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寓教于乐,读出言外之意!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司有根
到宿州支教后,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很多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在做一些生字词练习中错误频频,尤其是给汉字注拼音。通过多次研究发现,原来他们是在用当地方言给汉字注音,例如“老师”一词,应该注成“lǎoshī”才对,可他们却偏注成了“làoshǐ”,而且在读的时候,还会把那个第三声很夸张地扬上去并有拖音的习惯。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听、说、读、写并重的,而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乐于读书的情趣是阅读教学,更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这一年的小学三年级教学实践中,我就逐步探索并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在比较中把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

由于农村教育很多地方并不规范,孩子们在幼儿园开始就学汉语拼音了,到一年级已经是老手了,可一到运用的时候,真的有很多孩子不太懂。我在纠正他们说普通话时发现,强调发音方法不如让孩子直接模仿效果好。于是我就多引导他们模仿语音,逐步掌握正确读法。

小学老师一般都是身兼数职的,这虽然让孩子们接受了一些非专业的教学,但给学科整合、提高综合能力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今年,三年级语文、英语和音乐都是我带的,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读与唱的区别、中文发音和英文发音的区别,再结合他们平时的说话,告诉他们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有时候,孩子们在我身边叽叽喳喳地说,我故意装作不感兴趣或听不懂。当他们问出关键提问时,我就说:“没听懂。”孩子们的耐心还是很强的,他们会接着叽叽喳喳地说一遍,说完了,我又说:“还是不懂啊。你们要说普通话我就听得懂。”于是他们就会逼着自己用普通话再说一遍,这样,我的目的达到了,他们的能力也增强了。

我定制了一个很好的微信公众号,叫婷婷唱古文,我经常利用下课的时间放一些唱诗的音频给学生听。听了之后,我会教他们如何咬准声韵母,如何通过语调和节奏来表达情感,这对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创设师生共读的环境带动学生模仿。

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以让老师把文本用自己的声音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的肢体语言和神态也会传递给学生。学生们通过老师的范读,既可以很好地把握文本的内容和情感,也可以很好的了解老师的性格脾性,对增进师生感情作用显著。教师在朗读时以悟传情,学生在听读时自然能因趣效仿。

我在教学中采用最多的却不是我读你听的方式,我会想办法带着孩子们一起朗读,尤其是在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具体的做法就是,我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我读一段同学们读一段、我读重点段落的启始句他们跟着往下接等形式。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教师的范读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他们接着读的时候一般不会走样,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走样。这样读多了,他们的语感就被慢慢练出来了。


三、在竞争中激发兴趣、创造激情。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堂上采用以读代教的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很好的方法。所以如何引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老师备课时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适当讲解一些朗读的方法理论,如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语气的舒缓等等,但这只需要同学们知道有这回事就行了,要想他们真正做到读出感情,还是属于熟能生巧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同桌互读、小组读等形式来进行初步训练。当同学们读得比较熟练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赛读、品读的形式展开。这时候教师适当的点评和鼓励就显得很重要,例如,当一个孩子读一段文章过后,老师要及时肯定他读得好的地方,然后再问其他同学:“你们谁再来试一试?”当然这个点评的工作是可以交给学生的,教师可以问:“他刚刚读得怎么样?”“那他有没有什么地方读得让你不满意的?”“如果让你读,你打算怎么读?”

孩子们的表现欲望是很强的,他们都有强烈地表现自我的需要,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引导得当,课堂教学气氛就会非常好。而同学们更多地参与到朗读中,他们也就容易从别人的朗读中汲取经验,大家就可以共同提高了。在语文的课堂朗读中,分角色朗读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形式,每次分角色朗读都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偶尔还会因为有某个孩子不愿某个孩子跟他们搭档而闹出一些小矛盾呢。当然孩子之间发生的这些矛盾都不是恶意的,因为平时读多了,谁更容易把某个角色读好,大家心里都有数。不过,这对激发孩子们课下憋足了劲要超越自我又是一个很好的催化剂。

四、在平时对话中及时纠正错误,以形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朗读能力和平时的说话能力是分不开的。记得我在读书时,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笑话:一个方言很重的老师在教孩子认读“街”这个字时,就是这样带孩子们读的“j-ie-jie,上街(gai)的gai。”如果这样教下去,孩子们又怎能学好普通话。上文中提到孩子们之所以注拼音时错误百出,就是因为平时只说方言造成的。所以我们在平时和孩子们交流时,就要有意识地指导他们注意普通话的发音。当然这种做法最好是要做到不动声色,否则会给孩子们带来一些伤害的。我在和他们课下交流的时候,就会采用主动向学生请教的方式。我常问他们:“你们说的……就是……地意思吗?”“他刚才是不是说……?”“老师来问你们,……用你们的顺河话怎么说?”这些提问让孩子们觉得我在和他们做游戏,这种当小老师的感觉他们觉得是很美好的,所以不知不觉中,语言能力强了。我还会问他们:“你刚才说的,怎么可以说得更通顺?”“听说……,你能具体跟我说说吗?”

五、多开展实践活动,在展示中树立自信,逐步提高。

作为班主任,我是不会占用学生的团队活动课来讲作业的。首先,我的学期工作计划中,把每个团队活动课都预定了明确的主题。在具体教学中,变动是会有的,我基本上都是结合他们的学习现状,提前一到两个星期,就和他们商定好下一个班队活动的内容。这样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活动的质量也就提高了。

在这些活动中有竞赛类的活动,如跳绳等。但更多的是和学习知识有关的,如讲故事、小演讲、课本剧表演等。记得那次我安排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西门豹》,大课间做操之后,我发现好些小孩在地下爬,还有人在他屁股上打,我急忙跑去制止,结果他们却都笑着说:“老师,我们在排练呢。他们演的是马。”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故事就是如此真实,他们都在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演出质量呢。回到班级后,我给他们上了一堂两分钟的微课,我在黑板上写下一副对联“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然后简要地向他们介绍了戏剧表演中是如何通过夸张艺术达到表达真实生活的效果的。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更活泼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自信心也得到了加强。在一次朗读活动中,一个孩子又读了大量的土话,结果有小孩就毫不客气地指责他:“**,你是要想演反派吗?”


《课程标准》对朗读提出的要求很明确,就是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要求看似简单,要想真正做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是农村孩子,他们普通话的能力本来就很弱,所以我必须要先从教会他们说普通话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当然,朗读好的关键还在于感情的处理,这要靠多读来实现,又不是完全靠读来解决的,因为要想处理好感情,你首先得知道要表达什么感情。例如,我们在学《灰雀》一课时,就有小孩不能理解灰雀哪去了的问题,这时候老师是要教他从理解上下文入手如揣测人物说话的语调和语气的,因为汉语的一大魅力就在于很多话是有言外之意的。就是这一课,也有学生认为“小男孩藏了灰雀,是对灰雀的爱,他是为了灰雀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不能让他在认识上端正起来,他是读不出小男孩的歉意的。

朗读训练是语文课必不可少的阅读基本功训练,朗读也是眼、耳、口、脑并用的过程,良好的朗读一定能够让孩子们对文本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够激发孩子们更多的阅读兴趣。课上的训练是很容易被孩子们延伸到课外的,而课外阅读的习惯一旦养成,老师的语文课工作量就要减半了。到时候,师生都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灰雀》片断赏析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灰雀》优秀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仿写,为三年级习作点亮一盏灯
走样的家庭作业源自老师走样的教学
传统文化《笠翁对韵》教案设计_李玉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