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日死磕史(25-28)

白马渡江!大将李如松兵临平壤——中日死磕史(二十五)

朝鲜北方有首自古流传的民谣,说有一天,一个白马将军将跨过鸭绿江水,从马耳山(吉林虎山)出来。万历二十年(1592)12月25日,预言成真——明代辽东名将、提督李如松骑着白马,统帅四万精锐军队,踏破鸭绿江的薄冰,来到朝鲜境内参战。

平壤城里,一度风光无限的小西行长,遭遇到最冷的严冬。

1、李家多佳木,为首一棵松

今天的辽宁铁岭市东南郊,几道横亘的山梁下,有一片当地人称为“老坟头”的墓地,衰草枯叶间散列着一组残损的石虎、石马、石羊和石人,神道尽头,就是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和李如松的父子之墓。建于洪武年间的铁岭,经历了四百年风雨后,昔日号角连营的肃穆早已被“二人转”的喧嚣所取代,只有这些石像仍在默默无语的守护着两位古代名将的荣耀。

:辽宁铁岭李成梁、李如松父子墓

说李如松,得先从他威名赫赫的父亲说起:辽东总兵、太子少保、太傅、宁远伯李成梁。

李成梁是朝鲜后裔,《明史》载:“高祖英自朝鲜内附,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内附就是改变国籍,归化了明朝。这种人才流动现象在边疆并不稀奇,有朝鲜人、女真人归化中国的,也有汉人、女真人归化朝鲜的,说白了,只要你有本事哪里都受欢迎。李英“内附”的原因官方史料上没有提及,李氏族谱称其“慕铁岭风土淳厚”,朝鲜裨史则称李英是朝鲜理山郡人,住在秃鲁江畔,因为杀了人,夫妻同逃到铁岭卫。

李成梁是个很厉害的人物,《明史》称他“英毅骁健,有大将才。”他大器晚成,直到40岁才承袭世职,然后就步步高升一发不可收拾。他镇守辽东整整三十年,抗击蒙古,剿灭土蛮,镇压女真,把边境的异族首领玩弄于股掌之间,三十年来大捷十次,朝廷倚为东北长城。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全是间接死在李成梁手中,但年轻时代的努尔哈赤还是忍辱偷生,依附在李成梁帐下当一个马弁,直到李成梁死后,努尔哈赤羽翼丰满了,开始起兵反明,他那封控诉明朝欺压女真人的所谓“七大恨”,一字一泪,几乎全是冲着李成梁说的。尽管对于清朝是仇家,但清人编撰的《明史》里仍然不得不承认“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所未有。”

图:辽东名帅李成梁像

在隆庆、万历两朝,李成梁和戚继光同为边疆名帅,当世齐名,但明廷对李成梁的器重远远超过戚继光。李成梁在辽东,不仅军权一手在握,而且垄断了盐、马、皮革等买卖贸易权,一手遮天,权倾东北。

铁岭李家就像一个大型家族企业,锦衣玉食,门户焕赫。李门一族的荣耀,在明朝堪称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李成梁有三个弟弟:李成材做到参将,李成槟做到副总兵,李成用做到指挥佥事;有九个儿子,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樟、李如梅做到总兵官,李如梓、李如梧、李如桂、李如楠做到参将。

李家子弟的名字起得很有意思,全是上好的木材。

从常识来讲,李成梁是出兵援朝的最佳统帅。但是,李成梁偏偏在一年前被御史弹劾被罢官在家休养——李成梁贵极而骄,他生活奢侈无度,侵吞边饷,杀良冒功,已经显露出暮气。

李家多佳木,为首一棵松。为李家支撑门户的是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时年43岁。

李如松少年时就跟随父亲征战,熟谙军事,骁勇敢战。明史称“成梁诸子,如松最果敢,有父风。”

图:李如松像

朝鲜求援的时候,李如松提督辽东、宣大等各路军马,正在西北平定原宁夏副总兵哱拜(蒙古人)的叛乱。万历二十年七月,李如松包围住宁夏城,亲自拔剑督战,决黄河水灌城,士卒攀云梯一举破城,哱拜自尽。

宁夏战事胜利结束,万历朝廷终于大大的松了口气:可以集全国之力对付朝鲜战事了。

万历二十年(1592)十二月,朝廷任命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为经略,总领抗倭事宜,刚刚结束宁夏战斗的李如松则被任命为东征提督,主管军事,统帅蓟、辽、冀、川、浙诸军,马不停蹄的转向辽东。

援朝军队共计4万3000人,云集了明朝最能打仗的部队:以辽东、宣府、大同的骑兵为主力,蓟镇、保定的南方步兵和戚家军班底的浙江兵为辅助。带兵的将领都是身经百战之辈,前军指挥是李如松的弟弟副总兵李如柏,左右军指挥是副总兵张世爵、杨元,步兵指挥是参将骆尚志、吴惟忠、王必迪等。

2、兵临城下

明代中后期,因为皇帝担心武将拥兵自重,所以在统兵制度上,有一个铁的规定:文官统帅武官。拥有战区指挥权的只能是文官,担任“经略”或者“督师”,比如宋应昌和后来的杨镐都是以文职督师军务,而武将的官职最高就是“总兵”到头,像李如松这样挂以“提督”职位的,已经算是破例。不过,从名义上说,援朝大军的一把手是宋应昌而非李如松。

但李如松不吃这一套。

李如松作为一方名将,常胜将军,一向性格骄悍,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到了辽东军营,李如松第一件事是和经略宋应昌相见,按照“大帅初见督师”的惯例,李如松应该身披甲胄,当庭毕恭毕敬拜见宋应昌。但李如松却故意省略,表现了平起平坐的姿态,“素服侧坐而已。”

宋应昌是杭州人,据说长相“方面紫髯,目光如电”,他是个很有见识的主战官员,在奏疏上说出了“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的洞见之言。遇到李如松这样骄悍的大帅,估计宋应昌心里是很恼火的,只不过顾全大局,佯装看不见而已。

李如松进军营后,第二件事就是喝斩沈惟敬,叱其“奸邪误国”,幸好一个参谋李应试进言:“不如让他继续假装谈判,我们派兵袭击,出其不意。”李如松这才饶了沈惟敬一命,誓师渡过鸭绿江。

《明史纪事本末》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如松将诸镇士马四万余,东由石门度凤凰山,马皆汗血。临鸭绿江,天水一色,望朝鲜万峰,出没云海。监军刘黄裳慷慨誓曰:“此汝曹封侯地也。”

看到天朝大军的旌旗千里,朝鲜军民无不欢欣鼓舞。望眼欲穿的朝鲜国王李昖亲到义州郊外迎接,见到骑着白马威风凛凛的李如松,李昖涕泣交加:“小邦一缕之命,惟托于大人。”李如松拉住李昖的手说:“既承皇命何所辞死。且俺先世本贵国之人,俺出来时,俺父亦严戒之,俺何敢不力于贵国之事。”这席话说得很诚恳,为国为家,李如松都会竭尽全力。

还有一个对天朝使者望眼欲穿的人:小西行长。

1592年的冬天对日军是个难熬的季节。度过了战争初期的一溃千里,朝鲜人缓过劲来,八道的义兵风起云涌,官兵也恢复了元气,开始了反击。庆尚道,大将朴晋发动了两次战役,居然将庆州收复了。全罗道,在守将金时敏的指挥下,顽强的军民抵抗了整整几天几夜,完成了艰苦的晋州保卫战,日军第一次遭遇攻城不克的挫折。最北端的咸镜道,加藤清正的第二军在义军的不断骚扰打击下,也不得不开始南撤。

到了年底,十五万侵朝日军,只剩下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孤零零的摆在平壤,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想往前进攻义州活捉朝鲜国王,后勤跟不上;后退撤出平壤,却也舍不得。随着寒冬来临,小西行长的部队缺少冬衣缺少粮草,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松浦镇信的部下吉野甚五左卫门在日记里忧心忡忡的记道,许多士兵都染上了疫病,担心自己回不了家乡。这时的小西行长,完全丧失了“饮马鸭绿江”的欲望,而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和明朝的和谈上。

1593年正月初四,李如松大军到达平壤附近的肃宁馆,派人通知小西行长,假称:“朝廷来使臣了,和谈成功了!”小西行长大喜过望,随军的和尚景辙玄苏更是即兴献上了一首贺诗:

“扶桑息战服中华,四海九州同一家。喜气忽消寰外雪,乾坤春早太平花。”

商人小西行长没有诗才,无法和玄苏和尚吟和,他高高兴兴的派遣了二十个牙将前来迎接使臣,李如松暗令手下勇将游击李宁生擒他们,不过这伙日本人武艺出众,“倭猝起格斗,仅获三人,余走还。”小西行长得报后惊疑不定,认为有了误会,再次派亲信小西飞(此人原名内藤如安,明代史料称其为小西飞,认为他是小西行长的亲戚)来拜见,李如松假意宽慰,称使臣日内就到。

小西飞回报后,小西行长打消了疑心,开始做迎接使者的隆重准备。《明史》记载道:“行长犹以为封使也,踔风月楼以待,群倭花衣夹道迎。”此时是阴历正月,古代日本承继中国有过春节的习俗,小西行长等人穿着过年的花衣,在平壤风月楼夹道相迎使臣。

图:平壤普通门遗址

可惜小西行长的春天还没到——他迎来的不是“太平花”,而是无情兵锋。

正月初六,李如松率中朝联军兵临平壤城下。

直到这时,小西行长才从和谈美梦中彻底醒转:中了敌人的缓兵之计!小西行长鸣螺击金,鼓众拒守。

 

平壤大捷!大明威震三国的荣耀之战——中日死磕史(二十六)

平壤城是座有千年历史的古城,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的平原之上,跨大同江两岸。平壤城有六座城门,东面是大同、长庆二门,南面是芦门、含毯二门,西面是普通、七星二门,北面则有地势最高的牡丹峰和万寿台为自然屏障。

从军事上看,平壤这座城同其名的平坦城池,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要害:北面的制高点牡丹峰,谁控制了牡丹峰谁就占据了优势。

这不是中国大军第一次站在平壤城前。李如松应该知道,唐代名将苏定方和李勣都曾围攻过这座城,当时它是高句丽的都城,最后一次李勣围攻了一个月,高句丽王终于手持白幡开城投降。

这一次,需要多久?

1、围攻平壤(上)

李如松派出了蓟镇参将吴惟忠啃牡丹峰这块硬骨头,朝鲜休静大师率领三千朝鲜僧兵助战。吴惟忠是浙江义乌人,是戚继光第一次义乌募兵时招来的老部下,跟随戚继光南平倭寇,北距蒙古,立下无数战功,此刻已是鬓发花白的老将。说来有缘,牡丹峰上的日本守军是平户大名松浦镇信率领的两千名部下,松浦党正是日本倭寇的鼻祖。

老戚家军遇上老倭寇。

第一天的战斗是试探性的。吴惟忠率部发起了第一波进攻,日军据高放炮,明军佯退。日军追击时,明军杀了个回马枪,互有伤亡,日军不支退回峰顶据守,李如松也鸣金收军。

当夜,日军三千人偷袭杨元、李如柏、张世爵三营,被三营官兵力战杀退,当时,明军大营齐放火箭,照的营外光明如昼,城头日军看了心惊胆战。

图:平壤之战,右下骑白马督战者为李如松。

次日凌晨,李如松下令总攻。

双方的总兵力为:

日军约一万五千人(第一军原为一万八千人,扣除战死病死的差不多有一万五千);

中朝联军约为五万五千人(明军四万三千人,朝军一万二千人)。

李如松部署如下:吴惟忠领兵三千、休静领僧兵三千,攻城北牡丹峰;杨元、张世爵领兵一万,攻城西七星门;李如柏领兵一万,攻城西普通门;祖承训、骆尚志领兵一万,攻城南含毬门;朝军将领李镒率部八千,攻城南芦门。

李如松自己率兵一万,坐镇城下高地指挥。

兵法有云:围师必阙。李如松以四倍于日军的兵力,对平壤城围攻三面,独独东面的大同、长庆二门不攻,既干扰日军军心,又可追击穷寇,果然是名将手笔。

李如松营中的一声大炮巨响,拉开了平壤之战的帷幕。一时间,明军阵中各样火器一时开火,烟雾缭绕,打得城头的日军抬不起头,朝鲜人绘声绘色的记载道:“响振天地,山岳皆动。大野晦冥,烟焰涨天,旁弥数十里。火箭布空如织,火烈风猛,直冲城里,林木皆焚。”

朝鲜战场上,日军的铁炮(火绳枪)制作精良、穿透力强、战术熟练,而明军的大炮则火力猛、射程远、威力最强。李如松初入朝鲜,就对柳成龙说:“贼但恃鸟铳耳。我用大炮,皆过五六里,贼何能当也。”

图: 外国人画的明军火箭兵

平壤之战震耳欲聋的大炮声,还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战果:十里之外的凤山城,日军守将大友义统曾率领数千人马前来增援平壤,却被明军震天动地的炮声吓得不战而退。而且,一退就索性退出了凤山城,一口气逃到王京。

2、围攻平壤(下)

硝烟散尽,各路明军齐声呐喊,开始搭云梯攻城。日军蹲伏在城墙垛口之间,用铁炮顽强狙击。每当明军攀爬到一半,开水、石块、滚油、火把,迎头抛掷。李如松这时早已离开主营,骑着白马,顶盔披甲,率亲兵数百人往来督战。

明军死伤无数,稍稍退却,李如松当场斩了一名退兵警示,大呼:“先登者赏银三百两!”明军再次鼓噪而前,士兵们一手举盾牌一手举矛戟,不顾生死奋勇登城。日军渐渐抵抗不住,城头开始混乱。

这时,明军中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城北牡丹峰攻克了!原来,在老戚家军和僧兵的合力进攻下,松浦镇信的老倭寇终于败退了。激战中,老将吴惟忠胸部被弹丸贯穿一洞,血流不止,犹在奋呼督战。

牡丹峰失守,日军士气大受打击,但打击接踵而至:含毬门城头失守!第二次进攻平壤的祖承训奉李如松之命,用了暗度陈仓之计,战前命令手下穿着朝鲜军服,当然被守军轻视,所以含毬门的防守力量相对较弱。而祖承训攻到城下,士兵突然脱掉外衣露出明军的鲜亮衣甲,日军大惊,阵脚大乱。南军将领骆尚志身先士卒持戟攀城而上。日军滚下巨石砸中他的腹部,骆尚志不为所动,大呼杀敌。一个勇敢的浙江兵,攀到城头拔掉日军旗帜,竖起明军旗帜,一时军心大振。

祖承训知耻后勇,总算立了一功。骆尚志是浙江余姚县人,膂力绝伦,能举千斤,军中称为“骆千斤”。他率领的浙江兵,英勇善战,一点不次于东北大汉。

在浙江兵登上城头的同时,七星门被明军的大炮击碎门楼,明军蜂拥而入。杨元、李如柏也打破了普通门。进了城的明军将士无不以一当百,四面攻杀,当阵斩首1285颗,生擒二人,烧死、溺水无算。

见明军主力一拥入外城,小西行长率余部退到内城,占据风月楼、牡丹台两座土垒工事负隅死战。据朝鲜人记载,日军在土窟、门洞里凿了许多孔穴,远看就像蜂窠一样。然后从孔洞里“放丸如雨”,明军的大炮和骑兵都派不了用场,一时死伤惨重。

李如松见硬攻伤亡太重,立刻鸣金,命令全军停火。鏖战了将近一天,双方的伤亡都很惨重,日军伤亡约为五千余人,明朝联军只多不少——这很正常,攻城的比守城的死得多。

万历朝鲜战争中,统计两军伤亡数字是件很头疼的事情。战争中,出于鼓舞士气、民族尊严、夸大军功、掩饰败绩等种种不难理解的原因,交战双方都会抬高自己,贬低敌人。往往一个战役,明军和日军方面的战报却大相径庭,相比之下,朝鲜人记载相对靠谱些,不过,有些记录也存在道听途说之嫌。笔者所采用的伤亡数字,是结合三国的资料综合而成,大体如此,后面不再赘述。

当夜,李如松派一个通事(翻译)去见小西行长,告知:“以我的兵力,足以一举歼灭你军。不过本提督不忍多杀人命,放你一条生路。你赶紧领着部下,来辕门受我约束,保你们不死。”小西行长回应:“承蒙恩德,我等打算退出平壤,请提督不要拦截后路。”得到李如松答应后,小西行长率残部连夜从城东大同门窜出,越过冰冻的大同江,一路向南逃遁。

图:明军入城

李如松真的大发慈悲放日军逃生?当然不是。李如松早已布置好伏兵,与其打困兽,不如打逃兵。日军逃遁时,游击李宁和查大受率精卒三千潜伏道旁,一阵冲杀,斩首数百。不过,朝鲜将领却没有完成伏击的任务,城外的李镒持重没有追击,李时彦、金敬老同样怯敌,只把日军沿途丢下的几十名老弱病残斩首邀功。督率朝军的体察使柳成龙大怒,将行军法,被李如松劝止。

李如松筹划再密,难免出了漏洞,使得侵朝先锋小西行长得以逃出生天,可惜可惜!回过头来,假设李如松不那么着急全歼敌人,依靠强大的兵力和后勤,围而不攻,在寒冷的冬季,孤立无援、缺兵少粮的日军能支持多久?

不过,小西行长的残部就算活着,也只剩下了半条命。

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在冰天雪地里仓皇逃了几天,丢下无数冻僵的尸体,才退到日军的地盘。平壤一仗完全打垮了精锐的第一军,据《日本战史》统计,平壤之役后第一军减员11300余名,仅余6600人,减员近三分之二。

朝鲜三都之一的平壤被明军闪电般收复了。这一空前规模的攻坚战中,明军步、骑、炮协同作战,呈现出压倒性的强大战力,可以不夸张地说,仅此一战,证明了在万历年间明军的整体战斗力,在东亚是绝对第一的存在。对平壤之战,朝鲜重臣柳成龙如此赞扬道: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

 

明日首次野战!李如松为何痛哭彻夜——中日死磕史(二十七)

攻克平壤后,李如松春风得意马蹄疾,大军一路南下收复失地,但小小的碧蹄馆却成为他迈不过去的伤心地。遭遇日军优势兵力的决死狙击,李如松付出了沉重代价,最亲信的骑兵卫队伤亡殆尽。回到营帐,李如松彻夜痛哭。

后世朝鲜诗人李德懋有诗叹道:“天兵癸巳齿倭锋,铁马啼劳腻土浓。未抵轻儇蝴蝶阵,临风痛哭李如松。”

1、恶战碧蹄馆

平壤失守的消息像冬日惊雷一样,震得各路日军惶恐不安。小西行长拖着残兵败卒南逃而来的凄惨,又加深了这种惶恐的程度。为了避开明朝精锐之师的锋芒,日军总指挥宇喜多秀家决定全军后撤。

李如松的美好时光到来了。

朝鲜国土狭长,几乎没有战略纵深可言。5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首度入朝的志愿军将士乐观的认为:朝鲜形状就像一管牙膏,打联合国军就像挤牙膏一样,从北挤到南,把他们挤下海,战争就结束了。

日军从王京打到平壤,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现在,轮到李如松如数奉还。

平壤收复后,李如松大军趁势南进,而受到小西行长第一军失败的影响,日军各部纷纷弃城南逃。李如松乘胜收复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1月18日收复三都之一的开城,离王京只有一步之遥了。

入朝不到一个月,便收复平壤到开城失地五百余里,明军辉煌的战果让李如松开始轻敌了。平壤战后,朝鲜国王李昖从义州的弹丸小城移驾平壤,感激之余对李如松请求再接再厉收复王京,李如松慨然应允。在他看来,不但收复王京指日可待,把日军赶下大海也不是问题。

但是,李如松不知道,日军的五万南逃大军聚集王京后,已经决定就地反击了。

做出这个顽强决定的,不是总指挥宇喜多秀家,而是第六军军团长、年已六旬的老将小早川隆景。小早川隆景是开城守将,接到放弃开城的命令他就一肚子气,撤退到王京后,各路日军召开会议,是战是退争论不休。老头子怒了,拍起胸脯:“你们这班毛孩子要退就退,我就算死在这里,也一步不再后退了!”

小早川隆景是战国名将毛利元就的儿子,有名的智将,丰臣秀吉的“五大老”之一。在侵朝日军中,他的资历可算数一数二,一旦老头子真的发火,年轻的总指挥宇喜多秀家也得让他三分。从形势上说,日军如果从王京再退,只能是退到釜山等沿海城市被动挨打,那这场仗等于输了一大半。

和李如松决战!日军摆开了决一死战的阵势:小早川隆景第六军一万五千人在前,宇喜多秀家指挥的混合军团两万人在后,才吃了败仗的小西行长守王京城。

小早川隆景派出的先锋是义子立花宗茂。立花宗茂是日本的著名勇将,丰臣秀吉曾在大会上对诸多大名称赞:“东有本多忠胜,西有立花统虎(立花宗茂),都是天下无双的大将。”本多忠胜时称“战国第一猛将”,立花宗茂却与之齐名,相当于日本的关羽张飞。

图:立花宗茂像

小早川隆景当着大军的面,故意大声激励:“立花家的三千士兵足以抵挡敌军一万!”

1月27日凌晨,明军副总兵查大受率三千骑兵,南下探查王京虚实。路上,遇到了一小股日军巡逻队,短暂交锋后,日军死伤百人逃走。查大受立刻报捷,称“贼已夺气,愿速进兵。”李如松大喜,率麾下家丁“鞭马而出”,李如柏、李如梅也各率亲兵跟随。《明史》没有记载李如松详细的人数,根据三国的史料分析,最多只有两千骑兵。

身为一军统帅,却喜爱轻骑偏师出击,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习惯。我在看李成梁父子用兵的时候,总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他们更像是汉唐将领而非明朝。汉唐时代,大将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都是骑兵对骑兵,孤军深入千里奔袭的战例不胜枚举,而到了明代,从持重的徐达到坐在轿子里指挥的袁崇焕,大将们大多坐镇中军。喜欢单骑出战摧锋陷阵的勇将常遇春,也曾遭到朱元璋的批评:“你是大将,何苦和小校争勇?”

图:时人所绘《平番得胜图》里的明朝骑兵形象

李如松长期与蒙古人的交锋中,养成了这种轻骑出战的作战习惯,勇则勇,智则不智,最终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万历二十六年四月,李如松率两千轻骑奔袭土蛮人的巢穴,却陷入数万敌人的埋伏,全部阵亡。

李如松在攀越山岭时不慎坠马,跌伤了左脸,但这个明显的不详征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李如松,他换了匹马,率众赶到战场——碧蹄馆,一个距离王京以北十五公里处的馆驿附近。

此时,查大受已和立花宗茂的三千先锋军打得难解难分,等到小早川隆景的援军赶来,明军已经支持不住。李如松的两千骑兵一到,当即喝令众军一齐向前,对日军发动了反攻。但明军全部是轻骑,没有携带火炮,只有小型铳炮和弓矢刀剑可用,加上才下过雨,道路泥泞不堪,很不利于骑兵战斗。在人数众多的日军进攻下,李如松陷入苦战,渐渐不支,“围数重,如松督部下鏖战。”

2、金甲倭的那一刀

恶战从早晨打到中午,双方都精疲力尽,阵前暂时出现了平静。这时,立花宗茂做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举动,他独自骑着马来到两军阵前,在明军诧异的目光中,旁若无人地捏着个饭团大嚼起来。他的部下不解其意,立花宗茂回答说:“在面对敌军时要有必胜的自信,昔日上杉谦信在围攻小田原城时不也有这样的行为吗?”

吃完“自信饭团”后,立花宗茂拔刀出列,率军直扑明军本阵。战场上狼籍一片,陷入泥泞之地的明军骑兵,和日军混杂在一起,火器已经派不上用场,最艰苦的白刃战开始了。

激战中,一个金甲倭直扑李如松!

按照《明史》和朝鲜史料的描述,这个骁勇的金甲倭将,骑马持刀冲入明军阵中,左冲右突,无人敢挡其锋。立花家的战刀很独特,比一般的日本刀长2-3尺,在所谓“强袭战”的白刃相搏时,长刀的威力很难抵挡。

日本当代有学者曾经在电视节目上“考证”吹嘘说,在碧蹄馆之战中,有立花家的战刀一刀把明军骑兵连人带马砍成两段的记录——这个所谓学者肯定是没看过明军的盔甲实物,边防骑兵普遍披的是绵甲,即外层是红色的毛毡,内衬用铜铆钉连接的铁片,岂是一刀所能切割开的?何况再加上战马?好吧,立花家的战刀砍的不是人,而是寂寞。

图:日本人画的立花“神刀”,供一笑。

眼看金甲倭手握长刀直扑李如松,万分危机之时,家丁李有升用身体为主帅挡了一刀,立刻坠马被日军砍死。眼看主帅有难,李如柏和李宁焦急万分,从左右奋勇夹击,较远处的李如梅则很沉着,他弯弓搭箭,一箭射中金甲倭面门,当场坠马身亡。

李有升是铁岭人,勇力绝伦,是李如松最亲信的家丁。金甲倭则是勇将小野成幸,他是立花宗茂家头号家臣小野镇幸的堂兄弟。

随着日军后队小早川隆景、黑田长政与宇喜多秀家的的源源而至,参战兵力多达4万,战况越发紧张,李有升护主而死之后,李如松身边的亲兵勇士八十余人也全部战死,幸好副总兵杨元率一千骑兵及时赶到,杀透重围前来增援,日军不明情况开始混乱。李如松乘机且战且退,撤回到下营地坡州。朝鲜人记载道:“天兵之精锐多死,人马相践,器甲枪戈,散布路上。”

碧蹄馆一战,尽管对于明军来说,遭遇战的成分大于决战,但影响巨大。伤亡情况上,李如松对朝廷的战报水分颇大:“当阵斩获首级一百六十七颗,阵亡官兵二百六十四员名。”日方的战报同样夸张,称此战打败了明军两万主力,称自己损失不过数百人,而明军光被斩首就达六千。丰臣秀吉亲自发来贺信,特别称赞了立功最大、损失最大的立花宗茂为“天生的勇士”。

图:明军的三眼铳。日方记载,碧蹄馆之战明军仅装备有此“子母枪”。

这一战是明军和日军的第一次野战,在敌众我寡、敌逸我劳的不利局面下,李如松的区区数千骑兵,在缺乏火器的劣势下居然能奋战到最后,日军倾全力没能做到歼灭明军主力的作战目的,不能不说明军的战斗力超过了日军想象。但此战对于李如松的心理打击非常大,因为阵亡的大多数是李如松的精锐亲兵——家丁,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家丁”不是普通的士兵,在李成梁父子的辽东部队里,家丁是战斗力最强的士兵,装备、给养、经验和忠诚度都是最高的,辽东很多名将都是李家的家丁出身,比如副总兵祖承训、李宁,连护主牺牲的李有升也是功勋卓著的将领。

李如松回大营后召见李有升的女婿,痛惜不已地说:“好男儿为我死矣!”在战场上,失去左膀右臂一样的亲信将士,做将领的都非常难过。朝鲜人记载道,当夜,李如松失神落泪,帐中灯火长明到天亮。《日本外史》则用六个字,简捷的道出了碧蹄馆之战的结果:“如松痛哭彻夜。”

第二天一早,李如松命全军撤回开城。

明军一路势如破竹的刀锋,终于砍到了坚硬的石头上。李如松挥鞭南下的势头,戛然而止。

 

最敢死的“南兵”为何对李如松不满——中日死磕史(二十八)

打仗这个事,和过日子一样。打胜仗时春风得意马蹄疾,家和万事兴,一鼓作气进攻,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一旦吃了败仗,贫贱夫妻百事哀,所有潜在的矛盾都开始激化,不顺的事接踵而至。

1、李如松的苦恼

最大的矛盾来自朝鲜。李如松宣布停止进攻撤回开城时,朝鲜官员和将领都大为失望,将领李薲跪地苦劝,李如松大怒,一脚将他踢翻在地。李如松到了开城不久,又传来加藤清正欲偷袭平壤的消息(此消息是谣传,加藤清正此时已经放弃了咸镜道,正在赶往王京的路上,哪里有功夫偷袭平壤?),李如松担心失去根本之地,留下游击王必迪守开城,打算亲率大军返回平壤,待到开春再进军。这一下,朝鲜人真急了。

柳成龙苦苦哀求说:“先王坟墓,都在王京,京畿以南遗民日望王师,我军将士力弱,正欲倚仗天兵,突然撤退,岂不是前功尽弃?”朝遣左议政尹斗寿则是跟在李如松身前身后,流泪苦劝,以致有“泣阁老”之称。

图:朝鲜“宰相”柳成龙像

但李如松一概没有理会,全军拔营开赴平壤。朝鲜人失望之余,作诗暗讽李如松怯敌:“一自碧蹄衄,壮志乃暗消。还将羁縻计,徒使奴势骄。汉家十万师,不如说舌饶。回首望神都,杀气干云霄。”

站在朝鲜人的立场,当然希望天兵一鼓作气光复王京,把日本人赶到海上。但李如松的不肯进军,也有说不出的苦衷。

苦衷之一,是兵力不足。李如松的入朝大军一共才四万多,而日军仅仅在王京就集结了五万人马,加上沿海的守军一共十几万,以日军的作战能力,没有数倍于日军的兵力,根本无法取得战场优势。

苦衷之二,是军粮不足。由于此时的战线已经从平壤拉到了开城,粮草筹集和运输的负担一下加重,开城的粮草是从忠清道和全罗道的水路运来,随到随尽。碧蹄馆战后,李如松意识到战争绝不可能短时间结束,多次对负责筹粮的朝鲜官员大发雷霆,欲加以军法,朝鲜官员只有跪在帐下,流涕而已。

苦衷之三,是内部不和,南军和北军的矛盾。平壤之战中,吴惟忠率蓟镇步兵首先攻克了牡丹峰,骆尚志率浙江步兵首先破城,朝鲜的文献上也认为南军的“轻勇敢战”,才是平壤大捷的关键。但是,李如松在给朝廷的战报上,把破城的首功记在了自己的嫡系杨元、李如柏头上,这当然招致了南军将领的不满。

2、南北兵的不和

和很多人意象中的不同,明朝援军中作战意志最强的不是辽东骑兵,而是戚家军系的“南兵”。柳成龙记载道:“所谓南兵者,乃浙江地方之兵也,其兵勇锐无比,不骑马,皆步斗,善用火箭、大炮、刀枪之技,皆胜于倭。头戴白幍巾,身以赤白青黄为衣,而皆作半臂,略与本国罗将之衣相近,真皆敢死之兵。”南兵都是步兵,擅长火器,没有北兵那样统一的军服,而且他们冬天穿羊皮大衣,不喜欢吃小米,和北方人习惯完全不同,但战斗力极强。

图:万历年间的明军步兵

更值得一提的是,明军中军纪最好的也是南兵,南兵将领骆尚志、吴惟忠、王必迪、戚金尊重朝鲜人和骁勇敢战,得到了朝鲜君臣的无数赞誉。

对南军北军的不和,朝鲜史料上比比皆是。比如柳成龙在奏章中称“提督(李如松)攻城取胜,全用南军,及其论功,北军居上,以此军情似为乖张。”再有,《宣祖实录》上记载了大臣李德馨的所见所闻:

“提督至开城,诸将游击以下皆跪而听令,王必迪独立而言曰:老爷不智不信不仁如此,而可能用兵乎?提督怒曰:何谓也?必迪曰:平壤攻城之日不令而战,故士兵不及炊食,为将者不念军士之饥而遽使攻城,是谓不仁也。围城之日,俺在军后闻之,老爷驰马城外督战曰:先上城者与银三百两或授以都指挥佥使,今者先登者众,而三百两银何在?指挥佥使又何在焉?是谓不信也。大军不为前进,只率先锋往击,一有蹉跌,大军挫气而退,以是言之,非不智为何?如此而可以攻城耶?提督闻其言,即出银给南兵云。”

王必迪是一个小小的南军游击,竟敢当众斥责大帅“不智不信不仁”,可见李如松在军中的威信已经降到最低点。李如松心知肚明:失去火器强大的南军支持,仅凭北方骑兵是不可能战胜日军的。

不过,深陷重重矛盾中的李如松不知道,王京的日军比自己更苦恼。前有明朝主力的紧逼,后有无处不在的朝鲜义军、游击队、僧兵的袭击,日军将士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而到了2月份,两个更大的打击降临了:

第一个打击来自朝鲜将领权慄指挥的幸州保卫战。幸州在王京西北十几公里处,是通往南北的战略要地。为了拔除这个钉子,日军在主帅宇喜多秀家的率领下,几乎倾巢出动攻打幸州。不料权慄勇敢有谋,组织数千守军和日军奋战了一天,硬是守住了城池,连宇喜多秀家本人都受了伤。

第二个打击来自明军,李如松派查大受出奇兵,把日军囤积在龙山仓的数万石粮秣,一把火烧为灰烬!

这一下,五万日军的几个月粮草光了,别说打仗了,先解决生存问题吧。日军开始四处疯狂抢粮,不但把朝鲜农民藏在地窖的米谷一挖而空,连京畿道周围的坟冢,都惨遭挖掘。但是,兵荒马乱的朝鲜,哪里有这么多食物可供数万大军的需要?日军军中一片恐慌,那个喜欢写日记的吉野甚五右卫门记载道:“自正月下旬起,现在已是三月,大家无不以为命在旦夕,兵粮且尽,使人恐慌。”

朝鲜1593年的春天,在两军谁都不敢进的僵持中,姗姗来迟。

日军托前来探往王子的朝鲜使者,把愿意和谈的橄榄枝,率先抛向了明军。李如松正需要这个台阶,于是,冷场多时的沈惟敬再次亮相,3月中旬的一天,老爷子骑着一匹瘦马,再度孤身进入日军大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驱逐日本收复朝鲜的两次战争3
专治各种不服的悍将 揍的日军闻风丧胆 不应遗忘的 大明一代战神
乐麒说历史 | 明朝与倭寇的战争(3) 抗倭援朝
明朝抗倭第一名将不是戚继光,而是此人,三千人击败三万日本倭寇
[历史如风]大明万历三大征之抗倭援朝
他宰杀14万倭寇,让丰臣秀吉胆寒,比戚继光更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