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的耳环这么大,格格和妃子们受得了吗?故宫馆藏50件耳环文物

现代人带耳环等耳饰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然而在古代,佩戴耳饰是一件牵涉极广而又复杂的事,说白了,就是规矩很多。

元朝刑法中记载:“首饰,一品至三品许用金珠宝玉,四品、五品用金玉真珠,六品以下用金,惟耳环用珠玉。”,这条法规里规定了六品以下官员的首饰只有耳环能用珠玉,其他首饰都只能用金。

元朝为何要把首饰佩戴写入刑法呢?这大概是和他们男男女女都要佩戴耳环的原因有关。

高士奇在其著作《天禄识余》中记载:“(元朝统治者)虏主及吏民服色一体无别……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即将垂于左右所结的发辫在后合成一辫,男子俱戴耳环。”

佩戴耳环的元朝皇帝元成宗

和元朝人类似,清朝的满族人也是男男女女都要佩戴耳环的(这点来看的确是满蒙一家),满族人获得统治权后,能立法让国人都剃猪尾辫,但是却不能立法让国人都戴耳环(让汉族官员戴耳环,不可想象),也不能独自戴着耳环来面对朝廷的汉族官员,所以满族男性逐渐放弃了戴耳环的习俗。

清朝古装剧里皇帝的发型是不符合史实的

满族人不仅爱戴耳环,而且戴的特别多,当时规定满族女性必须“一耳三钳”,意思就是一只耳朵要打三个洞,戴三只耳环(也有一只耳朵戴五只耳环的),后来满族女性也慢慢受了汉族女性的影响,有些女人就学着汉族女人只戴一只耳环,这事被乾隆皇帝看到了,乾隆勃然大怒,下令:“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已饰,联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即禁止”。

清朝满族女子必须“一耳三钳”

男人喜欢戴耳环的民族似乎不仅限于元朝和清朝,明代《南诏野史》记载了七个蛮族的外貌特征,玉斋君在此列举几个,记载猓猡人“男椎髻镊须,耳环佩刀;妇披发短衣,桶裙,披羊皮。”;记载窝泥人“男戴麦杆帽,穿火草布衣,耳环,跣足;”;记载比苴人:“僰夷别种。男耳环革屐,女白帨束发,缠叠如仰螺。”…….这七个蛮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佩戴耳环。

非洲部落耳环越大越美

无独有偶,明代《留青日札》一书中说: “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在明朝人看来戴耳环是卑贱者做的事,明朝人这么贬低耳环,似乎是要和戴耳环的蛮族撇开关系,不过耳环确实不是汉人发明的,汉代刘熙《释名·释首饰》曰:“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淫好走,故以此琅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从刘熙的记载之中我们知道耳珰本来是蛮夷用来惩戒不守妇道的女人的,后来中原人效仿耳珰做成了首饰中的耳饰。

耳环虽然起源于蛮族,但是并不妨碍它成为一种美丽的东西,甚至耳环是能让男人浮想联翩之物,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是“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的妙龄女子,《陌上桑》里罗敷是一个“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的让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的万人迷。似乎,美女,都得戴一点耳饰。不过耳饰绝对要适合肤色和脸型,断不可像元朝人和清朝人那样男性官员也要戴的。

如今,我们已很难看到明朝和明朝之前的耳环了,不过故宫里珍藏了不少清朝的耳环,它们保存得非常好,这些耳环都是当年格格和妃子们佩戴的,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吧。

清代银耳环

清代玉耳环

清代玉耳环

清代翠秋叶形耳坠

清代米珠龙形耳环

银镀金耳环

清代玉耳环

清代金镶珠翠耳坠

金累丝葫芦式耳坠

清代玉耳环

清代铜镀金串珠龙形耳环

清代银镀金点翠珊瑚喜字纹钉白料珠耳环

清代串料珠缉珊瑚双喜字形耳坠

清代玉耳环

清代玉耳环

铜镀金嵌石耳坠

清代铜镀金点翠凤形耳环

清代银镀金点翠珊瑚喜字纹钉白料珠耳环

清代翠秋叶形耳坠

清代玉耳环

清代银镀金点翠累丝珠石耳环

清代银点翠凤形耳坠

清代铜镀金嵌珠宝耳环

清代玉耳环

清代铜镀金嵌石耳坠

清代铜镀金累丝龙形耳环

清代串珊瑚料珠耳坠

清代银镀金点翠钉珠耳环

清代玉耳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珍品首饰图鉴二》——耳饰、手饰
古代女子首饰
耳饰演变史 值得探究的耳畔风情!
话题
鉴赏|美美与共,看多姿多彩的明清女子首饰
承载女儿梦——精美绝伦的中国古代妆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