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有轨电车史话
    80多年前,伴随着“当当”、“当当”的清脆声响,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出现在北京街头,这就是有轨电车。有轨电车是后来相对于无轨电车而有的名称。实际上,民间对有轨电车有着更加亲切的称呼,叫“当当车”,这是因为有轨电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出了清脆的丁丁当当的声音。这声音来自司机脚下的铃铛,司机边驾驶车辆边不断踩动脚下的铃铛,以提醒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当当”之声清脆悦耳,成为老北京人至今抹不去的记忆。上世纪初,北京人出行可选择的交通工具不多,主要是马车、轿子、人力车。那时,汽车是极少部分达官贵人家才有的稀罕物,少得可怜。马路虽不宽绰,却显得很空旷,难得看见一辆汽车经过。辛亥革命后,北京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达到130余万人,已有的交通工具远远不能满足平民百姓的出行需要。有轨电车因其载客量大、速度快等优势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曾先后有商人倡导创办电车事业,但均未成功。据史料记载,北京有轨电车最早出现在公元1900年以前,那时永定门至马家堡之间曾铺设过一条全长为7.5公里的轨道。义和团运动中,很多人出于对外国侵略者的仇恨,捣毁了这条轨道,电车也被砸烂。后来一直到1921年,北京才正式筹建电车公司。是年5月9日,京师市政公所督办张志潭与中法实业银行代表赛利尔签署合同,借款200万元作为官股,同时吸收商股合资筹办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6月,电车公司正式成立,着手筑路购车。当时北京的工业非常落后,几乎等于零,一切电车设备均依赖国外进口,钢轨及附件订购于法国,电车线来自日本,发电机等设备购自瑞士和德国,车辆维修设备由英国提供。几经周折,1924年12月17日,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在天安门南侧举行了通车典礼。当时的北京《晨报》记录了典礼的盛况:“典礼毕,有中外来宾数百人,分乘八辆花车(彩车)以天安门为起点,经东单、东四至北新桥,过后门及太平仓,经西四、西单至天安门,绕行一周。下午二时起,除八辆花车外,另加四辆普通车,共十二辆车,绕行全线,车上乘客异常拥挤,沿途观者亦人山人海。”有轨电车刚开始运营时,只有前门至西直门一条线路,往返行车的电车也只有10辆。5年以后,到1929年时,北京市的有轨电车扩大到60余辆,线路也增加为5条,并以电车车身喷涂红、黄、蓝、白、绿等不同颜色相辨别。1930年7月,崇文门至东珠市口的第6条线路正式开通,称为六路。1938年1月,天桥至永定门的一段轨道勉强竣工通车,称为六路支线,尔后六路有轨电车由崇文门经珠市口可达永定门,称为新六路。从那时起,直到北京解放前,除了运营线路进行过多次调整外,再未增铺新轨,也未再开辟新线。有轨电车的出现,标志着北京公共交通事业的起始。然而,北京有轨电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艰辛。因票价低、速度快、容纳乘客多,有轨电车抢走了人力车夫的生意,引发了人力车夫们的强烈不满,怀恨日深。1929年10月22日,电车公司工会因扩建子弟学校一事与人力车夫工会发生矛盾,随即爆发了轰动全北京的人力车夫捣毁电车事件。人力车夫涌入电车修造厂大门,有的推翻车厢,有的捣毁门窗,有的扒铁轨、拆道岔,顷刻间推翻、捣毁有轨电车63辆。事件造成有轨电车停驶18天,电车公司损失惨重,大伤“元气”。老北京的有轨电车型号落后,质量低劣,使用不便。车身为木质结构,手闸制动,夏天用铁栅门,冬天用双折木门,乘客稍挤便不易关门。电器设备密封差,经常受水毁坏,特别是雨天行车时,电机线圈常因沾上雨水而烧毁。车轴两端极易磨损,须经常电焊修补,更严重的是仅使用3年后,竟有40辆车的车轴被磨断。到1949年北京解放前,能够行驶的电车仅剩49辆,有轨电车运营几近瘫痪。新中国建立初期,北京的有轨电车“枯木逢春”,重现生机。1950年3月,北京市区开辟了由平安里经西四、西单、天安门、东单、东四、北新桥、地安门返回平安里的有轨电车环行线。4月19日,从电车修造厂又传出好消息,工人们在劳动竞赛中,圆满完成了“修复百辆车”的任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5天以后,一场无情大火一夜之间烧毁机车42辆,拖车17辆。幸亏西直门北停车场还停放着几十辆电车,否则北京市民就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和有轨电车告别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场大火反而激发了工人们的干劲,树立了第二次修复百辆车的信心。当年10月25日,工人们修复了第101辆电车,超额完成了任务。到1957年底,电车修造厂在册车数达到250辆,是北京有轨电车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因为有了足够的行驶车辆,1955年北京市又铺设了从红桥至天桥的第8条有轨电车线路,改善了居住在南城金鱼池一带居民的出行条件。有轨电车的设备及其客运能力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有轨电车的缺点体现得越发明显:噪声大,运营速度慢,轨道的铺设严重影响城市改造,也影响行车安全。北京市决定发展无轨电车。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试制,1956年10月17日凌晨零点20分,一辆无轨电车从西四出发,顺利到达阜成门,一次试车成功。紧接着投入成批生产。1957年2月26日,北京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诞生。4辆北京自造的“京一型”无轨电车,往返于北池子至阜成门之间。为了迎接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大庆,1958年8月22日,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做出决定:“为了城市改造的需要,要在1959年10月以前,将城内有轨电车轨道和外城蒜市口至菜市口的一段轨道全部拆除,改行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1959年3月9日深夜,架线工人仅用4个多小时,就拆除了由西直门至西单的有轨电车架空线,架好了无轨电车架空线。10日清晨,由前门经西单、新街口至西直门开通了5路无轨电车。由前门经东单、北新桥至东直门开通了24路公共汽车。一夜之间,在北京内城有轨电车消失了踪影。1966年5月6日,永定门火车站至北京体育馆间的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停驶了。至此,在北京行驶了42年的有轨电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实际上,有轨电车并没有真正退出北京人的视野。年长的北京人在记忆深处依旧惦记着它,年轻的北京人期望早日与它相识,一饱眼福。这个愿望将很快就能实现。在前门大街修缮整治计划中,前门步行街将重铺铁轨,恢复有轨电车,届时曾在前门地区风行一时的“当当车”将成为整个步行街唯一的交通工具穿行在前门到珠市口之间,市民可以免费乘坐新有轨电车游览前门步行街。新有轨电车将会是什么样子?人们对此充满了好奇。专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图景:车辆外观主要参考法国车型;颜色确定为上米黄、下深棕,这是北京人对老有轨电车的最后记忆;车身材质内为钢板,外挂榆木;车顶部的受电弓仍在,只是装饰作用取代了实际功效;车辆动力采用可反复充电的高科技产品超级电容,从而避免架设空中网线,有碍观瞻;钢轨嵌入凹槽后与路面齐平,再填以树脂材料,会将车轮与钢轨摩擦时发出的“当当”声降至最小;车厢安装冷暖空调,设有残疾人专区,服务设备更趋人性化。有轨电车经过了岁月风雨,如今又将有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被视为“古董”的有轨电车不但能够实现运送乘客的实用价值,而且更多地体现出旅游观赏的文化价值,浸透着京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为现代北京平添一份新奇、一份古朴、一份悠悠的不尽情怀。      责任编辑:任 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铛铛车,老北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走走停停40载,今朝再闻铛铛声:承载北京古韵与现代的有轨电车
长安街上的有轨电车
从新建西郊线趣谈北京铛铛车: 买挂票上班是种怎样体验
旧京电车兴衰记
为什么北京城里总有一些公交车拖着长长的大辫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