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湖山掠影

初夏的早晨,当第一缕阳光掠过远处的群山斜射进太湖山森林公园的时候,已经是八点钟了。连续几天的阴雨天,净化了空气,也将树叶和树干清洗的干干净净,仿佛是一尘不染。天空是分外的明净,随着微风漂浮的白云,镶嵌在蔚蓝色的天幕中,变幻莫测,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翻过。树木是更加的碧绿,淡色的竹林和深绿色的落叶松还有其它的植物,色彩鲜艳,苍翠欲滴,秀色可餐。大概是见到了久违的阳光,心情愉快,栖息的那些鸟儿也一齐放声歌唱,伴随着游人前进的步伐,叽叽喳喳亦或是叽叽啾啾的声音不绝于耳。不时的,布谷鸟那种特有的“快快布谷,快快布谷……”悦耳叫声飘来,似乎在孜孜不倦的提醒人们,抓紧农事,快去栽秧了。

公园坐落在老的合肥—裕溪口公路边,芜湖长江大桥和合芜高速没有建立的时候,这里是省城通往芜湖及江南的主干道,那时候是一片繁忙景象,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不仅仅是络绎不绝,有时还首尾相连。毛主席视察芜湖的时候,就是从这里经过,曾在附近停留,深入群众中间,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

位于长江以北,含山县南部的太湖山,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开通的铁路干线——淮南线从山脚下经过,1992年林业部批准建立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面积1800公顷,是合肥到长江以南旅游黄金线上的第一道绿色屏障。太湖山以湖名山,如今山旁并无湖。据志书记载:“古代江流泛滥,洼潴为涌,山临湖上,以此为名,后江徒而南,湖化为田,而山依旧。”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山名由来给人留下不尽的遐想。

山上风景秀美,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密林,山谷中清泉常出,流水潺潺;到处峰飞蝶舞,鸟语花香。古人游山留下“有风松涛吼,无雨水长流”的优美诗句。

太湖山有20座秀峰,峰峰相连,错落有致,山脉绵亘20余里,势走龙蛇。群山在茫茫林海的掩映下,宛如翠屏一道,分外妖娆。太湖山主峰高约450米,周围拥立着9座秀峰,壁立秀挺,逶迤曲折,恰如9龙奔腾飞跃,古称“九龙戏珠”。主峰南面一字形并列着3个山峰,左为钟山,右为鼓山,中间是木鱼山,因太湖禅寺位于木鱼山对面,故有“左钟右鼓,怀抱木鱼”之说。太湖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每年降雨量800至1600毫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公园内仅木本植物就有70余科、350多种,既有遮天蔽日的百年古树,也有许多极具观赏价值和保护价值的珍贵树种,以及特种经济林树种。有药用植物500余种,野生兽类鸟类50多种,还拥有华东最大的太湖山千头养鹿场。

太湖山主要以石灰岩为主,因而在深谷密林处,分布着大小不同妙趣天成的奇石异洞,有的似迷宫一般洞中有洞;太湖山远景色深不见底,神秘莫测。太湖山的山石形状奇特,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内有许多命名的奇形怪石,如碓窝石、石猴戏天蛙、象鼻石、情侣石、神马石和箭鱼石等等,宛如一处石林。

有诗为证:清静幽雅森林园,鸟语花香不见天。溪水潺潺伴君走,奇异怪石映眼帘。

    

坐落于森林深处的太湖禅寺又名太湖寺、普明禅寺,晨钟暮鼓不息,香火缭绕不断。1985年1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寺庙。因山得名,坐北朝南。天王殿置前,大雄宝殿居中,祖师殿位于其后。大雄宝殿面宽五开间,进深两间,殿前有万年宝鼎,殿内中间供奉3尊大佛。后面有观音、天王、力士和童子塑像,两侧有十八罗汉。最后面左边为大行普贤王菩萨,右边文殊师利菩萨。祖师殿位于大雄宝殿后面,中间为无用肉身塔,是由花岗岩砌成,高4米,下面直径2米。因为塔在殿内,称之为“屋里塔”。十分坚固,历经兵荒马乱年代还得以幸存。它是太湖禅寺两大奇景之一。在祖师殿西侧的膳房内,有一井,人称屋内井、锅边井。传说为开山祖师无用用锡杖捣地而成,故亦称锡杖泉。井中泉水日取不竭,不取不溢,它是太湖禅寺又一奇景。 

宋元丰二年(1079年),由高僧无用贤宽禅师创建此寺。《高僧传》载:开山时无用禅师一人日夜开辟,日久感天灯下照。无用禅师不仅是该寺创建人,还著有《无用祖师语录》流传至今。明洪武三年(1307年),僧行庆重建。清光绪八年(1882年)、二十五年均有修建。清普明和尚重扩建,又称普明禅寺。殿宇建筑代有兴废,寺内住持也时有替换。1927年,宏瑞住持太湖禅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底,日军烧毁该寺大部分建筑,并杀害和尚1名。1957年,该寺有和尚10名,云游僧和斋公出入频繁。改革开放后,僧人回到寺中。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太湖禅寺均有不同规模的重修和扩建,住持悟修后海音逐步恢复早晚功课和各种佛事活动。2003年10月,慧庆大师任住持。慧庆,俗名方志平,安徽庐江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安徽省政协常委,九华山佛教协会副会长,百岁宫住持。

太湖禅寺雕梁画栋,飞檐走兽,琉璃瓦盖,金碧辉煌。寺庙周围古树葱郁,清静幽雅,佛意盎然。慧庆大法师任住持后,又将大雄宝殿全堂佛像装金。后来,太湖禅寺为了加快景区的建设和发展,采取对称均衡的布局,保留千年古刹的传统建筑风格,在中轴线上依次建停车场、牌坊、放生池、寮房和钟鼓楼等。扩建后的太湖禅寺集休闲、佛教文化观赏和佛事活动为一体的徽派园林式建筑,善男信女和八方宾客来此礼佛问道,探幽访胜,凭吊古今。

寺后约一里的山间有一殿,名曰二圣殿。殿宽三开间,中供地藏王菩萨,内有明宣德年间的香炉和清光绪年间的磬。现散失在民间。天台禅寺位于太湖山主峰的半山坡上,由天龙关、龙王殿和大雄宝殿组成。龙王殿内有一股清泉终年从石龙嘴中涌出,清澈甘甜,故称龙泉。大雄宝殿内由巨大的天然倒心石组成,更为奇观的是倒心石右侧有一株碗口大的灵芝。这曾是无用贤宽禅师修炼休息处。整座山上的灵气都集中在这里,故有“不到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天台禅寺四面环山,前有溪水淙淙有声,后有山林郁郁葱葱,接引庵与太湖禅寺隔山相应,为含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庵西边有双泉,泉水日取不竭,庵前有一古树,高13.5米,枝叶舒展,优雅别致。太湖山佛寺集中,布局合理,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它们组成了一个各具特色的庙宇群。其建筑风格类似九华山,故又称为“江北小九华”。太湖山不仅山水胜、林壑美,更因众多的人文遗迹而生。

这里自北宋年间就成为佛教盛地,千百年来,香火迭经兴衰,在史志和民间留下了许多记载和传说。

清康熙二十三年《含山县志》中曾这样描述太湖山:“其山崇峻绵亘,状如列屏,登巅则大江与江南池州、九华俱献胜焉。”“西峰天河之曲,内入巢湖,外出杨子江。”明朝张秉纯在太湖山别友中写到:“太湖渺渺万山中,清夜书声接晚钟,事到散场人去后,青山依旧白云封。”太湖山山势之雄伟,山色之秀丽,从中可见一斑。

今人题诗:左钟右鼓抱木鱼,山势奇特灵秀地。锅边井台屋里塔,人间罕见天下奇。

文中图片均为庆泽华先生拍摄并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黄檗山万福寺
中国禅宗“皖南第一古刹”
普严禅寺抒怀
饶永豹 | 游西风禅寺(游记)
安徽·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
福建寺庙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