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柴胡汤头痛

首页

养生之家网用户中心下载客户端

小柴胡汤加减治头痛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7-28 15:58:26
养生之家导读:头痛,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头痛,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许多慢性疾病之中。多因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或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所致。本病源于《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素问·五脏生成篇》:“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伤寒论》论述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头痛。《东垣十书》指出外感与内伤均可引起头痛。《丹溪心法》认为头痛多因痰与火。《普济方》:°。

“气血俱虚,风邪伤于阳经,入于脑中,责令人头痛。”《古今医统大全·头痛大法分内外之因》:“头痛自内而致者,气血痰饮,五脏气郁之病…自外而致者,风寒暑湿之病…”。

西医学偏头痛、周期性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及慢性阵发性偏头痛等,凡符合头痛的证候特征均可参照头痛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谢氏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头痛60例,疗效显著。治疗药物为:柴胡15g,党参、黄芩、半夏、川芎、延胡索、钩藤、香附各10g,白芍12g,甘草6g。若夹风寒者酌加荆芥、防风、羌活;夹风热者酌加菊花、石膏、薄荷;夹风湿者酌加苍术、防风、藁本;夹痰浊者加茯苓、白术、石菖蒲;气郁重者加佛手、香橼;兼血虚者加黄芪、当归;夹瘀血者加桃仁、红花、赤芍;兼肝阳上亢者去党参,加天麻、石决明、珍珠母。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10日为1疗程,2个疗程统计疗效。治疗结果治愈38例(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有效18例(头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伴随症状明显好转);无效4例(头痛及伴随症状均未缓解),总有效率93.3%。

胡氏74采用加减小柴胡汤治疗少阳风火头痛56例,疗效满意,并与内服镇脑宁胶囊和西治疗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方法:疗组采用加减小柴胡汤治疗。药用:柴胡10g,法半夏10g,黄芩10g,玉竹15g,甘草10g,丹参20g,牡蛎2g,白芍20g,钩藤10g,白蒺藜12g,夏枯草10g,菊花12g。每日剂,水煎取汁,日服2次。对照组内服镇脑宁胶囊,每次5丸,每日3次;西比灵5mg,晨起1次顿服。两组均以20天为1疗程。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显效40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2%,对照组临床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雷虹75】用小柴胡汤化裁治疗少阳头痛50例;其中女42例,男8例;治疗方法:小柴胡汤:柴胡12g,黄芩、太子参、大枣各15g,水半夏9g,生姜、甘草各6g肝胆郁热型(头胀痛、跳痛为主,伴口苦,咽干,目胀,性情暴躁,大便秘结,数日未解,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去太子参、大枣,加丹皮、炒栀子各9g,郁金15g,生大黄(后下)6g;气虚血瘀型(头隐隐作痛日久,反复发作,失眠或思虑过度而加重,舌体胖大,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脉弦细或弦涩)加川芎、当归各12g,地龙15g,丹参30g,重用太子参30g;外感风邪型(外感后诱发头痛,牵扯痛或闪电样痛为主,常牵扯及同侧前额、眉弓冷痛和同侧或双侧的颈项强痛,微恶寒,脉弦紧)加羌活9g,细辛6g,白芷、川芎各12g。日1剂,水煎服,服药半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38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朱爱欣7用小柴胡汤治疗顽固性头痛33例,治愈17例(51.5%),显效9例(27.5%),有效6例(18.2%),无效1例(3.3%),总有效率为96.7%。

【病案举例】

1.刘某,男,54岁,1998年11月4日初诊。近5年来,每于午饭后2时左右左头部抽痛,遇寒冷痛甚,痛时服止痛片不效,1~2小时后可逐渐缓解。多处求治,脑电图、脑血流图、颅脑CT等均无异常,经中药养血祛风、平肝和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及多种西药治疗少效。有胃痛史,头痛则胃脘不适食欲不佳,嗳气频作,口苦,肢体倦怠,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查血压:113/90mmHg,余无异常。诊断为邪郁少阳头痛。治宜和解治之。处方: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15g,陈皮10g,炒麦芽、炒谷芽各10g,甘草6g,大枣7枚,生姜3片。水煎服,药进10剂后头痛少发,疼痛大减,后出人调治月余而愈,随访1年,头痛未发。

按:《伤寒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患者头痛以左侧为主,时间较长,头痛发作有时,见口苦,脉弦等柴胡汤证,用柴胡汤和解少阳,加川芎、当归、白芍活血通络止痛;陈皮、谷芽、麦芽理气健脾助运,共有和解、活血、和胃之效。

在临床上,对久病疾,经用常法治疗不愈且经现代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者,用柴胡汤往往有效。我们认为其运转枢机、通上焦、和津液的机制是一致的。

2.马某,女,52岁,工人,2004年5月13日初诊。患者头痛20余年,疼痛部位以头两侧为重,总于每日上午10时15分开始发作,至午后17时左右缓解。头痛呈跳痛状,每遇天气变化或风吹后即作,伴心烦口苦,人夜后口干,腰酸,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

CT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予止痛片治疗。初服1片即可,后服用两片方能缓解。予小柴胡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柴胡25g,黄芩15g,制半夏12g,党参12g,川芍9g,白芍30g,甘草10g,延胡索10g,菊花20g。水煎服旧1剂5月17日复诊:服上方4剂后头痛大减,但上午9时至午后17时左右仍有头痛,自觉口苦稍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稍数。上方增损又服数剂获愈。

按:据症辨知,该患病位应在少阳,病机为邪郁少阳、枢机不利,治疗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又虑其病程较久,阴血耗伤,并伴心烦、口干等症状,故再投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之芍药甘草汤,共奏和解枢机、清热养阴、缓急止痛之功,加川芍引药上行、行气止痛,延胡索增加止痛力量,菊花清热解毒。由于方证相符,故获效如桴鼓。

3.陈某,女,31岁,1993年3月2日诊。患者头痛2年,病初一侧太阳穴处及耳尖上疼痛,继则两太阳穴处皆痛,时轻时重,每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经期头亦痛甚。曾经驱风止痛中药及针灸治疗,其效不显,舌苔薄白稍厚,脉弦数。脑电图检查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此乃风邪侵袭少阳经脉,上扰清空而致头痛。治以疏风散邪,和解少阳。给予小柴胡汤加川芎10g、白芷10g、当归10g,服5剂,头痛减半,服至12剂,头痛乃愈

按:本例患者,病虽在头部,而邪在少阳,治疗当从整体出发,从头痛的部位和兼证进行辨证,法当清解少阳为主,止头痛为辅。故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酌加辛香活血之品,以助消散外邪。

4.陈某某,女,53岁。2001年5月6日就诊。患者自述偏头痛20余年,多年来遍求医药,迭服温阳、祛风、化痰、活血、镇痛等中西药物,终无明显效果。诉每日必发头痛,牵引颈项不舒,胸闷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其虽形体健壮,但却淅恶风,手足逆冷,舌淡苔薄白,脉沉弦细。证属少阳枢机不利,阳郁于里不能通达经脉,类似《伤寒论》少阳病篇曰:“阳微结证,故不治头痛而治其本,治宜疏利枢机,通阳行经。方用小柴胡汤加减,药用柴胡15g,黄芩10g,党参10g,半夏10g,白芍15g,枳实10g,僵蚕15g,葛根15g,生姜6g,大枣8g,炙甘草6g。服药5剂后头痛明显减轻,再服5剂,若大便软,其间1日复又头痛发作,守上方改枳实为枳壳,加川芎10g,全虫5g,继服8剂,头痛未发手足转温,嘱守方隔日服用,月余而愈,随访半年未有复发

按:此病例虽表现为偏头痛症状,但细观仍为枢机不利,阳气内郁,不能通达之故,故见恶风、手足逆冷之象,如误为虚症妄加温补,非但无一利而有百害,以小柴胡汤疏利枢机,开郁通阳,头痛则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痛引经药。太阳头痛选加羌活、防风 阳明头痛选加白芷葛根 少阳头痛选用川芎、柴胡 太阴头痛选用苍术 少阴头痛选用细辛 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等。如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 阳明经病用升麻、葛
小柴胡汤医案,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验案举隅
经方应用三十三——小柴胡汤(1)
小柴胡汤治疗失眠及其他
朱进忠运用柴胡龙牡汤治案七则 - 百家医案 - 伤寒论坛 - 振兴国医,从我做起!中医 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