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宗师邱处机(三):磻溪龙门修真功
[导读]邱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人,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
进入磻溪苦修炼 交结好友生活悠然
邱处机进入磻溪,看到山高沟深,茂林修竹,百鸟齐聚,便以为是道家修炼的洞天福地,遂凿岩洞(后人称之为“长春洞”)修炼。在此七年期间,他一边参真布道,一边苦修苦行。
他每每谟拜于姜太公钓鱼处、太公庙,对照古圣仙贤参悟道家行世哲理。为磨炼意志,他战睡魔,除杂念,胁不占席,打坐静养。他生活非常清苦,或以山菜野果充饥,或持钵下山求食,常常忍受饥饿之苦。一天大雨,米柴俱无,他下山入村乞食,因蓬头垢面而被拒于门外,恶狗吠叫,将他撵回“长春洞”,无奈只得继续以野菜野果充饥。
在磻溪过着清苦而悠哉生活(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磻溪山中,他发现一种蒲草晒干后既柔软又有韧性,于是,他就以蒲草织做一件蓑衣,一年四季寒暑不变,经年不脱,既可铺也可盖,外出时,晴天遮阳防日晒,风雨雪天遮风挡雨雪。因此,当地人都称他为“蓑衣先生”。
邱处机的物质生活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却很丰富很充实。他在这里交结了好多朋友,还写了大量诗词,后皆收入《磻溪集》中。这些诗篇反映了他在磻溪这段清苦而悠哉的修炼生活。
龙门洞修炼 名声日益增高
1181年春,由马丹阳安排,邱处机离开磻溪到陇门洞修炼。龙门洞四面环山,隐于茫茫林海之中。这里是陇山的一条大峡谷,龙门峡水蜿蜒南流。山上有奇洞异穴,涧底有碧流深泽,仿佛有神仙踪迹。龙门洞洞口高五尺,深二丈余,外大内小,右上有一小洞,那就是邱处机打坐修炼之地。
在龙门洞修炼(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邱处机刚来时,一人独居,烧柴做饭取水,都是他自己干。1182年,马丹阳派其弟子毕知常到龙门侍俸邱处机,自此,柴水杂活改由毕知常做。
终年静坐于天然的石洞中,居住环境恶劣,但邱处机不以为苦,他把吃苦视为修行的捷径。正如他诗中所言:“幽居石室仙乡近,不假环墙世事遥。”他日复一日地静坐、修炼 ,苦炼出道家的上乘功夫。在这期间,他酝酿成极有医学养生价值的著作《大丹直指》与《摄生消息论》。
时过两载,龙门洞的寂寞被打破,慕名造访的人逐渐多起来,上至公卿王妃,下至士庶才人,经常不断,信件传递也日趋频繁。
这从他的应答诗的题目即可见其一斑:“陇州杨氏携月桂栽见访”、“答陇州萧防判书召”、“答曹王妃休休道者书召”、“答京兆统军夹谷龙虎书召”、“答甘北镇孟秀才”、“答李四秀才邀住渭北”、“寄扶风荣宰”、“赠云外子孙可道西州行化”,等等。邱处机的这些应答诗,并非一般的客套应酬,而是借诗论道,针对每个人的具体特点进行劝教,如赠京兆府统军央谷这样的高官,他告诫说:“但能慈忍荒淫,便能名挂仙衔。”
关心百姓疾苦 收徒唐括姑
他在龙门修炼期间,也时时关心百姓的生计甘苦。陕西、甘肃两省大旱,遍地焦土,邱处机在《因旱作》诗中忧伤地写下“铄石流金万物焦,溶肠裂背群生苦。”第二年,瘟疫与饥饿接踵而至,邱处机在《憨物》诗中大声疾呼:“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忍气吞声死不语。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徒劳形。安得大千复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
1185年,山东潍县唐括姑,喜道并有出家的念头,她听说邱处机是位高道,便千里迢迢去陕西投奔邱处机。到了长安,邱处机的好友夹谷亲自写书信,邀他下陇山,并派专人将唐括姑送到龙门洞。
唐括姑喜道(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邱处机为之作诗《赠潍阳唐括姑》以纪之:“东莱之姑性玄远,蕴德含章自超拔。未能捞漉今古原,西出长安载脂牵。殷勤邀吾于陇山,余时杖策徐东还。”并化劝唐括姑:“回头为报姑明取,百岁光阴一寒暑。速抛家业违物情,早作闲人伴仙侣。壶中自游日月长,身外不复衰残殃。跨古腾今别无事,只由大德心开张。”
后来,唐括姑出家,拜邱处机为师,居龙门。1186年冬,宋明一率众来龙门接邱处机下山,返终南王重阳祖庵,随行下山的还有赵道坚、毕知常、于善庆等人。(编辑:怀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邱处机祖师在宝鸡的二三事
【崂山人物】邱处机与崂山
《风景对联三千副》欣赏 一亭静览山间趣
丹阳祖师《别陇州》
陇县:秦都汉关,龙门祖庭
山西这座木石结构悬山顶建筑,仅80米长,是全真教龙门派的发祥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