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武道之站桩与步法

桩功是我国古代养生术的功法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但千百年来,这种方法只是被人们当做是传统武术内练能力的基础和习拳过程中的基本功。习练者在站桩中,通过思维意识的运用,而进入意识相对的静止状态,从中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开通经络、调和气血、补养元气,达到培本固元地之目的。自然门根据道家求“静中之静”和传统武术“步功缘于裆功,裆功不成,步必不稳,裆如不下,步必不灵”以及“练时以矮桩为宜,高半桩乃用于应敌”特点,采取动静既济,通过以意导气的站桩与行桩功的锻炼,使体内的真气运动自如,通过空处用功的方法,使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定的状态,使人的身体与精神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自然门桩功用自然、刚柔、虚实、动静、松紧等矛盾统一体和阴阳相交、动静既济为法,以“于空处用功,以意导气,不加丝毫气力,丝毫色相,---”主导,是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用于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功法,使之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它不仅可以使血液循环畅通,新陈代谢旺盛,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同时使全身肌肉得到惰力性的体育锻炼,使人体产生一种由内外相统一气功,从而给大脑以良性刺激,在相对的静止状态下,体会轻松舒适之感,对大脑也是良性刺激,入静后,进而产生抑制性保护作用。自然门桩功站桩与行桩两种。站桩功有童子抱佛,正、倒八字式,令牌式等。它在相对静止状态中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气于体内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能力,还可以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在站桩修炼中,采取要意微守丹田,含眼神、调鼻息、缄舌气、凝耳韵。“以意导气,意到气到,意止手止,是气纯养归根”。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将劲力有效调动起来,同时更注重意微守丹田。丹田乃气机发起之源,只有充分把握和启动丹田,才能实现身劲布贯周身。行桩有内圈手,三、四、六块砖,道桩等。其方法则是在运动中通过单式习练,使肢体在运动中自然八面生力,任何方向上皆可打可化,运转自如。进一步把站桩中所练出来的内涵与运动实战有效的连接到一起,得以有效的发挥其搏击实际效果。

自然门桩功练法:

一,站桩

1,童子抱佛:预备式(立正式,双掌贴大腿双侧),口闭,以鼻呼出一口气,肩自然下垂,尔后吸气至丹田,形成微守,呈垮肩下气之诀。眼帘下垂。第一节:双掌成拳提至腰间,成掌向左右分开,至头顶双手手指相虎口相交,左掌覆至右掌面对时,压至谭中时,虎口相交,左掌覆至右掌面,同时提左脚。初练时,可意微守丹田。练到一定程度(三个月),可在意微守丹田前提下,以意导气,采用o行呼吸。第二节:将虎口相交,左掌覆至右掌面下垂至丹田,左脚下垂右脚(成立正式);成掌向左右分开,至头顶双手手指相虎口相交,右掌覆至左掌面对时,压至谭中时,虎口相交,右掌覆至左掌面,同时提右脚。

2,正、倒八字式

a,倒八字式。预备式,双脚并拢呈立正式,胯肩下气,意微守丹田。双掌成拳提至腰间。双拳成掌向左右分开,至头顶由颜面下,同时,双脚跟外移,尔后脚尖内收相对(呈一字型),提肛收腹,身体缓缓下沉,双手覆至双胯,双眼视前方。

b,正八字式。由上式缓缓起身,双掌向左右分开,由颜面下的时,左脚以脚后跟向左方移,右脚向右方移,双脚一前一后(脚后跟相对,呈一字型),提肛收腹,缓缓下裆,双掌覆双膝至上,双眼视左前方。双脚恢复立正式,同时,双掌向左右分开,由颜面下的时,右脚以脚后跟向右方移,左脚向左方移,双脚一前一后脚后跟相对,呈一字型),缓缓下裆,双掌覆至双膝上,双眼视右前方。

自然门站桩要求含眼神、调鼻息、缄(jian)舌气、凝耳韵。头顶悬,以双足平行而立,间距略逾肩宽,百汇与会阴、肩井与涌泉形成一条线。沉肩、垂肘、松胯、松委中,桩功以中、矮桩为主,一般屈曲120度——150度左右定位,即如同固定在空间,不能发生任何方向的位移;“带脉”以上躯干自然中正;重心居足中或稍置于足前掌;双手自然处置,环抱,托抱,垂放随己意,时间不限。此功可作养其脚腿筋骨功,又可作为站桩功。

二,行桩

1,三、四、六块砖

(1)三块砖

所谓的三块砖即将三块砖摆成品字形,其相距略宽于肩。面南背北。预备式为抱背手(虎爪掌),右手在前(与眼部平),左手在后(与胸前)。左右双脚分别站1,、2号砖上(马裆式)。左脚过步至3号砖,右脚移至1号砖上,与此同时,以腰带左手掌至右前方(西南方)与左脚呈一条线,右手收至胸前;右脚退3号砖,左脚移至1号砖,手形为左前右后抱背手。右脚移至1号砖上,左脚移至3号砖,与此同时,以腰带右手至左前方(东南方),与右脚呈一条线,左手收至胸前;左脚退1号砖,右脚退至2号砖,手形为右前左后抱背手。如此循环往复习练之。三个月后练四块砖。

#

(3)

# #

(1) (2)

(2)四块砖

所谓的四块砖即将四块砖摆成正方形,1、2号砖平行,3、4砖与之对应,其相距略宽于肩。面南背北。预备式为左抱背手(虎爪掌),(左手在前(与眼部平),右手在后(与胸前))。左右双脚分别站1,2号砖上。左右掌转掌,使手心向上,在右掌从左掌向左前方穿出的同时,右脚过步至3号砖,以其前脚掌为轴转360°,左脚踩4号砖,成右抱背手(右手在前(与眼部平),左手在后(与胸前))。三个月后练六块砖。

# #

(3) (4)

# #

(2) (1)

(3)六块砖

所谓的六块砖即两个品字形下方拼合中间四块.左右各一块(如下图)。右脚踩在1号砖,左脚踩2号砖,成马裆左抱背手式(左前右后),右脚移至6号砖时,身往左侧到同时,以右掌左按,左掌收右掌后呈抱背手式(左前右后),右左脚过5号砖,双掌变阳掌,左掌从右掌面穿出,内转左脚,右脚落4号砖,成马裆左抱背手式(左前右后),尔后右后手掌弧线向外撑,左掌弧形回收,成马裆左抱背手式(右前左后)。

# #

(4) (5)

# #

(3) (6)

# #

(2) (1)

2,九星躲闪桩

所谓的九星躲闪桩乃用九根桩埋入地下,上留1米,按八卦数排列,分中西南北五方,内含八门之形,其顺序如下图。八卦的八个方位加上中央合称九宫,下裆随意绕其桩闪躲之,穿行绕走称为“九宫步”,也称“飞九宫”、“走九宫”。初习九宫步时,其行进顺序采用世传“太一行九宫之法”。即“始坎、次坤、次震、次巽、复息于于中宫。自中宫至乾、次兑、次艮、次离,一周毕矣。”此顺序称为“顺穿”。“逆穿”则是由离宫返回坎宫。这个顺序还被描述为“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见下图)。即:顺穿时先从第一宫始,依次环每宫绕走一圈,至第九宫,逆穿时从第九官起,依次绕行返归第一宫。此法娴熟后,可不依九宫顺序,随意绕宫穿行,练其身法步法,闪者用轻劲,躲者用脆劲,亦可随意练习拳脚散招。把置于九宫的标志物假设为敌手,遇之或闪让,或击撞。宫与宫之间的距离可,随训练程度的提高逐步缩小。开始时株行距可宽至五尺,渐次减少为二尺或仅容侧身而过。桩高度亦可渐矮之。练至飞燕穿林,方为成功。称为“九星躲闪桩”,

(一)

o

巽 坤

(六) (八)

o o

震 中宫 兑

(七) (五) (三)

0 o o

艮 乾

(二) (四)

o o

(九)

0

九星躲闪桩行走顺序:面南背北立于中宫边,双手成拳提至腰间,半面右转,左右拳成掌向左右分开,至头顶后,从颜面压至丹田(气微守丹田)。双掌成虎爪掌(左前右后),开左步行走,绕中宫走圈后,到离(一)宫时,双掌成阳掌,右掌从左掌上穿出,成右虎爪掌,右旋,穿过中宫,到艮 (二)宫时,双掌成阳掌,左掌从右掌上穿出,成左虎爪掌,左旋,(以下左右旋换掌相同)。穿中宫,到兑 (三)宫时右旋,到乾 (四)宫时左旋,绕一圈后,到中宫时右旋,行至巽(六)宫左旋,行至震(七)宫时右旋,绕震(七)宫行至坤(八)宫时左旋,绕坤(八)宫一圈后,行至坎(九)右旋,绕一圈后可倒顺序返回。如此反复行走,准备收功时可先逆后顺走数圈 ,收功。九星躲闪桩一般走10--20分钟,其走法亦可用内圈手的走法。

3,内圈手

内圈手格言:“身似弯弓手似箭,眼似流星腿似钻。”

心法:“垮肩下气”,就是先由鼻出气一口,嘴闭,以鼻呼吸,小腹放松,意微存丹田,在一呼一吸行气中,使气在身体成0形运行(大,小周天)。上达百汇,中至七坎,命门,下至涌泉,从而使百脉自然畅通。这样方法既可以用在走内圈手上,其0形呼吸亦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中,使人体行气不滞。

手法:垮肩下气方法使得人的身体自然形成前如井后如饼(弓形),然后双手从往上合后下至丹田(手掌心向下),先左手往上(手心朝上),手行成虎爪,以意运臂,以气贯指。在上左脚的同时,左手成掌从丹田,经七坎,口出(手上撑的高度以以头顶为度),在虎爪掌提至与肘部,肩部成弧形时转腕(手心向外)收回至丹田,然后出右手。要注意以“手不离怀”为前提,左手出,右手则在怀里,一前一后相互照应,使双手成为可御、可拿、可发、可打利器。

走法:当提左手时,左脚和左手同时提起往前,先以脚趾和脚前掌先着地,然后出右脚。要求行走时脚踝、膝、髋关节松活。

练内圈手时身体一定要松心要静,不着相,动作自然,在走圈时成顺逆环习之,由慢到快,由大圈到小圈。要求“久转不离原标”的同时,眼神应照应到上下左右、前后方圆,走圈时要求手眼身步脚步法要自然协调,在左右转换时应练到以单脚转(钻),达到“腿似钻”的目的。

自然门桩功通过简单的形式,使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自然的调整,诸如脊椎的运用、力量的搭配、间架的结构组织、弛张速度、肌肉松紧、神经传导、意识感应、精神发挥、以及带脉、丹田的自然祥和充盈等等,特别是行桩更能使人体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微循环再到整体均衡,均得到调整锻炼,能达到站桩所达不到的效果。功成应敌时,即可懂劲借劲打劲,此功法还可医身步法不良之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宫八卦拳基本功法
游身八卦九宫掌(上)
武术集萃【44】
九宫八卦拳核心功夫:练势行拳图解
武当 | 内家秘传正宗穿花扑蝶功
九宫绝杀十八腿之“踏罡步斗九宫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