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沟桥

  好多天都没有见到太阳了,今天是一个好天,突然想去卢沟桥了!这么多年竟然一直惦念着而始终没有去过。

        走在步行街上,道路两旁有许多的院落。

          这个院落叫做卢沟驿,就是驿站。古时传递文书官员途中休息的地方。

  宛平县衙,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东城门内,为新复建的一座三进院建筑。民国17年(1928年)宛平县衙迁移到宛平城内。民国23年(1934年),建新县衙,据说总共有房舍60余间,位置就在今天宛平城内抗日战争纪念馆前面。“七七事变”中,日军的炮弹一颗颗地越过城墙直轰县衙。宛平县衙大部分房屋被炸毁,仅存正房三间。1986年,在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宛平县衙残存的旧房被拆除。复建的宛平县衙的面积比原建筑要小很多。

  宛平城的四合院,看过介绍是一家餐厅还有住宿。

  城里建有一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我们从卢沟桥出来时,这里已闭馆了。

  纪念馆前是一个广场,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雄狮怒吼雕塑。

  去卢沟桥,从宛平城里穿过。这是一个被修整得很规矩的小城。

  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造,原为扼制卢沟桥这一出入京城要津的军事要塞,后为宛平县城。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军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迄今,宛平城墙,当年国民革命军29军与日寇鏖战的累累弹洞,仍然清晰可见。

  卢沟桥事变简介: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今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西方称作马可波罗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抗战,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团长吉星文亲赴前线,指挥作战。一位战士用大刀接连砍死砍伤日军13人,自己也壮烈殉国。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战士,战到最后只剩下4人。9日凌晨,二十九军收复了永定河东岸的失地。

        如今的卢沟桥已经作为历史古迹保留下来,供游人参观游览。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卢沟桥文物部门数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特别是桥墩造法颇有特色,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为抗击流水的冲击。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数之不尽的石狮子。

  卢沟晓月,卢沟桥东乾隆御笔亭。

  桥边的各色神态造型的狮子让人看也看不够。

  下面是旧桥面面遗址。

更新于 10-11
来自作品集💃🏻读雨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面侵华战争时间
一段记忆:卢沟桥事变
【勿忘国耻,强我中华】
宛平城里,冷冷清清的
纪念卢沟桥事变86周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卢沟桥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