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下爷爷的篱笆园

文:王永平

图:来自网络

全国防疫,宅在家里一个多月,竟也慢慢习惯了。

翻看很久以前购买却始终找借口没时间看的书籍,整理整理以前随手写下的笔记。这不,近日在看贾思勰的《园篱》。贾思勰,北魏时期的高阳太守,在位时及退休后写出现存中国最早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农学名著《齐民要术》,《园篱》就是其中的一篇。

在这篇文章里,贾思勰讲了制作篱笆园的四种方法,分别是,种酸枣树,种柳,种榆和柳榆混杂。

种酸枣树最麻烦也最结实。待秋天酸枣成熟后,在田地周围稠密地种植,来年,植株成活长高剪去多余的枝杈,相距一尺一棵,越明年再次修剪,第三年修剪完毕后再把细长的枝柯编织起来,这样,篱笆园大功告成。

酸枣树枝有刺,种植稠密,枝柯横斜,长成一圈围墙,这种程度,“非直奸人惭笑而返,狐狼亦自息望而回”。这位老太守首创的篱笆园造法的确够结实的,可以让居心不良的人“惭笑而返”,狐狼也无缝可钻,息望而归。

看着贾老先生造篱笆园那个费劲啊,我想起了小时候我们家的那个篱笆园子,造一圈这样的篱笆墙,我们叫夹园帐子。我爷爷建造的小篱笆园,那是我们家的蔬菜基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土地共有,吃的粮食每年秋后决分分配,而蔬菜都是生产队按人口分几分地自己种植的,叫做自留地。

我爷爷在祖屋的后面种有几畦蔬菜,各色品种都有,春夏秋冬,自给自足。为了防止鸡鸭猪狗跑进菜地糟蹋蔬菜,就在菜地周围先四周挖一条浅沟,沟上堆半米左右高的土圩,土圩外面用麦糠加上碎麦穰用泥水混合,涂在土圩上,土圩上方有几公分宽,趁着泥水未干,疏密有致的交叉插入手指粗细的树枝,这样,鸡鸭很难进入,猪狗也不容易进来,里面的蔬菜很安全了。

再后来,我爷爷又在四周的浅沟里种植一圈木槿花。此去经年,土圩上的树枝枯朽腐烂后,木槿树也长高了,在长高了的木槿树拦腰用横木两边固定,篱笆园更结实耐用了。

爷爷建造的篱笆园太漂亮了,木槿花从春天开到深秋初冬。那是一种粉白色的花瓣,紫红色的花心,鹅黄色的花药包在五瓣花里,早上开晚上落,这边落了那边又开。其中还有几棵开大红色的花,金黄色的雄蕊探出花瓣外,花名就叫大红花,就是那种火红的石榴花颜色,也叫朱槿花,是木槿花的一个变种,很珍贵的。

那是有一年,南乡的几个南蛮子来我们这儿修理铧犁,在我家吃了几天饭,和爷爷成了好朋友,得知爷爷喜欢木槿花,特意在第二年麦收后专程送给爷爷的。南蛮子特地告诉爷爷,这是神树,又叫扶桑树,说是“东海日出处,有扶桑树,此花光艳照日,其叶似桑,后人讹为佛桑”。

南乡人会吃也懂得很多,还说木槿花瓣能烧咸汤,炒菜吃。叶子和根可以入药,清热利水,消肿解毒。

爷爷的菜园里,春有韭菜蒜苗,夏有辣椒茄子,秋天有豆角菠菜,还有专门腌咸菜的辣疙瘩,学名叫蔓菁的疙瘩菜,冬天有萝卜大白菜。我们的篱笆园不防奸人,只防鸡鸭猪狗。那时也没有奸人,村子里住的都是庄亲庄邻的,本家族的人,大都淳朴善良。有人需要葱,蒜,辣椒啥的直接到园子里摘,事后再打个招呼就行了。

大诗人秦观有词《树绕村庄》:“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春天的篱笆园里正是这样,桃红柳绿,烟雨朦胧,杏花微雨,油菜花儿黄……各色蔬菜就像春水洗过一样,鲜嫩葱绿。

亲戚来了,到菜园里,割一把韭菜,摘点辣椒,炒土鸡蛋包饺子,只要想吃,食材都有,很方便,就像那个谁,那个叫郑板桥的,用韭菜招待来访的文人雅士和好朋友,为此还作了诗:“春韭满园随意剪,腊醅半瓮邀人酌”。

记得作家杜怀超说过:民间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发挥潜能的空间。还真是这样,当年,在鸡窝猪圈旁边,空地上,人们总会见缝插针的种上藤蔓植物,埋几粒南瓜籽,丝瓜籽,冬瓜啥的,当秧苗出土后,用几根细木棒四周插一下,防止鸡刨狗抓人踩,藤蔓长长后用布条细绳小树枝,牵引着往墙上树上爬,高高低低的爬的到处都是。

夏天到了,到处都是瓜果,顺手拔棵葱,薅个南瓜纽,来个醋炝南瓜丝,脆生生的素炒丝瓜,或者丝瓜炒鸡蛋。扭几个茄子,大呼的辣椒,劈柴烧地锅一炖,盛上一大碗,大煎饼一卷,呼呼啦啦,风卷残云。

多年以后,和母亲闲聊,不知道怎么聊到了南瓜,说年纪大了,吃点南瓜对身体好。母亲说,当年在猪圈旁边埋了几颗南瓜籽,就活了一棵,可不得了,这颗南瓜秧爬的到处都是,秋后结了八十多个南瓜,你爹粗略算了一下,足足有五百多斤!要知道,三年自然灾害时,瓜菜可抵半年粮。

当然,爷爷在篱笆墙的四周也种上了眉豆,丝瓜,豆角,四季豆,秋天的篱笆墙被稠密的绿叶和红的、紫的、粉的、白的各色小花围得密不透风,墙外的人根本看不到园子里到底种了什么蔬菜。

篱笆园外种瓜种豆,园内有四季应时蔬菜,园角地头我爷爷还种上了桃李杏梨,还有山楂柿子栗子核桃。春天,桃花开杏花败,肥嘟嘟雪白的梨花,柿子花是那种温温润润黄黄橙橙的四瓣钟型小黄花,四五月份,栗子花开败后落下细细长长的毛毛虫似的花穗,我爷爷一根根捡起来,编成一条长长的麻花辫子,挂在粗粗的栗子树杆上,晾干后点着火,明火掐灭,就那么沤着,从早到晚,火不灭,慢慢冒出丝丝缕缕烟气,沤得好慢。

爷爷干活儿累了,蹲在树下,有时就倚着树干,从腰带上拔下烟袋抽袋旱烟,省得用火石打火了,就着栗子花穗,啪嗒啪嗒,抽完了,也该吃饭了。

印象最深的是一颗桃树,不知道是什么品种,我们叫它癞子,这种桃子初成果时一层白毛,成熟后如李子大小,桃体桃尖绿莹莹的,桃屁股紫里透红,桃子十有八九有裂纹,口感甜丝丝脆生生,品质那是一绝。

桃核也是紫红色的,果肉离核,吃到嘴里嘎嘣脆。那棵桃树不知什么时候被砍掉了,以至于后来又想起那好吃的癞子,满满的思念,偶有一次春暖花开时还和妹妹调侃:花褪残红青杏小,谁知癞子最好吃。

秋天了,山楂结出红红的果,聚在树梢;栗子熟了,咕咚咕咚从树上落下来,刺猬似的果壳却留在树上;柿子该摘了,要在树梢留几个,那是给鸟儿留下的,摘下来的柿子装进大瓦缸,里面盛水,四周围上碎草麦糠或稻子壳,慢火沤着,柿子的涩涩的口感慢慢变成甜甜的味道。

后来,实行包产到户了,乡村里的能人各显神通,看到种粮食不挣钱,就大兴塑料蔬菜大棚。勤劳的人致富了,有的人心思就变坏,看到别人有钱了,心生嫉妒,恶念一生胆就肥,趁夜深人静的时候去园里偷菜,世风日下,有的人眼红别人赚大钱,半夜偷偷毁掉别人的塑料大棚,像这样的人,就是贾思勰老先生的酸枣篱笆园恐怕也抵挡不住。在追求速度一切向钱看的时代,人们挣命似的向前冲,效率就是生命,就是金钱。道德、灵魂都被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自古以来,朝廷官员告老还乡,隐士发愿,商人功成名就,文人雅士附庸风雅,大地主土豪们就会在家乡大兴土木造庄园,造林园,这也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如贾思勰的林园,袁中道的金粟园,范成大的农圃堂“石湖别墅”,清代吴其峻的“东墅”植物园,这些人营造庄园、林园的围墙也是酸枣树,柳榆,还是秦砖汉瓦?

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一生只做过几次小官,而且时间都很短,一辈子大部分时光都在躬耕陇亩,安贫乐道,与农禾草木为伍,曾写下了一篇短文名曰《荣木》,荣木指的是木槿,他在文中伤感的写出一句:总角闻道,白首无成。触发他惆怅的,正是林园里盛开的木槿花。我在想,他的“东篱”是不是也用木槿围成的呢?

爷爷的篱笆园,比不上那些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庄园林园,可里面充满了泥土的芬芳,铭刻了我们童年里,温馨幸福和珍贵的记忆。那个菜园,养活了我们,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根!今天又是我们的乡愁之所在。

时过境迁,家乡变成了开发区,小菜园早已不见了踪迹,那些幽幽的乡间小道,小道两旁杂树丛生的树林,鸡鸣犬吠和袅袅炊烟,那些纯朴的乡亲、乡情,还有散发着田园风光的村落,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代之而来的到处是整齐的楼房,笔直的公路,南来北往的匆匆穿梭的车辆,四季常绿的景观树……

不知道哪根筋作怪,忽而想起了几句歌词: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小河却不是那条小河……消失的篱笆墙,影子还是那么长,那墙上是否还爬满了豆角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说天地 | 谢高模 | 月光下的木槿花
【汗滴化雨伴笔耕】杨勃//山脚下的小屋之九月旦柿红到皮(小说连载)
幽幽酸枣情
江苏作家‖【妈妈的菜园】◆徐单单
又见柿子红
【诗词美文欣赏】(作者:叶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