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斗英雄杨育才,毛主席特批找到此人,四年内从副排长升到副师长

图源网络

1954年3月,在中朝边境线上,志愿军战士们风尘仆仆,终于踏上了回家路,而朝鲜的百姓们热情相送,对中国倾囊相助的友好报以深厚的谢意。

这场持续了近三年时间的抗美援朝战争,终于在边打边谈判的双重方案下,取得胜利。而中国解放军战士们的实力也在这次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回国后不久,很多围绕着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牺牲故事或志愿军战士们的优秀表现被当成革命样板搬上了大荧幕,形成了舞台剧和现代京剧等等

图源网络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当属《奇袭白虎团》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出现代京剧竟然让一位籍籍无名的解放战士得到了职位的提升,还受邀与国家领导人一同参加了三军阅兵仪式。

他是谁?在抗美援朝中做出了什么贡献?又是如何出名的?

凶险却又奇迹胜利的战役

图源网络

1953年7月13日晚上,志愿军主力部队下达命令:痛击始终阻挠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李承晚集团(南朝鲜的首任总统)。正式开始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役,史称“金城战役”。

当时,南朝鲜依附美帝,其军备力量远超于志愿军。而李承晚部下有四个精锐师,其战斗力最强的当属首都师,而首都师下的白虎团则是精英中的佼佼者,还搭配有美军的一整个榴弹部队。

图源网络

此战还未开始,却已经在方方面面为志愿军敲响了警钟。但是,如果不能使南朝鲜尝到流血的教训,他们是不会收起张牙舞爪的贪婪。

为了能让李承晚见识到“秋风扫落叶”之势,志愿军20集团担任此次战役的主力部队。他们决定采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战术,以正面战争吸引火力,再派出一支先遣队深入敌后,拿下白虎团的指挥部。

图源网络

然而,这场“釜底抽薪”的妙计,并非“纸上谈兵”般的简单

要知道,作为先遣队不仅要有超强的侦查能力,还要具有强悍的进攻以及不怕死的精神。简单来说,有勇有谋地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往前冲。

因此,20集团司令员杨勇召集有胆识的战士们组成尖刀队。这时,3连连长向他推荐了副排长杨育才,说:“这名战士们称得上咱们连的'兵王’,单兵作战能力绝佳,而且善于摸索战场形势,最适合打头阵。”

图源网络

杨勇打趣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怎么之前都没有听说过?你小子还藏着掖着呢?”

3连连长回答:“他入伍时间短,党龄也低,还需要多磨炼。”

见对方力荐,杨勇点头,特别任命杨育才为尖刀队队长,负责指挥这次纵插敌后的任务。

图源网络

杨育才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地领命,但他从未考虑会不会获得军功,只想完成任务,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但是,这次任务的艰巨性是他从未设想到的。

当时,杨育才带领13名战士出发。他们携带了手枪、冲锋枪,手雷和绳索,还找了两名精通朝鲜语的北朝鲜士兵。

一行人准备就绪后,悄无声息地潜入作战区,而危险也随着而来。

图源网络

李承晚为了防止志愿军侵袭,早早地在自家根据地前安置了隐蔽地雷。无论杨育才一行人如何小心谨慎,却还是不幸中招,一位战士精准踩到地雷。

“所有人往后撤退,我一个上去排雷。”杨育才下达命令,心中却充满着坎坷。因为稍有不慎,地雷爆炸,不仅会损失性命,更有可能招来敌军,到最后全军覆没。

他安慰着那名战士,趴在地上观察到这是枚反坦克地雷,其引信触发压力很高,一般情况下,人踩上后是不会爆炸的。

图源网络

“放松呼吸,这不会爆炸,你的脚慢慢离开即可。”杨育才拉着这名战士离开,两人迅速卧倒,果然没有发生爆炸,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在安全度过地雷区域后,尖刀队来到了敌军阵地前。杨育才通知大家隐蔽,商量潜入计划::“南朝鲜军地肯定有接头暗号,我们要找个'舌头’,然后伪装成南朝鲜军,安全打入他们后方。”

图源网络

原来,李承晚率领的白虎团虽然武器和士兵素质都在最高水平,但两个不同国家的士兵合作,难免会出现兵种混乱,互相不熟悉的情况。

即便有对暗号的应对之法,但志愿军伪装得当,也能混淆他们的判断。

因此,杨育才换上缴获而来的美军服装以及大头盔,而其他战士则穿上南朝鲜的衣服。他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敌军阵地前进。

图源网络

路上,杨育才遇到一伙南朝鲜队伍。他们人数不多,但杨育才不想发生冲突,对着领头的人,学着美军的蛮横无理,大声叫嚷着。

那支南朝鲜队伍虽然心有顾虑,但还是被这阵仗给吓呆,战战兢兢地送走了杨育才一行人,唯恐招致美军不满。

杨育才走远后,深深地叹了口气。可是,南朝鲜士兵并非每一个都这么好糊弄,他还是要找个敌军士兵,套出暗号。

图源网络

正当杨育才思考如何抓获南朝鲜士兵时,队伍后方的朝鲜翻译员突然前来报告,说队伍多了一个人,询问情况后得知,对方被志愿军的气势吓破了胆,脱离原先的队伍后落单,慌不择路才跟在队伍后面。

杨育才暗喜:“得来全不费工夫!摁住他,我们要撬出点有用的线索。”

图源网络

在一番仔细询问后,那名南朝鲜士兵终于透露出他们的暗号,分别是“古伦姆”(云的意思)与“欧巴”(雹的意思)。

有暗号并非万全之策,杨育才必须找到合适进入的地方。他拿着望远镜站上高地,仔细勘测出一条适合的路线,带走战士们大方地走在路上。

经过岗哨时,那群南朝鲜士兵上下打量后说出了暗号。杨育才脱口而出的作答。对方见状,也只能“听话”地放哨通行。

杨育才

但是,杨育才并未着急离开,而是装作美军的样子,问:“我们刚经历了一伙志愿军的袭击,有重要情报要向你们长官汇报,你们的司令部在哪?”

对方一听是敌情消息,立马将司令部的方位详细告知。他们想不到,正是这“热心”的举动,亲手铸就了所属部队的失败。

在杨育才与13名战士抵达敌军司令部时,敌人正在聚精会神地讨论战士。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拿出冲锋枪扫射,将敌人的反攻希望扼杀在摇篮之中。

图源网络

之后,杨育才带队直奔敌军的军备处和油站,投掷手榴弹进行销毁。最后毫发无损,带着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凯旋,至今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是金城战役胜利的辉煌纪念。

敌军失了指挥官,犹如无头苍蝇般在20集团军的追击下溃不成军。

杨勇对杨育才大为赞叹:“如果不是你们直捣敌人老巢,这场战争恐怕还要多费些时间!”

杨育才

1953年7月28日,李承晚终于承认失败的结局,签署停战协议。而杨育才也因为此次“奇袭白虎团”的任务被授予特等功臣。但他也只是拿到功勋章,并未争取职位上的提升。

杨育才说:“只要护卫国家和人民安全,无论军人级别高低。”但付出总会有回报,而他的契机就是毛主席指名道姓地表扬。

虽有军功却无军衔的原因

毛主席

1964年8月,毛主席忙于公务许久,工作人员纷纷劝说他能停下休息,攒攒精神。但主席依旧不在意,直到周总理前来劝导:“主席,前几天山东剧院来京演出,一出《奇袭白虎团》赢得满堂彩,您该去看看!”

毛主席热衷于表演类的节目,再加上听闻这出现代京剧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战争,更是来了兴趣。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移步来到剧院。

图源网络

台上的演员们得知是毛主席前来观赏,铆足了精神,将突入敌军内部过程中斗智斗勇的紧张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严伟才(原型是杨育才)的表现,让主席兴奋地喊道:“声情并茂,如临其境。”

戏落幕后,毛主席意犹未尽。他清楚这出戏比不上现实中的艰险,而“严伟才”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任务,想必也是军中不得了的大人物。

毛主席

“这出戏的主角叫什么?担任什么职务?”

见毛主席发问,一旁的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肖华连忙回答:“杨育才,但不清楚具体职务。”

毛主席眉头紧锁,再次说道:“立即打听出这位杨同志的军籍信息,可别让珠玉蒙灰啊!”

肖华

肖华接受了任务,但他想不到,杨育才为金城战役做出巨大贡献,竟然只是一名副班长。他为探究竟,找到所在军部领导询问原因:“为什么杨育才的职位依旧如此低微?”

领导回答:“之前向杨育才说过晋升的事情,但他表示,只想在基层培养更多优秀的解放军战士,而且,他还担心自己有了高职务后,会忘记原来的初衷。”

其实,杨育才之所以会有如此循规蹈矩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年少时的经历。

杨育才

1926年,他在陕西山沟里出生,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但时局动荡的大环境下,平头百姓哪里会有安生日子过,他们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要遭受地主恶霸的欺辱。

杨育才的肚子里没墨水,但他依旧懂得,忍耐退缩只会换来坏人的变本加厉,奋起反抗才是唯一正解。

可惜,杨育才当兵心切,参加了国民党的队伍。而他的报国情怀也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愈演愈烈,最后果断选择了离开。

杨育才

然而,当杨育才回到家时,却得知了父亲被国民党坑害的噩耗。他无助地跪在父亲墓前大哭,心中充满了愧疚。

同村人见他可怜,说:“你要向报仇,不如加入解放军,是他们把国民党赶走,不然咱们全村人都没有活路。”

1949年,杨育才再次背井离乡,但这次却是开启红色道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在军队中表现优异,因此加入中国共产党。

图源网络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杨育才随军入朝作战。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却始终保持着低调的品格,认定真刀真枪才是实事,不像国民党那般,只在乎功利,而不管普通士兵们的生死。

可是,毛主席得知后,认定杨育才是成大事者,特别指派人前去劝说。让他接受晋升军衔的安排。

杨育才得知主席对自己寄予厚望,慢慢放下了心中的芥蒂,说:“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杨某人义不容辞。”

一生鞠躬尽瘁卫国与民

图源网络

1969年,杨育才升任副师长,并在后来作为中国代表团出访朝鲜。而他虽有赫赫军衔加身,却始终不忘肩上重担,经常与战士们一同训练,了解军中的实际需求。

后来,杨育才光荣退伍,但军中依旧留有他的威名。

杨育才

一次,杨育才的儿子杨波希望父亲能出面,让他走个后门,寻个安稳的工作。但杨育才直接拒绝,严厉地批评道:“军队的职责是保家卫国,不是让人谋私利,你要是再有这样的想法,以后就别回家了。”

杨育才在军队时两袖清风,离开后也要保持清廉正直。因为他清楚,国家需要的是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强悍的军队,而并非长满蛀虫的求利之徒。

杨育才

杨育才以身作则,也在用自己的精神感染着身边人。

1999年,他不顾虚弱的身体进京参加英模游行。而后还执意参观毛主席纪念堂。

当看到毛主席的雕像时,杨育才佝偻着身子仔细端详,泪流满面地说:“我敬爱的毛主席,如果不是您,我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这声'谢谢’虽然迟了许久,但我还是要说。”

杨育才

他的此次外出,完成了所有心愿,也用了最后一丝生命力。

1999年5月26日,杨育才在陕西老家病逝。但世间仍流传着他在抗美援朝中的战绩传说,精神也在解放军队伍中薪火相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奇袭“白虎团”建奇功,英勇插入敌心脏
毛主席看京剧,想了解京剧中一人物原型,为何都说不清,后来怎样
战斗英雄11年仍是副连,毛主席看一京剧后发问:此人现任何职?
志愿军13个兵14分钟灭“白虎团”
【每天老照片】--7451--12名志愿军直捣敌人指挥部,毙伤俘敌230人,他们怎么做到的
朝鲜战场“斩首”行动:13人端掉韩军总部,全员都是活着的特等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