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换个角度谈写作
换 个 角 度 谈写 作
                                           李志伟
   
看过不少作家写的创作谈,自己也写过一些。大多是写自己如何走上写作之路,以及写作的一些注意事项。这次我想换一个角度,从较少人谈及的“写作程序”方面去谈。
所谓“写作程序”,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作家从准备到完成全篇的过程。许多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方式,比较常见的是“灵感型”,就是事先并没有成型的故事,只是有一个模糊或大致的想法,然后铺开稿纸(电脑)就写。采用这种写法的人比较多,依靠的是对文学的敏感和写作的熟练。有人把这种写法形象地称为:“拧开水龙头,文字就哗哗地流淌出来。”
还有一种写法,是“十年磨一剑型”。当然“十年磨一剑”太夸张,如果靠稿费生活,熬不到十天就饿死了。这种写法不论文章的长短,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磨”出来的。有时会听说,某作家在电脑前坐一天,才写几百字或一千字,很可能采取的就是这种写法。比较典型的,是我的一位作家朋友,他事先也没有细致的构思,只是想写一件事。但他的“水龙头”拧开,文字并不会哗哗地流出来。当嘀哒、嘀哒积满了第一句时,他并不往下写,而是回过头来,仔细琢磨、推敲这句话哪里不合适,是否还能写得更好,当真是“字斟句酌”。这样写出来的作品经得起时间考验,几乎很难再修改一个字,惟一的缺点就是速度太慢。
第三种写法,是“守株待兔型”。就是收集大量材料,不停地酝酿酝酿,但并不动手写,作家自己也不着急。好像酿酒一样,把所有的料放到坛子(大脑?)里,盖子一盖,让它自己发酵。直到某一天,突然灵感大发,文字简直要自己喷出来了,才跑到电脑前大笔一挥,速度完成。
我自己的写作方法和以上都不同,如果非要起个名称,就是:“写两遍”方法。
所谓“写两遍”,就是先在大脑里构思,细到每句话、每个标点符号都构思出来。这就是俗称的“打腹稿”,在“肚子里”先写一遍。等到往电脑前一坐,只要把肚子里的文章“默写”出来即可。所以真正写作的时候,我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因为并不是边构思边创作,只是默写而已。
这种写作习惯的养成,与我的生活经历有关。
我的“处男作”发表于13岁,也就是说,从初中一年级就开始尝试写作了。那时候还是学生,有时候上课就走神,构思我的文章去了。不过这样的情况应该不多,因为我的成绩一直很好,并没有出现“七盏红灯照亮我前程”的不良情况。
大学期间我写了几本长篇童话,其中一本出版了。不过求学期间只是试笔,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写作程序。直到大学毕业,我才开始全力冲击写作。
毕业后我分配到长江边上的一个电厂,从天堂掉进地狱。大学闲得无事可做,电厂却紧得连洗澡的时间都没有,被套老是又黑又油——几乎所有人的被套都这样。我刚去的时候是“三班两倒”,就是连上12小时的班,然后回来睡24小时。真的是累得睡24小时,根本起不来。后来好一些,是“四班三倒”,只要上8小时班了,但倒来倒去生物钟紊乱,清醒的时候脑子里也是一团浆糊。
除掉吃饭睡觉的时间,写作时间是很少的。尤其是我那时候写作水平还不高,一篇小童话要构思一个星期。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与其坐在中控室发呆,不如把时间利用起来。于是在发电机的隆隆声中,在各种看不见的有害射线穿刺中,我开始构思。这个构思,其实就是在“肚子里”写,因为上班时是不允许写作的。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打发无聊的时间,二是想到先“写一遍”,下班之后就能写快一点,节省时间多睡一会儿。
我在电厂待了一年,基本上形成了这种写作模式。还有一个收获就是经常在发电机旁边写作,抗干扰能力超强,我写作时几乎不惧外界的任何噪音(2008年注: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有所衰减)。
从电厂辞职出来,我当了两年自由撰稿人。那时从事这种很有前途的“职业”的人极少,甚至连省作协的领导都没听说过。“自由”的时候,我依然采用这种写作方法,因为时间多得不知该怎么用。每天晚上出去散步,从家里走到市中心,再从市中心走回来,全程10多华里,时间约1~2小时。这种散步当然不是减肥或看风景,而是构思。一边走一边想,再复杂的情节都能构思出来。我依然记得一个场景:那是个冬天,外面下着大雪,街上似乎只有我一个人。我站在路灯下抬头,仰望雪花中灯光中飘摇而下,感到异常的美。我就那么傻傻地站着,自己也不知站了多久……
第一次自由撰稿人的经历是失败的,因为我当时水平不高,稿费不能养活自己,更别说过上“体面的生活”。
之后我去当了中学教师,当时的工资虽然不高,但也算能活下去了。我曾经发誓不再写作,老老实实做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后来编辑老师依然热情地约稿,我才偶尔写几篇。写着写着,才发现我还是热爱着写作。我到地球上来的目的,就是做好“写作”这件事。
后来我又拾起笔(电脑),恢复写作。学校虽然压力大,但比电厂要轻松多了。不过学校是不允许上班时看课外书的,更别说写作。作为新教师,课后还得研究资料、写教案;晚上或双休日学校也都会补课——这是个“不能说的秘密”。
总之我的写作时间还是很少,而约稿又写不过来,所以再次采取“用肚子写”的方法——不让我看文学书,我胡思乱想你总查不到吧?在完成了批改作业等教学任务之后,若有多余的时间,我就在肚子里“写”作品。到了中午放学,我并不午休,而是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将上午构思好的作品“默”出来。这样写作的速度相当于打字,一个小时可以打3000多字……
之后的经历许多人都知道:我的稿费收入超过工资收入,我第二次辞职。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的教师,多了一个稍微不太平庸的作家。而“写两遍”的写作方式,我一直保持到现在。
有人说了:写两遍不是太麻烦了吗?是麻烦,而且浪费时间。但写两遍有个好处:你在肚子里写的时候,任何错误都可以随时改正;而还没构思好就“拧水龙头”,写错重来就很困难了。这种写法看似麻烦,其实是作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其实,我现在的写作方法更进一步,是“写三遍”!
现在我每天的作息时间如下——
1.晚上(没办法,确实是从晚上开始的):看书(不看书第二天就没有文字感觉),然后出去散步,把明天要写的情节大致想出来(第一遍);
2.第二天:躺在床上“写”第一稿,细到每个字(第二遍);“写”好之后趁着还热乎,赶紧输入电脑(第三遍);
3.休息或运动减肥,但我没时间去办健身卡——转眼又到了晚上,请参考第一条……
我就是这样写作和生活着,乐此不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的写作技巧》全文
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的3个写作秘诀
信息写作技巧大全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消息与通讯写作方法 - 如梦令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