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校合作为孩子共撑一片蓝天

  五月二十日,我在盱眙中学参加了由省妇联组织的江苏省“科学家教进万家”(家庭与学校合作)巡回讲座 ,与会代表有盱眙县中小学校长和优秀班主任。本次讲座分两场,第一场由南师大教授、博导缪建东主讲,他侧重谈家校结合的理论,第二场由我主讲,我侧重谈家校结合的实践。下面是之前准备的讲稿,在讲的过程中做了一些改动。          

            



                       家校合作为孩子共撑一片蓝天

我们今天交流的主题是家校合作。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紧紧围绕“教育”一词。我们可以先看看甲骨文里“教育”两个字的写法,“教”像是父亲拿着棍棒教育孩子,“育”是孩子倒着头躺在母亲子宫里,侧重强调母亲主要职责是生养孩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本意指家庭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内涵就越来就丰富了。

家校合作概念

今天我们谈家校合作,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家校合作,其实目前家校合作尚不是含义固定的概念,未形成一个确切地、被广泛接纳的定义。英语中表述“家校合作”的词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cooperation"(家校合作),我国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而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家庭—学校—社区”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在《从理论到实践:家校合作促使学校的改进和学生的成功》一文中,又把家校合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指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负有共同的责任,同时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的。还有不少学者对家校合作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尽管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专家们给出的解释也各不相同,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对于其内涵的认识却基本一致,概括说来包括以下几点:(1)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形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2)家校合作过程中家庭与学校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是合作伙伴关系。(3)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一切活动必须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服务对象。

家校合作原因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两者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因此,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社会的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优势和不足

家庭教育的优势 父母和子女由于特殊的血缘关系,他们之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情绪、态度,甚至决定子女的行为,这种情感的共鸣,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另外,父母不仅和孩子接触最早,而且和孩子接触时间长,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特殊的亲子关系,使父母能够深刻而系统地了解子女的全面情况,从而做到家庭教育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因此,个别教育、因材施教是家庭教育的优势,这是其它教育难以具备的。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在纪念他母亲的时候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的确,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可以说是“生命的教育”,这种影响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人难以做到的。今年母亲节那天,童话大王郑渊洁在他新浪博客里发了篇题为《母亲的含义是影响》的文章。

2009年父亲节,我在《北京晚报》发表了题为《父亲的含义是榜样》的文章。今年母亲节到了,我认为母亲的含义是影响。比尔·盖茨的母亲说过一句话:“两个民族的竞争说穿了是两位母亲的竞争。”我认同这句话。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既有先天植入,也有后天渗透,其影响贯穿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我母亲刘效坤祖籍浙江绍兴,她的父亲是北京知名中医刘润甫。我母亲个性突出。我小时候睡前她给我讲故事,那故事是她原创的,就一个故事,给我讲了几年。故事大意是一群动物在野外玩,长颈鹿突然说不好了,发大水了。大家就往山上跑。跑着跑着被一条大河拦住。河面上有两座桥,一座是有护栏的桥,另一座是一根木头的独木桥。大多数动物选择了有护栏的桥,只有一只羊选择了独木桥。有护栏的桥由于动物太多,垮了,动物们掉进水中。只有那只羊由于选择了独木桥得以继续生存。母亲反复给我讲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一个道理:做事别和别人一样。她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我在母亲的独木桥教育中长大。第一次受益是读小学二年级时。班主任布置命题作文《我长大了干什么?》她导向我们长大要想有出息,从小要有宏大理想,如当科学家什么的。当我拿起笔写人生的第一篇文章时,我不想和同学们一样,我想走独木桥。于是我写我长大当掏粪工。没想到班主任将这篇作文推荐到校刊上发表了。我受到鼓励,甚至产生了“这世界上我写的文章最好”的错觉。正是这个错觉,使得我成年后选择了写作谋生。1977年恢复高考,当我准备参加高考时,我母亲阻止我高考。她说别人都考大学,你就不用考了。任何知识都是可以通过自学完成的。她还说,假设人生成就用10分衡量,如果你是大学学历,你取得了7分的成就,别人看你就是7分。如果你是小学学历,当你取得7分成就时,别人看你就是10分。于是我放弃参加高考,直接奋斗人生。我不知道我母亲是不是中国唯一一位由于非经济原因劝阻孩子考大学的妈妈。成为作家后,我依然要走独木桥。我想一个人写一本期刊,并坚持很多年。此前古今中外没有作家这样做过。1985年,只刊登我一个人的《童话大王》杂志创刊,至今我一个人将这本期刊写了26年。2005年起《童话大王》已经是半月刊了。它的累计印数逾亿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属于顶级。作为母亲,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如果望子成龙,则要对孩子往“龙”的方向施加影响。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就是“龙”。将孩子往和别人不一样的方向培养,属于正宗的望子成龙。孩子的成长,成也母亲,败也母亲。值此母亲节,愿天下母亲幸福。母亲的终级幸福,来自孩子。追根朔源,母亲的幸福取决于她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不足(1)教育环境比较封闭。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家长的素质和能力难免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这些都会直接地影响到家庭教育的进行和子女的健康成长。(2)教育条件不平衡。每个人从他出生起,家庭便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地区等多种社会特征,比尔.盖茨送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第一句话就是“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这些社会特征中的每一个都可能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3)教育者缺乏教育素养。教育子女需要科学的方法,更需要理智的态度。但由于家长自身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的局限时常导致“溺爱”或“家庭暴力”两种极端行为的产生。(4)教育效果的不确定性。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自发性的,就像马卡连柯所说的:“你们父母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说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么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这就是说家庭环境、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的影响效果是不确定的,其结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学校教育的优势和不足

学校作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是促成儿童、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与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教育目标的明确性。促使个体社会化,使其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这个根本目标展开的。(2)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它为青少年的社会化设置了多方面的、系统的内容,不仅传授给青少年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职业准备和职业训练,还教给他们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理想。并根据个体发展的阶段特点相应地划分教育阶段,将教育内容按照不同年级、不同等级设置相应的课程、学科顺序、教学时数和学年编制有利地保证了教学内容的落实和教学目的、培养目标的实现。(3)教育环境的可控性。学校作为一个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其环境是人为创造的。教育工作者从顺利进行教育活动、促使受教育者高效接受教育的主旨出发,有意创设一系列有利的环境,以激发个体的学习欲望,促使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评价,促进个体习会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4)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拥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更注意融合其他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等的知识来改进教育方法,从而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

学校教育的制度化和正规化,一方面显示了教育的成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它的弊端——制度化容易导致僵化和模式化,对社会变革反应迟缓,学校教育出现了诸多局限。

1、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可以对影响学生的校内环境进行控制,但却难以对校外环境进行控制,而学生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度过的,这段时间若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弥补,学生的这段教育将成为真空,单依赖在学校的教育,不可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学校教育将“孤掌难鸣”。

2、人是由各方面素质构成的社会的人。学校是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而学生要成为一个健康合格、全方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大量的生活磨炼、社会锻炼,也就是说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必须在生活、社会大课堂中锤炼,人的性格、品质等多种综合因素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学校教育的模式如同流水线的作业。在学校,一个教师往往需要面对数十个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加上师生的变动,一个教师一般很难透彻了解每位学生。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人数多既给密切师生关系带来障碍,也对教师实施因材施教、个别教育带来困难。

4、对教育我们必须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它。特别在当前,教育的体制与师资力量远非完善,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我们不能把学校看成是医治社会百病的良药,教育的问题仅仅靠学校单方面来解决势必会势单力薄。我们大家应该熟悉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陈老这句话强调的是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我们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话来严格要求自己,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学校确实有极少数“教不好”的学生。教授级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在《致青年教师》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同行说起几个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因为家里的关系进了所谓的名校,他们从来不认真学习,却总表示要“做大事”。有个学生在作文中明确表示以后要想办法做某厅的“正厅长”,因为他发现父亲做“副厅”权力并不大;他进一步解释,说,“只要有了权,什么事都可以搞定”。——遇上这种学生,教师很难指望他的教育能有什么启蒙作用。因为有这种家庭教育背景的学生一般不重视学校教育的规训,至少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作用很有限。”

教育是社会的事,每个家长的事,面对问题,我们不能紧张,也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而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弥补教育的不足之处。家校合作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施展学校和家庭各自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用学校教育的优势来领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造成强盛的支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有利于实现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避免学生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放任自流、失去控制,保证了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学校、家庭、社会应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关注和服务。


家校合作问题 

目前家校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偏差。

㈠认识错位、观念陈旧

从家庭方面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孩子的学习和品德由老师管,自己只管吃、喝、拉、撒、睡。有的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分数,在其它方面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或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还有的家长对教育子女无自信心,认为自己文化素养不高或不懂教育,没有能力参与学校教育活动。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总认为家长不懂教育规律,一般因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差,往往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他们不仅没有能力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反而时常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当家长走进校园,坐入课堂时,教师们倾向于自我保护并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感,他们的职业权威和形象受到威胁和挑战。教师认为家长介入校内事务,是在监督、挑毛病,这是对家校合作意义的狭隘认识,实际也是我国几千年来从私塾到学堂、学校教育封闭的体现。

从学校方面看,由于当今各中小学一味片面追求升学率,办学思想的偏差,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会舆论界都将眼光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上,致使学习成绩的好坏几乎成了衡量一个学校或教师的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准绳,这就造成了家校合作的内容极其单一,仅仅只限于督促学生的学习上。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教育体制,阻碍着学校采纳家长的见解,不能使其与家长合作成为学校教育运行机制的组成部分。

家校合作中出现的认识错位、观念陈旧问题与我国几千年文化传统时分不开的,文化传统对人们的行为取向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漫长的历史是专制的历史,其古代文化在思想上强调统一、推崇权威。在这种思想和文化的驱使下,学校的专权与封闭、教师的权威与崇高,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十分牢固,导致了中国家长欠缺参与学校教育的民主意识,缺乏审视思考子女教育问题的独立精神。另外,中国人在行为上强调折衷,避免冲突;崇尚和谐,防患失衡;突出集体,淡化个人;宣扬顺从,抵制不满。这种抑制个体个性、追求中庸的传统思想致使家长们大都避免踏入学校参与管理,他们视学校为禁地,视教师为权威,认为干预学校事务是挑战权威、破坏和谐,倒不如让专业教育工作者在校内全权管理子女,自己则留在家中辅导。“”习惯了“师道尊严”的学校和教师,也常会将家长的质疑、意见、建议当成是对自身工作的挑衅、干涉、阻挠,进而百般搪塞甚至拒绝接受监督。可见,传统文化在人们思想中的残留,使得许多家长自愿放弃校内参与而转为家庭督导,致使家校合作无论是在家长参与管理意识的激发,还在是学校接受监督意愿的培养上都困难重重。此外,中国自古就提倡“十年寒窗苦,金榜题名时”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信条,这显然是在宣扬一种追求个人成功、旨在衣锦还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对于西方所推举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我国传统文化涉及少之又少。正是由于这种合作意识的缺乏常常使得教师与家长不懂得如何合作、以何种方式去合作。再有,中国人的感情特点是含蓄、内敛,教师信奉“严师出高徒”、家长讲求“父严子孝”,对于情感都不善表白。而对少不更事的青少年来说,对于这种深沉而复杂的爱他们是难以体会和理解的。因而,学生与家长、教师之间总是存有代沟,这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会使家校合作的成效大减。

 

㈡活动无序,合作无据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家校合作方面既没有教材,也无其它依据,只是零散于各级领导讲话及文件中,所以家校活动的开展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计划性。在实际中,许多学校缺乏家校合作的整体计划,甚至没有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校、年级、班级各层面的家校合作难以相互配合。有的年级、班级往往是因为年级主任、班主任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家长会了,就将家长一个个通知到学校,实际是因年级、班级有了问题才想起了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缺乏活动记录,更不谈家校合作方面的经验总结。在这些目的性不强,准备不足的活动中,收到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缺乏互动性。家校合作应该是家长与学校、教师在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过程,即双方需要互相交流、沟通,这才是家校合作的真正前提。但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对家长大都采取简单的灌输方法,由教师讲如何去做,只有单向交流、缺乏双向对话。如我们常见的一种合作形式——家长会,基本上是校长讲、教务主任讲、年级主任讲、班主任讲,这种形式已形成固定模式,如同报告会一般,家长被动地听,没有发言的机会,其效果微乎其微。这是由于在一些学校的家校合作实践过程中主动权常常掌握在教师手中,通报学生情况、灌输各种教育信息和知识几乎成了活动的全部,家长成了当然的“接收器”极少有机会向学校传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有时即使家长向学校反映了情况或提供了建议,也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常使家长在合作中陷入被动缺少表达和参与的机会,教师则无法得到更多的有效信息和合作效果反馈,以致双方互动较少暗生隔阂,从而降低了家校合作应有的功效

3、缺乏平等性。在很多学校中,家校活动处处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只考虑学校、教师的需求而不照顾家长的需要,活动的时间、地点只考虑教师的便利,家长只有被动的通知。有的教师总认为家长是不懂教育规律的,没有发言权,家长到学校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教师处处高人一等,致使许多家长到学校后诚惶诚恐,怕说错话,怕得罪老师。使家长在整个活动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4、缺乏连贯性。家庭、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有利于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许多学校家校合作活动并没有正式纳入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计划之中,而是想起来了或是有事了去做一做,或者仅固定在一个学期的开头等,致使其活动在时间上断断续续,在活动的内容上缺乏前呼后应,家长无法找到活动规律,也就无法找时间与学校沟通,家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教育知识也就零零碎碎,不系统的,无法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方法的体系。可以说,这种零碎活动的开展很难达到我们的目的。

家校合作对策

育人是一项多种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工程,在当今变化纷繁的社会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无论哪一方面出现空白,都会使青少年学生的各种正常教育出现断裂,无法有机地衔接起来。因此,家校合作的实践在当前就更显得重要。

一、他山之石

1、英国家长担任“教学助手”

家长担任课堂“教学助手”是英国教育改革中众多的措施之一。事实上,英国学校中的家长参与不仅被看作是一种权利,而且被看作是对社会资助者更负责任的一种手段。近年来英国部分学校专门从家长中招聘课堂教学的协助人员,又称“学习支持助手”。这里所指的“教学助手”是指专门从学生家长中招聘的、受过专门培训的、协助教师工作,以更好地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关人员。它是家校合作中家长的一种高层次的参与方式。在沟通学校与家庭的关系方面,家长担任教学助手显示出极大的优势:第一,由于他们本身作为家长,在与其他家长交流时更方便,能理解其他家长的需求、意向、建议等;第二,他们生活在当地,他们的工作使学校更多地与社区、家长建立了联系,尤其是在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起真正的协作和信任;第三,教学助手自身作为家长,其教育能力的提高直接推动了该地区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推动了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在与教师的合作方面,教学助手表现也非常出色。他们参加学校每周的工作会议,明确该周的主要任务,并同教师一起出席学校的其它教职员工会议,讨论和沟通各自工作中的问题。教学助手能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详细反馈,及时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具体的建议。通过实践,教师普遍反映教学助手提供的口头和书面反馈信息能极大地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成绩做出客观的评价,并使教师的工作更有效,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更为突出,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对学生的影响方面,直观的变化是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绩负责的员工数量大为增加了。教学助手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包括方方面面,如对社交障碍的儿童,将对他在学校的行为进行监督,了解他如何与其他儿童和成人交往,帮助他选择玩伴,并有意识地鼓励他与其他儿童交往,还要与教师交流、互相配合,并通过家校联系将信息及建议传达给他的父母,共同帮助儿童克服困难。家长担任教学助手的改革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考试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2、帕夫雷什中学家长学校

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下的帕夫雷什中学,在小学生入学前两年,就开始举办家长学校了。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家长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他说:“儿童对人的世界的认识,是从父母开始的。他首先认识的是,妈妈怎样跟自己说话,爸爸怎样对待妈妈。由此而生成了他关于善和恶的最初概念和理解。”他还说过:“家庭——是一个人应该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家庭每日每时都在和学校集体的精神生活相接触;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学校里集体主义的道德文明在许多方面,就是开在家庭里的许多花朵和果实。”在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和同事们非常注重了解和研究每个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和精神生活状况,他认为这是家校合作工作的开端。苏霍姆林斯基创办的家长学校,分为学前组、低年级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每月组织两次学习活动,主要由尊长、教导主任和最有经验的教师讲课,授课的内容紧密联系家庭教育的实际,把家长应当掌握和了解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传授经父母,并且尽量做到让每一位父母把家长学校学到的知识,跟自己孩子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帕夫雷什中学家长学校的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共计250学时,苏霍姆林斯基骄傲地说,这比任何师范大学的课程时间都多。以家长学校作为平台,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高度一致性作为指导思想,帕夫雷什中学在家校合作方面所做的工作。倡导家长亲子共阅读,加强孩子的伦理教育,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注重孩子家庭劳动教育。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当孩子们在入学前后,学校就要求家长们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庭生产劳动。首先,他要求每一个家庭都让儿童在一个特定的纪念日内栽下一棵苹果树,或种植下一株葡萄,让孩子们精心照料它们,当果树或葡萄结下第一批果实的时候,孩子们把它们摘下来,献给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二是在节假日或农忙假期,学校规定儿童必须参加的家务劳动或生产劳动。三是学校举办创造节,邀请家长到学校来,观看子女们在学校里创造劳动的成果,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养成积极参加各种劳动的良好品质。

3北大附小的“网络家校合作模式”

网络家校合作中,不仅有学校为家长提供的信息、帮助和便利条件,家长也给予学校诸多的支持。开放性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家校合作模式”在给学校、家长、教师带来以上诸多益处的同时,也会因此催生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而在北大附小,管理者们却不把这些问题当作困难,反将其视为财富。北大附小的“家长论坛”参与讨论的人数最多,帖子数量最多,分歧和争论也最多。家长总是有源源不断的问题、意见、建议抛给校方,一人发帖,往往会有很多人跟帖附和。例如,有的家长质疑学生五点半到校参加活动的要求是否得当,有的家长批评教师撕学生作业本的做法,有的家长建议学校实行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等等。类似的帖子一旦处理不好,很可能引发家校之间不必要的纷争。在家长意见较为偏激的一段时期,校方也曾想过关闭“家长论坛”,或是将其隐藏为需要身份认证才可以浏览的版面。后来经过一番思考,校长尹超还是决定将其保留,她说:“北京大学的文化向来提倡民主、自由、开放,我们北大附小也应该秉承这种精神。有争论才有反思,有批评才有改进。家长的畅所欲言恰恰能够督促学校提升办学质量,是学校优化发展不竭的动力。”正因为这样一种管理理念的存在,北大附小的“网络家校合作模式”最终没有流于形式,而是实实在在地发挥着作用。目前国内各级网上家长学校在探索网络家校合作模式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4、上海闵行小学 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专门辟出了两间办公室作为家长委员会的办公室、接待室。家长们主动筹资,装修了家委会的办公室,添置了办公用品,家委会办公室成了学校最漂亮的房间。他们安排了值日表,每天都有家长代表来到学校值日、打扫办公室,进教室随堂听课 ,观看师生升旗仪式、广播操.巡视校园环境,与教师交流,接待家长,处理家长来信反映的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写好巡视日记等。

5、青岛北仲一小 家长走上三尺讲台

青岛北仲一小开展了家长走进课堂的活动。“家长给孩子上课,一方面活用家长的资源 ,让家长了解老师的工作。另一方面 ,树立家长典型,形成良性循环。”该校管华副校长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连续开展了请警察家长讲述未成年人如何安全自护;从事旅行社工作的家长,讲述外出旅游需要注意的问题,介绍祖国山川大河引发孩子们的兴趣;从事过奥运志愿者的家长讲述奥运故事;四方机厂的劳动模范家长带领孩子走进工厂 ;来自农村的家长带领孩子走进农田认识农作物等等,都大大活跃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不管采取什么方式、请家长来讲述什么样的内容,学校都要事先跟老师进行沟通。这个过程,家长能够体会老师的教学辛苦,而老师也能体会家长对教学的建议与真实感受。同时,家长走进课堂,更使得校园课程真实化、也更有吸引力,从而在老师、家长、学生中间就孩子的学习、生活形成良性循环。

 

二、本人实践

班主任工作

 

在家校合作中,班主任应是家校合作的主要人物,同时也应是具体合作活动的推行者、指导者、咨询者,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导师。所以学校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活动。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也应该积极探索家校合作问题,努力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篇文章,内容是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如何利用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好学生的例子。

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我的一篇文章《做快乐的高三班主任》中的部分内容。大家对有关刘邦、项羽的历史故事都不陌生。刘邦的实力和项羽不可相提并论,最后刘邦赢了,项羽反而败了。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不过刘邦的话很值得玩味“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从班级管理这个角度,我们班主任应当学习刘邦,协调好与多方面的关系,善于利用各种力量。这样可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壮大自己管理队伍,增强班级管理实力,从而做个轻松、快乐的班主任。

在班级管理中,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借助家长的力量来管理班级也显得非常重要。家长会我有时采用分层召开的形式,让家长有足够的时间互相交流。对有些家长提出的问题我有时也束手无策,就提交给家长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我解决问题的思路终于被打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我的班级还专门配有一本家长值日记录本,学生家长按学生学号顺序来班级值日。当然这是在不影响家长工作,不影响老师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每位家长根据自己工作情况,我给他们三个时间段让他们自由选择一个。这三个时间段分别是早读、午休、晚自习。去掉周末时间,这样轮流下来每位家长两个月才需要来值日一次,对他们来说绝对不是负担。他们来校通过观察,和学生交流,了解班级情况,在值日本上记录他们了解的情况,如有家长提议班级垃圾桶里因为潮湿垃圾倒不干净,希望同学不要把饮料瓶扔进垃圾桶,保持桶的干燥,同时可买瓶84消毒液,经常给垃圾桶及其周围一带消消毒。还有家长反映个别同学早读课来校后不能抓紧时间读书等等。我认真对待家长的意见,利用每周班会课把家长的建议反馈给学生,听到家长有好的建议,学生还报以热烈的掌声,然后还能及时改正。很多家长觉得既然来学校了,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找老师交流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这种形式受到家长的欢迎,我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增多了,很多家长和我成为要好的朋友。

我班有位学生叫李小鹏,他爱好电脑,学习不太用功,高三第一学期成绩都在500分左右,他爸爸放寒假前利用值日的机会到我办公室问我,我家孩子太贪玩了,怎么还不开窍,凭你多年的教学经验,像他这样的学生,到底有没有升本科的希望了,如果没有,我也不想再为他瞎操心了。说实话,对于考试没突破过520分的人是否能上本科,我真是没底。不过他爸爸来问我,不就是在要绝望时再抓点希望吗?我说像他这样聪明的男孩,只要努力,升本的可能太大了,绝对不能放弃。他爸爸听了我的话又重新点燃了希望“好,今晚我要鼓励他,这个寒假我要好好监督他.’’我又立即找李小鹏来办公室深入交流思想,原来他说他喜欢玩电脑,国内的技术太落后了想到外国留学.我说:“你的想法和家人交流过吗?”他说没有,我劝他:“现在我们现实一点,即使你和家人交流,家人同意了,再申请大学,手续都办完,高考可能已结束了。你不妨安下心来,迎战高考,要出国以后机会多得很。像你这样聪明的人在我班应该站到前五名的位置。”他说:“我想也应该这样,只怪我过去没有把心思放到学习上。’’从此以后,他一门心思盯在学习上,他爸爸对他管理得也较严,至少两周和我交流一次孩子学习思想情况,高考前几天李小鹏想在家自习,他爸爸打电话给我向我请假,当时听了他的话我非常感动,他说:“刘老师,这几天孩子状态很好,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的,我们一定会对得起你的付出。”他在“我”这个字后面加上“们”,让我感动,这是多么的贴切,孩子不是在孤军奋战,我的学生管理工作也不只是我班主任一个人在做,还有许许多多的家长参与到其中来。值得高兴的是今年李小鹏取得好成绩,已被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系录取。

我们班级还有一位叫杨跃的男同学,高一年级时我就担任他的班主任,他人很聪明,数学成绩非常好,但平时对人很冷漠,对我也是不理不睬的,一次他因感冒没有来校,为了拉近与他的距离,第二天他刚一来校我就走到他的课桌前,热心的问道:“杨跃,今天你好点了吗?”他头也不抬,只是回答一个字“嗯”。通常情况,其他同学都会说谢谢老师关心。他怎么就冷漠到这种地步?后来他妈妈和我交流一次,我才知道他是单亲家庭,性格孤僻。而且,从小到大他不喜欢和女教师接近。和他妈妈交往过后,觉得他妈妈特别喜欢唠叨,我猜测他可能渴望父爱,对女性比较排斥。高二分班过后,他又被分到我的班级。他是我的学生,不喜欢他,我也要硬着头皮和他交往。去年高考过后,因为帮我表妹填志愿,我要去请教南师大一位专家。那天是期末考试过后,他来学校打篮球,我请他陪我一起去。他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我去推自行车。”那天本来是多云天气,可我们上路不到五分钟太阳出来了,等我们到南师两个人的脸被晒得通红,汗水不停往下滴,等事情办完,我在那附近找到一家麦当劳,让他进去,我买了两份套餐,和他边吃边聊,从他喜欢的数学学科谈起,他越谈话越多,很快我俩像好朋友一样。从店里出来,因为和他拉进了距离我很开心。但当热毒的太阳晒着我们的脸时,我的心里又非常不安,真不该那么热的天拉他出来,他妈妈知道一定要骂死我。出乎我的意料,晚上她妈妈给我电话感谢我“刘老师,你不知道杨跃今天回来时多么开心!他说我今天才知道我们老班这么喜欢我,外出办私事带上我,还请我吃麦当劳。”我真的不忍心告诉他妈妈,原来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儿子。只到今天才开始对他有好感。从此他像换了一个人,进入高三以后,他性格不再孤僻了,经常能听到他的笑声,他还主动讲数学题给同学听。每当我走到他座位附近,为了引起我注意,他盯着我看时,还不停眨动他的眼睛。看着他俏皮的样子,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后来我又交给他妈妈如何同孩子相处的方法,他和妈妈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今年他被苏州大学数学强化班录取,圆了他的数学梦!

再介绍的这一篇题为“高考在即,孩子不理家长”

今天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他说:“很快要高考了,这两天我想跟孩子聊点什么,跟他说话,他总是爱理不理的。不和他谈话吧,高考那么大事,又显得我们对他不关心。”

前两天我也接到类似的电话,已经是晚十点了,手机铃声响起,本来我半躺在床上看书,这么晚不管谁打过来,肯定有急事,我连忙从床上爬起。我接起电话听到焦急的声音:“喂,你好!刘老师,我是xx的家长,这么晚打扰你真不好意思。可是我心里真是急啊。孩子已经四天没跟我讲话了。”“你女儿平时脾气还不错,发生什么事了?”“唉!就是那天晚饭后我看她坐在电视前已有二十几分钟了,就提醒她赶快去看书。并且我还批评她离高考这么近,还不知道努力学习。她反驳我:‘你怎么知道我不努力,我的事不用你管,考不好跟你无关。’之后几天,她就再也不理我了,老师,你看这孩子怎么这样不懂事,我明明是为她好啊。要是放在以前,她不理我,我就再忍几天,可现在很快要高考了,我又担心她这种坏心情会影响她高考,所以就来求助你了。”

我连忙安慰这位家长:“你的心情我非常能够理解,你觉得为孩子好可她那么不领情,你看到她情绪不好,很为她担心,可她又不理你。其实你女儿在学校的表现,据我观察,还是很好的,学习还是认真的。她到家可能很想放松一下,结果受到你的批评,她也觉得委屈,认为你不理解她,所以就不理你了。首先你要理解她看电视是为了放松心情,如果在她刚开始看电视时,你以商讨的口气对你女儿说:‘你准备看多长时间?你放心看,时间到爸爸提醒你。’这样你女儿会觉得,看电视的主动权还握在她手里,你不是看管她而是在帮助她,她也不会和你闹情绪的。”听我这么一说,他爸爸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我下面他该怎么办。我说:“明天我和你女儿沟通一下。你在行动上该怎么关心她还是照样,千万别再唠叨了。”

在找xx前我也好好想了想该如何和她谈话,搞不好会起反作用的。我提醒自己要让她知道她爸爸给我打过电话,不然,我怎么化解她家的矛盾,但又不能让xx觉得她爸爸向我告她的状。思来想去,我决定把她爸爸的话进行一些删减和改动。我找到xx后,首先问她:“最近你觉得自己学习状态怎么样啊?”她说还不错。我接着说:“你爸爸给我打电话说你几天没和她讲话了。”这时我看到xx的脸沉了下来,她一定以为她爸爸说了她的什么坏话。我说:“你爸爸的话让我很感动。他没有一句责备你的话,他说他能理解你的心情,离高考这么近,他作为家长,很关心你,很想为你做点什么。看到你在家闷声不响,他担心家庭气氛的紧张会影响到你的心情。你换个位置考虑一下你爸爸现在的感觉。”xx的脸不再沉下去,她显然被我说的话打动了,我知道这一刻她已经原谅她爸爸了,她说:“老师你放心吧,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其实也没发生什么了不得的事。”等我晚上九点打她爸爸电话,她爸爸激动地说:“老师,太感谢你了,她今天放学回来已经主动开口和我说话了。”

为了进一步搞好家校合作,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展示自我,让家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搞好家庭教育工作,我于08年创办燕无风雨家庭教育俱乐部,09年和南京凤凰国际书城合作成立凤凰燕子亲子读书会,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大家可以看一看活动的图片。

  综上所述以及联系家校合作实际,家校合作有如下三类方法。

一、家校合作常规性方法
   1.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进程,一般期中、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沟通情况。因为时间有限,双方只能肤浅地了解面上的情况。

2.家庭访问。一般情况下,普访能比较详细地了解学生校内外表现;随访是发现苗头,即与家长联系,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定期访是对有问题的学生跟家长商定定期联系,互通情况,随时督促教育。家访能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能促进家校联系,最大的作用在于能改变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依赖心理。

3.家长来访。能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子女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适当地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4.电访信访。随着通讯事业的日趋发达,教师与家长有情况可随时用电话联系,便捷快速,但也受时间限制。对一些家长工作在异地的,通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5、使用好“家校联系册”、校信通。我们老师每天与家长联系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家校联系册,可以处我们老师与家长之间无形地建立起一种互知互通信息的关系。就目前使用的状况而言,校信通因其简便、快捷,受到广大家长和教师的青睐。

常规性联系的确能了解学生(或子女)在校内外的表现,也容易掌握部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能改变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完全依赖学校、依赖教师的心理状态。但对教师而言,学生面广,工作费时。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单靠这条途径很难达到目的,为此,教师与家长的联系途径必须拓宽、加深。

二、家校合作研究性方法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采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家庭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观以及教育子女的方式等成材动力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利用个别谈心等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层次、心理素质水平进行调查,这样我们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和教师就可以与家长及时、有效地互通信息,适时召开部分家长座谈会,请属于相同类型学生的家长在一起共同研究教育方式。

这种研究性的家校联系途径能在科学的前提下调动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较好地合作。能够做到处理问题及时,针对性强,产生的效果就会比较明显。可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出主意,家长照着办的毫无主动精神的应付心理状态。定性定量的研究分析,能给我们提供比较准确的信息,这种研究性的家校联系途径应该是十分有效的。

三、家校合作探索性方法

随着学生家长高学历文化层次数量的增加,部分家长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他们能根据子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为子女的成才设计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类家长人数虽然为数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他们将代表着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目标导向,在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的今天,这种具有目标导向的家庭教育特别会引起学生家长的重视。因此,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协助他们共同来探索家庭教育规律,以实现教育子女的目标。这个过程就是探索性联系途径。

家长沙龙是探索性家校联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一种很好的媒体。我们可以及时召开共同感兴趣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讨会,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可以经常提供对学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各种信息,使家长在了解学生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子女的个性问题,具体考虑对策措施和教育方法;在家长沙龙中,可以请这些家长代表以现身说法介绍育人经验,促使其他家长的心理水平由依赖、应付性逐步向合作、目标性转化。

利用常规性、研究性、探索性的家校合作方法,对转化家长的教育心理层次是有效的,对教育子女成为有用的人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还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只有我们把全社会的资源结合起来,只有社会、学校、家长都做出共同的努力,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家校合作关系,才会产生出最佳的教育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家校合作实现共赢浅谈
家校互动,有利孩子健康成长 (牛牧)
假期家访总结
家校联系的一点感想
临沂四中班主任培训五建立与家长良好的合作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