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探析

浏览次数:134

内容提示: 小柴胡汤、 当归芍药散均为古往今来的临床常用经典方,而方证相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范式。近年来笔者常以两方合用屡愈疑难病证,深感如此合方极具研究价值。 笔者通过梳理仲景有关上述两方的原文提要,探寻合方的机制、方证运用,具体阐述如下。1 根据原文提要探寻小柴胡汤证、当归芍药散证经方大师胡希恕认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关键在于方证是否辨的正确”。 所谓方证“即是方药的适应证,某方的适应证即称之为某方证”。“方证相应是中医辨证的尖端”。而“方证之辨,不似六经八纲简而易知, 须于各方的具体证治细玩而熟记之” 〔 1 〕 。之所以须于各方的具体证...

文档格式:PDF| 2990| 上传日期:2016-07-03 11:31:58| 文档星级:

小柴胡汤、 当归芍药散均为古往今来的临床常用经典方,而方证相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范式。近年来笔者常以两方合用屡愈疑难病证,深感如此合方极具研究价值。 笔者通过梳理仲景有关上述两方的原文提要,探寻合方的机制、方证运用,具体阐述如下。1 根据原文提要探寻小柴胡汤证、当归芍药散证经方大师胡希恕认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关键在于方证是否辨的正确”。 所谓方证“即是方药的适应证,某方的适应证即称之为某方证”。“方证相应是中医辨证的尖端”。而“方证之辨,不似六经八纲简而易知, 须于各方的具体证治细玩而熟记之” 〔 1 〕 。之所以须于各方的具体证治中“细玩”、“熟记”,是因为每证必有与之紧密关联的症状或症状群 (不少经方大家称之“主症”或“特征症”),必有其内在的病机和具体高效的解决方法。辨识小柴胡汤证、当归芍药散证以及合方方证, 固然须从仲景原文提要中细细体察。1.1 关于小柴胡汤证 小柴胡汤是 《伤寒杂病论》中使用频率最高、适用范围最广的一首方剂,全书有19 处直接提到小柴胡汤。 仲景论及的病证主要有:“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96 ,括号内所注阿拉伯数字为《伤寒论》条文数序,下同);“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及“呕”( 97 );“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99 );“腹中急痛”( 100 );“胸胁满而呕, 日晡所发潮热”( 104 );妇人寒热“如疟状,发作有时”( 144 );“呕而发热者”( 149 , 379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229 );“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 231 );“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 脉沉紧者”( 266 );“伤寒差以后, 更发热”( 394 );“诸黄,腹痛而呕者”(十五,括号内所注中文数字为《金匮要略》所出篇序,下同);“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二十一);“产妇喜汗自出者……大便坚,呕不能食”(二十一)。小柴胡汤虽然只有柴胡、黄芩、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7 味药,然则寒温并用,攻解补施,升降协调。不仅可治外感热病,而且能治疗内科、妇科杂病。诚如著名经方大家梅国强所云:“外证得之, 重在和解少阳,疏散邪热;内证得之,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运转枢机” 〔 2 〕 。1.2 关于当归芍药散证 当归芍药散见于《金匮要略》,一是“妇人妊娠脉证并治”中谓:“妇人怀娠,腹中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二是“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中谓:“妇人腹中诸疼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两条原文非常简约,一为妊娠“腹中疞痛”,一为杂病“腹中诸疼痛”,着眼点在“痛”字,痛的部位在腹中。临床上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 但其总的病机不外虚实两端或虚实夹杂,实者乃“不通则痛”,虚者系“不荣则痛”。 本方由芍药、当归、川芎、白术、茯苓、泽泻组成,具养血疏肝、健脾利湿之功,是寓通于补之方,故仲景用治肝脾不和、 气血失调之妊娠腹痛和杂病腹痛。因当归芍药散中当归、川芎、芍药为血分药,有补血治血之功;泽泻、茯苓、白术为气分药,有健脾化利水作用,故尔本方可治肝脾不调、枢机失和、水血互结之妇科各种病症和内科杂症。2 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发微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合方运用,是因为临床上不少病人同时具有小柴胡汤证和当归芍药散证,治当“合病用合方”。 其功用主要是调整气机的升降出入。 临床上不少疑难病证,都是因为气机失常,而且因果相成。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 清代医家周学海更加明确指出:“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龠,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 〔 3 〕 。 善用枢机,是张仲景辨证论治的一大法门,太阳、阳明、少阳三阳之中,少阳为枢;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之中,少阴为枢;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土为枢;六经阴阳交接之中,厥阴为枢。 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 应合了少阳出入之枢和脾胃升降之枢。其枢机作用体现在:攻补兼施(柴、芩、夏祛邪,参、枣、草扶正),寒温并用(夏、姜温热驱其寒,柴、芩苦寒泄其热),表里双解(柴、姜去半表之邪,芩、夏去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探析关键词: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经方中图分类号: R222.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338X ( 2014 ) 05-0049-02钟国伟(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收稿日期: 2014-04-04福建中医药 2014 年 10 月 第 45 卷 第 5 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October 2014 , 45 ( 5 ) 49DOI:10.13260/j.cnki.jfjtcm.010821 半里之邪),升清降浊(柴胡升少阳清气,半夏降胃中浊气),共奏开郁畅机之效。 正如经方大师刘渡舟所云:“此方开郁调气,以利升降出入之机”,“惟小柴胡汤之治气郁,纵横开阖,升降出入,无所不包”,“故无麻桂而能发汗;无硝黄而能通便;无苓术而能利水;无常山、草果而能治疟。所谓不迹其形,而独治其因,郁开气活,其病可愈” 〔 4 〕 。 诸虚百损,终由调补肝脾收功,为古今不少医家的不传之秘。当归芍药散为肝脾同治、气血并调之方,合小柴胡汤则共奏运转枢机、调达上下、宣通内外、气血冲和之功。病例介绍〔例 1 〕患者王某某,女, 45 岁,教师,于 2011 年10 月 9 日初诊。 患者主诉颇多, 4 a 前因职称聘任事与领导、同事关系紧张,愤懑难平,出现睡眠障碍,饮食不香,继而经常腹胀、腹痛、便溏,受凉或吃油腻、偏寒偏热饮食则腹泻,每日 3~5 次不等,到县医院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服中药治疗不效,转到市级医院作电子胃镜、结肠镜、彩超、 CT 、大便培养等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及肝、胆、胰、胃等器质性病变,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颈腰椎骨质增生”等。服胃肠动力剂及中药、中成药治疗亦不效(成药有保剂丸、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理中丸等,汤剂则多为逍遥散、痛泻要方、归脾汤、四神丸、乌梅丸等加减)。患者近 1 个月出现脚踝浮肿,心肾功能检查正常,求诊于余。刻诊:患者形体中等偏胖,面色黄暗略呈浮肿貌,有黄褐斑;腹胀,腹泻,每日 2~5 次不等,有少许黏液,受凉、生气或饮食不当则肠鸣、腹泻加重,矢气秽臭,有时腹痛,腹部无压痛;浑身困重,颈、背、腰自觉僵硬酸痛,肌肉较拘紧,有时肢节亦痛;怕冷,夏天不敢呆在空调房,时自汗出,四肢厥冷;头晕,心悸,烦躁易怒,睡眠不佳,入睡困难,服安定 1 片可睡 4 h 许;食少纳呆,时感口干,饮水不解亦饮不多;月经周期或前或后,有时经前右小腹疼痛,经血量少,呈咖啡色,有时紫暗有块,持续 7~8 d 干净;舌质略暗,舌体偏胖无齿痕,舌苔白润,脉弦细。分析此证,虽说症状繁杂,但皆源于气郁,以致枢机不利,升降失常,气血失和,变生多端。其治重在调理体质,告诉病人要有信心和恒心,方取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 因肠鸣、腹胀甚,加防风、厚朴,以增升清降浊之功。 处方:柴胡 15 g ,半夏 10 g ,黄芩 10g ,党参 15 g ,大枣 20 g ,生姜 10 g ,炙甘草 6 g ,当归15 g ,川芎 10 g ,炒白芍 20 g ,炒白术 15 g ,茯苓 15g ,泽泻 15 g ,防风 10 g ,厚朴 15 g , 15 剂。 水煎 2 次,混合分 2 次服。 2011 年 11 月 11 日复诊:自诉药后感觉舒服,故服完 15 剂药后又服了 15 剂,现在大便已成形偏软,饮食改善,但饱食后易腹胀,受凉后易腹鸣,睡眠改善,不服安定已可睡 4~5 h ;腿肿基本消失,有时仍现;本次来月经腹不痛,月经色黑好转,舌脉同前。 得效对证,守方继服,嘱隔日 1 剂继服 1个月。 于 2011 年 12 月 15 日再诊:患者神彩活泼,面色有光泽,诉精神好转,无困重倦怠,无腿肿和自汗,畏风畏冷感基本消失,腹胀腹泻已愈,纳食有味,睡眠基本正常,月经周期 26 d ,经色如常。 嘱其守方调整体质,上方去防风、厚朴再服 1 个月病愈。3 体 会3.1 经方合用的要点 笔者合用经方,主要从 2 个方面入手:一是抓方证。方证是中医用方的特异性指征和客观证据。 “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是古往今来临床大家们卓有疗效、 屡起沉疴的不二法门。 只是辨好经方方证并非易事, 须熟读仲景原文,且这种读法,不为理论,全在实用。许多医家介绍活用经方贵在“辨识主症,参合病机”,若无熟悉方证的功底其实还是茫然无绪的。经方合用之方证,就是病人出现 2 个或 2 个以上方证, 或者以一个方证为主,又参合了另一个方证,即可合用。如此合方,比之所谓的随症加减(随意加减),更能切中病机,疗效自然要好得多。 这也是在临症处方时避免“有方无药”或“有药无方”之捷径。 二是重体质。 中医讲治病求本,所谓“本”即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体质无疑是起着本质作用的〔 5 〕 。 比如上述案例中,虽有多系统疾病,症状繁杂,依中医诊断标准,还很难确定一个纲举目张的病名,也很难恰切地概括病机。但从起病因郁,柴胡体质明显,则能执简驭繁,较快抓住疾病的本质—— — “枢机不利,升降失常,气血失和”,进而从调整体质入手,取得佳效。3.2 经方合用的意义 经方一般药少功专,合方以后,功效复合,作用拓展,治疗范畴更广,有利于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笔者运用体会特别适用于慢性病、老年病和调理体质。经方作为群方之祖,后世众多时效方、经验方都是经方衍化而成的专方。近年笔者以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甲状腺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肾病水肿、慢性肝炎、肝硬化早期、颈椎和腰椎骨质增生、 美尼尔氏综合征、 子宫异常出血、子宫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病,均取得良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36)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焦虑症六经辩证分析
小柴胡汤合桂枝加芍药汤
胡希恕淤血证验案探析
一个被常用于治疗痤疮的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八)柴胡桂枝汤——阳痿,痛经,产后病,妇人不孕
吓我一跳的逍遥丸|经方方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