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都铎玫瑰之五——“权力的游戏”的原型比剧集还跌宕起伏

HBO的魔幻大戏“权力的游戏”在全世界吸引了无数粉丝。其主要历史原型就是英国历史上的“玫瑰战争”。本文就来说说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



玫瑰战争(Wars of the Roses)这个名字听起来十分浪漫,但是内情却一点都不罗曼蒂克,甚至恰恰相反,充斥着阴谋与背叛,血腥与杀戮。


玫瑰战争是英国历史上意义非常重大的一次内战,它的结局是都铎王朝的建立,标志着英国中世纪阶段的结束,近代史的开端。要理解英国的近代史,理解都铎王朝的历史,必须对于玫瑰战争的缘起及过程有所了解。


“玫瑰战争”这个名字不是当时的叫法,而是十六世纪的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取的名字。因为战争中敌对的双方——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分别以红玫瑰和白玫瑰作为家族标志。这两大家族,分别对应《权游》中的兰尼斯特家族和史塔克家族。


提起这些名字,新读者可能有点懵圈,老读者可能也因为间隔太久忘得一干二净了。这里简单地进行前情提要。


一切还要从1337年爆发的英法百年战争说起。


爱德华三世发动百年战争,从平民中提拔了大量长弓手,其中一些佼佼者逐渐担任军政要职,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势力,与原有的贵族势力产生矛盾。

英格兰长弓手


欧洲历史与中国一个重大差别是,中国从战国后期起,就出现了消灭贵族的趋势,后来历经反复,在唐朝基本消灭了世袭的贵族阶层。阶层流动性相对较好。而欧洲一贯以来贵族和平民泾渭分明,完全是两个平行世界。


这种阶层壁垒尤其以英国更为突出。因为这是一个异族统治的国度。


1066年诺曼征服,相当于中国的蒙古灭宋或者女真灭清,此后贵族完全是诺曼人的后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全体沦为农奴,后来才慢慢出现自由民。在英国整个中世纪史书中留下名字的平民只有一位贝克特,他还是破落诺曼贵族的后代。


想想汉人在蒙古人统治下过得什么日子,盎撒人当年的境遇只有更坏。


打破贵族与平民之间巨大鸿沟的转折,就是百年战争。

爱德华三世的长子——黑太子爱德华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由于长期带兵在外作战,与长弓手出身的将领官员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者因此被称为黑太子党。爱德华三世的四子冈特的约翰长期驻守后方,与贵族们打成一片,成为贵族党的代言人。


黑太子爱德华



冈特的约翰


嗯,这种形势有点像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带兵打仗,他身边大都是从平民身份提拔起来的武将;太子李建成镇守后方,他身边都是世家豪族出身的官员。


王子之间的王位之争又掺杂了不同阶层的博弈,注定要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唐朝的李世民快刀斩乱麻,把他哥哥剁了自己登基,英国的事情要复杂得多。


黑太子原本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但是他在战争中感染重病,只能在乡下养病,暗中操控局势。到处都在疯传,约翰根本不是他老爹的种,而是王后出轨的孽种(据说现代DNA研究发现,约翰真的不是爱德华三世的后代,囧。另外,希拉里和特朗普都是冈特的约翰的十九世后代,囧rz)。约翰则大肆网罗党羽,图谋王位。黑太子与他老爹在1376年几乎前后脚去世。在去世之前,黑太子党人驱散了约翰的党羽,拥立黑太子未成年的儿子理查加冕,成为理查二世。

理查二世


小娃娃刚当上国王,老爹就挂了。黑太子党群龙无首,很快又被约翰反击,后者成为摄政王叔。


年幼的国王和野心勃勃的王叔,一看就是要出事的节奏,更要命的是,可怜的小国王的王叔不是一个,而是仨。


理查的三个王叔,分别是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四叔冈特的约翰,第一代约克公爵、五叔埃德蒙和七叔格洛斯特公爵托马斯。其中,老七的野心看起来比老四还要昭彰。


冈特的约翰在大哥黑太子还在世的时候,就显露出对王位的勃勃野心,并使出种种手段想要夺取王位,但是朝野内外的强大反对声浪使得他明白,要想坐上并坐稳王位,掌握民心才是第一位的。虽然自己可以做到一手遮天,但如果由自己来反对黑太子的儿子理查二世,曾经的黑太子党的那帮人就会把仇恨对准自己,这种仇恨很容易被其他野心家利用,就算自己篡位成功也只是勉强坐上王位,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他将自己对王位的渴望小心地隐藏起来,表现得处处维护国王,但背地里一直在谋划,如何才能安全且不失民心地篡位。


理查则不明就里,在约翰的鼓动下,消灭了七叔的势力。直到最后一刻才醒悟过来,自己被四叔当枪使。于是赶紧亡羊补牢,把四叔的儿子,也就是柏林布鲁克的亨利与其政敌一并放逐。几个月后约翰病逝,又追加处罚——剥夺亨利的继承权。


理查二世这一轻率的举动酿成大错。因为约翰已经将自己伪装成国王的大靠山,理查二世所做的这个没有先例的危险举动,将包括出身平民的中小贵族在内的所有贵族都逼到了国王的对立面。


各位贵族都在扪心自问,如果连德高望重、资历深厚、一向力挺国王的兰开斯特公爵的领地都可以被国王没收,谁的恩宠和资历可以超过国王的四叔?所有的贵族都惶恐万分,担心国王随时没收自家的领地,原先支持理查二世的贵族也纷纷倒戈。


亨利一看时机成熟,带着不到一百人登陆英格兰,举兵讨伐国王,贵族们纷纷倒戈。理查二世最信任自己的五叔约克公爵,并委以摄政大权。结果约克公爵和他的儿子爱德华一起倒戈,行动比谁都干脆。


亨利在贵族们的支持下,用生编硬造的33条理由,废黜堂兄弟理查二世,把英格兰王冠戴在自己头上,加冕成为亨利四世。

亨利四世


然而他的王位做得并不稳当,因为亨利四世的所作所为,给所有怀有野心的贵族免费上了一课:《篡位,从傻瓜到精通》,大家认识到了篡位居然还可以这么玩。既然你兰开斯特家玩得,难道我们就玩不得?


亨利四世的举动,相当于古罗马的凯撒带兵跨过卢比孔河,中国春秋时期的三家分晋,政治秩序彻底颠覆,开启了礼崩乐坏的时代,由此引发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国内混乱以及国外阴谋与干涉。


于是,亨利四世一直被层出不穷的贵族叛乱折腾得心惊肉跳。他最担心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另一名堂兄弟——第二代约克公爵爱德华。


这位爱德华公爵不仅与亨利一样是爱德华三世的孙子,而且对王位的野心不亚于亨利。约克公爵深得理查二世信任,却又毫无心理压力地出卖了他;在成为兰开斯特王朝开国元勋后,极尽荣宠,却又积极参与颠覆亨利四世的阴谋。让这样一个人继续活在世上,亨利四世简直寝食难安。


也许是临阵倒戈成为贰臣的缘故,使得约克公爵的名誉受到损害,以至于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传说:约克公爵这个爵位被施加了绝嗣的诅咒,而解除魔咒的唯一办法是——成为国王!


这个传说是谁编出来的?已经成为历史之谜。多半是第三方野心家编造出来惑乱人心。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之时大都会出现神秘的预言,尤以秦朝末年为甚。比如什么“东南有天子气”,“亡秦者胡”,“明年祖龙死”,还有著名的狐狸叫,鱼腹之书等等。总而言之,是使得人心惶惶,矛盾激化,以便乱中取栗。


这个代表着国王权力的圣爱德华宝座,就如同电影中的那个魔戒,任何人接触到了,都无法抵御它的诱惑!

 

1405年,约克公爵爱德华因被揭发参与了反对亨利四世的阴谋,被关入伦敦塔和培文西城堡,但不久获得国王赦免。经此一事,约克家族与兰开斯特家族之间的矛盾已经浮出水面,可以用“约克公爵之心,路人皆知”来描述约克公爵对于王位的野心。


连路人都看得出来约克公爵想的是什么,国王亨利四世没道理看不出来。但是,亨利四世怕重蹈理查二世的覆辙,而不敢过于压迫约克家族。


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亨利四世日思夜想怎么弄死自己的堂兄弟爱德华,但是,亨利四世又担心自己步理查二世的后尘,不能明着对约克公爵怎么样。不要忘记,理查二世当年就是为了消除篡位隐患,对兰开斯特家族下手,引起了贵族们的普遍恐慌,才让亨利四世有机可乘夺了王位。因此,尽管亨利四世心里恨得咬牙切齿,但还得装作若无其事,赦免了谋反阴谋已经败露的堂兄弟爱德华。


正如中国三国时期魏国曹丕和兄弟曹植、曹彰之间的明争暗斗,亨利四世和约克公爵爱德华这一对堂兄弟之间,明明彼此恨得要死,心里盘算的是怎么弄死对方,还得经常相见,皮笑肉不笑地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与曹植和曹彰并无谋取大位的能力与野心不同,约克公爵爱德华的能力与野心都是有目共睹,因此兰开斯特家族的统治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场“煮豆燃萁”一般的明争暗斗,一直持续到亨利四世临死前的那一刻,他在无尽的担忧和麻风病的折磨中撒手人寰。


在中国王朝时代的历史上,谋反是所有罪名中最重的,一经败露满门抄斩。司马懿当年为了隐藏自己的不臣之心可谓是煞费苦心,演戏演得几乎连自己的儿子都骗过了。但英国历史上就不是这样,从无地王约翰的时代起,贵族叛乱日益频繁,发展到十五世纪,几乎到了和吃饭喝水一样平常的地步,大贵族不搞搞叛乱,几乎都不好意思自称大贵族了。


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归根结底,其根源还得归结到1215年,贵族们逼迫无地王约翰签订的《大宪章》!



大宪章被后世认为是英国民主宪政的起源。但是在封建时代,这个宪章就是麻烦之源。也许这就是为了自由所必须付出的高昂代价。


贵族与国王的长期斗争,塑造了英格兰的法律传统,使得英国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贵族领地和爵位神圣不可侵犯,国王不可因为任何理由剥夺贵族的领地,贵族就算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即使本人爵位被剥夺,也必须让他的后代继承爵位。


爱德华三世处决了民愤极大的太后奸夫马奇伯爵莫蒂默,但是后来又将爵位和封地还给其孙子就是明证。这一原则记载在《大宪章》中并被反复重申,后来被引申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为私有制的法律源头。


在爱德华三世时期,教权已经随着教会的衰落日渐衰微,英国实际掌握在约60个左右的大贵族家族手中,他们之间相互通过联姻,形成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关系。英国政局实际就是由这些家族所左右。英国的中小贵族(绅士阶级)总共也就6000到9000人,他们在大贵族中寻找“好老爷”作为靠山,并报之以“忠实的效劳”——贵族给予采邑、土地和职务,而绅士阶级提供建议,支持和军事援助。市镇和市民也是这种利益和效劳相互关系的一部分,他们和绅士阶级一样,都是附庸在大贵族身后摇旗呐喊的小角色。对于这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利益关系,英国的历史学家将其毫不客气地称为“卑鄙的封建主义”。


因此可以理解,贵族、绅士和市民在国会两院(上议院和下议院)中的行为,只是这种连锁关系的一种表现。英国国王的权力实际上已经非常有限,王座是贵族之间权力斗争的锦标,哪一派夺得这个锦标,就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以及利益。


在这样的政治现实下,大贵族之间分化为不同派系,每个派系都谋求通过控制国王,来使自己一方利益最大化,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兰开斯特家族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夺得了王位,最不服气的就是同样拥有爱德华三世血脉的约克家族。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一般的情况下表现为国会中的各种争执,这些政治斗争实际上就是不流血的内战。


王位的争夺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因此矛盾无法调和,争执不断升级,越来越剑拔弩张。当无法通过不流血的政治斗争达到目的时,流血的斗争自然也就成为可选项。


在15世纪,“贵族领地和爵位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已经演变为贵族进行权力斗争的护身符:贵族可以发动叛乱反抗国王,如果成功获利巨大;如果失败,最多祸及本人,不能追究其继承人,更不能剥夺领地和爵位,相当于给世袭的贵族设置了止损保护。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赌场设置的规则是:胜了可以大赚,败了最多抽点手续费,本金不会赔,赌徒们还不红了眼似的玩儿命地赌啊!于是,英国的贵族都变成了王位争夺游戏中红了眼的赌徒,而英国就成了这场赌博游戏的大赌场!


亨利四世的儿子亨利五世即位后,他认识到关起门来无论怎么搞,也不可能打消约克家族和其他贵族们觊觎王位的野心,他的解决之道是效仿曾祖父爱德华三世,发动对法战争,对外输出矛盾。于是,海峡另一边的法国人再一次成为英国转移内部矛盾的牺牲品。


1413年8月,约克公爵爱德华应亨利五世的征召,参加国王组织的征法大军。别人可以不带,约克公爵这位堂叔必须带在身边,因为亨利五世深恐自己不在国内的时候被约克公爵发动叛乱,使自己重蹈理查二世的覆辙。而约克公爵明知国王的用意也不能不来,如果国王征召却又不至,很可能被安插什么罪名,自己已有一个谋反罪名在身,再加其他罪名弄不好会大难临头。


这叔侄俩都明知对方恨不得自己立刻就死去,却又与对方虚与委蛇,心怀警惕地在外人面前表演叔侄一家亲的戏码,这一家子亲戚真是过得好累。


亨利五世比他父亲要更加聪明,或者说更加阴险:既然明着不能来,我们可以来暗的啊!在1415年那场以牺牲一百来人的代价歼灭法军一万的阿金库尔战役中,偏偏位高权重的约克公爵爱德华,成为了为数不多的英格兰阵亡贵族中爵位最高的一个。要说这里没什么猫腻,简直就是对国王亨利五世的政治智慧赤裸裸的侮辱。


亨利五世借法国人之手,除去了从父亲亨利四世开始、兰开斯特家族绵延两代的重大心病,突然觉得伦敦的天真蓝,云好白,生活真美好。


然而,这个心病并没有完全根除。


虽然爱德华无子并且兄弟都死光了,但是他的弟弟剑桥伯爵理查还有一个儿子,约克家族并没有完全断了香火。亨利五世在犹豫许久之后,还是不敢收回约克公爵的爵位。最终,爱德华的侄子,也就是他弟弟剑桥伯爵理查的儿子小理查继位,成为第三代约克公爵。


说起这位剑桥伯爵理查,他和父兄惯于韬光养晦的作风完全不同,他的风格就是:老子就是摆明了要造你的反!


他是第四代马奇伯爵罗杰·莫蒂默的女婿(第一代马奇伯爵莫蒂默就是有“法兰西母狼”之称的王后伊莎贝拉的奸夫,这位王后也就是电影《勇敢的心》中苏菲·玛索演的那位,也是爱德华三世的生母)。这位罗杰伯爵及其儿子第五代马奇伯爵埃德蒙,曾被无嗣的理查二世先后定为继承人,因此与同样具有王位主张的约克家族暂时结成联盟。


亨利四世时代,剑桥伯爵理查就参与了亨利·珀西爵士发动的拥立第五代马奇伯爵的叛乱,当然这场叛乱被亨利四世父子所粉碎,理查受到惩处却并不死心,趁着1415年亨利五世在法国作战之时,图谋把第五代马奇伯爵拥立为威尔士亲王(威尔士亲王这个称号背后又是一大段故事,是电影《魔戒》中精灵王的原型,读者还是查阅以前的文章吧)。


这是要分裂国家,裂土封王的节奏啊!


但被拥立的埃德蒙却并不领姐夫的这个情,他明白理查要把自己作为傀儡,以实现理查自己的封王美梦。关键是威尔士地方就这么点大,1400年声势浩大的威尔士大起义都被镇压了,现在威尔士人正被严密监控,根本玩不出什么花样,到时候亨利五世打过来大家一起完蛋!


你自己要作死,老子可不奉陪!


7月31日,马奇伯爵埃德蒙将此图谋揭发给了亨利五世国王,亨利五世放弃了追击一败涂地的法国人的机会,火速带兵回国灭火。于是这个后世被称为“南安普顿阴谋”的叛乱事件彻底失败。国王刚刚打赢了阿金库尔战役,声望一时无两,趁着这个机会,剑桥伯爵理查这个谋反惯犯终于被国会判处死刑,身后留下4岁的儿子小理查。


从理查二世的教训中,亨利五世深知,绝对不能剥夺大贵族的爵位,否则自己王位不保。剑桥伯爵理查虽然因谋反被杀,但是他的爵位必须留给他的儿子。于是,这个四岁小男孩不仅继承了父亲剑桥伯爵的爵位,还继承了伯父约克公爵的爵位。


这样一来,第三代约克公爵理查的权势甚至要盖过上一代约克公爵,早晚会成为王位的威胁,因此也就成为亨利五世的重大心病,每天日思夜想的就是如何除掉这个称自己为堂兄的小男孩。


可是小理查安然无恙,亨利五世自己得了痢疾,于1422年英年早逝,留下了九个月大的儿子成为新一代国王——亨利六世,以及一个危机四伏的庞大帝国——英法联合王国(如果前文没忘的话,读者应该记得这时候法国差点挂了,等着少女贞德来拯救)。


整个中世纪,因为痢疾挂掉的国王可不少。那个无地王约翰也是死于痢疾。欧洲的卫生水平实在是堪忧。如今欧洲人身体比中国人好,长期的自然选择估计也有很大关系,因为稍微不抗病的基因都留不到现在。(欧洲人有一部分天生对艾滋病免疫,据说就跟黑死病进行的基因筛选有很大关系)


从英国历史经验可以知道,无论是亨利三世、理查二世还是爱德华三世早期,只要是幼主加冕,主少国疑,必生祸端。


 

“疯王亨利六世


 

反观约克家族一方,小理查这么多年没出任何意外,安然无恙地长大,是因为在他父亲死后,具有金雀花旁系血统的威斯特默兰伯爵拉尔夫·内维尔成为了他的监护人。拉尔夫对小理查的监护十分到位,特别是将他的安全十分挂在心上,在1424年让小理查和自己9岁的女儿塞西莉·内维尔订婚。


很明显,由于小理查不同寻常的背景,被拉尔夫当做问鼎王座奇货可居的宝贝。前两代国王都可称得上是一代枭雄,尚且无法慑服国内众多的野心家,而现在,坐在王座上的只是一个三岁不到屁都不懂的婴孩。围绕着英国王座的权力游戏,也就更加白热化了。 


实际上,拉尔夫是相当有野心而且行动力十足的一个人,实在是不亚于秦国的吕不韦,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作“造王者”,也是拥有这一称号的几个人中最有名的一位。他的布局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他的第一个妻子是斯塔福德伯爵之女,所生子女多与北方显贵结亲,因此巩固了该家族在北疆的地位;而他的第二个妻子是冈特的约翰的女儿琼,所生女儿分别嫁到斯宾塞、珀西、斯塔福德等豪门大族,儿子则分别娶了蒙太古、博奇、法乌坎伯格等爵位的女继承人。


在不到40年之内,内维尔家族编织英格兰史上最为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俨然成为与兰开斯特王族、约克家族相抗衡的第三股势力。约克公爵理查,则成为他布局中最关键的一环!


如果前面所说的约克家族的绝嗣诅咒是有人故意炮制的话,出自这位拉尔夫伯爵之手的可能性很大。他估计就是《权游》中小指头的原型。


权游中的小指头


到了1425年,小理查的舅舅,那位两次被叛乱贵族拥立的第五代马奇伯爵埃德蒙也去世了,由于他也无嗣(约克家族的绝嗣诅咒还真灵验,谁沾谁倒霉),因此他唯一的外甥小理查一并继承了他的爵位和封地。


这位十四岁的少年理查,拥有约克公爵、剑桥伯爵、马奇伯爵、北爱尔兰伯爵等封地,成为英格兰仅次于国王的大地主,重现了当年兰开斯特家族与理查二世国王对抗的局面。


约克公爵一方实力很扎手,国王亨利六世却把前几任幼主即位的问题占全了:国王笃信基督教、不擅理政、对钱财慷慨大度、政局由野心勃勃的权臣把持,更悲剧的是,他还继承了外祖父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的精神病基因!


后世对于亨利六世的评价一向呈两极分化,一些人吹捧他有超人的才智,另一些人则抱着完全相反的偏见,说他是几乎不辨是非的傻瓜。


客观地说,亨利六世性格和善,爱好和平,常常在庙堂之上采取折衷方案,扮演调停人的角色;在十八岁的年纪就创立伊顿公学(1440年),并一心投入教育。亨利六世勤俭、慷慨、大度,总是穿一双圆头鞋或者圆头靴,像个农民;穿一件长袍,包一块头巾像个小市民。上衣很长,鞋袜靴一律黑色,总是拒绝所有新奇的衣着,习俗要求他戴王冠时总是贴着皮肤穿一件粗毛衣“赎罪”。


亨利六世如果生在和平年代,虽然不能做出什么惊世伟业,也应该是一个好国王。但是在这个动乱年代,懦弱的国王成为各方野心家手中一个合格的傀儡。


兰开斯特王朝是在大贵族的支持下,通过王朝篡位而上位,因此其诸般特征与依靠世家支持谋朝篡位的曹魏非常类似:各地世家豪强拥有强有力的私兵,土地兼并非常严重,贵族们家财万贯,国库却空空如也,百姓家徒四壁,阶级矛盾极端尖锐。


亨利五世在世之时,通过侵法战争向国内输送了巨大利益,暂时缓和了阶级矛盾,在他死后,利己的精英阶层迅速故态复萌,甚至比之前更加严重。在大陆上通过武力征服迅速建立起来的帝国,正在被统治不力却只顾肥私的寡头政治集团所抛弃,可以运送无敌大军去打败法国人进一步获取利益的金钱,却被贪婪的教会系统所侵吞,这个横跨英吉利海峡的庞大帝国已经是病入膏肓。


兰开斯特家族的诸位亲王虽然都代表着寡头政治集团的利益,但是他们之间也是内讧不休。1435年老成持重的贝德福亲王死后,兰开斯特家族的两大支系——格洛斯特公爵和博福特家族之间为了争权夺利,矛盾迅速激化。(需要说明的是,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与理查二世的七叔——格洛斯特公爵托马斯之间没有继承关系。托马斯到他儿子那一代绝嗣,格洛斯特公爵的爵位被收回,授予了亨利四世的儿子汉弗莱。)


博福特家族源自冈特的约翰第三次婚姻。凯瑟琳·斯温福(Katherine Swynford)原本是冈特的约翰的情妇之一,但是约翰在死前第三年即1396年,将凯瑟琳从小三的位置上扶正,成为合法妻子。罗马教皇和英格兰国会各自发布公告追认凯瑟琳所生儿子约翰·博福特(1396年时已经25岁)是兰开斯特公爵合法婚生子女。亨利四世也在国会的压力之下,承认约翰·博福特婚生子女的地位,但宣布他没有权利继承王位。


约翰·博福特虽然没有王位继承权,但是身为温切斯特主教,红衣主教,通过教会系统攫取了大量财富,并成为王室的贷款人,从而成为英国首富。后来开创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其母系就是来自这个家族,其父亲则是亨利五世留下的寡妇王后与一个姓都铎的威尔士贵族的私生子。


有钱就想有权是自古至理,主政的格洛斯特公爵成为博福特派攻击的目标。格洛斯特公爵离婚后再娶的美丽情妇埃莉诺·科巴姆,则是博福特派进行攻击最好的靶子。


这个桥段与中国汉武帝晚期的“巫蛊之祸”几乎如出一辙。她被挖空心思地安插上施展妖术的罪名,控诉方声称,她用蜡做成国王的塑像,将塑像放在火上烤使其熔化,目的在于对国王下诅咒,来毁掉国王的生命。


她被迫身穿赎罪衣赤足在伦敦游街三天,然后被处以终身监禁(这个桥段在《权游》中出现在王后瑟曦身上)。她的所谓同谋则被判处死刑。这一英格兰版的“巫蛊之祸”,使得格洛斯特公爵的威信遭到致命打击。

瑟曦游街


英格兰在法国的战争不断损兵折将,领地在逐年减少,本已使得兰开斯特家族的统治根基大为动摇,兰开斯特家族的内讧,使得外界对他们的观感更加恶劣。亨利五世的不世战功建立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兰开斯特家族的威望,已经荡然无存。


教俗两届都有许多唯恐天下不乱的煽动家和说教者,他们宣称英格兰的一切光荣,都被那些从推翻和杀害贤明国王理查二世的罪行中得到好处的人糟蹋了。


全国性社会动乱的种子,正在暗中孕育、生根、发芽。


亨利六世作为英国史上最年幼的国王,又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险恶政治环境中,还身患精神病,成为兰开斯特王朝的亡国之君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意外。意外的是他居然在王位上呆了几十年,多亏了有个给力的老婆,但据说也是绿帽男一个。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世纪的历代英国国王,没有戴过绿帽的屈指可数。


随着国王亨利六世的成年,他的婚姻被摆上议事日程。兰开斯特家族各派都想给国王提供一个王后,从而通过外戚的裙带关系,获得掌控国王的权力。


在激烈的政治博弈中,博福特的盟友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占据了主动。萨福克给国王介绍的对象是安茹的玛格丽特。


安茹的玛格丽特


这个强悍的王后,就是权游中瑟曦王后的原型。


她被称为“王冠捍卫者”,她继承了母亲和祖母的强悍和不屈不挠——她的母亲为父亲争取到那不勒斯王位,祖母阿拉贡的约兰德是法国国王查理七世的岳母,一方面援助自己的女婿复国大业,另一方面“以男人的手腕”管治安茹,维持安茹的秩序且不让英格兰插手。这么一个强悍的女性,被萨福克认为是意志薄弱的亨利六世的最佳配偶。


当然也有人认为,萨福克是被玛格丽特迷住了,俩人暗地里已有私情。


私情是不是真的不重要,关键是萨福克确实暗中与法国有秘密交易,他为了能够控制国王,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促成这桩婚事,在协议中达成了一个秘密条款:将曼恩送给法国。


在英格兰上下普遍仇视法国的氛围下,这个密约成为了一个定时炸弹,将来会把萨福克炸得粉身碎骨。但是在1445年国王大婚的时候,举国上下都为萨福克促成这桩美满的婚姻感激不尽。萨福克受封侯爵,他的几个亲戚也成为了贵族。英格兰人普遍希望国王亨利六世在强悍的王后的支持下能振作起来,带领他们一扫颓势,走向辉煌。


格洛斯特公爵在妻子埃莉诺被处罚后一直意志消沉,他隐居在自己的领地,靠收集书籍聊以自慰。萨福克和红衣主教博福特的侄子埃德蒙·博福特却认为这是抢班夺权的大好机会。他俩假传国王旨意,传唤格洛斯特公爵前来议事,埋伏的士兵在国会门口逮捕了格洛斯特公爵。几天后,传出了格洛斯特公爵意外身亡的消息。


十七天后,公爵的尸体被陈列出来,目的是让众人看到尸体上没有伤口。这意思是,公爵的死纯属意外,并非谋杀。


这一举动明显是侮辱了围观群众的智商,当年爱德华二世死后就没有伤痕好吗,这点小儿科把戏糊弄谁呢!但是萨福克和埃德蒙·博福特气焰正盛,其他人敢怒不敢言。


1448年法国人占领了曼恩,割让曼恩的秘密条款公诸于世。这一消息在英格兰朝野内外引发轩然大波。人们愤怒地说,英国为了一个没有嫁妆的王后付出了一个省的代价,卖国贼不仅在战场上丢掉了许多地区,其余地区也被他们秘密地出卖给了法国人。


这种愤怒是如此地强烈,兰开斯特家族的所有旧账都被翻起来了。他们篡夺了王位,贪污腐败中饱私囊,出卖了海外领地,手上沾满了被害者的鲜血。大家同时认为,这一切阴谋和罪恶与坐在王位上的那个心地善良的傻瓜无关。英格兰人已经对庙堂之上的兰开斯特家族彻底失望,具有良好风评的约克家族的政治崛起已是势不可挡。


一场不祥的内战风暴,正在不列颠岛上空酝酿。欲知后事详情,请看下一章。


(未完待续)

本文为长篇连载《文明兴衰启示录》第二卷:《都铎玫瑰:阴谋、艳情与鲜血浇灌的奇葩》的章节。

前文见:

1453年,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大分流:源于航海技术的此消彼长?

货币的魔力——撬动世界的金银

都铎玫瑰之四:剧变中的欧洲与美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空王冠:玫瑰战争与都铎王朝的崛起》(一)玫瑰战争怎么打起来的
血色王冠:“权游”的历史模板
玫瑰战争——英国历史上的冰与火之歌(2)
被叔叔们玩弄于股掌的中二青年——理查二世
世界历史之英国的玫瑰战争
真实的权力与游戏:这场以玫瑰为名,经历3个王朝、5个国王的战争到底有多惨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