐杨成业(作家杨沫),二姐杨成亮。

因为家中父母有着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

白杨出生没多久就被奶妈带往北方农村生活。

两个姐姐虽然跟在母亲身边,平常的生活也不好过。

而在远方,奶妈有自己的孩子,只用管着白杨活下来。

至于穿不穿得暖,吃不吃得饱,头上有没有虱子,脚底有没有冻疮就完全不在意。

8年后,在杨家大哥杨成勋的逼迫下,小妹白杨才被接回家中,脱离牢笼。

白杨与其姐

只是自小和亲人分离,造成了白杨不太能融入家庭的现状。

大哥杨成勋娶了位镖师的女儿,大哥大嫂对三个妹妹都好。

只是母亲不喜欢儿媳妇舞刀弄枪,总是看不起她,各方面挑刺。

婆媳关系越来越尖锐的情况下, 杨成勋无奈带着妻子去往外地教书。

白杨本来比较依赖姐姐杨沫,可惜杨沫很快考入北京西山温泉女中,二姐也到了外地求学。

1930年,杨家衰败得厉害。父亲经常在外躲债,母亲生了重病。

没钱医治的情况下。

杨家母亲便将上学的女儿杨沫叫回家,让她嫁给钱的军官做姨太太。

坚决不同意的杨沫逃离家中,在老师同学的接济下上学。

杨沫

而1931年母亲因病去世,11岁的白杨举步维艰。

为了活下去,她主动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北平第五分厂演员养成所。

也从无声片《故宫新怨》中的一个小丫头开始,正式与电影结缘。

只是这个养成所没两年就因种种原因而倒闭。

有过正规教育的白杨之后相继在苞莉芭剧团、中国旅行剧团、中国舞台协会等团体中做演员。

贫穷与苦难交织了她的童年历程,也教会了小姑娘何为坚强和自立。

而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比她大8岁的蒋君超同样如此。

1912年出生的蒋君超原本有个温暖的家。

只是在他七八岁时父母相继离世,小少年就失去了很多孩童的天真和快乐。

蒋家叔叔送蒋君超上学,也给出了自己的关心。

但在那个日子难捱的年代里。

为谋生已经拼尽全力的叔叔分不出太多精力顾及侄儿的心理成长。

蒋君超就只能在孤独和自我安慰中扎根学习。

被叔叔供着考进上海英法学院。

1930年,18岁的小伙子还没走出校园,就因外形出众,气质独特被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发掘,就此与电影结缘。

先在卜万苍导演的《人道》中为金焰、陈燕燕等影星做配角。

凭着良好的悟性和镜头感得到公司的培养。

1932年,12岁的白杨还在演员养成所中摸爬时。

蒋君超就与高占非、郑君里、王人美、周文珠等人合作《共赴国难》,红极一时。

1934年以后,白杨在各个剧团中流转。

慢慢从配角磨成主角,凭借《梅萝香》《少奶奶的扇子》等剧崭露头角。

而在这个打拼的过程中认识了戏剧届名人马彦辉。

15岁的白杨爱上了28岁有着成熟魅力又贴心细心的马彦辉。

爱情的火花快速擦亮,两人也迅速成了婚。

白杨与马彦祥

只是1936年辗转到上海成为明星影片公司的一员。

公司为了给白羊造势捏造了很多绯闻。

结婚还不到一年的夫妻因为这些绯闻频繁争吵,最终吵没了缘分。

走出婚姻自己生活。

接下来白杨只主演一部《十字街头》就证明了实力。

16岁成功引起影坛的注意。

之后又凭借《四千金》《社会之花》等剧名气大涨。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选择

此时的白杨与蒋君超通过影片公司的介绍而有了简单的认识。

只是那时候两人不在一个公司,交集并不多。

而蒋君超在那期间,也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情投意合。

现在搜索白璐这个名字,网络上会出来一个“中国早期女演员”的标签。

但在30年代,长相大方明媚,演得了电影,也登得了话剧的舞台的白璐相当好红火。

她比蒋君超晚4年进入联华公司,两人也在合作中培养了个情投意合。

之后步入婚姻殿堂携手前行。

只是1937年7月7日的事变波及太广。

这一年“八一三沪战”后,怀孕的白璐整日里神情惶惶,担惊受怕。

于是蒋君超就收拾东西带妻子去往香港九龙求生,也有了大女儿蒋安美。

同年,蔡楚生从联华、明星、新华、艺华四大影片公司动员来22名男士和12名女士。

他们中有陈白尘、沈浮、孟君谋这样的知名导演、编剧、作家。

也有谢添、吴茵等家喻户晓的老牌明星。

更有白杨、严皇、杨璐茜等积极向上的年轻演员。

他们组成上海影人剧团,奔赴重庆前线,用话剧为祖国奉献力量,带动群众红心。

当时的白杨17岁,在12名女士中排行第九,被称为“九妹”。

而在重庆和成都点燃第一把话剧的火。

用《沈阳之夜》《卢沟桥之战》《放下你的鞭子》《流民三千万》说话,吴茵回忆——

“成都观众都疯了,他们大喊要战斗,要雄起。从我们演完第一部就开始喊,声音越传越远。看着他们充满血气的脸,我们就知道了这份坚持的意义!”

白杨在前线的这段出演话剧的经历,为她以后位列话剧“四大名旦”之一打下了基础。

白杨《喇叭》剧照

1938年她在重庆加入中央电影摄影场后。

主演了《中华儿女》《青年中国》等影片大放异彩。

同时也因《家》《屈原》《日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复活》等话剧炙手可热。

也是在出演话剧的过程中。

1943年,白杨与后来拍过《鸡毛信》的著名导演张骏祥相识。

两人在合作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也通过在同一战线对抗艰苦环境和社会打击的过程中相互吸引。

1945年举办婚礼,25岁的白杨嫁给了35岁的张骏祥,有了自己的家庭。

白杨与张骏祥

1946年返回上海,白杨出演了丈夫的《还乡日记》和《乘龙快婿》。

还以《八千里路云和月》中的“江玲玉”。

《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纱厂女工“黄素芬”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影视明星之一。

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素芬

白杨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一心一意地坚持。

只可惜她与丈夫性格、文化、兴趣上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越凸显

结婚不到两年就和平离婚,之后白杨把心神都放在事业上。

而在这个阶段,远离了上海的蒋君超在做什么呢?

因为从太平洋来的战火燃到了香港,蒋君超又带着妻女辗转到了昆明,开始从商。

开办一家寄卖行将生意做出模样,再生下一个女儿蒋安立,生活融融。

只是寄卖行到底也不是他的追求。

他想要回到镜头前演戏,更想做导演。

阳光总在风雨后照耀

心中有所求,便想要朝着所求而去。

1945年,带着积累下的资金携家人再去香港。

蒋君超盘下一个即将倒闭的电影院引进进步影片播放红火。

之后将挣到的钱投进自己的东方影业公司。

没想到他当导演后回上海拍摄电影《乱世儿女》,妻子会发生悲剧。

1947年,上官云珠、金焰、秦怡等人约白璐吃饭。

出门着急忘戴眼镜的白璐没看见电梯旁的故障说明,便通过铁拉门进入。

而铁拉门里面只有一个空井,一脚踩空的年轻女人就这样丧了命。

只留两个年幼的女儿和悲痛欲绝地丈夫在家中哀嚎痛哭。

白璐的葬礼,白杨也参加了。

她看着多年前就认识的朋友跪伏在亡妻的身边泣不成声。

只觉得心里难过,也忍不住为这个深情的男人落泪。

此时的两人,一个刚失去结发妻子,一个还未走出婚姻失败的痛苦。

那么他们的缘分又是怎么相牵的呢?

1949年,与秦怡、张瑞芳、舒绣文并称为话剧、电影界“四大名旦”的白杨加入上影厂。

白杨

在这里,她与回内陆发展的蒋君超相遇。

一个演员一个导演,早年还相互认识。

在合作中相互了解,在偶然提到各自的童年经历中。

白杨与蒋君超有着非常多的共鸣。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而在童年中就体会到了孤独和苦难滋味的两人就这样打开心扉,互相治愈,生出情愫。

白杨温柔细心,总是用夏天的一碗水,冬天的一件毛衣让蒋君超温暖。

而蒋君超对对白杨呵护有加,早已让她觉得此人值得托付。

白杨与蒋君超

1950年的国庆节组建新的家庭。

白杨的姐姐杨沫到场送出祝福,蒋君超的两个女儿也是祝福话不断。

婚后的两人共同发展事业,共同打理生活。

1951年年底生下儿子蒋晓松,1954年再添一个女儿蒋晓真。

白杨对待4个孩子一视同仁,也全心呵护。

一家6口人生活在一起,日子美满得让人羡慕。

家庭的安稳促进了和谐夫妻的事业。

白杨在《团结起来到明天》《为了和平》《春满人间》《冬梅》等剧中呈现精彩的演出。

也同魏鹤龄一起送上《祝福》,用命运凄惨的“祥林嫂”一角攀上新的高度

1962年还当选了“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

白杨饰演的祥林嫂

而蒋君超执导《乘风破浪》《风流人物数今朝》等作品打响自己的名声。

只是时间很快来到了让从艺人员惶惶的特殊年代。

1966年8月,高音喇叭鼓噪着将白杨和蒋君超夫妇裹进洪流。

白杨只来得及告诉两个大女儿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弟弟妹妹,就被连夜被送往钢管厂劳作。

而之后没多久,蒋君超被戴上“三名三高”的帽子在街上示众。

白杨因在重庆时,随影人剧团成员被迫与当地军阀吃过一顿饭,而被怀疑是叛徒。

看不见的彼此,最是折磨

家被抄了,批斗不断,丈夫被送到另一个地方承受高负荷的劳作。

白杨托了无数好友,这才将两个继女送往外地有熟人的地方做知青。

也将两个小一些的孩子送到姐姐身边有个照应。

而她自己却每日里被审问,被要求写“材料”。

还会被“小将们”揪住头发谩骂。

这样的日子折磨坏了白杨的精神。

秦怡回忆过那段时间的好友,她说:“白杨好像一下子疯了,她会把头往墙上撞,会在情绪没法发泄的时候咬烂自己的胳膊。我帮不了她,大家很难过,我们都要疯了……”

好在一年多的时间过去,蒋君超被释放回家,关在了上影厂的牛棚。

白杨白日里在外挨批,晚上就到牛棚里与丈夫相互打气。

那段时间里,他们好像互为精神支柱。

只要能在天黑之后见到对方安然无恙,就觉得未来还有希望。

可惜看不到尽头的痛苦生活也磨坏了蒋君超的身体。

1968年的一天,蒋君超突发急病被送往医院。

晚上回来的白杨知道后立马往医院跑,待在丈夫身边小声安慰。

而第二天在牛棚里没找到白杨,“逃跑”两个字就这样成了这个可怜女人的“罪”。

白杨下午从医院出来赶往上影厂的路上被秘密蒙上脸拖入黑牢。

接下来就是为期5年的牢狱之灾,而她的狱友是赵丹和巴金。

在里面的白杨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在医院的蒋君超从那之后就没见到妻子,整个人状若癫狂。

原本还算高大的身体一点点垮下来,病情越来越严重。

不愿接受治疗,每天见人就问:“你看见我爱人了吗?你知道白杨在哪里吗?

未知的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见了,蒋君超在一天天加深的恐惧和等待中绷断了神经,倒在大街上。

上影厂的两位同事将他接回单位。

之后多次言辞恳切地打申请叫回他的大女儿蒋安美,他这才有人照顾。

5年的时间里,没人知道白杨在牢里是怎么度过的。

但蒋安美知道父亲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

1973年3月,白杨悄无声息地踏出监狱大门。

而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她早已不像曾经那个光彩亮丽的大明星。

用姐姐杨沫的话说:“一个瘦小枯槁的小老太婆,被折磨的不成样子,眼神是呆的,话也说不清楚。”

朋友觉得伤心和难过,蒋君超见了只是搂过妻子绝对庆幸。

牵着白杨的手就再也不放,蒋君超将妻子捧在手心里。

万事依着她的意,一点点开导她封闭的心,见不得她受半点委屈。

荆棘之旅,爱如鲜花

在家人的陪伴下,白杨的精神有了极大的好转。

1976年,风声鹤唳的10年高音喇叭终于停歇。

上影厂第一时间为白杨等人正名,摘掉了她头上“疑似叛徒”的罪名。

白杨的精气神真正回来了。

1977年,上影厂安排赵丹与白杨一起面对民众进行诗歌朗诵。

随着将的声音传递出去的,是真正的自由。

这之后又过了两年,二女儿蒋安立带着弟弟回归家庭。

可就在一家6口人再度欢聚,新的生活正要开始之际。

放松了神经的蒋君超一病不起。

因为忧思郁结于心多年,再加上之前的疾病没有根治,蒋君超的心脏出现了一些问题。

而且他的骨质增生已经严重到压迫下肢神经,最终造成了难于站立的局面。

蒋安美曾回忆过那段时间——

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甚至忍不住问老天爷,为什么要这么对我的家人,我们从未害过人,我们一直保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为什么?

白杨为女儿作答,她说“这就是命,但我们可以不认命”。

拒绝厂里给出的戏约。

白杨把一颗心都放在丈夫身上,就像自己刚出狱时丈夫对她那样。

打理好丈夫的衣食起居,天气好时推着轮椅两人外出晒太阳。

天气不好时她就拿出本书给丈夫读故事。

将君超知道妻子喜欢影视,于是不断鼓励其再次走上台前。

也是有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白杨奉献出一生中唯一一部电视剧《洒向人间都是爱》。

只可惜没听到太多丈夫的夸奖。

1991年,79岁的蒋君超在妻子的怀中安详地离开。

而失去相伴41年的老伴,白杨之后的几年完全脱离银屏,在眼泪和回忆中度日如年。

1996年,76岁的“时代明星”白杨面带笑容去找了她一生的挚爱。

冰心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能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白杨与蒋君超的一生就是走在一条满是荆棘又有鲜花装扮的路上。

他们吃过荆棘的苦,为荆棘划出的伤口流出过撕心裂肺的眼泪。

但在爱情这场旅途中,闻着花香到达终点,荆棘都是点缀,美好的景色才是永恒的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导演蒋君超:和白杨结婚后幸福吗?痴情的好男人,人生留下太多遗憾
​电影明星白杨:从小爹不疼娘不爱,11岁开闯江湖,一生三次婚姻
女明星白杨:爹不疼娘不爱,11岁闯荡江湖,三度婚姻终获幸福
【往事】白杨悲情的一生
杨氏三姐妹,杨沫和白杨都声名远播;二妹才貌俱佳,因何籍籍无名
“祥林嫂”白杨 白杨,原名杨成芳,1920年4月22日生于北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