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北农村结婚风俗(中)

陕北农村结婚风俗(五)出家前的新娘

这两张是新娘子穿好新娘服后,应我的要求拍摄的。第一幅新娘在向往以后美好的生活。第二幅新娘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服装穿好之后,就开始用餐了。这也是新娘在家的最后一顿饭,吃过这顿饭,她就要前往一个新的家,那就是她和新郎的新家了。

新娘在帐篷内吃饭前回眸一瞬间,抓拍到的。

风俗:抽底,女方家为了酬谢娶亲的女方的女代表,由女方家父亲准备现金,放在一个盘子里,用馒头压住(男方家来几位女士,那就要准备几份抽底钱),在女方吃最后一顿饭的时候,由总管拿出来,按规矩来讲,馍馍和钱男方的女代表都要带上的。但现在风俗有了不少改变,一般的情况下,只拿馍馍下面的钱,而馍馍则由总管拿着放回主家。上图就是总管拿出盘子,放在女宾的席上。

娶亲的两位女宾抽掉馍馍下面的钱,装在自己的兜里。这也是女方家感谢女宾的一种方式。在后面,也就是男方家也有同样的风俗,那是回应女方家的女宾的。

压箱钱:这个风俗是在双方家长在结婚前共同协商好的,在结婚这天,娶亲队伍准备出发前,由双方的主事人一起。先由女方家长给盆里放钱,男方的主事人根据女方父亲压的多少,要在这个基础上翻一番。比例说明:如果女方压100元,那么男方主事人就要压200元,以此类推。

等双方把钱压完,由总管把钱收起来,当面点清,交由新娘。这个钱就成了小两口的以后备用钱。

攒被褥:由新娘新郎家的女宾各一个,把男方带来的和女方陪嫁的被褥,用针线缝合在一起。一是为了返回途中牢靠;二是让小两口心连着心,白头偕老的意思。

缝针的是男方的婶婶

这期间,男方来的姐夫就派上用场了,它主要负责娶亲过程中的苦脏累的活计。这会他就要找人,并一起把女方陪嫁的东西要办在车上,并绑扎牢靠。

梳头:在新娘临出发前,还要娶亲的女宾(男方的婶婶)帮她梳头,这也是在娘家的最后一次梳头。

盖上红盖头:红盖头是由新娘的嫂子盖的。盖头一盖,也就要出发了。

新娘子红盖头盖好之后,就有新娘的嫂子和来娶亲的女宾一起陪同走出家门。

敬老酒:再出门后,由娶亲的两位女宾,给女方家的长辈敬酒,以示感谢亲家之意。

给新娘的爷爷敬酒

给新娘的父母敬酒。这里因拍摄角度问题,没有能拍上给她的父亲敬酒的场面只拍上给母亲敬酒的镜头。

这个议程一完,在新娘家的所有已成全部完成。也就是该开始出发了。鸣炮三响,鼓乐手开始奏乐,娶亲打道回府。

由于道路崎岖,车子都在山上停放。所以,娶亲和送女的人们,都必须步行上山到车子跟前。乐手们也必须吹打到看不到村庄后,才能停止吹打。

娶亲队伍行驶在大山的土路上。

经过10多分钟的行驶,车子到了柏油路上。再有10多分钟就可以回到新郎官的家里了。本期完。下集戏新娘

陕北农村结婚风俗(六)有趣的婚礼仪式

在离新郎家还有一公里的地方,娶亲的车辆就被一群小伙子和大姑娘“虏着"新郎官拦住了娶亲的车队。这会的新郎官和新娘就是这群人的玩物了。因为,在陕北就有这样的风俗习惯,除了长辈以外,亲戚、朋友、同学(尤其是年轻人)这会就可以放开的玩,随意逗乐、拳打脚踢都是可以的,但不管怎样,玩也是有一个度。

新郎官在两个小伙子的挟持下,一起来接新娘。陕北的风俗,娶亲时新郎官不去新娘家。新郎官在距家500-1000米处等待接新娘回家。这次他们拦在约1公里的道路上,刹那间一大帮小伙子、小姑娘围上来,起哄、逗玩新郎,强迫新郎官把新娘从车上抱下来。

在众人稍不留神,乘坐新娘的司机瞬间加油门,从众人眼皮子下面溜走了,把新郎官和几个小伙子撇在后面。这可就让一对新人少受了一些罪。但也没有走多远,又被前面的人群拦住,迫使新娘下车。

两位送亲的女宾做着新娘的保镖,但是终究寡不敌众。还是被众人强行拖走。

人群中,手持礼花弹的大姑娘、小伙子趁势将礼花弹全部对准新娘喷发。

新郎官随后赶上来,也被成为众矢之的。

众人强行把新娘子往新郎官身边拉,意思是让新郎官背着新娘子。

这个场面各位朋友是否见过,像这样的场面,一般都是在打群架的时候才会出现,但这可不是打群架。这是新娘子、新郎官想着法子躲避众人的“凌辱”(因为,这会任何人都可以用拳头、巴掌、脚踹打这对新人,不堪众人的拳脚捶打),这个时间一对新人必须做到打不还口骂不还嘴境界。目前他们只能是忍受一切,强颜欢笑,面对这一切。

新娘子在躲避众人的追逐,不小心绊倒在地,这样的镜头先后出现过3次。

由于人太多,致使我都无法拍摄。我也只好避开其锋芒,跑到半山上去拍摄了。只要你稍不留神,人群就会想你冲来(因为新娘、新郎总想凑孔子向前跑,躲开这些人。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向前冲,但是是盲目的。)

新郎终于在众人的促使下,把新娘背在背上。但是就这样也不行,在前方总有人给他们设置障碍,阻碍新人的前进方向。

乐手们他们什么也不管,只管吹吹打打,越热闹越好。

在众人的折腾下,二人汗流浃背,气喘嘘嘘。依旧是强颜欢笑,笑对一切。

放炮点火把:在新人即将到家之际,总管要派出两位小辈,也就是和新郎官一辈的两个年轻人,一人一边手持蒿草,点燃火把从公路边燃烧到大门口。其意思主要是避邪驱灾,因为鬼神都怕火,用火把回家的路邪气逼走,让新人走着干净的路回家。

背柴担水:也是在同时,由两位长辈把门外面的柴背上一捆,背回家。挑水的则在外面挑一担水,挑回家。其意思是这对新人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缺柴(财的谐音)不缺水,生活美美满满。这个风俗因为再回来前已经举行,所以就没有拍到。

不到一公里的路程,这对新人就走了一个半小时。这会的新人早已经是累的精疲力尽了。不管怎么总算是走到家门口了,这才是他们所庆辛的。这一切,还是在总管(村主任)大声呵斥下,几位长辈力促下,才得以让他们回家。

刚到大门口,又被一群人堵在大门了,他们又要玩耍新人。这会人多过于拥挤,也就没有拍上这一段的镜头。见谅!

新娘新郎回到家,经过稍事休息,婚礼议程就开始了。这里的议程和我们那里的还不一样,比较简单,但很有意思。下面就是主持人的讲话:

结婚庆典仪式:

众亲朋请安静,听我把这桩婚礼庆;

今遇黄道是良辰,善结良缘是吉庆;

天上降下紫微星,满园锣鼓鞭炮鸣;(鸣炮、唢呐声)

一、腊月初三喜开门,迎来喜花接来财;

添加人口又添财,新郎新娘入席台;(奏乐:纤夫的爱)

二、男婚女嫁大吉庆,了却两家父母心;

送客亲朋到院中,冷寒受冻行一程;请送客高朋到台中。(奏乐:十里送红军)

三.松柏四季绿又青,父母就是育花人;

从小到大育成人,今天又把大事成;

夫妻二人深鞠躬,感谢父母养育恩;

二十年养育恩情比海深,父母是天下最亲的人;

你们夫妻再三鞠躬,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恩;(奏乐:父亲、母亲)

四、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虽然你们夫妻二人感情深,少不了穿针引线的人;

夫妻二人深鞠躬,感谢媒公恩:(奏乐:将军令)

五、今日良辰拜花堂,鸳鸯一对配成双;

请众来宾到台旁,共庆这对姻缘的好时光;(奏乐:十劝郎)

六、庆新郎、贺新娘,喜结良缘配成双;

鱼得水、凤得凰,金榜题名配鸳鸯;(奏乐:走进新时代)

七、喜今夜洞房花烛,贺来年儿女满堂;

积善聚德门中生贵子,读书堂内出圣人;

生子四岁送学堂,二十岁高考状元郎;(奏乐:十五的月亮)

八、柴家湾好地方,坐北向南地向阳;

交通便利信息畅,人勤地肥人正壮;

家家有车辆,生活变了样,一年比哪一年强。

5个山头抽油机转,长庆大开发的日子朝后看;

来年要把山头全占完,请众亲朋做宣传;

有大女子和这里的大小子只管谈,保证满意心喜欢。(奏乐:今天是个好日子)

九、天上的鸟儿对对双,自由飞翔大海上;

大洋的鱼儿涉重洋,乐队的号角来闯帐;

新郎新娘携手入洞房。(奏乐:小姑听门)

下一集准备的内容是闹洞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衣不合身接亲被拒
婚礼及婚礼文案大全
娶亲
五台嫁娶礼仪和风俗
不拜天地拜炉火的蒙古族婚俗
苗族婚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