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否

第十二卦  否(上乾下坤)

泰卦倒转过来就是否卦,泰卦的错卦也是否卦。否泰是相对应的关系。泰为亨、通,否为闭塞、不通。《序卦传》:“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事物不可以始终通达,物极必反,故有否,通达之后就是闭塞。阳升而阴降,泰卦之通是由于阳在下而阴在上,阳升阴降致阴阳相交,天地相通。而否卦之不通则相反,由于阴在下而阳在上,下者愈下而上者愈上,两相背离,天地隔绝。否者,不也。从不从口。引申为闭塞,亦有不能为,不可为之意。

否之匪人。不君子贞。大往小来。

天地相交而万物生养,天地相悖而万物不存。天地人谓之三才,天覆地载而人戴履之,三者相交泰。故天地交而人道立,天地绝而人道危矣。否之匪人,是谓否之道非人之道也。此时阴阳相悖逆,阴在内而阳在外,阴长阳消。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而君子道消,不利于君子之守正自持,故曰不利君子贞。另有释贞为卜问之意,此处似不可取。

朱熹曰:否,闭塞也,七月之卦也。正与泰反,故曰匪人,谓非人道也。其占不利于君子之正道。

高亨曰:否字当重,上否字乃卦名,下否字乃卦辞,此全书之通例也。

乔中和曰:君子以正自居,隐见随时,何不利之有?亦小人不利君子之贞耳。由是而君子往、小人来,而天下否矣。由否之泰,天也;由泰之否,人也。

彖曰。否之匪人。不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大往小来。阳为大,阴为小,自内而外曰往,由外及内曰来。否为泰之继续,乾阳由内升外曰大往,坤阴由外降内曰小来。天地不交阴阳不和则万物无以为生养,故曰万物不通。推之人事,君臣上下人心离散,则邦国必乱。所谓天地闭,贤人隐即喻于此时。乾为君子为阳刚,坤为小人为阴柔,小人在内而君子在外,崔觐(音近)释为君子在野,小人在位之义。阴长则阳消,故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李士鉁曰:天气上升而不下降,地气沉降而不上升,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也。阳来阴去于时为春,则万物生,故泰;阳去阴来于时为秋,万物不生,故否。阳生者,生人之本也;贤才者,国家之阳气也。阳气外越则身死,贤才远去则国亡。

刘向曰:谗邪进则众贤退,群枉盛则正士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则政日乱,故为否。否者,闭而乱也。

马振彪曰:君子道消,盖处否之时,道不得行,不若小人之盛长也。其实君子之道自在,并未尝消。使其道果消,则否运何由而泰?此不过对小人道长而言也。

刘沅曰:小人道长,君子道消,非理之正也。阴阳交际为功,先儒抑阴扶阳,谓阳为君子,阴为小人,不知阴阳和平,乃成功化。夫子于泰、否二卦,发明阴阳不可偏废之义,又推论其得失如此。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俭者,约也。不敢放侈之意。辟,法也。引申为辟除。荣者,桐木也。一种说法认为屋梠两头翘起的檐角为荣。后引申为凡扬起为荣,卑污为辱。禄者,福也。古福禄意同,本无分别。天地不交即上下不通,君臣不睦,邦乱也。此时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君子所宜者潜行遁世,安于贫贱,虽淡泊不忘勤勉自励,以避灾祸。不可贪图官禄爵位,与小人同流合污。此否时小人在位,君子不仕,若勉强为之,则必受其害。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汇,有的版本作彙。拔茅茹以其汇,见泰卦初九注解。否初六与泰初九爻辞大致相同,不同处泰初九征吉,否初六贞吉。亨。泰阳爻主升在下,由内向外,故曰征吉。否阴爻主降在下,故曰贞吉。坤德曰贞。能贞则吉,则亨。否卦小人道长,君子道消。若下三爻往应上三爻,则属小人之亨,乘时作乱,乃一时之亨,非君子之所宜。君子坚贞自守,不求于外,则吉而亨。此亨乃君子一人之亨,是身处否乱之时的自全之道。所以贞吉是针对君子而言,亨则是指初六有应而亨,无分君子小人。

刘沅曰:三阴连类而进,亦象拔茅连茹以彙。然小人之初进,未必便欲害君子,特势盛欲兴,乃害正误国,圣人戒而诱之,言能守正福国利民而吉,则天下蒙福,己亦受赐而亨也。此导小人以正之意。

马其昶曰:泰时君子道长,所拔皆正,曰征吉而不曰贞吉,速其进也。否时不利君子贞,曰贞吉亨,歆之也。(歆,羡也,悦服也。)

荀爽曰:拔茅茹,取其相连,汇者,类也。合体同包,调坤三爻同类相连,欲在下也。贞者,正也。谓正居其所则也。

朱熹曰:三阴在下,当否之时,小人连类而进之象,而初之恶则未形也,故戒其贞则吉而亨。盖能如是,则变而为君子矣。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初六上应九四,上卦乾为君象,故曰志在君也。古人认为,当世之否泰全赖君子在位于否。初六上应九四,正像将要否乱之时,初六以贞正自守,仰望于上,以求九四下应,如同获得君子的肯定。

六二。苞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苞今作包。泰九二曰苞荒,否六二苞承皆指乾坤相对之象。泰以乾包坤,故曰苞荒,否坤欲包乾,故曰苞承,其意小人道长欲包围君子。小人吉。指六二而言,大人否,指九五而言。从卦象上看,六二居坤主,当位有应,坤为小人,故小人吉,九五居乾主,当位有应,乾为大人为君子,故大人因乾坤分离而否。亨指二五相应,小人大人皆亨。如孔子所言:君子亨于道,无往而不可;小人亨于利,无求而不遂。

李士鉁曰:六二居地之中,包天之气,地承天而受其气。小人事君子而能顺其心,得阴之道,故小人吉。

荀爽曰:二与四同功,为四所包,故曰包承也。小人,二也。谓一爻独居,间象相承,得系于阳,故也。大人,谓五。乾坤分体,天地否隔,故曰大人否也。二五相应,否义得通,故曰否,亨矣。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不乱群指阴阳分明,互不间杂。君子不被小人所间,同进共退,故虽否而亨。六二爻居内中正,应于九五,应中贞自守,以防被小人所乱,受否之害。

六三。苞羞。

关于羞的解释有很多,主要的分为两种,一种是取说文进献之意。言卦至六三而阴至盛,否为阴长阳消之卦,群阴进而消阳,故苞羞。另一种取羞辱、羞耻之意,言六三处乾坤之间,阴盛之地,有小人愈盛而包围君子之势。所谓小人道长,就是礼义不存,廉耻不顾,唯利是图。故苞羞指无以为羞耻之意。这种说法更趋合理。另外有取羞为馐(美食)、珍宝之意等,解释都与后者相近。

马振彪曰:包羞二字,括尽小人情状,六三不中不正,当否之世,窃位苟禄,备员全身,不自知其可羞。

刘沅曰:六三居群阴之上,包二与初,为小人之归。阴柔而不中正,羞之所由来也。

象曰。苞羞。位不当也。

言六三处阴之极,以阴居阳位,所谓不阴不阳,不当不正,有如名不正言不顺者号令行事,虽以小人自居而不以为耻,然其可羞之处人人得见。

马振彪曰:曰位不当,勉其履当其位,勿以无耻小人自居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九四上承九五,下乘众阴,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象。如同上传下达之使臣,故曰有命。命者,使也,令也。否本离乱之时,天地分离,宜有咎,而九四得承命之位,联系上下通顺,可免否之咎害,故曰无咎。又一说巽为命为令,四虽不当位而得群阴顺承,故言有命而无咎。畴者,类也,阳以阴为类。离者,丽也,附丽,附着之意。祉,福也。畴离祉指九四得以有命而免咎,亲附九四的臣民亦因此而获福祉。此即《尚书》所言“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之意。

项安世曰:泰三于无咎下言有福,否四于无咎下言畴离祉者,二爻当天命之变,正君子补过之时也。当否之时,苟无天命,四虽有志,可若何哉?泰以命乱成蛊,否以有命成益。命者,天之所命,君子之所造也,道之废兴,岂非天耶?世之治乱,岂非君耶?

《九家易》曰:巽为命。谓受五之命,以据三阴,故无咎。无命而据,则有咎也。畴者,类也。谓四应初据三,与二同功,故阴类皆离祉也。离,附。祉,福也。阴皆附之,故曰有福。谓下三阴离,受五四之福也。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此处进一步阐述了爻辞的意义。否卦本不顺,宜有咎。而九四得以无咎,全赖其有命。处承上启下之位,使君令得行,上下通顺,以致下众承福。故志行即九四志在命之能行,命行则否终福至矣。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休,说文息止也。休否可解释为否至九五而休止,或虽否而无害之意。九五得位中正,居尊位得乾体以行健,虽处离乱而能贞固自励,虽当否之时而能止否,故曰休否。大人吉。九五为大人。其亡其亡,是一句感叹的话,否卦有阴长阳消之势,比喻情势危急,快要灭亡的意思。所谓戒于亡者则能存,这也是君子朝乾夕惕的道理所在。系于苞桑,与拔茅茹相对应,区别在于茅茹为草如坤之阴柔,桑为乔木如乾之刚健。苞桑意为桑木丛生,其刚健稳固更胜独木。由此可知,系于苞桑指九五因居乾体之主位,其贞固乾健的本性无可动摇,故能止否之乱,休否之塞,扭转时局,转危为安。另有解释巽为绳为陨落,故有其亡之忧,系于苞桑之巩固,这是纯粹从卦象的角度去说。

李士鉁曰:拨乱反正,君之任也,惟大人为能已乱。孔子不能治春秋之乱,有其德、无其位也;桀、纣不能救夏商之亡,有其位、无其德也。当此爻者其汤、武乎?有大人之德,当否之时,体乾之惕,深虑其亡,而所以不亡者即在此也。

王符曰:易曰,其亡其亡,繫于苞桑。是故养寿之士,先病服药;养世之君,先乱任贤,是以身常安而国脉永也。老子亦曰: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京房曰:桑有衣食人之功,圣人亦有天覆地载之德,故以喻。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大人之吉是因为其阳居尊位而中正。反过来说大人因其位正而能休否,化否为吉。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倾者,侧也,倒也,泄也。上九处卦之极,否道穷尽之际,平陂往复,天道循环,正是否道将倾覆而转泰之时,故曰倾否。否极则泰来,否塞而泰亨,故有先否后喜。由乱而治,由否转通,自然是可喜之事。

侯果曰:倾为覆也,否穷则倾矣。倾犹否,故先否也,倾毕则通,故后喜也。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否终则倾,言世道之往复就如天理循环,物极必反,当否道穷尽之时,气数已尽,则泰必继之而来,其时指日可待,故曰何可长也。否泰之往复循环,即指兴久必衰,久乱则治之理。无论兴衰治乱,皆有其规律可循。否之乱乃小人之乱,无小人也就无所谓否。反过来泰之亨也因君子之应时而起,扶危济世,扭转乾坤。否泰之循环往复虽是天道轮回,其枢纽全在人。即便到了否极将倾之际,若无君子应时而出,其由乱而治的过程不长也变得长了。可见周易的道理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虽有天道之理,时运之说,其利弊必因人而论,抛开人而单独讨论天地之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是周易的独特之处,将天道、地道、人道合而为一,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追求天人和谐,共存共荣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地否卦详解
周易释名系列之“否卦”
第十一卦泰地天泰坤上乾下
孔子著《易经正释》【大壮卦】
《易经》导读(二十七)——第12卦《否》卦(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