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点看法

一、给家长的一些建议

世界上可能只有做家长不需要上岗前的培训,因此如何做家长好像是天生就会的,就如母鸡孵出小鸡后自然会带小鸡觅食一样。其实这是把教育等同于自然本能,因此现实中也就出现了人人可以谈教育,但往往又教育出很多有问题的孩子这种奇怪现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非常深远的老师,这种影响在小时表现的最明显,成人后会逐渐隐蔽,但在接人待物、考虑问题、言谈举止中都会表现出,除了有知识、有智慧的子女成人后能反思自己的父母,能辩证的看待父母的为人处事,从而能使自己从父母的影子中走出来,形成自己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风格外,一般子女都很难脱离父母的影响,甚至各个方面都十分像自己的父母,代际之间没有多大发展。父母的影响既然如此大,做父母的首先就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及作用的重大,对自己如何教育子女及这种教育是否合理、自己的教育是否是完全按照沿袭下来的传统方式进行的,都要做一个很深刻的思考,如果自己都没有弄清对孩子的教育方向,教育起孩子来就可能茫无头绪。宋庆龄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无论是即将做家长的,还是已经做了家长的,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样你才会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会给孩子,即使是正在孕育中的孩子造成影响。近年来畸形儿比较多,这跟准父母们孕期知识匮乏而导致生活方式或细节没有注意有很大关系。这样看来做家长也不是件随随便便的事,这是一门学问,做学问就肯定要吃一定的苦,但是比起将来孩子的健康成长及学习上的省心,你会觉得暂时委屈一下自己,改变一下自己(其实这种改变是十分有利的),少打一点麻将,少一点应酬都是值得的。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学校教育观和老师观。学校是系统的教育机构,老师是实施教育的执行者,他们将对孩子进行知识技能、思想道德等方面的一系列教育。家长既不能把家庭和学校完全分离开来,认为学校只要教会孩子知识就行了,把孩子学到多少知识及成绩怎么样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也不能把学校当成家庭的一个附属物,一个延续。前者会出现唯分数论,孩子只要成绩不行就对学校、老师大加诋毁,从不看学校是否教了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从来不看孩子在思想上、行为上得到了哪些矫正,由此出现家校关系比较紧张的局面;后者则把学校当成托儿所,把老师当成义务的保姆,在家自己照看孩子,到了学校一切就学校的事了,从来不去想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是否与在家受到的教育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一旦学校有什么闪失马上兴师问罪。这类现象发生在外出务工的学生家长身上比较多,自己不能带着孩子,就让孩子寄宿在奶奶或外公外婆家,老人们只知道不能让孩子冻着饿着,至于和孩子谈心,做孩子思想工作他们不行,即使行,孩子们往往也排斥,这样除了双休日,监护人就把孩子寄宿在学校,长期爱的缺失会让孩子的幼小心灵里滋生一些不良的东西,往往会做出一些让大人意料不到的事情,但是家长们不理解呀,心想孩子在学校一切都应该学校承包,出问题肯定要找学校找老师,唯独不去考虑自己是否存在教育的失职。随着《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家长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了,维权意识提高了,这是好事,这是社会的进步,但是法律意识提高了,和我们可以不问情面的胡搅蛮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律是冷冰冰的,道德是温暖的,我们不能有了法律却没有了人情味。家庭与学校、老师之间是配合协调的关系,是应该携起手来共同教育好孩子的,而不应该彼此推卸责任。

作家长的要考虑到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根据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幼儿园时期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等方面为孩子将来进入小学学习奠定基础。如果把孩子学到多少东西作为衡量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就是模糊了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界限,对孩子来说就是拔苗助长;小学一二年级还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家长不应该在老师的课业要求之外再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负担,如果过早让孩子感到学习的压力和累,就等于给孩子今后的学习打坏了根基,而这一点是很多家长忽视的;三四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特性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回家先完成作业再玩耍的习惯,养成爱看书的习惯,自觉控制看电视或玩耍时间的习惯,适当做家务的习惯等,这些习惯和学习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同时四年级是孩子思维发生变化的关键学年,孩子可能突然成绩下降,尤其数学,这是正常的,家长要认识到这一点,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耐心,慢慢引导,帮他度过这个关口;五六年级孩子开始有独立意识,同时抽象思维开始较快发展,家长要给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给孩子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要多和孩子谈心,避免和孩子之间渐渐陌生化,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谈一些人生道理、交友处事方面的知识,这对他们健康成长十分有利,而这些道理如果提前到三年级,孩子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耐烦;七年级男女生的生理发育较快,他们开始有更强的性别意识,也渐渐开始关注自己,关注异性,因此对已经上了初中的孩子的家长,以轻松的方式跟孩子谈谈生理知识很必要,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都是因为生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引导而造成的;八年级很多人称为“青春断奶期”,像小孩子戒奶时一样,这时期的中学生也会出焦虑,只不过这时不再是哭闹,而是渐渐和家长疏远,更多时候想独处,不听家长老师的话,他们这时的典型心理是既想独立又依赖家长、老师,心里动摇不定,性格温和一点,表现不是很剧烈,性格暴躁的,往往会在这个时期打架斗殴、酗酒、迷恋网络、夜不归宿;经过巨大的心理动荡之后,到了九年级,孩子们表现出一定的理智和成熟,所以有些家长挺纳闷,一个年一过,或一个暑假一过,孩子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这一点也不奇怪,孩子的心理本来就有自我修复自我教育功能。做家长的只有对孩子的成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会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也才会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才会陪伴孩子顺利度过他们人生的每一路口。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孩子犯错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一般的做法都是训斥一通。而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指明错误的原因,在这过程中要允许孩子解释,然后明确告诉孩子如何才能避免再犯错,给孩子指明正确的方向,而不要只抛给孩子一个否定性的结论。如果孩子犯的错比较严重,比如偷窃,喜欢打架,给他们必要的惩戒是应该的,但要把握一个尺度,惩戒的目的是让他不再犯,而不是仅仅对本次事件做个了结,如果你对孩子的惩戒仅仅为了表现家长的威严,或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那是十分错误的。我们提倡大家做理智的家长,如果孩子真得让你非常生气,你可能控制不住自己,最好先离开一下,等情绪平息了再做理论,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更好,对孩子的伤害可能更小。当孩子出现较严重的问题时,家长一定要冷静的思考一下原因,弄清原因比单单惩罚孩子尤为重要,所谓事出有因,孩子的问题有时可能出在家长身上,如果是,赶紧给孩子认错,这时再在乎所谓家长威严是十分有害的;同时,处理这类事情时要“一事一议”,不要秋后算账,牵连太多,由一件事扯出许多陈芝麻烂谷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失败是难免的,任何孩子失败之后都会很伤心。这时候家长应该安慰孩子,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找到走向成功的积极因素,让孩子能够正视失败,乐观地看待失败。如果当孩子遭遇失败挫折时家长只静止地看待这个结果,既不会分析原因,向前看,也不会向后看,怎样做到化弊为利,孩子就会会畏惧失败,当然也就没有了尝试成功的勇气。有些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尤其拿自家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这是最挫伤孩子自信心的做法,也是家长愚蠢的做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唯成绩论”蒙蔽了我们的眼睛,每个孩子都是苗,能不能长成是后天把伺的问题。

与之相反,家庭教育会出现另一个误区。孩子在学习上得了奖,父母会说:才第五名,有什么可高兴的;孩子努力学习,得了第三名,家长又说:有本事拿第一名;拿了第一名,家长又说:这只代表过去,不能骄傲,一直拿第一才是真得成绩好。好了,孩子简直崩溃了,反正得不到一句肯定,自己再跳也够不到家长定的目标,渐渐对成绩失去了兴趣,反正一样,努力了也得不到成功的喜悦,失败了也只不过挨两句批评,比较起来,不学习要轻松很多,比受两句批评值得。所以,很多孩子没有了进取心是有深层次原因的,不当的家庭教育已让不少孩子羞于表达取得进步时正当的高兴、兴奋等情绪,因为那样往往会被家长指责为骄傲。另一种情况是当孩子没有拿到成绩方面的奖状,却拿到了“学雷锋标兵”、“讲文明标兵”等道德奖状时,家长更表现出一种轻视,言语或表情中流露出“这是老师糊弄你的,成绩好才是真得好”的意思,所以一些同学认为拿到这样的奖状只是老师对自己的一个安慰,久而久之不把它当做荣誉,反把它当做耻辱了。这些做法都是相当错误的,及时给孩子取得成绩、进步以夸奖鼓励,这将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动力,别忘了鼓励是一种力量。但是,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一旦失去褒奖就表现颓废时,就应该注意孩子的动机问题,纯粹的外在动机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俗话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对孩子的教育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注意点滴积累,而不是“集中整治”。有些家长平时不跟孩子谈学习、做人的道理,当孩子出了什么事之后才开始集中整顿,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半天,一天的,之后又回归原态,这样起不到效果,孩子还会犯错,几经反复,亲子关系就会趋于僵化,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突击式的教育是违反规律的。平时家长要善于和孩子沟通,走路时,聊天时,饭桌上,都可以通过轻松愉悦的谈话对孩子进行教育,谈话的内容要丰富,不要老是问成绩,可以谈谈孩子们在校的趣事,谈谈学校的老师(但不要做过多不良评价,你只要听就可以了),可以跟孩子聊聊流行歌,只要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谈,这种轻松的谈话会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幸福感,今后他们有事就会愿意跟大人说。如果除了学习我们什么也不问,孩子就会跟家长隔膜起来,自己会变得封闭,有什么话不愿跟家长讲,这会滋长一系列问题,比如厌烦和父母说话,比如为了躲避训斥说谎,严重一点会出现因长期心理压抑而出现突发性的恶性事件。学会交流,学会倾听,这是家长必修的一课。此外,家长们还可以抽点时间和孩子做做游戏,散散步,这都是融教育于无形的好方式。

现在流行的是“知识改变命运”,我倒认为习惯改变命运。从小多讲故事给孩子听,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适当让学生做一点家务,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其实动手就是在开发智力,通过做家务能够磨练孩子的意志;保护孩子的一种兴趣,让他学会坚持;不要在孩子面前下一绝对性的或者没有依据性的结论,避免孩子想问题片面、极端,或因循守旧,不敢创新。家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培养孩子一种良好的习惯比让孩子仅仅有一个好成绩要重要得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影响终生的老师,既要交给孩子必要的知识(系统知识的教授靠学校),又要交给孩子一定的做人道理。在这一点上家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家长在这一点上要善于反省自己。比如,有的夫妻在饭桌上喜欢品评别人,说张家长西家短,按照各自的标准评价他人——没有客观公正的就是片面刻薄的——长此以往,孩子渐渐也就学会背后论人是非,且往往看到别人缺点,看不到别人优点。我们建议,有孩子在场最好不谈别人是非。再比如,对待金钱的问题,没有钱是不行的,但对金钱要有一正确的态度。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老师定资料,或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收取少量费用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家长是怎么对待呢?可能有少数家长采取的是先在孩子面前发一通什么学校又收钱了等内容的牢骚,然后再让孩子观察一段时间,看看能不能少交一点,或者蒙混过关。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后来不待家长教育,孩子就已经学会跟任何人都像做交易一样讨价还价,对任何事都带着侥幸心理去投机,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对孩子们将来走上社会与人交往是相当有害的;而且这种做法还有一个后果,就是教会了孩子从小就不相信人,总以为学校的一切收费都是出于盈利的目的,带着这种心理走进社会可定会出现诸多有焦虑。一些教师子女、干部子女每遭遇这些情况时也采取“拖”的方式,目的是想老师给予特权,免收或不收孩子的费用,这样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至少孩子学会了势利,知道有点地位,有点权真是好事,这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十分不利。再说说做家务。不知家长们让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应该让他们做,劳动能锻炼人,磨练人的意志,对孩子的终身成长都有好处;如果家长老是这样跟孩子说“只要你好好念书,什么都不要你做,你看干农活多受罪,不念书没有出路”,这样孩子必然从心里鄙视劳动,厌恶劳动,没有了正确的劳动观,在校可能会逃避值日,长大后可能好逸恶劳。除多做一点家务外,有时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下家庭事务讨论,这样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孩子会感到他是家庭的一员,有自己的地位作用,应该为家庭分担一些,只有孩子从小对家庭负责长大才会对国家负责。但现在的一些家长,不但不让孩子劳动,做家务,甚至连一点点委屈都不愿让孩子受,于是乎,孩子的主体意识模糊了,自我价值不明确了,本应该属于他们某一年龄段的很多个体体验被剥夺了,自己就是父母手中的棋子,但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为了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几乎百分百答应,尤其一些在外务工的家长,他们往往通过这种方式弥补对孩子的爱的缺失。这种做是非常有害的,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相当差,大人给他买的所谓一切有利于学习的东西很快就会贬值为影响学习的东西,尽管大人给他买时他可能会感动,但这点感动的力量对很多孩子来说是维持不了多长时间的。随着一个个欲望的满足,孩子开始感觉父母这样做是应该的,而且他们渐渐养成了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必须马上要得到的不良心理,不愿遏制自己的想法,不愿等待或承受,结果是大人开始跟着孩子转,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买了很多学习用品,转了很多所学校,结果还是书没念成。怪孩子吗?我想家长应该深思。适当控制孩子的欲望就是在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我曾有一个学生,七年级开始时考试都是前五名之内,而且期末考试时还考了第一名,但是后来成绩越来越差,一直就在中等线上徘徊。有一次由于和家长闹别扭,我找她谈话,她说了很多心里话,其中就说七年时爸爸答应她考到前十名给她买一部手机,她达到了,但是爸爸食言了,说考到前三就给她买;结果考到了前三,还是没有,又说考到第一给买;结果真的拿了第一,可是爸爸说下次再考第一给,并且是给她买电脑。但是,这位父亲的这个愿望一直没实现。说到这,大家已经知道这孩子后来成绩一直不上的原因了。这位父亲影响孩子的不仅是成绩,还有她对他人的信任,连父亲都骗她,她还能相信谁?将来她骗别人时也会像他父亲一样给出很多看起来十分合理的理由。做一个不轻易许诺,一旦许诺一定兑现的家长,培养孩子的诚信关乎孩子的一生。我说的这位家长后来因为孩子的成绩老是跟孩子吵,有些做法非常简单粗暴,结果父女关系僵了不说,孩子的脾气也渐渐火爆起来,这个家长是失败的,他没有给孩子在诚信、理智处理问题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除了以上,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如何跟别的孩子相处。有的家长非常爱孩子,两家孩子闹矛盾时不是先分析事情,先问问自家孩子,而是把矛头指向对方,结果闹得两家大人不快活。其实,有时候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解决是一种不错的做法,大人一搅和,孩子心里有压力有阴影了,想和好也不可能了。教孩子与人相处一定要大度宽容,能换位思考,告诉孩子在与同学相处中“给”比一味的“拿”有价值;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能用自己的性格强要求朋友;告诉同学相处给予与回报不是对等的,付出多少不要期望回报多少,否则同学关系会比较紧张;在与同学相处中要明辨是非,不要随便听信谣言,以免产生没必要的误会。教会孩子与同学相处的同时还要尊重孩子的朋友,不要过分反对孩子交朋友,要知道在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朋友在孩子的生活中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要告诉孩子如何交异性同学,但不可对异性同学过分敏感;要教会孩子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关心人,要有热心,要学会感恩,感恩同学,感恩老师------

作为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安全,但是孩子总会离开父母,怎么才能让孩子免于一些可以避免的伤害呢?那就要求家长要教会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比如如何避免自然灾害,如何在家中使用电器,路上遇到不良青年该怎么冷静面对等,一定要教孩子如何去做,不是简单告诉他们不要怎么怎么样,教会他们比以危险吓唬他们要有用得多。

现代社会倡导做学习型家长,智慧型家长,我想我们还要做有准备的家长。面对现代社会,面对现代社会下的孩子,面对自己的孩子将来的成长,可以提前规划一下自己的教育,这样一旦你的孩子出现打架斗殴、沉迷网络、暴力倾向等问题不至于手忙脚乱。

作为家长要适当了解教育规律,要善于和孩子交流,要明事达理,宽容大度,要严于律己,要清醒的认识到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是一种技巧。

二、给班主任的几点建议

这个话题好像有点将班主任和一般老师割裂开来的意思,其实不是,班主任和一般老师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只是对班主任的要求可能更为严格、全面些。

爱孩子,热爱教育事业,我认为是做好班主任的首要条件,虽然这是所有老师都应具备的先决条件,但对班主任而言尤为重要。不爱孩子你就会对孩子的叽叽喳喳感到厌烦,对好像永远处理不完的班级琐事感到头疼;如果对教育事业不热爱,你就会把教书当成一种养家糊口的生存方式,就会被动机械的工作,日复一日,职业倦怠将伴随你始终,你在教学上不会创新,在班级管理上不会大胆开拓,只求安安稳稳地拿每月的工资即可,由于缺少爱而滋生的这种教育思想必然让你感到教书是一种煎熬,带班主任是一种精神摧残。班主任跟学生打交道的时间要长,范围要广,工作难度要大,要琐碎,如果对教育没有一分热忱是很难胜任这份工作的。

班主任要善于做好协调工作,要善于跟本班的课任教师协调好关系。要能够听取他们反映的班级情况;要帮助课任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当学生对课任教师有意见时班主任首先要把握好班级舆论,不能跟学生一边倒,要找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话,了解具体情况,然后思考如何艺术的解决此类事件;当科任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冲突时,班主任要冷静,可以让发生冲突的师生暂时分开一下,然后了解情况再作定论,不可为了给老师好看,不论青红皂白批评甚至惩戒学生;当科任老师给自己提意见时要认证倾听,然后通过客观的分析,虚心接受合理的建议:只有班主任和本班的科任老师成为一个和谐的团队,才能把班级管好,否则班主任成了孤家寡人,管起班级来必然事倍功半,伤心劳神。还要善于和校领导搞好协调关系。学校管理中往往存在这么一种现象,班主任和领导之间好像永远是敌对关系,班主任对学校安排的事大部分都不满意,这又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厌倦性。其实,班主任应该突破这种沿袭下来的陋习,首先,如果学校安排的事确实没意义,班主任可以开诚布公的跟学校领导谈,说明反对的理由,并能给出较好的改进意见;如果安排得并无大错,只是和自己本班事务的安排有抵触,就应该调整自己的计划,服从大局:只有和领导关系搞好了,工作才会舒心,在班级建设上才能争取学校更多的支持。此外,做班主任的还应该和家长搞好协调关系。教育历来不单是学校的事,家庭是一个不可小看的资源,在管理班级中班主任要善于和家长交流,把家庭教育纳入自己的班级管理计划中来。要通过书信、短信、电话、实地家访、召开班级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广泛交流,要善于倾听家长的看法、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困惑,要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不能一味对家长大谈教育道理,好像他们都是白痴,也不能一味说他的孩子如何不好,大告其状。和家长的交流应该是平等地,轻松地,切忌对家长只报忧不报喜,这样家长对你的邀请或家访会相当反感,起不到效果;如果一点小事就找家长,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孩子遇到了一个无能的老师,脾气暴躁一点的家长可能会跟老师吵,也可能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前者弄得大人之间不愉快,后者后让学生记恨你。与家长交流要注意方式,注意语言的表达,要有贫民意识,不能让家长感到你是以老师的身份高高在上地跟他讲话。

班主任还要善于协作,要虚心向其他老师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经常和平行班或其他班主任交流管理心得,这样有利于互通有无,反思自己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从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现实中有些老师有了一些经验后,不再与其他人交流,一种是因为自命清高,目中无人,一种是害怕别人学去后管理水平超过自己,于是常见的现象是班级之间读书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情况的延续必然使班级管理水平裹足不前。即使自己班级一枝独秀,但独木不成林,一花不是春,没有一个大的教育氛围,你的管理会也会存在一傅众咻的情况,孤军奋战是悲壮而劳累的。

要经常读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当然要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也要读。只有读书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开阔自己的眼界胸怀,才能让你不断突破班级管理中的瓶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勤思考的班主任,敢于创新的班主任,要善于把问题变为课题,把困惑变为研究,而要做到有思想,能思考,敢创新,必然要有理论上的指导和支持,思想不是胡想,创新不是胡干,做到这一点不读书是不行的。当然,做班主任事情繁琐,很忙,但是每天我们还是可以抽出三五分钟或半个小时来读读书,零积整取,厚积薄发,慢慢你就会发觉书籍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读书之外还要常写,通过写能够反观自己的实践情况,利于积累经验,改正不足,这是对理论的实践、反省、提高的过程,写过之后这就成了你的理论素材,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

做好了以上准备,接手一个班的时候即可以比较从容的制定班级的短、中、长期计划。一周、一个月要班级达到什么目标,一学期班级要达到什么目标,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是什么,我要让他们达到什么层次,八年级学生特点是什么,我要采取什么策略帮他们度过,九年级又会怎样,又要怎么去做,心中要有一盘棋,指挥起来才能从容自若。很多班主任对这一点不够重视,一学期,一年,三年,都是老一套的班级管理,没有变化,没有上升,孩子自然产生倦怠,班级工作也越来越不好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班级管理来说同样是这个道理。

下面简单谈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上好第一堂课。我们会发现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读书的年级越来越高,对待新学期的开学也越来越无所谓。一些有经验的孩子一般前两天都不到学校去,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前两天无非是扫扫地,搬搬课桌,领书缴费,不会上课,即使上课,也是老师拿出暑寒假作业或上学期试卷应付一下,自己第三天去,既避开了缴费领书的高峰,不至于太挤,又逃过了大扫除、清理教室的劳动,而且不要听让人厌烦的试卷分析,直接缴费领书进教室上课,干净利索。请问孩子们的这些经验是谁交的?答案很明显,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重视起第一堂课,让学生感到如果不上新学期班主任的第一堂课是一种遗憾。如果你是新接手一个班,可以这样开展第一堂课:首先告诉孩子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了,要相互认识一下;然后叫学生按现有座位顺序上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并按顺序标上自己的号码,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第一直观知道了有多少学生,第二可以知道哪些学生写字漂亮,可以作为板报宣传员的人选,从写字可以大略知道学生的个性,这一写既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是老师了解学生的一个机会;然后老师可以写上自己的名字,作为班的最后一名,这其实告诉大家从今天开始老师将和他们一道作战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中途来的学生接着其他学生后面编号);然后开展自我介绍,包括来自哪个学校,是否当过班干部,最擅长的事是什么,列举自己的五个优点,谈谈新学期的打算-----班主任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找同学依次发言;最后发一张表给学生,让他们填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职业,父母是否都在家,给自己定三条规矩等内容,这其实是了解学生的家庭,便于以后因人而异的教育,让学生给自己定规矩其实是让学生学会自律,今后犯错可以有章可循。当大家都有了一定的熟悉度,可以开展讨论班级座位怎么排,班级是否要布置,怎么布置等等问题。这样也许时间会超过45分钟,但是同学们不会感到厌烦,他们会从一开始就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这个班级。一些老师习惯给学生下马威,摆冷脸给学生看,这是幼稚的做法。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旦熟悉了你的方法,他们就会产生很强的抗体,而且这种管理方式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后果,就是学生有什么事不敢跟班主任讲,直接绕过班主任,造成班主任工作的被动。如果是老班主任,原班人马,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第一堂课可以这样来上:让大家谈谈假期生活,然后谈谈本学期的打算,然后讨论班级哪些方面需要改革,需要更新,这样人人都是主人翁,不至于班级分裂。总之,第一堂课很关键,它将关系到学生新学期的心态,关系到今后学习的精神状态,不能随随便便沿袭我们老师的老师的陈旧方法。第一堂课一定要落实在新上,实际,新颖,有效。

(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要民主科学。一个班级必要的班规班约是少不掉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班级规章制度制定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班规制定要符合班级实际情况,不能照搬照抄其他班级经验或网络上提供的现成资料,只有符合本班情况,实行起来才可操作;如果一个班规操作起来不切实际,或无法操作,不但起不到约束班级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老师只是虚张声势,雷声大雨点儿小”的错误认识;2、规章制度的制定要民主,最好发动全班同学,至少绝大多数同学参与讨论,班主任对学生的提议进行审议,能通过的就定下来,大家制度大家定,操作起来更具权威性;如果仅仅是班主任一人定的制度,难免会有疏漏,而且会让学生产生自己只是受约束者的敌对情绪;3、班级规章要有层次性。因为班级几十个人的个性不同,要用尽量多的尺子来衡量学生,一刀切的制度实行是困难的;还要注意制度的平等性;4、做好制度的强化巩固等保障工作。一些班主任班级规章定了很多,甚至更新多次,但是总是实行不了多长时间,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保障工作没跟上,一个制度产生后,有人触犯了制度,惩处不力,不及时,或不当,造成制度显得苍白无力,实行不下去。所以规章制度定了之后,就要订一套配套的强化巩固跟踪制度,多考虑制度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制度顺利实行;另外,要注意班规制度要让全体学生知晓,最好张贴在班级中,让学生熟悉规章制度,这样惩戒他们时也好让他们心服口服。

(三)、用好惩戒。这是和第二项内容配套而生的管理方式。既然定了班规,肯定会有触犯班规的同学,对这些同学实行必要的惩戒是应该的。但是如何惩戒是有讲究的。现在学生、家长的维权意识比较强,国家不允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使得老师尤其班主任谈惩戒色变。其实,体罚或变相体罚与惩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结果是对学生造成伤害,而惩戒是让学生受惩而知戒,它是发展性的,结果是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去做,或如何矫正自己的不足。魏书生对学生的惩戒方式有:犯错误写说明书、犯错误写心理病历、犯错误唱歌、犯错误做好事、选举闲话能手、说话接力本等六种方式,当学生触犯班规时要受到相应惩罚,但是这些惩罚都没有对学生的身体心理造成伤害,反而有利他们健康成长。郑立平老师采取的是弹性惩戒制度,当学生犯错时因人而异,给学生提供几种惩罚方式让学生自己选采取哪种,这样既让学生受到惩戒,又尊重了孩子自主权。惩戒是一门艺术。

(四)、要以身作则。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以身做什么“则”往往很茫然。其实很简单,看一看《中小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看看《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看看校级班规,自然就知道该在哪些方面给学生作“则”了。现实中有些班主任做的不是很好,没有按照以上规范去做不说,就是一些细节也马虎得太厉害。比如,一边抽烟一边和学生谈话,或一边和同事谈笑一边和学生谈话,总之很忙,不能专一的跟学生说一会儿话;有的和学生谈话,压根不看学生,或者自己蹲着学生站着说话,或靠着门框和学生说话,总之很累,没充足的气力跟学生谈话;有的一边在电脑旁玩斗地主一边给学生解答题目;有的一旦成绩不好的学生来反映问题,情绪马上写在脸上,出现在嘴上。凡此种种,但却冠以“行大礼不拘小节”的美名,有的还为自己辩解说,你们好好读书,将来也可以像老师潇洒从容。班主任都会要求学生遇到纠纷要冷静处理,不可冲动,更不能打架,但是有时候自己却大发雷霆,没有给学生做一个面对不顺心的事时心平气和的榜样;班主任会教育学生听话要听全面,不能听一面之词,但是当学生干部或成绩好的同学或某科老师说班级哪些同学有不良行为时,班主任往往会因陈见妄下断语。班级里面有同学闹别扭,要调座位,班主任说这样伤和气,不要小题大做,但是当班级里有男女生在一块说说话,讨论讨论问题时,老师反而“小题大做了”。古训:身教胜过言传,班主任在这方面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要善于发动学生。作为班主任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应该是自己的助手,而不是对手,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知人善任。精力旺盛的,让他承包班级的劳动或承包班级的篮球小组活动;性格文静的,让他负责班级墙壁设计及更新;缺乏恒心的,要他每天帮助自己整理办公桌等等,要发动全班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班级的真正主人翁,这样班级分裂少了,凝聚力强了,学生之间的干群关系和谐了,如果相反,就等于是班主任将班级划分为三六九等,这样的班级管理起来必然捉襟见肘,防不胜防。

(六)、开好班会。首先班主任对一学期班级的发展方向要有明确认识,这样才能有梯度的设计本学期的班会,才能有步骤地将班级往学期目标上引。班会的主题可以是老师提前计划好的,也可以是同学上周讨论决定的,可以是学校安排的,也可以是从身边小事引发的。开班会的形式可以是班主任主讲式,也可以是学生参与式,可以是讨论的方式,也可以是演讲的方式,可以是班主任主持,也可以是值日班长主持。只有做到班会有计划,有上升,有新意,形式多样,学生才能喜欢参与,才能收到效果。班会上对于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让大家讨论,借助班级舆论的力量解决问题;但是要注意这种讨论不能带有孤立某些同学或嘲笑挖苦某些同学的意图:舆论的力量往往会为老师解围,“化险为夷”。

(七)、要有学生无小事的思想意识,能通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引导。有些班主任平时对班级的小事不闻不问,待到事大了,处理起来往往很麻烦。班主任要愿做小事,善做小事,平时多与学生交流,疏导了学生心中的堵塞,班级也会随之顺利流淌。

(八)、活动是管好班级的一把钥匙。班主任应该是会玩的人,会带着孩子们玩的人,很多道德上的道理通过一次活动比几节课的说教有效得多。现在受校园安全高压的影响,很多班主任不敢搞活动,怕出事担责任,其实,越是不让学生参加活动,越容易出事:首先,学生被困在书本间,很容易疲倦烦躁;其次,关于安全的道理再多也不能代替实践,只有在老师的引导下多做活动,才会真正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意义。班主任会发现一次运动会或广播操比赛后班级凝聚力增强了,这就是活动实践的力量。

(九)、敢于创新尝试。老路固然好走,但绝对没有出路;新路固然难走,也可能失败,但是绝对会让你尝到无穷的乐趣,欣赏到美丽的风景。班级管理说千说万,首先要学习,其次要创新尝试。其实,只要总结一下,任何成功的班主任都是从创新中走出来的,要坚信这一点。现实中有些力量不利于创新,最主要的是人们的观念陈旧,比如在学校里面很多班主任都是按照老式的、机械的方法管理班级,如果有人创新,首先会受到质疑,其次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孤立,认为那是出风头或做表面工作,令人痛心的是很多年轻的班主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退却了。请记着百合花的故事,白合花的坚持坚定才铸就了它最终的胜利与成功,做班主任的要有坚韧的精神。

做一个学习型的班主任,做一个善思考的班主任,做一个敢创新的班主任,你的班级管理将是另外一种新天地。

三、给科任教师的几点建议

在对专业化要求不高的时代,只要有稍高一级的学历就可以教低一级的学生,初中毕业可以教小学,高中毕业可以教初中,这种对教育亚专业化的要求使得老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如果是师范毕业,还有种养尊处优的优越感,这种感觉往往让你停步不前而又目空一切。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的专业化越来越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一个教师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的储备外,还要有高尚的情操,团队协作意识,富于创新精神等等。作为一个科任教师,我认为应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对教育的本质要有较清醒的认识。教育是播种、是唤醒、是解放思想、是传授知识,是优化性格,完善人格,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如果你把教书当成养家糊口的手段,把教育纯利益化,我奉劝还是赶紧转行:第一,教育富不了家,你将受到经济的煎熬;第二,在你手中极可能产生大量的教育垃圾,害人一生。只有对教育的本质有较清醒的认识,眼界才高,才能还教育本来的面目。

2、无爱别选教育,否则疯掉的不是你就是你的学生。虽然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是没有爱的教育不是教育,是精神折磨。没有爱,你讲对学生的叽叽喳喳就会十分反感,对孩子的天真无邪将万分讨厌,他们不听话啦,他们笨得就像猪样,一见他们就烦啦------这种情绪必然会跟着你走上课堂,一堂课,两堂课,无休止的课都渗透着这种情绪,这种精神折磨必然使师生两败俱伤。

3、科任教师要善于协调好与班主任的关系,不能事事都靠班主任,做全班性的决定时尽量征求班主任的意见。如果自己课堂上出现事情,尽量自己解决,实在不行的再找班主任协助,不能什么都推给班主任,这样既没有尽到一个老师的责任,给同事添了麻烦,还会让学生更加轻视你,家长知道了也会认为自己的孩子遇到了一个无能的教师。

4、善学习,勤思考,能教研,敢创新。善学习既可以读理论专著,也可以与同事交流(现实中老师们都不愿主动找同事交流,好像那是件丢人的事),学习别人的教育智慧,驾驭课堂的智慧;勤思考,就是面对大家熟悉到漠视的细节能从不同角度想一想,把教学往细里做,愿做别人不做的事,这样一个个细节弄透了,连起来就是你的教学体系,你的风格;能做到这两点,教研与创新自然就不成问题。

5、注意细节。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在学生的视野中,一定要注意。衣服不华丽但要整洁大方,发型要得体,说话要和气,板书要工整,说话尽量干净利索,少带口头语,要多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6、上好每学期的第一堂课,可以每次一个样,也可以几年都一个样,以此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我每学期的第一堂课都是这样上的:让学生打开课本,随便翻到一页,埋下头去深深吸一口浓浓的墨香,然后带他们看目录,统览全局,知道本册有几个单元,有多少课,有哪些体裁,然后让学生们看题目,猜猜这个题目下可能是什么内容,如果你感到极有兴趣就可以打开课文读一读,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这样一节课轻轻松松过去了,如果学生集体选中哪一课,我就先上这一课,完全不按目录顺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文。

7、让你的课堂成为学生的向往。每一门学科都是有趣的,生动的,你没有做到是因为你放弃了思考。你可以将课本生活化,拉近课本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距离;你可以通过变换语气、语调消除学生的听觉疲劳;你可以通过形象鲜明的板书引起学生的注意;你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作一个小游戏、小活动,激起课堂气氛;你可以有节奏的变换听、看、写、说、练等教学环节,避免教学形式的单一化。总之,以开阔的眼界看课堂,处处都是教育资源;以平静心态看学生,生生都是人才。谁的课堂学生最向往,谁就是最优秀的老师。

教师与其他人相比,优势只在于多一些知识,我们只有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才会发现知识的价值,才会感到知识力量和快乐。

愿你做个快乐的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军事风向标
“多情”抵不过“四勤”
班主任优秀德育论文
如何让孩子赢得老师的关注
今天你过分地放纵孩子,明天吃亏的可是他自己
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长分享的几个词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