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越反击战中,他率全连219人投降还称无奈之举,最终结局如何?

1979年3月12日,南宁市郊青山地下指挥部。

正在进行对越反击战收尾工作的许世友,突然收到一封电报。

谁料,看到电报里“219”三个数字后,许世友当即拍桌而起,脸色铁青地离开了指挥所。

原来,越方刚刚俘虏了219名中国解放军。

可令人气愤的是,他们皆为主动投降,且都来自448团。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以为是小试牛刀

说到448团,了解抗美援朝的人,一定都听说过。

他们所属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中,50军曾碰上了英军第29旅。

短短3小时,其以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等劣势装备,全歼英军第29旅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第1营,以及一个坦克中队共300余人。

并且,毙伤敌军近500名。

这也是我军历史上,一场极为典型的步兵胜坦克“漂亮仗”。

至此,第50军也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名副其实的英雄军队。

除了战斗力非凡,50军全体战士更是诠释了什么叫做舍生取义,什么叫做英雄无畏。

1951年1月,抗美援朝镇守汉江北岸的战场上。

顶着刺入骨髓的寒风和嗷嗷无告的饥饿,第50军共计138个班的战士们,在美军炮火下,扛了足足50天,几乎无人生还。

正是无数战士的舍命拼搏,才让抗美援朝打出中国国威。

俗话说,拳头不硬,地位就不稳。

只不过显然邻国越南,在战胜美国、苏联怂恿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自1973年以来,就长期在中越边界无端挑事。

1979年,忍无可忍之下,中国政府做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决定。

之后,为了能以绝对优势压倒敌方,我军从两方面做了准备。

其一,自然是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上的补给工作。

其二,则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征兵活动。

这之中,就包括驻扎在广西,负责国家战略预备役任务的50军150师448团。

只是或许考虑到,当时448团大部分战士,都是刚征兵入伍的新兵。

他们既没来得及吸收什么军事理论知识,更别谈实际的作战经验。

所以,在对越反击战打响之初,组织仅下令让他们继续驻守在广西地带。

虽说服从,永远是军人的天性。

不过,对于明明离中越边境距离如此近,却只能整日听对面敌军与我军其他部队战士搏杀的现状,150师心里还是十分急躁。

直到战争已经步入收尾阶段,中央才同意了他们主动请缨的要求。

当时,他们的出境任务是,掩护兄弟部队有序撤出越南。

到了战场,448团的新兵们斗志昂扬,誓要完成任务。

只可惜,他们还是太过轻敌,中了埋伏。

结果是永远的耻辱

回顾那场耻辱之战,50军448团的战士们可谓生气又无奈。

1979年3月10日,经过五天前那场激烈的夺取谅山战役,中越两军大致胜负早已有定论。

接下来的日子,大多是些琐碎简单的收尾工作。

毕竟,若战线继续拉长,对中国经济和未来发展定是百害无一益。

更何况,这一战我国主要战略目的是,震慑越南!

也正因此,在对战后期,我军已从主动进攻转为边打边撤。

可就在448团战士执行掩护兄弟部队撤出越南的任务时,150师指导组一个极小的决策,徒增了很多事端。

当时,根据原先制定的回撤计划,448团应该通过乘汽车与摩托化运输的方式,沿着班英沿公路往回撤。

但150师指导组考虑到,中越战争接近尾声,敌军恐怕没有什么作战威力。

而这些第一次上真实战场的448团新兵,正好需要一个实战锻炼的机会。

所以,在150师指导组要求下,他们改变原先的公路方案,转而进入山区,一边搜剿残敌,一边继续回撤。

显然,那时的他们并不知道,这片山区是越军最后挣扎的地方。

当时,448团二营八连第一个察觉出这片山区不对劲。

他们进入山林没多久,走到一处四面环山的盆地。

谁料这时,周围那嘎村响起的一阵枪林弹雨。

原来是早已埋伏在此处的越军332师。

瞬时间,448团二营八连的全体战士,被牢牢锁在这片山区。

任凭他们怎么挣扎,都无法逃脱出去。

而作为实战小白,他们的心理防线很快就崩塌殆尽。

加上周围山林树木茂盛。

连对手在哪都看不清的他们,更别谈瞄准回击。

好在这时,有过实战经验的二营营长立马出来稳住局面。

他先是及时稳住手下的士兵,而后调整状态,命令部下赶快向团部发去求救电报。

以增求援助。

遗憾的是,当时150师师部命令448团各部,分兵回撤,往东北方向行军。

所以,在接到二营求救电报后,尽管团部有心向他们给予援助。

但奈何,时机已经不允许。

事到如今,448团二营也只能靠自救。

当时,八连副连长王立新,第一个站出来。

他带领所有愿意跟随他一起战斗的战士,与包围圈外的越军作最后生死搏杀。

以此给大部队闯出一条生路。

只可惜,这场搏杀,最终以王立新拉响手里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结尾。

大部队仍然处在包围圈中......

主动投降

王立新牺牲以后,448团二营中原本就存有投降心思的战士,退意变得越发明显。

起初,这些想要投降的战士,还只是在背地里谈论越军翻译人员说的那些劝降话术。

只是,这些话说多了,难免也会对其他战士的士气造成打击。

伴随日渐消极的舆论传播,448团二营的整体气氛也渐渐变得越发沉闷和压抑。

等到被困山头的第三天,448团二营彻底爆发。

当时,八连党支部书记兼指导员冯增敏主持召开支委会。

谁料在会上,他竟对着底下一众战士亲口说出“投降”二字。

一时间,所有人全部瞪大了眼睛。

对此,一连连长李和平更是怒气冲冲地表示:

“到了这种时候,你怎么能当着战士们讲出这样的话呢?

作为中国的军人,我们面对敌人永远都只有一种死法。

那就是死在前进的战场上。”

听完李和平的发言,大多战士也都跟着表示:

中国军人即使是战死,也不该轻易向敌方投降。

似乎是早已预料到战友们的反应,冯增敏一脸平静。

只见他叹了一口气,对着李和平说道:

“你说你也是个带着几百战士的连长了。目前大家的处境你我都心知肚明。

越军这回不把我们套住是绝不可能撤退了。

而摆在我们眼前的,无非两条路,要么全军覆没,要么投降!

你看你手底下那些才刚入伍不久的新兵,作为他们的领导,你真的牺牲他们的生命?”

听到这番话后,李和平突然间有些哑口无言。

作为军人,他以战死沙场为荣、投降无耻。

可作为军中的大哥,他也不愿看着这些20不到的小伙,白白牺牲在异国他乡。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李和平等人最终还是同意了冯增敏的投降提议。

就专业昂,他们带领全连放弃抵抗。

以中国军人的尊严为代价,从越军手中换来所谓的安全。

那一刻,他们其实已经知道,这次投降事件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只剩一句无可奈何

1979年3月12日,通过越军发来的电报,在南宁市郊青山地下指挥部工作的政治委员向仲华和许世友,得知50军150师448团以8连为主219多人被俘的消息。

对于冯增敏和李和平等人带领战士主动投降的做派,许世友深感不齿。

更让我军难堪的是,战争结束后,双方归还被俘人员。

当时,越军交给中方的被俘战士共有238名。

其中219人,都来自50军150师的448团。

事后,冯增敏和李和平被判有期徒刑10年,并被剥夺军籍和党籍。

1985年,为了精简机关、加强部队合成以及改变军兵比例不合理状况。

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中央军委进行了一次百万大裁军。

第50军也在这场裁军中,被裁撤处理。

从此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后记

十年后,冯增敏等人刑满释放。

当时,还曾有记者采访冯增敏对于当年那件事情有何感想。

对此,冯增敏却是苦笑说道:“千言万语我都无法辩驳,只能说是无可奈何罢了。”

或许这就是最真实的历史。

所有功绩,会被世人世代歌颂。

所有污点,也会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只是一切对错,只能交给后人评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越自卫反击战--惨痛的教训9
李德生之子,对越反击战中,冲进敌人阵地,大声呐喊:向我开炮
对越反击战中,他率全连二百多人投降越军,结局如何?
对越反击战,越军逮捕的最高将领是谁?说出名字令人愤怒
1988年,我军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破译出越南的电报,但是电报内容
吓得越军主力3天不敢动的大佬,原是抗美援朝中的“三所里战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