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叙古意|金银平脱

文 | 威

历史上不少昙花一现的技艺如今也只能在博物馆中窥探一二,金银平脱工艺就是这么一种流行于唐代的漆器工艺,仿佛看见了它就能让人回想起什么叫做大唐盛世的景象。

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在制作时将不超过半毫米的金银箔纹片粘贴在器物素胎上,然后用色漆在空白处髹涂数道,再经过反复打磨,使纹片与漆面平齐,这种使金银花纹箔片与漆面平齐,又从漆面中显露出来的工艺称之为“平脱”,因此金银平脱也可算作一种漆器工艺。

△剪箔

△髹漆

和螺钿工艺一样,金银平脱最多是用于漆器上,也兼于铜镜及等其他金属器皿。但由于漆器通常以木为胎,难以长久保存,因此如今所见的平脱器物却以易于保存的铜镜居多。铜镜自商代就开始在中国出现,在战国末期铜镜的工艺达到高峰期,战国开始复合其他诸多成器和不同材质,尤其是镶嵌形式的工艺不断运用在铜镜装饰上。到了汉代,开始使用漆器、金属、骨、蚌等材料嵌入铜镜装饰中,而金银平脱则是唐代十分流行的铜镜镶嵌工艺。

△唐代金银平脱镜局部

金银平脱工艺其实早在唐之前就有了,但自唐代开始才将这种工艺用于铜镜装饰上。唐代金银平脱镜的纹饰一般以花草、禽鸟居多,因金银具有鲜明的色泽,使得整个铜镜的纹饰在光照下都能显出璀璨耀眼的光芒。这也是盛唐时期非常流行的特种铜镜制造工艺。

△【唐】凤鸟花草纹铜镜

大约在商代开始出现了锤打金片作为装饰的工艺,由于技术落后,金片只能简单地附着于器物表面,以表现精美华丽。春秋战国时代,将这种贴饰技术发展为“金银错”,即将金银丝纹样镶嵌入器物表面的刻纹之中。到了唐代,工匠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普遍应用于漆器的装饰制作,形成了“金银平脱”技术。

△金银错

常有人将金银错和金银平脱的技法弄混,这两种都是器皿上纹饰的处理工艺,金银错的纹饰是将金银融在器皿的凹槽内或涂在纹理处,而金银平脱是将采用金、银薄片,裁制成各种纹样,用胶漆粘贴,然后髹漆数重,后细加研磨,使金银片纹脱露出。

△【唐】金银平脱镜

金银平脱镜可以说是十分耗工耗时的奢侈品,平脱镜的制作方法根据铜镜的大小来量身定制纹饰,先在金银箔片上雕刻纹饰,贴在镜的背面,然后反复髹漆到盖没纹饰,等到干燥后再打磨表面,直到光滑细洁并露出金银箔片的花纹,使之浑然一体。唐玄宗时曾大量制造平脱器物以赏赐臣僚。唐代就有史籍记载了唐玄宗和杨贵妃赏赐安禄山诸多金银平脱器,比如金银平脱盘、金平脱宝枕、银平脱食台盘等等。

△【唐】法门寺出土金银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

目前存留下来的金银平脱器大部分都是铜镜,国内外金银平脱镜共有13枚,既上海市博物馆藏1枚、陕西省博物馆藏2枚,中国历史博物馆藏1枚、洛阳博物馆藏2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藏4枚、日本藏2枚、美国纽约哈佛大学藏1枚、波士顿艺术博物馆1枚。

天宝时期一面金银平脱镜大概要三千到五千钱,而当时一匹绢的价格也才二百钱,由于这种工艺太过奢侈浪费,安史之乱之后的肃宗和代宗时期曾数次下令禁止金银平脱器的制造,这种劳民伤财的华贵艺术品犹如昙花一现,此后制造金银平脱工艺就陆续减少,到五代时期基本绝迹。现今能看到的金银平脱器基本都是唐代时期的遗存,保留至今可谓弥足珍贵。

本文作者:秋爷公众号。如需转载,请联系秋爷微信公众号(ID:秋爷),并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工艺贵到皇帝都用不起?
华丽夺目的唐代金银平脱镜
浅谈三门峡唐代特殊工艺镜
漆器极简史:五分钟看懂中国漆器8000年|战国|漆器|工艺
非遗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中国漆器8000年经历了什么?
漆•技法(总结篇)||什么是大漆?螺钿和金银平脱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