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热曝万物 万物不可逃——咏暑热古诗词赏析(三)

        大热曝万物  万物不可逃

            ——咏暑热古诗词赏析(三)

                      川    雪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和蔡仲谋苦热》,极写“热得流油”的苦况: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人亦畏絺綌,况乃服冠袍。 

广厦虽云托,呼风不动毫。 

未知林泉间,何以异我曹。 

蝇蚊更昼夜,肤体困爬搔。 

四序苟迭代,会有秋气高。 

诗的前四句总写酷热天气的威力:太阳暴晒着世间万物,草木、动物和人等万物,均无处可逃。世间就像一个大火炉,人人都在火炉之中,真是无处可逃。有的人燥热,身体里像要喷出火来;有的人汗湿了,身体热得像要流出油脂。诗人用“热的流油”来形容炎热,可见是热到了极致。

接下来具体描写世间万物面对酷热的无可奈何:飞鸟、走兽热得厌恶自己身上的羽毛、皮毛,人也害怕穿葛布衣服,更何况那些官员还要戴官帽穿官袍。宽广的厅堂虽能遮住骄阳,却吹不进一丝风。那些讨厌的蝇蚊更是昼夜不停,在人畜的肤体上爬动叮咬。真是万物陷酷热,逃也无处逃。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感叹道:一年四季自有迭代,秋高气爽的时节自会到来。表达了对秋凉的期盼。

北宋诗人王令的《暑旱苦热》,想象奇特,豪情满怀: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这首诗是王令的代表作之一。全诗想象奇特,气势恢宏,抒发了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胸襟,体现了其雄健瑰奇的诗风,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称之为“骨气苍老,识见高远”。    

诗的开篇便不同凡响:“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前句写“清风”——凉爽的风对驱暑显得无能为力。乍看,这似乎不合风能驱暑的常情,其实,这正是诗人的匠心所在。这样写,固然是指清风小而无力驱暑,而更主要的是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旱之甚,酷热难当。这句中的“屠”字下得尤为精妙。“屠”,是杀掉的意思。“屠得热”,即将“热”人格化了,又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恨暑热的情感。若将“屠”字改为“驱”或“消”,诗句固然也通,而艺术效果则远不及“屠”来得好。后句写太阳迟迟不肯落下,以落日穿上翅膀飞上山来加以反映,也较为形象生动。    

读这两句诗,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种情景:时值酷暑,大旱不雨,小河干涸了,土地龟裂了,禾苗枯萎了,而太阳又偏偏不肯下山,炎气蒸腾,热得人们坐立不安。    

如此暑旱酷热是怎样造成的呢?诗人认为这是由于老天爷的缘故,于是续写出了:“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这里的“天”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它不痛惜“河汉”(指银河)干涸,这与人害怕江海枯竭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应该说,“人固已惧江海竭”这句还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人们最害怕的还不是江海枯竭,而是因暑旱酷热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无力解决的生计问题。这也就紧扣住了诗题“暑旱苦热”中的“苦”字。“河汉干”诸语,想象瑰奇,令人拍案叫绝。    

如果说,这首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写暑旱酷热,反映诗人憎恨“热”、“天”之情,那么,后四句则重在发抒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其博大的胸襟。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昆仑”是我国西部的高山,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蓬莱”是古代传说中渤海三座仙山之一。这些都是诗人心目中无暑旱酷热之苦的清凉世界。诗人由“暑旱苦热”想到昆仑、蓬莱等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这是极其自然的。如此清凉世界对饱尝暑旱酷热之苦的诗人产生的吸引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诗人想到更多的是:“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不能将整个世界拎在手里同去,又怎忍心只身独往那清凉世界昆仑和蓬莱山呢?这里,诗人尽情抒发了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的胸襟。“手提天下”诸语,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古诗词不如直接看诗词赏析-----点点看
看古诗词不如直接看诗词赏析
『古诗词』豪放诗词赏析目录
#诗词 #赏析 #古诗词 #美句分享
#诗词古诗词#诗词名句赏析
立冬 • 古诗词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