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7岁湖南老人,一生跨越三个世纪,13个孩子却没一个长大成人

湖南省不愧为我国的一块风水宝地。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的近现代历史上,潇湘大地人才辈出:

清末重臣曾国藩左宗棠,革命先驱黄兴秋瑾宋教仁,民国大儒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还有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共和国开国元勋们,名字太多实在数不过来......

而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是一位普通湖南人的故事。

虽然是普通人,但她的经历可并不普通。

田龙玉与家人

早在她年过百岁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媒体注意到了这位老人不平凡的人生,但当时也没有几个人能想到,与毛主席同庚的这位老人,居然能够追平“中国十大寿星”榜单上的头名。

她的一生横跨了三个世纪,历经了百年沧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在自己生前去一趟首都北京看一看。

不过,穿越百年世间,她的人生已经足够丰富,足够完美了。

田龙玉

前半生经历坎坷的百岁老人

她的名字叫做田龙玉,土家族,来自湖南省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官庄乡新民村,于2020年9月28日去世,享年127岁。

凤凰县又被称作凤凰古镇,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曾经因为走出了著名作家沈从文而声名远扬。但其实,田龙玉的人生才更符合他们家乡的名字——如凤凰涅槃一般,亲身体验了人世间的一切冷暖。

田龙玉出生于1893年,与毛主席同岁,少年时期经历了满清王朝覆灭,以及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而她青少年所经历的时期,还是旧社会妇女地位普遍不高的时期,可想而知她的前半生是怎么度过的。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特别是乡下较为偏远的地区,环境封闭落后,民生凋敝,生产能力缺乏导致经济水平低下,人们普遍都吃不饱穿不暖。

清末旧社会妇女

乱世中的男人,基本上不是出去当兵从军,就是在家种田耕地,承担家庭壮劳力的任务。

女人的职责自然以生儿育女居多,可是在无法保证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女人生孩子的条件是非常有限的,即便是生出来了,也很难保证孩子能在缺食少药的情况下保持健康。很不幸,田龙玉的孩子们就是如此。

根据统计,年轻时候的田龙玉共生下过13个孩子,但非常遗憾的是,这13个孩子由于落后的抚养条件以及疾病的侵扰,居然没有一个长大成人,唯一一个活到成年的孩子也在18岁的时候因为得病而去世。

如此凄惨的人生经历自然让田龙玉非常伤心,直至她丧失了生育能力,也没能在膝下留得一儿半女,只有自己的养女张桂英陪伴在身边。

清末小孩

不过,在平淡生活中经历了大起大落的田龙玉老人,心态逐渐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平和,她明白,身边的人早晚都会离去,自己一定要调整心态,好好活下去。

到了1973年,田龙玉的老伴也离世了,而当时的田龙玉已经80岁高龄,她的养女张桂英承担了照顾田龙玉的责任,陪伴在田老身边一起生活,长达33个年头。

直到2006年,张桂英的女儿滕召珣把113岁的田龙玉老人接到凤凰县城,她才得以走出居住了上百年的乡下环境,来到城里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如果按照生活环境来区别,那么田龙玉老人的前半生,应该是她113岁之前。

田龙玉

在那之前,她的一切生活都是根据乡下的习惯来运转、来支配,而且这个周期长达113年,期间身边的人因为自然规律不可避免地离开人世。

田老认识的人越来越少,认识她的人也越来越少。

孤独感时不时会向她袭来,久而久之,她习惯了这种身边人来人往的经历。

说老人经历了“百年孤独”,可谓货真价实。不过,田老的身体能活到120多岁,跟她在农村生活的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老人的一生中,“劳动”是主旋律,她从小就在家里帮助父母放牛、砍柴、喂猪、割草,能干的农活全部都干过,练就了她较为强健的体魄;结婚成家后,她作为专职家庭主妇,又开始打点家庭里里外外大事小情。

田龙玉与家人

而且,她还不止干家里面的活,还在外面帮人做工。

她打扫家务是一把好手,在老伴去世后,80岁左右尚能自如活动的田老还曾来到吉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县级市)给人当过几年保姆,干家务活非常利索,自己还能出门遛弯买菜,受到雇主的好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此话一点也不假,长寿的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拥有健康的身体。

那么,田龙玉老人是如何保持自己身体健康、心态平和的呢?

田龙玉

从合理饮食到平稳心态的长寿秘诀

我们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状态和遗传因素都不同,健康长寿的秘诀因人而异,不可能有固定模板。

更何况,能活到一百二十岁的老人在现实生活中本就凤毛麟角,即便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也很难像田龙玉老人那样享有如此高寿。所以,在学习田老的长寿秘籍时,我们也要本着一颗平常心。

一般来说,健康长寿的秘诀可以简单分为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平衡。身体上最重要的是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心理上最重要的就是笑看人生、淡然处世。

这两点上,田老做得都非常好。

田龙玉

跟我们所认知的“少食多餐”养生方法不同,田龙玉老人多年来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午大概9点多钟吃早餐,下午5点左右吃晚餐,每餐大约吃七分饱。

她喜欢吃红薯、时令的蔬菜和水果,还有包谷、粗粮等谷物。而她个人最中意的食物类型则是豆制品。

养女张桂英说:“米豆腐、水豆腐、冻豆腐,甚至豆腐渣,只要是豆腐制品,她都很喜欢吃。”

跟普通人相比,田老的荤菜吃得很少,这一点比较符合我们平常人的认知。她只会让张桂英给她做一点炒肉片、肉沫之类的肉食,除此之外摄入的食物大多数蔬菜水果和谷物。

仅有比较喜欢吃的肉菜是红烧肉,有的时候她会让张桂英或者滕召珣去买点五花肉回来做红烧肉吃。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她还是主要以素食为主。

田龙玉

家族遗传可能也是她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在田老生活的新民村并没有其他家的百岁老人,但田老的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都活了将近百岁,“基因优势”是其他寿星所不具备的。

除了饮食劳动以及家族遗传因素之外,田龙玉老人的心态是更值得人称道的。

尽管她曾经在年轻时失去了多达13个子女,但为了对自己和家庭负责,她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

张桂英说:“她就是心态非常好,思想上没有什么压力。现在的她就像个三岁小孩子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哄着她、让着她,但她自己从来不争不抢,心态十分平和,比我们看得开。”

子女相继夭折的沉痛打击都能挺过来,享有横跨三个世纪的高寿,可想而知老人的心态还是非常坦然的。

田龙玉

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能够看出老人的心态之好。每逢仲夏时节,田龙玉老人总是身穿一件单衣、黑色长裤,坐在门前树荫下,用蒲扇扇风乘凉。

有人问她,您怎么不吹风扇啊?她说,我当然吹啊,但是不能直吹,扇子摇累了再吹。医生说我身体这么好,能活到一百五十岁!

不贪凉不怕热,心态乐观坚强,从来不争名夺利,长寿的老人大多都是如此。

多年的每日两餐坚持,以及她年轻时热爱劳动所打下的底子,兼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加上部分家族遗传的因素,让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十分健康。

120岁左右的时候,田龙玉老人依然体态微丰,眼不花,耳朵不聋,思维比人预想得要敏捷,能够听清楚别人对她的提问。虽然只剩下了7颗牙齿,但这些牙齿还都非常坚固,戴上假牙吃饭讲话都没有问题。

田龙玉

2012年的重阳节,一位老年呼吸科专家来到田龙玉老人家中为她做体检,发现她除了双眼患有白内障、听力稍有下降之外,其他生理指标都没有明显异常,心电图、肺功能和肝功能都十分令人放心,完全不像是一个已经120岁的老人。

气色上,田老同样非常饱满,面色红润,头发半黑,精神矍铄,皮肤比普通的老年人看上去还要细腻,没有任何的老态龙钟的迹象。

脸上的老年斑不多,笑起来脸上的一道道皱纹聚在一起,看着十分亲和又喜庆。这些皱纹就像是大树的年轮,每一道都是岁月留给她的印记。

由于媒体的报道,很多当地人乃至全国的人都慕名而来,想要向田龙玉老人学习健康长寿的秘诀,有的时候家里会同时接待好几拨客人。

田龙玉

面对这些来探访的客人,她不仅会笑眯眯与人交流,还会对着客人的镜头比出剪刀手“耶”的手势,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这架势,根本就不像是一个120岁左右的老人,可能更像一位80岁的老人。

2008年,中国老年学学会在各地推荐的百岁老人中,按照出生顺序评选出首届“全国十大寿星”,时年115岁的田龙玉成功入选,排在前十位。

而且,她还是湖南省第一寿星、湖南省唯一一位入选“全国十大寿星”的百岁老人,跻身全国十大寿星排行榜的前三名。

田龙玉获取证书

没能去北京看一看成为了永远的遗憾

然而,即便人生跨越了三个世纪的光阴,田龙玉老人生前还是有一个很大的遗憾未能完成,那就是:来到祖国的首都北京看一看。

田龙玉人生中有超过110年的时间是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度过的,即便是有过在县城当保姆干活的经历,所行的范围也十分有限,这么大的年龄,她自己又无法自如出行,家人也不放心。

外孙女滕召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之所以在老人家113岁的时候把她接到凤凰县城,就是为了在外婆有生之年,能有机会体验一把外面的世界。

否则,她的生命长度早已足够,但宽度实在太过于欠缺,活了这么久却从未去想去的地方看看,实在是人生巨大的缺憾。

田龙玉

更何况,老人有非常想去的地方——韶山毛主席故居,和首都北京。韶山位于湖南省内,对老人来说相对还方便一些。

2007年春天,田龙玉老人应湖南省马王堆疗养院的邀请,担任其健康长寿形象大使,也正是这一年,田龙玉老人的故事开始逐渐被外界所知晓。

作为疗养院大使,自然有很多媒体前来对田老进行采访,当被问到有什么心愿的时候,田老面对镜头笑着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去韶山,去毛主席家乡看一看,去他居住过的地方瞧一瞧。”

田龙玉

恍然间,人们忽然意识到,眼前的这位老人与伟大领袖毛主席居然同庚。

老人的愿望必须要得到满足。当年秋天,女儿张桂英和外孙女滕召珣组织并陪同田龙玉老人,历经几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

来韶山的那天,田龙玉老人难掩兴奋,家人劝她在路上休息一下,她却并没有,而是一直望着窗外的风景,想把这一百多年来没看过的景色看个够。

在韶山毛主席故居,田老游览了几间毛主席少年时代居住过的茅屋后,感慨地说: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住得和我们差不多嘛,这辈子能来韶山冲看一看,我如愿以偿了,值了。

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

不过,既然看了韶山的景色,田老自然想再去首都北京看看。后来已经120岁的田老跟家人们说,自己还想去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地转一转。

这可难坏了张桂英和滕召珣。从湘西到韶山尚且需要5个多小时的车程,从湖南到北京的路程更为辛苦。

而且铁路局和民航局都有老人乘坐的年龄规定,田龙玉的年龄不太可能乘坐高铁、火车或者飞机,滕召珣只能安慰外婆说,您一定要好好活着,等您体力养得足够好的时候,就开车带您去北京。

虽说去北京不太现实,但再去一趟韶山还是足够的。

田龙玉

2019年国庆前后,53岁的滕召珣带着2000块钱,和儿子一起带着外婆田龙玉和自己的婆婆还有几位家人一同去韶山玩了一趟。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路途不那么辛苦了。我儿子开7座的车,外婆坐在副驾驶,位置宽敞,还能吹吹风、看看窗外的风景。老太太都126岁了,还兴奋得跟个孩子一样。”滕召珣说。

再赴韶山,又一次激起了田龙玉老人前往首都北京的欲望。

在她看来,去北京就像是“朝圣”一般,如果能够成行,真的是此生无憾了。而且在滕召珣看来,外婆的身体完全可以达到全家自驾前往北京的标准,她开始筹划这一趟“朝圣”的旅程。

北京

网上有很多人得知此事后,都表示愿意出钱出力帮助田龙玉老人圆梦北京。

有一位武汉的热心人士还打算动用自己的资源,在2020年春节期间带老人一家前往北京游玩。

但可惜,天不遂人愿。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受疫情影响,全国的春运客流被迫切断,田龙玉老人的北京之行就这样作罢,且遥遥无期。

滕召珣自然也很失望,但她安慰外婆说,这是老天爷心疼您,让您好好继续调养身体,等到疫情得到控制、身体机能得到恢复,再去北京也不迟。

然而,老人没能等到去北京的那一天。

田龙玉(中)

身体素质再出色的人,也抵不过岁月的侵蚀

多年来,田龙玉的身子骨一直非常硬朗,就连感冒都很少得,唯一的疾病是脚气,发作起来奇痒无比,百爪挠心。

进入2020年以来,老人的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脚气发作得比此前频率要高一些。

为了不再忍受脚痒的煎熬,田龙玉老人居然背着家人用缝衣服做活的针扎自己的右脚踝,然后捋经脉放血,试图通过“放毒血”的民间偏方来止痒,不劳家人费心。

然而,127岁老人的皮肤之脆弱,真的是已经到了吹弹可破的地步,老人自己折腾了一通后发现脚气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是她扎破的伤口处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化脓后发生了病变,且越来越严重。

田龙玉

“我也不敢埋怨外婆,她也是为了不让我们担心。”滕召珣回忆外婆的时候哭着说道,“为了外婆的脚伤,我们去诊所开药,上医院治疗,但是她年龄实在是太大了,一直没能彻底治好。”

此时的张桂英也已经接近80岁,她的身体开始不可避免地出现状况,患有脑梗死和脑萎缩,为了治疗也花了不少钱,住过一段时间的医院,出院后在家疗养,也无法继续照顾田龙玉。

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女儿滕召珣的身上。面对如此困难,滕召珣并没有灰心或者放弃,而是希望能让外婆恢复健康后去北京转转。

为了这个目标,她不怕苦不怕累,尽心尽力照顾着脚伤难愈的外婆田龙玉。可是看着外婆一天天保守脚气和脚痛的双重折磨,滕召珣有的时候觉得撑不住了,经常躲在屋里或者是被窝里哭。

田龙玉

一方面是哭外婆的疼痛难忍,一方面可能是担心外婆去北京的心愿怕是难以得到实现。

外婆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最后的那段时光只能住在医院。而张桂英同样需要滕召珣照顾,她不得不在母亲和外婆之间来回跑。

外婆弥留之际,已经说不出来话,但仍然握着滕召珣的手,口中似乎念念有词。滕召珣看了后觉得,外婆可能是在说“北京”,但她也不确定。

2020年9月28日凌晨1点30分,田龙玉老人走完了她横跨了三个世纪的生命。当时正在医院照顾母亲张桂英的滕召珣接到外婆去世的消息时,躲开了母亲的目光,跑到病房外大哭了一场。

田龙玉

斯人已逝,但她的人生经历永存。在田老仙逝的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关注田老的人都送来了慰问。

作为“湖南第一寿星”,田老这些年广受湖南乃至全国社会各界的关注,有很多人提供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此,滕召珣委托媒体发布声明,对全社会热心人士多年来的关心和帮助表达谢意。

“外婆走得很安详,她一定会记得大家对她的爱。”滕召珣对外界说。

纵观田老的一生,虽然她生命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山村度过,但她所经历的时代,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是真正意义上的“百年孤独”了。

田龙玉

她的一生浓缩了中国绝大多数妇女在家庭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一切,而她在经历多次丧子之痛后还能享有127岁的高寿,成为“全国十大寿星”、“湖南省第一寿星”,得益于她的劳动、饮食、心态和部分遗传因素。

以及心中所存的那一股信念——想要追随与她同庚的毛主席,想要去北京看看首都的繁华,看看大千世界的变化。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从这个角度来说,田龙玉老人是一位不平凡的人。

她的生命就像是一本用岁月写满了人间冷暖的书,翻开这本书,就能看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发展史,看到我国社会长达130年来的巨大变迁,从而感受到“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

向田龙玉老人致敬,愿她能够在另一个世界安息!


参考资料

[1]向帅.湖南第一寿星去世 享年127岁[N].潇湘晨报,2020-10-21.

[2]木子.湖南寿王田龙玉[J].祝您健康,2013-01(012).

[3]建冬.生活简朴 勤劳好动——记湖南省第一寿星田龙玉[J].长寿,2009-03(058).

[4]秦文军.“每天不走动,身上就难受”——120岁老人田龙玉的长寿经[J].2013-11(0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第一寿星”离世,但80岁还能当保姆、活到127岁的她留下了珍贵健康秘诀
湖南有位老人活了127岁,生下13子,却无1人活过18岁
湖南省第一寿星——田龙玉
她是三湘第一寿星,一天只吃两顿饭,竟还喜欢爬台阶
“湖南第一寿星”田龙玉去世,享年127岁
3位百岁寿星从来不养生,长寿的秘诀公布,仅在于3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