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将至,为什么有“闰二月,不上坟”的说法?

闰二月,是农历中非常特殊的一个月份。相传在这个月份里,祖先们不喜欢出门行走,也不喜欢举办婚礼、祭祀等活动。尤其是“不上坟”,这个传统风俗至今仍然存在,它在民间被视为一种尊重祖先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闰二月是什么。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与太阳历不同,它是按照月亮的运行周期来计算的。由于月亮的运行周期与太阳周期不完全吻合,所以农历每年需要增加一些时间来调整,这就是闰月。

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实践,把全年分为24个节气,分别安插在12个月里面,每月固定有两个节气: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比如:正月的“立春”和“雨水”,前一个是“节气”,后一个是“中气”。节气和中气按照月份顺序相间排列。相邻的两个节气和中气之间,平均相隔30.5天。可是农历的一个月(朔望月),平均却只有29.5天。这样一来,下一个月的节气或中气就势必比上一个月的节气或中气推迟一两天。到了一定的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后移至月尾。下一个月就只剩下一个“节气”而没有“中气”了。所以,农历历法规定:凡是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一律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月,它只能作为一个月的附属月(副月)——闰月。

闰二月的出现就是因为农历二月之后的那个月只有节气“清明”,“清明”之后的中气“谷雨”落到下一个月去了,这样,二月之后便出现了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把二月之后的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沿用二月的名称,定为“闰二月”,这就是闰二月的道理。闰月的出现让中国的农历历法更加准确和完整,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祖先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不上坟”则是闰二月的一个传统风俗,其实也是对祖先的一种尊重和追忆。据传,闰二月是一个非常阴暗的月份,因此祖先的墓地可能会被阴气所笼罩,甚至有可能引发灾祸。此时,如果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拜或扫墓,可能会招来厄运和不幸。因此,民间便有了“闰二月,不上坟”的说法。

依据一些地方风俗,闰二月的清明节当天“不上坟”并不意味着不尊重祖先,相反,这是一种更加谨慎和尊重的表现,人们会用其他方式来纪念祖先,比如守夜、烧香、祷告等。此外,一些地方也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以纪念祖先和传承中华文化。这些活动包括舞狮、打鼓、传统戏曲表演等,不仅具有文化内涵,也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祖先们的生活和传统。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人可能已经逐渐淡忘了这些传统风俗。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不仅是这些风俗,还有不少古人传下的农谚、口口相传的道理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通过理性了解和传承这些传统,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个闰九月 要等95年
闰四月说芒种
今年为什么闰六月?
农历多少年一个闰月,农历几年多了一个闰月?
今年端午来得晚,进入三伏天会跟着晚吗
俗语“百年难遇元旦春,千年难遇闰腊月”,闰腊月会过两个除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