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瑶·望西藏①||达若村往事——改变命运不用等待来世

距离西藏民主改革运动,已经过去整整60年了。

1959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开展了这场改天换地的运动,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雪域高原不再受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把持,西藏真正变成了西藏人民的西藏。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西藏民主改革运动之前,富人的富是前世积德的“正果”、穷苦人的贫困是前世造孽的“恶果”——这样的宗教逻辑,在政权、教权和神权集中统一的制度下,是如何大行其道的。

披着政教合一的外衣,占西藏总人数不足5%的封建领主,不仅几乎占有西藏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河流、河滩以及大部分牲畜,而且还占有全部的农奴。农奴世代为奴,依附于他们。

英国随军记者埃德蒙·坎德勒,曾于1904年到过拉萨,在他所著的《拉萨真面目》一书中,这样写道:“这个地方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喇嘛是太上皇,农民是他们的奴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制的《中国政府西藏白皮书汇编》,收录了一封20世纪50年代西藏地方政府部门写给热布典头目的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为达赖喇嘛念经祝寿,下密院全体人员需要念忿怒十五施食回遮法。为切实完成此次佛事,需要当日抛食,急需湿肠一副、头颅两个、多种血、人皮一整张,望立即送来。”

牺牲者,正是农奴。

60年间,西藏发生了震古烁今的沧桑巨变。西藏人民的命运紧紧握在了自己手中。今天我要同大家分享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达若”的村子,发生在一个“穷人不需要等待来世,今生就可以过上好日子”的时代。

1

昌都,新中国在西藏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地方。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藏东重要的政治和商贸中心,是茶马古道的物资集散地、连接藏川滇青的枢纽。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金沙江,在藏东第一村——岗托村升起五星红旗,随后挺进昌都。同年10月19日,昌都解放。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奠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重要基础。

两天前,我跟随“西藏民主改革60年”中央媒体采访团来到昌都时,心中充满了期待。

飞机缓缓降落在海拔4300多米的邦达机场,走出舱门,迎面扑来的寒风、远处耸立的雪山、逐渐加速的心跳和小心高原反应的心理暗示,都在提醒着我:控制一下兴奋情绪,千万别瞎蹦跶。

藏语里,昌都意为“水汇合处”。扎曲和昂曲,在这里相汇为澜沧江。大河与大山相遇,造就了昌都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壮丽之美。自驾者、骑行者穿行在沿江公路上,成为风景中的风景。

游客眼里的好风景,对于被困在山里过日子的百姓而言,并不那么“好”。

我们从昌都市区出发,一路爬坡上行,转过不知多少道弯后,终于抵达了位于达玛拉山腹地的“达若”旧村。

达若海拔3800米,风光秀美,村里人推开门就能看见对面的雪山。但因位置偏僻,以前一直不通路、不通水,村民过着人畜混居的生活,长期受穷受困。

“总得想法子走下这座山。”和村委员罗布次仁抱一样想法的村民不少。

2

2006年,昌都启动安居工程。在317国道沿线为群众盖了新房子,通上了水电,还给每户1万到2万元的补贴。第一批工程启动时,包括罗布次仁在内的18户村民果断搬到了山下。

现在的达若新村,隶属于卡若区如意乡,由达玛拉山腹地若崩、里梅等4个自然村搬迁合并而成,距离昌都市区只有14公里的路程。

村口有一块“小康示范村”的招牌,很醒目。村里面是一幢幢的藏式民居,排列地十分整齐。一条条乡间小路,干净笔直,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广场也一应俱全,看起来,这里像一个“城市小区”。

从低矮破旧、四面漏风的石头房子里搬出来,罗布次仁开始琢磨着要发展点产业才能早日脱贫致富。正赶上昌都城市快速建设时期,他带着村里人跑运输、包工程,不少人靠此攒下了“第一桶金”。

2012年,15户村民自发组建了村里第一个村民合作经济组织——糌粑加工厂。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加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经营模式也开始成熟起来。现在,这个厂已能够吸纳66名村民就业。

3

眼看着新村的生活蒸蒸日上,还留在旧村的贡秋大妈急了。

贡秋大妈跟我说:“第一批搬迁的时候,我想着要自己买材料搞装修,觉得麻烦得很。后来看到他们新村交通方便、小孩子也有书读,我真是很羡慕。”

2013年,贡秋大妈终于如愿,成功抓住最后一批安居工程的“尾巴”,在新村盖了一栋24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

土丁尼玛是达若村的村委会主任。他告诉我,直到2013年底,达若旧村才完成全部搬迁。这一年,达若村的集体经济又添了新成员——42户个体私营汽车运输户筹集200余万元成立了达若村农牧民施工队。

而作为致富带头人,罗布次仁在2014年当选了村党支部书记。

从吃不饱饭、穿不上鞋的苦日子,到今天过上住新房子、用新电器、村集体发米面茶的日子,达若村的变化,泽仁扎西全部看在眼里。

1950年出生的扎西老人提起往事依然心酸:“我阿爸阿妈受太多苦了,干一整天活儿就得三块青稞小饼,一家七口人全靠那点粮食活着。看到现在的好日子,我就更想我的阿爸阿妈了,他们要是还在就好了。”

说到这里,扎西老人眼里泪光闪烁。

扎西老人与儿子多加的合影,身后的音响是老人2014年花2700元买回家的

2018年,达若村集体经济收入15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接近1.3万元,早早退出贫困村行列。

昌都市委书记阿布告诉我,昌都的贫困发生率已经从2015年底的24.95%降到了2018年底的9.7%,今年还将减贫6.7万人。

望着达若新村,兴奋的心情渐变为浓浓的暖意。愿昌都越来越多的村子能和达若村一样,奔向小康。

【采访在“图”中】

我和采访组抵达昌都邦达机场

从邦达机场到昌都市区的路上


罗布次仁向我讲起达若村的往事

达若新村的藏式民居

村委会办公室的一面墙上

新村里荡秋千的孩子

糌粑厂里,村民次仁群培在给糌粑装袋

扎西老人希望自己的阿爸阿妈看到今天的日子

作者:农民日报记者 余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3岁老将军回忆西藏往事:很想再回藏看看
与新西藏同行20年
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 西藏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地方
西藏各地纪念百万农奴解放61周年
地理图像赏析134:西藏察雅县瓦约村古河道演化模式示意图
藏人自编自演《农奴泪》纪念翻身解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