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会学生思维》学习笔记(四)
20、 爱因斯坦论表象思维:“在我的思维机制中,作为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的那些语词似乎不起任何作用。好像足以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存在,乃是一些符号和具有或多或少明晰程度的表象。而这些表象则是能够予以‘自由地’再生和组合的。”(布莱克斯利著,傅世侠、夏佩玉译:《右脑与创造》,第3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1、 关于教学的目的:“教学虽然负载了传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任务,但教学的根本目的却并不在于所谓的‘双基训练’,而在于引导学生在‘使用’知识、‘欣赏’知识、与知识‘打交道’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第124页)

  22、 泰勒论创造性教学模式:泰勒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包括八个步骤:“1、呈现思考的情境或问题;2、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并列出主意;3、提供一个分享、修改及润饰主意的环境;4、提供酝酿的时间;5、让学生分享新的主意;6、让学生选择最好的问题解决方法;7、让学生选择最独特的问题解决的方法;8、实行该方法或决定。”(第137页)

  23、 关于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共性:“一是它们都将‘问题解决’作为创造性思维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二是它们都将‘问题解决’或‘发现’用来作为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状态的一个重要方式。”“三是创造性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第138-139页)

  24、 关于创造性教学模式:“并没有最好的创造性教学模式,最好的创造性教学模式是教师自己接受他人的启示而创造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既适合于教师自己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路径。”(第140页)

  25、 关于“对话式教学”:(传统)“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与学生‘对话’,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第141页)“对话式教学实际上向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需要教师根据恰当的教学内容,在最恰当的时机,选择运用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没有疑问的地方创设疑问,促使学生思维中的矛盾激化,并能够将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引至对与错、是与非的对立点上。”“在对话式教学中,一个为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有效利用。提问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考行为之间拉起了纽带。”“思维始于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整的思维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第146页)

  26、 高文论发问的本质:提问是“将教师要教授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想学习的内容的契机。必须教的东西不能教,必须将其转化为学生想学的东西,这就是发问的本质。”(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第361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7、 关于提问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既然提问具有启动学生思维和引导思维开展方向的重要作用,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有选择地注意某一方面的信息。为了启动学生的思维,需要有效地运用提问。”(第147页)“在提问时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适度的难度?”“提出的问题必须是介于‘已知·已学’和‘未知·未学’之间”。“问题的难易度正好介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所谓使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努力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效应。”“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事实的(Factual Question)问题,另一种是思考的(Thought Question)问题。”“教师经常提问一些不需要深入思考、直接从书本上找答案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习惯于对细枝末节的东西感兴趣,而较少把注意的重点放到知识的概括和结构化上去,久而久之,养成一种不愿主动动脑、不爱深入思考、不会从整体的联系中考虑问题的不良思维习惯。这是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必须注意避免的行为和后果。”(第148页)“第二,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针对了具体的学生?”(第148页)“第三,学生对问题应答之后是否有必要的反馈?”“第四,所提出的问题是否真实?真实的问题总是能够引起争议的问题,凡不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即为假问题。真实的问题应该达到这样的目的:提问使问题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提问成为学生继续讨论和不断追问的原动力。在一个提问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要‘能够充分地从一点到另一点作连续的活动’(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第22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只有这样的提问和问题,才能带领学生进入真正的、深刻的、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否则,如果问题本身不具备连续性和一定的深度,就会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影响思维向深度发展,使思维一方面陷入在紊乱无序的境地,另一方面又如浮光掠影,不能深入。”(第149页)

  28、 关于对话式教学的局限性:

  l “‘对话式教学’与‘独白式教学’相比,它虽然可能调动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情境,但‘对话’只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交往,而且学生很少有‘发问’的权力和机会,只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思考和判断。”(第150页)

  l “表面上看,学生在对话中是主动参与的,实际上很容易在教师的追问中被教师所‘追问’的问题锁定。”(第150页)

  l “这有些类似时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答案佯装不知却又尽量引导学生走进教师早已设定的标准答案的圈套。”(第150页)

  l “可见‘对话式教学’只是对学生的主动学习打开了半扇窗户,并没有为学生真正打开主动学习的大门。”(第150-151页)

  l “在由传统的‘独白式教学’转换为‘对话式教学’之后,进一步走向‘发现教学’。发现教学也可以表述为‘发现式教学’、‘课题式教学’或‘研究式教学’,相应的学习方式为‘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课题型学习或研究型学习’(project learning),等等,我们在大致相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些术语。”(第151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对话”启发思维
说说教师的课堂提问
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
结合一节课堂教学实例,分析教学策略在课堂实施中的价值及做法。
课堂提问要克服“六重六轻”
校本研修心得—课堂提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