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像记录:50年代的中国孩子

50年代纪录片《中国孩子“玩”》

50年代北京城里孩子们的幸福生活

50年代 中国乡下孩子的生活

老照片:五十年代少年儿童旧照

老照片:50年代城里孩子的幸福童年
玩泥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来源:爱历史

沈阳第一机械制造厂工人新村里被母亲抱在怀里的孩子)

幼儿园里的孩子在接受口腔检查,防止蛀牙的出现。

上海市少年文化宫前的孩子们。

武汉市国营第一棉纺厂的职工托儿所。

这里解放前属于上海的贫民区,解放后原本泥泞的道路都铺上了石头。当时的孩子在碎石路上玩耍。

上海市邑庙区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正在课余时间玩泥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职工幼儿园

书店专门的儿童刊物区,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免费阅读各种书籍。

人民文化宫曾经清王朝的太庙,解放后成为了劳动群众的文化生活的阵地。当时玩耍累的孩子,坐在数百年树龄的参天柏树下,在免费接待处喝水解渴。

北京幼儿园门口专门接送孩子的儿童专用三轮车。当时一个车厢内大约坐10个孩子。

北海公园内的少年之家,曾是北京城里孩子们校外生活的文化中心。

照片中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给予了少年儿童更多的关怀,将他们视为“祖国的花朵”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照片中是在50年代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集体生活在吃得好,玩得好,睡得好,身体好,城镇、工厂里都建立起了幼儿园和托儿所,让大人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照片中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幼儿园更是成为了中国对外宣传的窗口,成为了外宾与外国记者来华必去的参观“景点”,担负起了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责任。

照片中是对于那些流浪儿童,还建立起了少年之家,让他们一样的能够接受关怀和教育。

照片中是在那个年代红领巾与白衬衣几乎是少年儿童的经典造型,女孩子们则更多的穿着背带裙。

照片中是在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之外,城里孩子们假期还能在少年宫和夏令营里参加各种不同的活动。

照片中的他们可以阅读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听名家演讲,爬山远足,制作航模等 。

照片中是孩子们一起聚在一起踢毽子的场景,那个年代没有手机、电脑,但是孩子们可能是最开心的。

照片中的两个小姑娘是在公园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虽然那些健身器材没有我们现代的先进,但是她们还是玩的特别开心。

50后的幼儿园大班毕业照


来源:腾讯视频、爱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幸福、快乐的新中国儿童【1960年】
老照片|60年代苏联幼儿园的儿童
百年 • 广州 • 儿童
老照片:80年代的中国,儿童不像现在的孩子那么会卖萌
六一节送给大爷大妈的礼物 五十年代幼儿园里的快乐时光
老照片:一组五十年代少年儿童旧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