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研究中种种谬误的分辩
一、国学的概念:国学一词从广义上讲,按sinology释义为中国学或汉学。所谓中国学,是指中国人自己研究中国古代的学问,也称传统的中国哲学/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所谓汉学,是指域外西方国家研究中国的学问。1814年12月11日,法国法兰西学院主持的第一个汉学讲座开始,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汉学、国际汉学组织等等从中国古代汉学到现代汉学的研究有成就者,被称之为sinologist/中国通或者汉学家。有些国学研究者认为,中国有56个民族文化,汉学怎能代表国学?这是一种误解!再说,汉学“四书六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称汉学就是国学也是无可争议的!二、四书六经是儒家的经典,四书是《中庸》、《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著书立说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被尊为子思子,后世追为述圣。程子(宋.程颐)在重新修定《中庸》的序言中指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孟子在子思门下接授学业,子思讲述,孟子负责记录)。《大学》是孔子的高足曾参编纂的,被尊为曾子,后世追为宗圣。《三字经》亦有“作中庸,子思笔。作大学,乃曾子。”句。《论语》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与曾子等整理成书的。颜回被尊为颜子,后世追为复圣。《孟子》是孟子的讲述,由其弟子万章、公孙丑整理成书的。因孟子受业于子思子,所以《孟子》又被称作《思孟子》。《中庸》为四书之首,是因为《中庸》的精髓“致中和”是天地得位与万物化育的“道”,这个“道”就是宇宙万物的稳态机制——动态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平衡。中庸之道-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philosophy,有的译成为the "golden mean",是儒家处世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六经(六艺)是《易经》(《易经》的64卦卦辞,毫无疑问是周文王所作。对《易经》所作的《易传》不是孔子所著,应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所著的《子夏易传》。)、《黄帝内经》(《乐经》已然丢失,《黄帝内经》作为国学的必修课也是非常必要的!)、《春秋》(《春秋》是鲁国400多年的编年史,春秋传是指《公羊传》、《左氏传》、《谷梁传》加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仪礼》、《尚书》、《诗经》。《易经》为六经之首,是因为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它揭示了宇宙万物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生长化收藏”的稳态机制及其生生死死的奥秘。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七国争雄战乱二百余年。鲁国的孔子倡导“仁政”的学说,鲁哀公 反对而将其逐出鲁国。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又到处碰壁,一无所成,他看重的弟子子路连命也丢在了卫国。孔子无奈只得返回家当他的教书先生,一生没有得志。是鬼谷子的高徒张仪——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游说入秦,秦惠王封他为相,后耒又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最后统一六国。由于秦始皇暴政苛税,其死后胡亥被宦官弄权,大秦帝国只有四十年就灭亡了。伟大的思想家董仲舒,总结先秦历朝历代兴衰的经验教训,向汉武帝刘彻献计治乱废兴应无为而治达到春秋大一统的《天人三策》,在《春秋繁露》中汲取黄老阴阳学说“天人相应”的理论,在伦理道德与处世哲学上倡导三纲五常,特别是为文化思想的统一,提出了“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主张并得到汉武帝的推崇,这就形成了较完整的儒学思想体系。两千多年耒,儒学被历朝历代所传承,也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特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字经译文(上)
四书五经读书的顺序
读蒙学经典 探国学精髓
古人经典的学习次序(转)
读四书五经的顺序
国学经典丨四书五经经典100语录最通俗的解析/让你读懂最深奥的国学(附 四书五经图文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