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音乐能够治病,听音乐可以延年益寿。

常听音乐具有以下功效:

1、音乐使人情志舒畅

现代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受大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的调节和影响。音乐能直接影响大脑边缘叶和脑干的网状结构,从而影响人的精神活动及植物神经功能,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产生积极作用。一般来说,使人产生积极情绪的音乐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的作用。相反,使人产生消极情绪的音乐,将对人体身心活动产生失衡的作用。

人在憎恶、嫉妒、抑郁时,听到一曲优美的音乐,特别是与自己的情绪合适的音乐时,就会忘却了心中的隐痛,渐渐进入一种使人变得畅快的情景之中。阮籍在《乐书》中说:“音乐者,流通血脉,动荡精神,以和正心也。”优美动人的旋律,听者可以进入丰富的联想世界,从而气和神宁,血脉流畅,经络通达。在现代社会中,紧张的工作、激烈的竞争,人们在心理状态上往往产生不平衡。此时有些人会产生颓唐、消沉,也有些人则情绪异常亢进、激动,这些心理上的障碍,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种精神性的疲劳和困乏。常听一些优美和谐的音乐,使身心放松,进入一种舒适畅快的氛围中。这种情绪上的转移对于身心健康、克服心理障碍是十分重要的。

2、音乐能调节体内平衡

健康、优美、轻松的音乐能促使人体的内分泌增加,一些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的生成量也可比原来增加,这对调节体内平衡起着积极作用。

声波的频率与声压能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和节奏在人体中产生谐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等组织产生共振,这种由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律、呼吸节奏等。当人处在某种声音的环境中,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如流经四肢的血液减少,心跳加速以及内分泌增加,水分消耗加速等。节奏的能量推动人的情绪发展。许多人都亲自体验过,在干重体力劳动时,唱起号子可以减轻疲劳,那激动人心的川江号子,它的节奏具有很大能量,它鼓舞着船工勇往直前;至于战场上的军号,那紧张急促的节奏会激起战士无比的勇气。

人的情绪和行为,与音乐节奏相协调。在徐缓的音乐中,人的情绪松弛,举止文雅;在欢乐跳动的节奏中,人的情绪和动作都会随之兴奋活泼起来,有些人在听到舞曲时,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这种对音乐节奏的跟随和协调,改变着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现代人在追求工作的高效率、生活的快节奏时,如不注意劳逸结合,往往有一种疲劳感。所谓疲劳感是人体大脑发出的一种保护性的反应,长时间的脑力劳动,脑神经细胞也很容易疲劳。开始时,可以出现反应下降,思维降低,严重时可以出现记忆减退,头痛、失眠等,这时听听音乐可以让原本已经十分疲劳的脑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

3、音乐可以延年益寿

老人经常欣赏音乐,易产生乐观愉快的情绪,缓解精神繁张,消除精神疲劳,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和耐力。常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还能调节神经平衡,驱散忧郁,祛除烦恼。培养对音乐的爱好,除了能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外,还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使精神处于欢愉、轻松的美好境界,故经常欣赏音乐对祛病、抗衰、增寿大有益处。听音乐可以延缓衰老的过程,对于19世纪末以来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寿命进行统计,发现音乐指挥与大部分弦乐器演奏家的寿命都高于普通人平均寿命,音乐对许多老年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健康的老年人经常听听青年时期喜欢的音乐,能引起愉快的回忆,使心理上感到自己还年轻,多听好音乐,能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科学研究表明,声音来源于振动,人体本身就是由大量振动系统构成的。心脏的跳动、肺和胃的周期收缩、肠的蠕动、声带的振动,都有各自的特定频率。外界定频率的振动作用于人体后, 人体有关部分会产生共振现象,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益于健康的生理活性物质,从而可以调节血液流量的神经传导,使人体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老年人经常听音乐,可延缓脑细胞衰老,丰富生活内容,得到美好的享受,使感情饱满;年轻人听音乐也可陶治性情。音乐训练能提高儿童智力。幼儿的大脑更容易建立联系,因此,幼龄演奏音乐对提高思维能力具有远期效应。在和谐的音乐熏染下,大脑以8~12赫的正常脑波为主,脑功能处于和谐美妙的活力状态,对身心有益。

4、音乐可以治病

中医古代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运用五音,针对不同的病症,按不同的音调、音量、节奏、旋律等,对人体有关的脏腑作用不同面产生喜、怒、悲、恐、惊等情志,创造了五音疗法。孔子(公元前55~公元前479年)在齐国听了周王的演奏,美妙的乐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以后,孔子三个月内竟不知肉味,这虽然有点夸张,但人在和谐的气氛影响下,从心里产生美好感情,与外界环境是完全吻合的。《史记乐书》 中指出:“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疏精神,而和正心也。”《礼记乐记》中指出:“故乐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

20世纪50年代,英国建立了音乐疗法研究会,并出版《音乐医疗杂志》,建立了音乐理疗学这一新学科。英国剑桥大学的声波学家门,经过研究发现,音乐的声量可以转化为生物的化学能,并可作用于一切动植物。由于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调的不同,对人体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镇静、降压、止痛等作用。该大学口腔科治疗室现在用音乐代替麻醉,成功地拔牙200多例,病人并不感到痛苦。如今,音乐疗法在医学上已有一席之地,一些疗养院经常利用音乐来作为辅助治疗,在一些健身操中都配有相应合适的音乐,从而使人们获得健身、治疗效果。广播体操之所以要配上合适的乐曲,原因就在于音乐能使体操更富有韵律、情趣,提高广播操的健身功能。悠闲轻松的乐曲可消除精神的紧张,对人体起到镇静、安定的作用。对于高血压病人有定的降压作用, 一曲抒情的小提琴协奏曲, 可以使血压下降1.33~2.67千帕。

5、音乐可以促进儿童的脑细胞发育

美国有人曾对婴幼儿播放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乐曲,并由促进婴儿教育学会进行观察对比,证明听音乐的婴幼儿心理紧张减少,体重增长快。在良好的音乐教育和音乐环境中,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会将产生良好的作用。青少年处在大脑与身体迅速发育时期,音乐对于青少年智力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通过国内外的一些实验证明,多听音乐可以发展右脑的记忆功能,可以把某些已经遗忘的经验与知识重新回忆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们学校教育中大多数重视数理的抽象思维,而忽视艺术的形象思维,使左右脑功能发展不平衡,如果多听音乐,将有利于左、右脑的互相协调与促进作用。

用音乐治疗疾病,有正治和反治两种方法。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也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等。1940年,音乐疗法在美国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在临床上用于辅助治疗疾病,我国也设有音乐治疗师这一专业。

以五音,养五脏

中国古代只有“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阶,这五个音阶分别是现在简谱中的12356。因为它们与五行及五脏相互对应,所以,可用于调理气血,平衡脏腑阴阳。

会听音乐的人,少生病

不同体质的人,选择的音乐也应有所差别,“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病养生的最佳效果。

1气虚体质:身体虚弱

气虚是指人体元气不足,可能的原因有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等。

气虚体质常见症状: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而且有身体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现象。

2吃饭时忌听打击乐

打击乐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音量大,吃饭时听打击乐会导致心跳加快、情绪不安,从而影响食欲,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

3睡前忌听交响乐

交响乐气势磅礴、起伏跌宕、激荡人心,睡前听交响乐,会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烈,不利于安眠。

音乐是很容易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它没有国籍,不在乎语言,仅仅通过旋律就能虏获大家的心。合适的音乐可以起到调节身心、安抚情绪等作用,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受音乐的魅力吧!用音乐调节情绪、鼓舞斗志!
【音乐百科】音乐与记忆的关系
音乐能促进糖尿病患者康复
中医养生音乐疗法
做工间操的好处
音乐疗法 (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