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71年,一处位于洛阳千年前的粮仓被发掘,有一处粮窖存储着数十
1971年,一处位于洛阳千年前的粮仓被发掘,有一处粮窖存储着数十万斤粮食。专家将谷粒带回种植,三天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当时,焦枝铁路工作人员正在洛阳一处老城区建设动工,挖着挖着,工地上出现了多处奇特的石块构造,看起来并不是天然形成的。

起初,工作人员以为是古墓群,还叫来了专业考古队进行探测,随着挖掘的深入,工地出现了十多个大坑,考古队认为这并不是古墓群。

“大家快来看,这上面写着字呢!”一位工人的话音刚落,大家纷纷围了上来,只见地里埋着一块石砖,上面写着一行字:含嘉仓。

专家很是惊讶,这里竟然是一座粮仓,并且还是在距今1000多年的隋唐时期被誉为天下第一仓的“含嘉仓”,更加让人称奇的是,里面还有大量的粮食。

魏晋南北朝的混乱割据局面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隋文帝杨坚一统南北后,十分关心百姓生活,重中之重就是解决粮食问题。

隋文帝开始大力扶持农业生产,但是呢,处在关中地区的京城没有发展种植业的条件,并且这里灾害频发,又必须备足粮食,怎么办呢?只能从别的地方调取粮食来解决。

华北平原和江浙地区等地地理条件优越,适合发展农业,粮食储备富足,是建立粮仓的好地方。

隋文帝也考虑到了运输,于是,广通渠应运而生,为粮食运输提供了水利条件。运输条件有了,接下来就到了修建粮仓的时候了。

含嘉仓始建于隋炀帝(隋文帝之子)年间,主要作用是保存京城以东各地区所上缴的租米,因为是帝王的产物,所以含嘉仓不光足够大,存储粮食还足够多。

含嘉仓总面积达43万平方米,含嘉仓又400多个粮窖组成,能够存储580万石粮食,占了全国存量的一半。

含嘉仓开启了一个“米香千里,丰衣足食”的时代,此仓工程量巨大,动用了数万名劳力历经10年才修建完成。

国家文物局的考古人员在开发过程中,有一处编号“160”的粮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里面存储着大概50多万斤的粮食,虽然其中一大部分都已碳化结块了,但依旧颗粒分明,表壳跟刚刚生产出的粮食几乎没有分别,还保留着粮食原有的色泽。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经观察研究,这些粮食依旧富含有机物,其中一半多竟然还符合人的食用标准,如果将这些种子进行培育,会发生什么呢?

研究人员挑选了一部分没有被碳化的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氧气和土壤,三天之后,这些已埋没千年之久的种子奇迹般地生长出的嫩芽!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嫩苗移植到了泥土中,经过细心呵护,这些嫩苗长出了叶子,高度和密度跟正常的植物没什么两样。

专家在震惊之余也不禁思考,为什么这些粮食能够保存如此完好,难道古人有什么“黑科技”?

原来,这跟粮仓的选址、建造、保存方法都有很大的关系。

隋炀帝虽然残暴,耗尽了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京杭大运河,不可否认的是,京杭大运河的价值非常之大,粮仓的储存又位于水位之上,既满足了干燥的条件,又避免了地下水的渗入。

并且粮窖的构造也十分考究,洛阳距离运河近,地质干,并且粮窖像是一个漏斗,口大,底小。

挖好土窖后,夯实内壁土壤,烘干水分,让内壁保持清洁干燥,将炭渣、石灰和桐油混合搅拌,均匀涂在内壁,直到达成防潮标准。

粮食的存放也有说法,分层堆积,并且每层使用木板和草席间隔开来,这样,就算是有一层发潮了,也不会对大局产生影响。

粮食堆积完毕后,再在上方用泥土封闭,正是因为这些严密、科学的防护措施才使得粮食能够千年不腐。

能建造如此浩大的工程,又能想到如此周密的保存方法,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说含嘉仓是一个奇迹也丝毫不为过。
 

编辑-凡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洛阳发现1000年前粮仓,打开后满满一窖粮食,专家将谷粒带回种植,三天后惊呆了
隋炀帝修建的粮仓有多牛?曾储存中国一半粮,谷粒历经千年能发芽
历史第一粮仓储存中国一半粮食,重见天日后千年种子仍发芽结果实
隋朝太牛 灭亡20年 李世民还没吃完隋朝的粮食
河南洛阳发现“天下第一粮仓”,历经千年仓粮不腐,还发芽结果
1971年,考古人员在洛阳打开一座1000多年前的粮仓,发现木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