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状态良好!

9月20日23时许,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并在轨验证了推力为120N的发动机的实际性能。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60天,距离地球约1900万千米,飞行路程约1.6亿公里,状态良好。

为什么要进行轨道修正?

就像很多汽车都具有车道保持功能一样,如果车偏离了车道,就会自动修正方向,回到自己原本的车道上来。火星探测器的轨道修正与之类似。

天问一号在飞向火星期间,由于探测器长期处于无动力飞行,微小的位置速度误差会逐渐累积和放大,所以地面测控系统需要在飞行过程中对探测器飞行轨道进行修正,确保探测器始终飞行在预定轨道上。

两次轨道修正有何不同?

9月2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4台120N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并在轨验证了120N发动机的实际性能;而在8月份执行的首次轨道修正,是通过一台3000N推力的发动机点火20秒完成的。

专家介绍,120N和25N这样的小推力发动机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修正量较小的动作。而3000N的发动机则将在深空机动、近火制动等变量较大的动作中发挥作用。因此通过这两次轨道修正,验证了不同发动机的实际性能,为后续的轨道控制奠定了基础。

“太空风筝”天问一号

天问一号已经飞行60天。那么,它在飞往火星的途中到底归谁管?又是谁在遥控它呢?

如果把天问一号比作是太空中的一个大风筝,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航天人就是“放风筝的人”。位于黑龙江佳木斯、新疆喀什和阿根廷内乌肯测控站组成的测控网就好比风筝的线。

当“风筝”脱离了预设路线时,“放风筝的人”就会通过手中的“线”把它拉回正确的路线,继续朝着火星的方向飞行。

天气转凉,天问一号也要“供暖”

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远,天问一号对太阳能的需求会逐渐变化,所以探测器会对太阳帆板和探测器本身进行角度和姿态调整,既要满足电力供应还要保持天问一号和地球之间的通信顺畅,这个变化将在第二次中途修正后执行。

此外,天问一号还会遇到太阳直接照射的热能不够状况,所以它需要给自己加电发热。通过识别出身上哪个部位温度过低,天问一号就会按区域精准“供暖”,在节省能源的同时保证设备安全。

十月将进行深空机动

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10月份执行深空机动。简单来说,深空机动后探测器才是在真正意义上飞向火星。

后续,探测器还将以每天约30万公里的速度远离地球,飞行5个月左右抵达火星附近,被火星引力捕获后进入环火轨道,开展着陆火星的准备和科学探测等工作。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完成深空机动:已飞行2.1亿公里
20秒!天问一号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
刚刚!“天问一号”飞行4.7亿公里成功入火星轨道,专家解读难度有多大?
一次说清楚,为什么天问一号要轨道修正和深空机动?
深空机动完成!
刚刚,天问一号成功被火星捕获!火星,中国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