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珍贵的童年——不同年代的“六一”记忆

五十年代孩子们的童年游戏 

以下视频来源于
V爱历史V

六十年代小学珍贵影像
童年的天真,令人回忆

珍贵的童年老照片
唤醒不同年代的“六一”记忆!

央视少儿
马上就要到“六一”儿童节了,在很多人心中,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不同年代的人,经历过不同的“六一”儿童节,你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的儿童节是什么样吗?我们通过下面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来寻找每代人专属的“六一”记忆吧!

50年代

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孩子,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第一代,他们中的很多人,被称为“共和国的同龄人”。

1950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儿童节。1950年6月1日,当时新中国的建设,百废待举,毛主席日理万机,但为表示对新中国首个国际儿童节的高度重视,他亲笔写下:“庆祝儿童节”。

1951年“六一”,毛主席亲切接见八一学校学生代表。
1950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儿童节。
这张《人民日报》的照片反映了在安东市(现丹东市)人民政府门前的儿童合影,图片中有“安东市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奖励健康幼儿及模范保育工作者大会留影”的字样,落款的日期将这张照片的时间清楚地显示出来。
1950年6月1日,上海市沪中区为纪念“六一”国际儿童节,在天蟾舞台举办健康儿童比赛。图为医师正在为参赛儿童体检。
1951年6月1日,在北京图书馆举办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展览会。参观展览会的小朋友,站在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照片前,瞻仰领袖的尊荣。
儿童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敲起腰鼓,庆祝节日。
1953年6月1日,沈阳市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这是沈阳市的学生与苏联小朋友联欢,她们亲切而愉快的欢谈着。
1951年“六一”,首都儿童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劳动人民文化宫游园大会。这是园内游戏之一:“钓木瓶”。
北京市分司厅幼儿园儿童演唱歌曲。
1955年6月1日,中外儿童在北京饭店举行联欢,庆祝“六一”儿童节。
1955年6月1日,北京一对孪生姐妹随着妈妈在市场上购买“六一”节玩具。
1956年5月30日,哈尔滨市一所幼儿园的两个小朋友一起画画,准备在“六一”儿童节送给他们的妈妈。
1956年5月30日,哈尔滨市少年宫的航空模型小组的少先队员,制作好一批滑翔机模型,迎接“六一”儿童节。这是他们在准备试飞的情形。
1956年5月31日,河北区第一中心小学举行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集会,解放军叔叔也来祝贺孩子们的节日。马英  摄
1955年6月1日上午,北京的中外儿童在北京饭店举行联欢,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在中外儿童的联欢会上,中国儿童表演独唱。
1957年5月31日晚上,首都儿童在中山公园游园联欢,庆祝“六一”儿童节。
1958年儿童节期间,河南偃师县新新社幼儿园的孩子们来到地里帮助拾麦穗。
1958年5月31日晚,首都2万多名少年儿童欢聚在北京中山公园举行游园晚会,庆祝“六一”儿童节。图为在游园晚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常广播少年儿童节目的孙敬修爷爷在现场为孩子讲故事。

1958年6月1日:节日中的孩子们 摄影记者为:毕东  马英

1958年6月1日,河南省民政厅儿童教养院童声豫剧团在景山公园北京市少年宫为首都儿童演出豫剧,欢庆“六一”国际儿童节。图为演出后,小观众和小演员见面时情形。

1959年5月30日,天津市玩具二厂在“六一”儿童节前为小朋友们赶制了一批玩具。关平  摄

1959年5月31日,首都2万少年儿童在中山公园游园联欢,热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参加游园晚会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少年儿童们和刘胡兰烈士的母亲胡文秀在一起,他们曾经访问过刘胡兰烈士的家乡。

1959年6月1日,拉萨市3000多名少年儿童在布达拉宫前举行庆祝“六一”儿童节游园大会。在联欢会上,100多名儿童加入了少年先锋队。

1959年“六一”前夕,北京市东城区大方家胡同幼儿园两位小朋友张伟(左、6岁)、马世明(右、7岁)向全国小朋友唱“六一”儿童节歌曲。

60年代

60年代的孩子,在物质匮乏与精神富足中成长。他们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在这个“玩具不多,但游戏丰富”的年代,弹玻璃球、跳格子、跳皮筋、推铁环等游戏,陪伴着他们成长,给了他们很多乐趣和美好的回忆。

1960年“六一”儿童节前夕,藏族小姑娘在踢毽子。

1961年6月1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的休息室里,我国优秀乒乓球选手、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左一)与少年体育爱好者亲切交谈。

1962年6月1日,中国人民无线电俱乐部的运动员在北京北海公园为孩子们表演无线电测向。

1962年5月31日,孩子们正在 排练节目,迎接”六一”。毕东  摄

196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北京市少年科学技术馆在北海公园为孩子们举办航海模型表演。

196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商店童装组,一位妈妈为女儿试穿新买的裙子。

70年代

70年代的孩子们,每到“六一”儿童节,大多数学校和幼儿园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组织孩子们开联欢会。能参与表演的孩子都会特别兴奋,老早就惦记着表演节目的事情。

1972年6月1日,在北京的外国专家子女和中国少年儿童在北京友谊宾馆的剧院举行联欢会,共同庆祝“六一”儿童节。

1979年5月29日,在北京市西城区福绥境地区少年之家和该地区的13所小学联合举办的我们爱科学营火晚会上,少年儿童进行科技表演。

1979年5月31日,首都二千多名少年儿童在北京市少年宫举行“新长征火炬接力”营火晚会,庆祝“六一”儿童节。图为首都少年儿童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报童”剧组的演员一起跳舞,尽情联欢。

80年代

80年代的孩子们是一直亲眼见证着当代中国崛起并一同成长的特殊一代。“六一”儿童节留给他们的记忆大多和新衣服、游戏机、公园、餐厅和表演节目有关。

80年代初的儿童节表演。

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欢度“六一”儿童节。据网友回忆,“六一”当天,学校上午会举行集体活动,下午各班自行安排活动。每个教室都被布置得花花绿绿的,班级联欢的保留游戏往往是击鼓传花,还有贴鼻子、夹玻璃珠子。玩兴起了还会和其他班搞擂台,跑到操场上跳大绳、丢沙包。

1984年6月1日,节日中的孩子们。

好像我们小时候都戴过这样的蝴蝶发卡~~

1984年5月30日,欢乐的孩子们。小编被水壶萌到了!有没有!

1985年6月,正在嬉水的孩子们。救生圈好漂亮!!陈国兴  摄

1982年5月30日,”六一”儿童节前夕天津市五万多少先队员穿上了美观大方的新队服。这是平山道小学的队员们。马英  摄

1988年5月28日,儿童节前夕乐趣无穷的游艺活动。陈国兴  摄

1989年5月30日,天津少年科技中心举办庆”六一”娃娃学电脑汇报演出。陈国兴  摄

1987年“六一”儿童节前夕,第三届儿童书市在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开幕。这是小朋友们在书市上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

90年代

90年代的孩子们都很期待过“六一”,因为那天不用上课,不用做作业,学校会组织文艺活动,同学们也各展所长,有的唱歌,有的表演小品。

1990年,千名儿童现场绘画庆六一迎亚运。

1993年“六一”前夕,北京举办迎六一健康宝宝评选活动,共有3000多名学龄前儿童报名参赛。这是进入复赛的儿童在做智力测验游戏。

1993年6月1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部分学校联合举办青少年“迎六一”团体操展演活动。

1995年6月1日,出席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少先队员代表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观赏北京风光,欢度“六一”。

1996年5月30日,南京市某小学举行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表演活动。

21世纪

出生于21世纪的“00后”、“10后”们,既不缺少物质条件又不缺少长辈的疼爱。他们有各种新奇的玩具,从小就能接触到网络,也能收到各种电子科技产品礼物,他们庆祝“六一”的形式也更加的丰富多彩。

2006年6月1日,1000余名少年儿童在福州市载歌载舞,欢庆“六一”儿童节,来自金门、马祖的50多名儿童参加了活动。


2008年5月31日,四川省绵竹市东北镇天齐村天河海军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放飞自己折叠的纸飞机。“六一”儿童节来临之前,四川省绵竹市东北镇天齐村天河海军小学的孩子们把写上自己愿望和梦想的纸张折叠成纸飞机,并在操场上放飞。

2010年6月1日,上海世博园区的多个场馆为小游客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地方充满天真童趣,仿佛成了儿童嘉年华乐园。图为小游客在瑞典馆内的儿童节庆祝活动中参与互动游戏。

2017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来自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意大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孩子们与中国孩子一起参加央视“六一”晚会彩排。

不同的年代,

同样的欢乐。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

你会怎么过呢?

不同年代的“六一”记忆
甘肃经济日报
随着儿童节的到来,大人们的朋友圈被“六一”刷屏,也勾起不同年代人们的童年趣事。从五六十年代穿白布衬衣、蓝裤子到如今各种时尚童装;儿童节礼物从无到两毛钱,再到钢笔、洋娃娃、学习机、电脑……一样的六一,不一样的庆祝方式,收获着同样的童真、快乐。而在这些追忆的背后,折射的正是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

50后:
戴红领巾很自豪

“说起儿童节,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穿白衬衣、蓝裤子,戴红领巾,开庆祝会,感觉特别自豪。”苏建军是兰州人,出生于1952年,每每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虽然过去几十年了,但还是记忆犹新。”

苏建军回忆说,他们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一代人。每到“六一”儿童节,同学们特别激动,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同学穿白衬衣,没有白衬衣的同学就只能把衣服洗干净穿上,戴上洗得泛白的红领巾,早早到校参加庆祝会。当时革命化是“六一”庆祝会的主旋律,合唱革命歌曲是每个班级必不可少的节目。最振奋人心的是每逢“六一”,学校都会给新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并且还要进行入队宣誓,“那一刻感觉自己突然长大,肩负着许多伟大的使命。”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邱高林是庆阳人,他对自己童年过“六一”儿童节印象最深的就是“约上几个玩伴,带上塑料瓶,到村边的山沟里,边抓泥鳅边唱歌,你追我赶玩到天黑才肯回家。”他说,虽然当时家里不宽裕,过儿童节没有新衣服穿,没有任何礼物,但很快乐,因为可以尽情地玩耍。

60后:
紧握铅笔睡觉

记者见到刘国汉时,他正在商场给自己的孙子挑选儿童节礼物。刘国汉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那时候物资相对匮乏,一支几分钱的铅笔家里都买不起,大多时候我都是用被火烧剩的枝条写字。”刘国汉坦言,他的父亲虽然是庄稼人,但深知“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

“两支铅笔,那是我做梦都想拥有的东西。”提起印象最深的“六一”礼物,刘国汉立刻就说,那是三年级儿童节庆祝会上学校给他的奖励,另外还有一张学习成绩优异奖状。晚上回到家他都舍不得把笔放下,生怕弄坏了,吃饭时一只手抓筷子,另一只手拿着铅笔,连睡觉都紧紧地握着。

刘国汉告诉记者,去年“六一”,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子向他要礼物,思来想去给买了一盒50支装的铅笔,感觉孩子一定会喜欢。让刘国汉纳闷的是,孩子不但不喜欢,还因此哭了一鼻子。今年的儿童节,为了给孙子一个惊喜,刘国汉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转儿童商场,向年轻人请教,最终买了一个遥控直升机玩具,外加30根铅笔。

70后
赶集最为开心

就职于某企业的雷晓亮回忆说,他的童年玩具不多,也没有新衣服穿,但每天照样玩得很开心。那时最开心的就是赶集,儿童节当天,参加完学校的活动,他们就会成群结队步行8公里去赶集,即便身无分文,到了集市过过眼瘾也觉得是件幸福的事。

记得有一年“六一”,母亲给了雷晓亮3毛钱,把他乐得边跑边喊:“我有钱了,我有钱了。”到了集市上,雷晓亮请几个死党每人一个冰棍,其中一个玩伴请他们看了场电影,至今他都记忆犹新,因为当时真的很开心。

40多岁的王亚楠说起她们那个年代的小时候,心里酸酸的、甜甜的。每逢学校放假,她都要和哥哥一起去集市卖兔子贴补家用。那时赶集,对他们来说,就像过大节一样。“每次卖完兔子,我们都会逛集市,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感觉都是那么新奇。”王亚楠说,尽管每次赶集饿得肚子咕咕叫,口渴得话都不想说,但一分钱都舍不得花。

80后
儿童节更加丰富

“舞台,演出,自编自演的节目,父母精心准备的礼物……这些是六一儿童节记忆最深刻的。”80后的何方说。儿时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会隆重举办,有时学校在校内单独办,有时会联合学区其他学校一起办,规模更大人更多。

何方说,当时学校一直都有鼓乐仪仗队,从三年级起他就一直参加,从鼓手到指挥。他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儿童节,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和另外一个同学编排了一个小品,代表学校参加演出,当时的名字叫《渴望》,讲的是一位农村女孩在城里做家教,偷偷藏了几本不用的旧教材被发现,原来是给自己的妹妹上学留的,当时赚足了眼泪。

“小学每年'六一’,父母和爷爷奶奶都会送一些礼物给我。”在何方的印象中还有一件事,至今让他难以忘却,有一年过“六一”,爷爷把他叫到跟前,把他们家祖传几代的一方砚台送给了何方,并鼓励他好好学习。

90后
每天都像儿童节

时光荏苒,90后的童年仿佛就在昨日。在兰州某商场工作的张帆说,他们这代人是在父母的手心里长大的,咿呀学语时,父母就带着游山玩水,买各种玩具,每天过得很开心,都像是儿童节。

张帆是兰州皋兰县人,出生于1994年。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期待过“六一”,是因为这一天可以放下书包,不用上课,不用去补习班,也没有作业。同学们也可以各展所长,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让激情飞扬。这一天还可收到许多贵重礼物,回家还可以看电视、玩手机。

在西北师范大学上大三的曾小斌的记忆中,每逢儿童节时,他们家都要大操大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忙得不亦乐乎,买新衣、做美食、还会收到很多红包。如果“六一”适逢周末,家人还会带他去附近景点游玩。“真想再过一回'六一’儿童节。”

00后
想睡个懒觉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们对儿童节的期盼,不再是逛公园、穿新衣、吃零食。或许是学习压力的增加,打游戏、爬山、睡懒觉成为许多00后在儿童节这天的许愿。

“如今的儿童节我只想睡个懒觉。”今年上初一的于众鸿说,小学时过“六一”挺有意义的,提前一个月老师就给他们排练节目,演出结束,父母还可陪上看场电影,去游乐场。自从上了初中,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进补习班,节假日总有做不完的作业,“如今爬山也成为一种奢望。”

家住龚家湾的刘婉莹对记者说,她的女儿在幼儿园大班,为了这次“六一”节目演出,一个月前学校和家里就开始准备,两套演出服装花费250元,还不算化妆费等,“六一”当天孩子还要求看电影,吃肯德基,还要礼物,“一个儿童节至少开支500元。”

五十年前的六一儿童节
金克亮


我是1959年入学的,在顺义城关小学读书。学校设在文庙里,文庙很古老,志书上记载建于金代。6年的读书生活,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至今回想起来,仍为学校规模的宏大,气势的宏伟,布局的严整,对称的空间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色古香的建筑而赞叹。我入学时,正赶上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那是一个热情奔放,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年代。我记得,高年级有一篇课文,题目叫《祖国十年我十岁》,其中有“我和共和国一起长”的语句。这篇课文还被选在学校庆祝大会上朗诵,朗诵的同学充满激情,抑扬顿挫,语气非常好,朗诵完博得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六一前后,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我们穿着蓝裤子,白衬衣,系着红领巾,去参加庆祝活动。我们唱着:“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啊吹向我们……”、“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好阳光,六一儿童节,歌儿到处唱……”这些歌曲。脚下是绿草、野花野菜,头上是蓝天、白云,身边是绿树,树上有小鸟啁啾。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们,是多么单纯、快乐、无忧无虑。 

我们学校东南有个部队,每逢学校有什么庆祝的活动,都要借用部队的大礼堂搞联欢。记得我第一次登台表演节目就是这里。我们表演的节目是《三个娃娃种葵花》,有一男二女表演舞蹈,我们十几个孩子站成两排伴唱。每次活动都要演电影,有《花儿朵朵》、《红孩子》、《英雄小八路》等等。每次演电影,都有加片,每个加片里都有“知识老人”为我们讲科学知识。 

让我骄傲的是,我是二年级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那时入队我们觉得有些神圣,老师总是讲:“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入队有条件,要看学习成绩、操行品德等。记得入队仪式是在大殿的后面进行的,墙上挂着队旗,我们新入队的同学站在最前一排,身后是同学们。宣过誓后,由高年级的同学为我们佩戴红领巾。红领巾当时是0.37元一条,但是没有,我只好借用哥哥的红领巾参加入队仪式。红领巾都褪了色,起了毛边,但我们都很激动,我们是少先队员了。在回家的路上,我走路都觉得有劲。 

六一儿童节学校里也组织活动。一次在我们的教室里组织一个猜谜语活动,同学们都踊跃参加。谜面都写在一张张彩色的纸条上,挂在墙上。猜中谜语还有些小奖品,如铅笔、橡皮、书签之类。那次活动我猜中了两条,得到了两个精美的书签,高兴得我什么似的。 

那时候的孩子非常守规矩。为保证安全,放学时老师按学生回家不同的方向,把同学分成若干路,我还当过一次路长。放学时,路长排在第一,同路的同学依次排在后面。一队一队的同学走出校门,虽然人多,但秩序井然,一点都不乱。大街上的人们看见我们都说:“看这些孩子,队排得多整齐,真守规矩。” 

当年特喜欢过队日。每个星期大概是星期二下午,上了一节课,然后过队日。有时是年级一起过队日,比如发展新队员,我们也给低年级的同学系红领巾,带领他们宣读誓词。但我最喜欢班里过队日,有时由老师带领,有时由队干部带领。我们学校北边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大铁桥。我们经常到河边,看大铁桥,在河边玩,有时读一些课外书,有时讲一些故事。 

记得有一天,我放学后值日,回家比每天晚。回家的路上,有七八个低我一年级的同学迎面走来,虽然不是一个年级,但彼此都脸熟,但也只是笑笑,擦肩而过。到家门口,我就觉得比平时干净,院子里地面窗台一尘不染,东西都码得整整齐齐,屋里的水缸也满满的。母亲说,刚才有你们学校几个同学来家里帮助打扫,说是过队日,帮军属扫院子。几个孩子忙了半天,连口水都没喝就走了。母亲说这话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那时的课外活动也多,麦收时,我们去捡麦穗;春天,去野地里拔菜、捋树叶,给生产队喂猪;冬天,有些单位倒出的煤渣没有烧尽,做完作业后,我们去捡煤核儿,拿到学校生炉子。有位老太太问:“你们这些学生不学习,还捡煤核儿呀?”我们都认真地回答:“煤没烧透,扔掉了就是浪费,我们挑出来再烧,是节约。”我们做这些事情时,都很认真,一点不敷衍,都愿意比别人多干些。 

当然,孩子们都有爱玩爱闹的天性。我们学校西北两侧都是城墙,城墙是隋朝建的,很古老。我们读书时,城墙上的砖都被人扒走了,只剩些光秃秃的土城墙,上面长满荆棘杂草。我们经常爬上城墙在上面疯跑,或是分成两拨,在上面玩打仗。城墙上有一座测量塔,有几十米高,学生们经常爬到上面去玩,胆大的同学可以爬到最高层。我胆小,记得只爬到第四层,就不敢往上爬了。 

转眼就是5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如今都已鬓发斑白,脸上布满皱褶。如果说在过去的岁月里什么最值得回忆、珍惜,我觉得,只有读小学戴红领巾的时候最为珍贵,那时的我们简单、纯洁、没有私心杂念。现在回忆起那时候的一些事,我都从心里感觉轻松干净。


来源:央视少儿、甘肃经济日报


精选文章推荐

50后:回到那年!追忆我们简单幸福的童年

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社会纪实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十年代的六一儿童节——献给40、50后
光荣的少先队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建队日活动
毛泽东与少年儿童
最有文采的校长六一致辞(精选24篇)
红领巾是怎样炼成的:70年代儿童海报
儿童节,我们都是小朋友(09.6.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