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

(本书一定要力荐给所有语文老师和可能成为语文老师的人,即使它不能对教学有启发,至少能提醒老师们不要不小心戕害了幼苗。这里把本书中精彩的片段摘录、重排,希望与有心的语文老师、家长分享。)

 

一、阅读

人年轻时候读什么书,往往没道理,余生却被其左右。”〔 21 19 世纪唯美主义者马拉美说,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在一本书里终结——远离了孔孟等中国文化原典的大陆的孩子们,又将在哪一本书里终结呢?

 

“倘若是强迫,古书绝对不可读;只要读的人是‘通’的,古书绝对可读。”

 

苏轼《与王庠》写道:“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

 

培养良好文学趣味的方式,就是阅读诗歌。因为“一个人的诗读得越多,他就越难容忍各种各样的冗长,无论是在政治或哲学话语中,还是在历史、社会学科或小说艺术中。”……当然,并不是分行的句子就是诗,诗是最精妙的观感表现于最精妙的语言。鉴定一首诗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朗读一遍,好诗的音节一定坚实饱满。

 

电视与阅读之间的关联也许是假的,两者的关联是贫穷家庭看电视时间长,而且无书可读。有没有书读,而非看比较多的电视,可能才是造成孩子不阅读的原因。

(醍醐灌顶。家长们需警醒。)

 

怎么样让孩子喜欢读书?

第一,   制造亲近书的机会。家庭、教室、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藏书越丰富,孩子的阅读量越大。

第二,   舒适与安静。书库角的枕头、舒适的椅子、地毯、有区隔的空间等等,都有助于孩子阅读。

第三,   大声念书给孩子听。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人念故事书。 研究的十二位不爱看书的准教师中,只有一位在孩提时代有人念书给他听过;而十位热爱阅读的受访者,幼年时都有人念书给他们听。

第四,   全垒打书籍。只要一次美好的阅读经验,一本“全垒打书”就可以造就一个嗜书的人,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书籍,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全垒打书籍。

第五,   树立典范。不论在学校或在家中,孩子越看到别人在读书,就会越爱读书。

第六,   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

第七,   直接的鼓励而非强迫阅读。

 

二、语文与文学

语文就是这样一副透镜,通过它——打量这世界,认识你自己。语文还意味着交流。

(语文让学生把世界和自己看得更清晰、多彩、广阔、纵深,可悲的是,现在很多中学语文课就只盯着研究这幅镜片了,万能透镜就这么被变成了酒瓶底,还不透光。)

 

生活与文学有着各自的原则:生活要尽量计算成本与收益,坚持精力节省原则;文学要尽量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敏感,“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 坚持陌生化原则。两条原则,前者要求节约时间、创造财富,后者要求延长时间、醒觉生命。试以“珠”之喻体为例,它具有圆转之形状、敲击之清音、柔和之光泽、不菲之价值。不同的比喻,可以根据“珠”不同的特点(钱钟书所谓“喻之多边”)来展开。“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取其形状;“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取其清音;“妃子,只见尔款解云

 

三、写作

以普利策奖为例。它设置新闻奖( 14 个)与文艺奖( 7 个),文艺奖除音乐作曲奖外,另外六类分别是:小说、戏剧、诗歌、美国历史、传记、非虚构。前三者偏重文学味,后三者倾向现实感,其实是统一的——统一于“真实”二字。之所以说普利策奖代表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正是因为这六大奖项,都在鼓励:你要用最精当的文字,展现生活最真实的一面。一个中国的学生,通过长达六年的中学语文的艰苦的写作训练,(姑且不考虑语言的不同)拿到普利策奖的可能性为零。因为他的常规训练,要么是无甚要求的随笔,要么是铺排华丽格式固定炫耀为上的考场八股。

(作文必须展现真实,并不指真人真事,而是指真情真意。否则就绝对不可能有好文章。)

 

既然不能表达真实,写作自然是无意义的,所以没有一本《中学生作文选》有流传的价值。

(可悲的是,应试作文之下,很多孩子除了《作文选》,什么也读不到。老师有责任,家长也需警醒。)

 

“我们一直假设必须先熟习语文的‘技能’,然后才能将这些技能应用到阅读与写作。但这并不是人类大脑运作的方式。

 

四、课文与课堂

课堂上的一些探索,动因在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或者说是对书本本身的兴趣,从这本书到另一本书,从一本书到几本书——书如撬棒,课堂是支点,书越多则撬棒之动力臂越长,那观念之石则可以被抬得越高,也不费力。

 

我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主要与学生一起探讨了两个问题:一、诸葛亮有哪几颗心,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得见?二、全文中“宜”字共出现了几次,与全文叙述语气形成了怎样奇异的反差?

(《出师表》几乎人人都学过,但是估计大多都像我一样,伴着瞌睡和繁琐的注解勉强下咽。如果老师们再多用一点点心,给这些精彩的古文加一撮“情”与“思”的盐,学生们怎么会没胃口呢?)

 

在这过程中,教师不要轻率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要克制自己,不要将陈旧而不自知的观点,灌输给了孩子,应该让他们在各种观点的透明罗列中,自由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观点。……

教师要打开自己,保持心灵的开放,用自己真实的生活与真切的思考,与孩子们建立联系,在完整而不分裂的自我中,编织一张有凝聚力量的网。在他的课堂中,没有人拥有绝对的真理,而每个人都有要求被理解的权利,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的每个重要线索都得到尊重。

 

五、课堂以外

。诚然,南开的功课非常紧……可是,在下午三点半到晚饭前的那段时间里,没有一个学生能坐在教室中做功课,每一个学生都在操场上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复、足、排、垒以及各种田径练习。训导老师在每一个教室外巡视,如果发现三点半后有学生偷偷地躲在教室里做功课的话,立刻记大过一次。……张校长常说的一句话是:“不会玩的孩子是傻孩子。”

(可悲的是,很多学校做的完全相反。老师们虽是好心地为学生“未来”考虑,但他们看得到哪些学生进入了名牌大学,却看不到他们毕业以后的人生,这样的情况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明显,因为好学生们大多是不会回家乡工作的。)

 

“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这样精神才有寄托。闲暇时做的研究,如果与职业相关联,那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了。

(回顾起来,我的中学六年里只有“偷”时间做的事情现在还有用。)

 

要有写作的习惯。包括文摘、临场随感的记录、都需要固化为文字,佩索阿《惶然录》的第一句,透露了一个至为重要的秘诀:“写下就是永恒。” 有报纸杂志让你开个专栏,自然是最大的动力;如果没有,你可以自己开网络专栏——博客,按照既定的主题,一周更新一两次,只要坚持一年光景,就会略有小成。

 

达尔文缺乏大学专业化培养,缺乏生物学教育,恰恰帮助他成为一名富有真知灼见的业余爱好者。刘易斯·芒德福总结道:“由于缺乏学校教育的僵固性和禁忌,没有什么东西阻止达尔文对于生物环境中的每一表现保持警觉。”

 

六、控诉

每个孩子都会被一套糟糕的课本生吞活剥。

 

(学生们)历经种种看似更为迫切其实徒然耗费精力的考试折磨,方能进入大学,等到大学毕业走出校门,恍然明白终于一无所获。

中学生的生存状态,一直都相当恶劣,若是你有孩子在读中学,一定会发现他是家里最辛苦的人,起早摸黑,全无意义地忙碌空转。“整个中国教育其实就是一个精神病院”,并非言过其实之词。孩子们牺牲了健康、闲暇、亲情、友情、旅行、社会实践、对世界的正常判断,甚至起码的尊严……仅仅为了一个虚设的学习目标。

(是啊!回顾中学消磨掉的那些年华,除了锻炼意志,还有什么用处呢?如果考试无法避免,老师是否应该尽力用知识的壶去灌考试的杯,而非与此相反呢?)

 

谁都看得出来,在绞肉机一般僵硬的制度下,孩子们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初三如同一次小小的死亡,带着阴冷的黑色气息掠过青春的面颊。虽然只是擦身而过,但会留下长时间难以痊愈的淤痕,这种淤痕在两篇文章中都不难找到——《栀子花》的第六段里,有一扭曲冗长而显得怪异的句子,正是这异化纠结的怪异生活。……

 

有美术天赋的作者在初三没有碰过画纸,人们司空见惯于这样的例子——除了试卷,初三还能触碰什么呢?当她好不容易从捆绑中挣脱,有时间拿起画笔,于是便有了《栀子花》中的华彩段落:“我感到它正在开放。我盯住扭卷着的花瓣看了好一会,看不出什么端倪。但是我低头涂完一片花瓣时,发现那几抹真花上的绿痕,微微变了方向。”在细致的观察中,女孩与花一同有着轻盈的呼吸,顺着自然的节奏,体会着仅有一次的、神秘的、不能被格式化的生命。然而就在这之后,分数随着短信来到,呼吸的节奏一下子紊乱了,作者重新被拽回初三的绑架体验之中。读者很容易发现《栀子花》中的分裂:前半的宁静与后半的浮躁,前半的流畅芬芳与后半的僵硬厌弃。在盲目追逐途中急促加鞭的家长们可否细加思想:是什么样的邪恶力量,竟让一个如花的女孩嫌恶一朵与她一样的洁白的花?

(无异于牢狱的怪异生活,居然是最爱孩子的老师和家长创造的。可是又有什么力量能让孩子逃离、让家长和老师逃离呢?或许我们可以选择相信时间,相信未来。)

 

在这样一种以学习为名的奴役状态下,不太可能有健康的写作。孩子们的亚健康写作,可以分为两种:官方写作,私人写作。官方写作即由教师发布命令的,被规定内容的功利性写作,又可细分为考场写作与日常写作。考场写作的观念与规范,程式与套路,人人心知肚明;日常写作,也往往是在为考场而准备,即使有独抒性灵的随笔,也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探讨。私人写作则以博客与日记为主,随着网络的发达,两者也常合一。因为上网时间有限,博客多是一些片段,或是情绪碎片,或是同学间的飞短流长;有真切感情、深入观察、独立思想的文章,几乎没有。

(读及此段,字字穿心。自从不会写作业作文和考试作文以后,每天睡觉前和受委屈没法倾诉的时候,我总喜欢找本子把真实的想法写给自己听,有时笑着写、有时哭着写,久而久之,居然日记本已经累了一尺高。等到甩开应试包袱、开始写博客,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不通文理。)

 

学校把青少年纳入一条一切均可测量的流水线,用灌装的制度输送量化的知识,至于青少年的想象力、心灵的成长、忧伤与焦灼……从来不在学校考虑的范畴之内。

T-T…

 

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何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何尝字字学汉、魏欤?(新思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至宝原在家内,何必向外寻求。心灵无涯,搜之愈出。要以情真而语直,故劳人思妇,有时愈于学士大夫,而呻吟之所得,往往快于平时。(真体验)

(此段大意是说语文要从胸臆中流出,而非亦步亦趋。以我自己的教训来看,多年的“拼贴马赛克”式作文训练,就算以高考分数作为标准来衡量,也很难达到目的;更为重要的是,用这方法写出高分文章的孩子,后来都泯然众人了。)

 

面对无奈的现状,语文教师能怎么办?

穆旦《幻想底乘客》中的诗句:“化无数的恶意为自己营养,他已开始学习做主人底尊严。”

跌倒后又站起、破碎了方愈合、心里作难的教师,深知三折肱为良医的道理,带着自己的伤痕,来更温柔地帮助那未成年的孩子们。

 

体制内的好教师肩负的任务是双重的——一方面,要将自己锤炼成应试高手以帮助孩子节省时间与精力,较为轻松地得着舟楫以渡题海。一个人文素养高超的教师,怎会惧怕三脚猫的应试呢?在教育的闯关游戏中,应试只是入门的第一级。另一方面,更要争取时间、拓展空间,用一切机会向孩子尽情展示本学科的迷人光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生作文写不好的原因主要有十种
学生作文写不好的几个原因《新作文》2010.05
作文没有真情实感难得高分
提高学生应试成绩的有效方法(转自“三槐居
特级教师:学好语文就靠这三个字,不管教材怎么变
因为直来,所以直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