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诺亚财富内忧外患 管理层大换血

阅读提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读文莫忘原作者;投稿请发:webfinance@163.com。


作者:刘佳昕

来源:投资时报


城门失火,城内兵变。诺亚财富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2015年2月6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通报了部分私募基金现场检查结果,对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歌斐资产)等机构采取了责令改正的行政措施,要求限期整改。


发言称,本次检查发现,私募房地产基金管理人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合格投资者制度落实不到位、单只基金投资者超过法定人数、利益冲突防范不力、管理机构内控制度缺失、项目投后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到位等方面。


歌斐资产作为诺亚财富旗下全资子公司,对于诺亚财富的贡献举足轻重。《投资时报》记者针对此次整改及未来发展规划等问题致电歌斐资产总裁殷哲,但其电话始终未能接通。


歌斐资产受罚整改已让诺亚深受打击,不仅如此,记者还获悉,在投资方的压力下,其高层变动正在酝酿。


知情人士透露,诺亚近来已引入职业经理人负责集团的战略、运营及管理工作。目前,林国沣是诺亚财富集团执行总裁。资料显示,其拥有14年金融行业的战略、运营及管理经验。在加盟诺亚前,是麦肯锡全球资深合伙人,以及亚洲金融服务团队的联席负责人,为亚洲13个市场提供专业服务。在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有诸多建树,主导了诸多重要金融机构在战略、财务和运营方面的业务转型。


往年由诺亚财富创始人及CEO汪静波出席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5年已改由执行总裁林国沣作为代表露面。这似乎暗示着变动正在公司内部酝酿。


事实上,诺亚财富当初成功上市便是因为背后站着声名赫赫的大股东红杉资本。上市后,虽然诺亚发展速度加快,但利润的增加并没有带来股价相应的上涨,这逐渐令股东方的沈南鹏不满。


对于公司近年的调整,诺亚方面对《投资时报》记者称,自2012年起,诺亚控股更明显感受到理财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及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因此已聘用麦肯锡顾问公司协助管理层规划未来长期战略并拟定执行计划与组织改造,在三年中有明显成效,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高阶管理团队的夯实,引进更多资深专才,承担集团重要工作的分工。不过据第三方不愿具名人士表示,最高层面人事变化更多源自沈南鹏的意思。事实上,十多年前,平安集团在聘请麦肯锡问诊公司业务后,也旋即聘请其合伙人张子欣担任了公司CEO。诺亚只不过是演了这一幕。


据悉,除聘用林国沣为集团执行总裁外,新的首席财务官陶清也已到任,并增设了集团首席风控官江晨、首席研究官金海年、诺亚香港自身合伙人叶静儒等。而公司创始人汪静波目前仍负责集团整体战略规划、推动与执行,并将更专注于集团产品设计与筛选,花更多精力带领集团旗下互联网金融事业的探索与执行。可以说,汪氏的工作更接近于一个半退休状态的“最高顾问”。


金融业的携程


诺亚财富2003年孵化于湘财证券公司私人金融总部,2005年在上海正式成立,从主营产品销售逐渐成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先锋。2007年,其已拥有3家分公司,并由此获得红杉资本注资500万美元。


汪静波曾说,“我想做金融业的携程。”其1992年进入金融行业,历任湘财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湘财荷银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湘财证券私人金融总部总经理。2005年8月,她带领创始团队组建诺亚财富并担任该公司CEO。


此次被点名责令改正的歌斐资产是诺亚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官网显示其成立于2010年3月。据了解,歌斐资产旗下业务包括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房地产私募基金、家族财富管理以及创新业务。其中家族财富管理涉及家族财富的资产配置,包括财富传承、税收等方面的服务。资产管理规模36亿美元,平均期限为2至5年。


殷哲2005年作为主要发起人同时参与创立诺亚财富。在创建诺亚之前,其为湘财证券私人金融总部副总经理,亦曾在交通银行工作。


诺亚目前50%以上的收入来自管理费收入,而2014年三季度歌斐资产贡献的管理费收入占总体管理费收入的约60%。

除去歌斐资产,诺亚旗下还有较多分公司。


诺亚香港主要为满足中国客户的海外需求,业务占比较少,合作对象类似黑石等投资公司。


注册资本1亿元的诺亚融易通则提供短期融资服务,主营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和诺亚的高净值客户基于理财产品抵押的短期融资需求,定位于轻资产模式,服务自身客户。2013年三季度开始运行。


拥有保险经纪牌照的诺亚荣耀则在2013年三季度正式推出产品。自行设计产品的同时,还与再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第三方全球医疗服务机构一起提供产品和服务。保障和服务范围包括挂号、医疗、住院、大病等。医疗资源可以覆盖内陆、港澳台及全球。保额在500万-2000万元。未来还将推出上市公司董事高管险,很多客户是上市公司高管。


除此之外,诺亚正行还在2012年拿到牌照,操作公募基金业务。在歌斐资产旗下的诺邦资产从事房地产基金业务。


一位与诺亚财富有业务接触的行业人士对《投资时报》记者表示,诺亚财富的客户黏性很强。


在客户门槛方面,诺亚客户注册门槛为100万元,PE产品门槛为1000万元,其他多数产品起步为500万元。


在客户类型上,据了解,诺亚财富55岁以上的客户占比超过一半,教育程度一般,大部分是企业家,家族客户较多。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诺亚上市之后才掀起了一股理财热潮,而且当时股市也不好,导致很多公司都学它,2011年很多所谓第三方理财机构其实都是做信托的。诺亚给客户提供的产品多一点,目前100万-200万元资金不容易进入,没有项目。”


布局转型


诺亚财富汪静波积累的个人客户何伯权给了她一笔天使投资。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沈南鹏一样,何伯权也是投资界名人,曾是乐百氏创始人,后转型成为天使投资人。


据诺亚财富招股书披露,汪静波持有688.8万股,约占IPO后总股本的25.2%,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持有590万股,约占IPO后总股本的21.6%,而QuanInvestment公司持有230万股,约占IPO后总股本的8.4%。实际上,QuanInvestment是何伯权的全资子公司。不过,除了沈南鹏和何伯权外,还有两人在诺亚财富中占有重要股权,一位便是殷哲,约占6.1%的股权,一位是Chia-YueChang,约占8%股权。


截至2014年9月30日,诺亚财富集团协助客户投资和管理的总资产已经达到1684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诺亚财富所配置和服务的财富管理产品达到183.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52.8%。净销售收入达到6290万美元,比2013年同期上升51.7%。


随着市场的变化,诺亚近年来开始转型。


2011年-2013年,其代销第三方产品比重降低,自有产品比重逐渐上升,逐渐从纯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转变为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结合的模式。收费模式上,从赚取一次性佣金收入转变为持续性、经常性的服务费为主。从2011年至2014年,其来自自有产品的经常性服务费的比例在提升。


有业内人士表示,诺亚财富未来在私人银行业务以及高净值客户的争夺上可能会有较多的动作。


据诺亚方面介绍,在明确建立产品筛选能力后,诺亚将推进另一个核心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的建设,目前歌斐资产管理的资产已超过500亿元,并已定下进军公募基金市场的目标。


2012年以来,其逐步建立诺亚香港子公司、海外保险公司及方舟信托公司,为客户资产提供多元化全球配置、家族财富管理的布局,以应对中国经济下行、人民币趋贬的全球变局。


2014年诺亚布局互联网金融,4月携手红杉资本投资拍拍贷,6月推出“员工宝”项目,7月又推出针对诺亚客户的网上融资服务VIP Lending,并开始建设诺亚金通支付公司。


据了解,目前诺亚财富业务主线主要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与互联网金融板块。在基础财富、家族财富、高端财富、海外财富管理,私募股权、房地产及二级市场投资管理,信贷、保险经纪业务都已明确布局完成。

在2014年底的股东大会上,有股东问诺亚财富这十年的成功依靠的是什么。汪静波说:“50%是财富管理行业的大发展,50%是团队的认真负责和对错误的及时反思。”


遭遇冰点


“诺亚方舟”并非一帆风顺。


诺亚财富年报显示,2010年-2013年,其净利润分别为1153万美元、2397万美元、2283万美元、5144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0.72亿元、1.5亿元、1.42亿元、3.21亿元。2012年可谓遭遇“寒冬”。


据了解,此前诺亚与信托公司的合作曾一度出现问题。行业人士认为,当时第三方相当于帮助信托公司销售产品,而2011年、2012年左右诺亚的条件变得苛刻,所以很多信托公司当时也不愿意和诺亚合作了。


更重要的是,在诺亚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公司利润不断增加,但股价一直不温不火,这让投资方沈南鹏大为恼火。


在2014年的股东大会上,有股东质疑,“诺亚上市四年了,股价却没怎么变化,管理层怎么看待,有没有想过私有化?”


汪静波认为,“从上市起,诺亚利润增长了6倍,但股价没让股东满意,原因可能是管理层的精力主要放在内部管理和经营上,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不够。美国资本市场是很成熟的市场,股价没涨说明诺亚还有进步的空间,我们管理层也在做策略调整。至于私有化,虽然美股估值比国内低,但我们相信更加市场化的美国资本市场,不会考虑私有化的问题。”


除此之外,诺亚财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房地产基金还是依托于歌斐资产。


汪静波曾表示,“歌斐资产发行的房地产基金产品要经过层层风控,产品选择的交易对手都是业界顶尖的,从运营能力、品类选择、区域分布、历史投资上都做了筛选。我们跟国外合作的公司就有黑石、铁狮门和凯雷等。”


对于2015年的挑战,诺亚表示,将持续深化客户管理,特别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关注产品的风险控制,协助客户做多元化、全球化资产配置。同时,持续加大在互联网金融上的投资。


互联网金融 (ID:webjinrong)

为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服务;WeMedia成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投资圈》-诺亚财富:抓住PE投资的黄金时代
34亿踩雷事件的背后:诺亚财富的坎坷转型路
《投资与合作》深度报道之二:诺亚的“颠覆者”梦想
诺亚控股2018一季报:坚守风控原则,投研创造价值
【金融】资管屠城
今天,你考虑做全球资产配置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