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
userphoto

2023.02.01 北京

关注

   本章内容编排思路是从认识原子结构,去寻找元素间的规律,从而发现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再思考原子之间如何形成物质,即化学键。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性质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即按KLM顺序排列。

(2)原子核外第n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3)原子最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只有8(K层只有2)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 

巧记10电子微粒18电子微粒

(1)10电子微粒

(2)18电子微粒

2、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

3、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2)将相同电子层数的放一横行,称周期;周期数=电子层数
(3)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放一列,称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周期表结构

5、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判断

金属性是指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能力,与失电子多少无关。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位置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2)根据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3)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碱性越强,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与得电子数目无关。

(1)根据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H2越易化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对应阴离子(或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强弱判断,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4)根据置换反应判断,An-+B=A+Bm-,BA的非金属性强。

6、四同法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7、元素的结构、位置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1)由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推断

(2)由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特性)推断

(3)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

这块内容记忆性知识多,需要整理归纳并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练习题(含解析)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
第一章 第二节 第3课时.doc
元素周期律学案(3)
高中化学|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
免费领取这份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考点分析+试题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