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昼颜》:出轨依然是初恋的味道,分别却照见人性的深渊|文艺派

还记得2014年的那部“出轨”神剧吗?

明明讲述出轨,却被观众当做纯爱初恋故事来看的现象级日剧《昼颜》,影版最近正在热映,据说这是为《昼颜》的真爱粉拍的。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昼颜》中的标志性画面:女主纱和(上户彩饰)在夕阳里踩着自行车飞奔……纱和头发被风吹起,温暖的光线和夕阳的冷感交织在一起,美得让人绝望。

剧版结尾,纱和烧掉了北野(斋藤工饰)帮她系鞋带的鞋子,她买了一双新的,学会了自己系鞋带,她和无爱的丈夫离婚,一无所有地离开东京,而北野回到了妻子身边,纱和签下协议决定和北野不再有任何联系。

再次出轨,竟然还是初恋的味道

电影开始,恢复单身的纱和在海滨小镇的餐馆打工度日,表面人畜无害,内心一潭死水,纱和仿佛在自我放逐,接受出轨的惩罚。

直到她在窄小的房间内,看到了一只昆虫,接着看到了宣传单上的“北野裕一郎”,上面显示北野要来这儿开讲座。

看到这个名字的瞬间,纱和的表情柔情而暧昧,变得充满欲望,画面中出现了北野的手指缠绕到她手上。

纱和内心无法安宁了,她将那张宣传单丢了又捡,她开始画口红、搭配衣服和高跟鞋。

纱和去参加了这场萤火虫讲座,与北野再次相遇,在目光相遇的那一瞬间,北野被重新点燃了,他慌张到忘了自己回答提问。

三年来他得有多压抑,木讷朴实的北野,狂奔着追公交车上的纱和时,很多一直默默祝福的观众,内心都摇旗呐喊了:再跑快点!

北野和纱和有着相同的爱好,性格单纯细腻,相互陪伴的时候岁月静好,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就能精神互通,对爱情有着纯洁的追求。

这对天造地设的男女终于重逢了,于是二人约定每周见一次面,在森林里寻找萤火虫,二人按照约定没有交换联系方式,没有任何肢体接触。

背叛的人再次背叛?

几经波折,北野终于不再软弱,做出了离婚的决定,纱和和北野同居。在一起后,二人面对小镇的流言蜚语,纱和还被男老板报复辱骂,被同事孤立排挤。

北野心里介意纱和与男老板一起去海边,纱和目睹了北野暗中与原配妻子见面,北野妻子看见纱和震惊的表情后对着她笑。

二人相互隐瞒、相互说谎,两个人都是背叛过别人的人,相互信任变得艰难,他们更害怕再次背叛。电影中一直隐含着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

北野的妻子乃里子,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心理,自己得不到也不想要纱和得到。她与纱和对峙时,纱和还在称呼“北野老师”,北野妻子说:“他们就是抵抗不了你这个样子”,这种纯情软弱的诱惑力。

她看不惯纱和这样的性格,她觉得自己比纱和好一万倍。她和北野在一起时,并不珍惜北野,一旦要失去,就会拼命抢夺,因为她感到屈辱。

她从公寓楼上跳下摔伤,开着车失控。

好胜心强的乃里子在同意离婚后反复追问北野:“裕一郎,告诉我,为什么最后是她不是我,我连你的名字都不能再叫了,我爱你比她多得多,为什么最后不是我?”

笨拙善良的北野,纯朴天真的纱和,自私愤怒的乃里子,我们体会着他们三人复杂而痛苦不堪的内心世界。

不是惩戒的结局

《昼颜》也反映了日本的特质:社会生活和审美文化的不一致性,比如日本古代的武士道精神和天皇情结、从古至今整个社会对家庭伦理的注重,但日本又具有一套超政治、超道德的审美文化。

比如从古典文学作品《源氏物语》中生发的“物哀”和“物纷”美学传统,至今影响着文学和影视等艺术创作。

“物哀”认为:能引起"哀"感的事物和人物才具有审美价值,排斥政治、道德和说教,提倡作品只呈现,不下结论。而“物纷”则提倡文学作品,展现生活的纷繁复杂和一团乱麻。

这种注重同理心和现实感的审美,是对复杂深刻的人性人情的正视和理解。

基于日本审美文化是超政治、超道德的,就不难理解《昼颜》中将纱和和北野的“出轨”讲述得如同初恋一样纯洁唯美了,而且电影最后纱和和北野最终没能在一起的结局,绝不是出于道德惩戒。

结局并非是要对婚外情进行惩戒,教育观众,而是导演对婚外情和婚姻持悲观态度,甚至是对现代人处境的悲观,冲破了无爱婚姻的牢笼之后,主角就可以更加自由吗?北野和纱和就能够享受真爱、拥有幸福的人生吗?

不是。也许当北野和纱和翻山越岭,会发现山的那头和这座山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从一个困境进入另外一个围城,重复着婚姻里的琐碎、猜疑和背叛呢?毕竟二人同居时就开始从蛛丝马迹里怀疑、试探、跟踪对方了。

导演或许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回答,才会在男主买好戒指、决定和纱和登记结婚之际,让男主死亡,让男女主都只享受爱情的美好,让男女主永远怀抱着对二人婚姻的希望。

人们的生活问题和精神空虚,并不能依靠出轨、开展一段新的爱情就能得到解决,就像离婚后的纱和,虽然迈出了冲破桎梏的一大步,但她还是没有目标地在生活。

爱情可以是糖,让纱和和北野尝到甜,但绝不是二人能够紧紧抓住的救命稻草。爱情给了他们逃避无爱婚姻的强有力理由,也成为一种象征着自由和破坏的力量,但建设的力量只能来自人物内部的充实有力。

该用什么样的眼光看《昼颜》

很多观众声讨三观不正,《昼颜》被简单地被贴上“给小三洗白”“出轨还高尚了”的标签。

不仅是这部电影,貌似三观已经成为所有艺术作品好坏的唯一评判标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被“渣男”“小三”“圣母”等词进行类型划分,观众仿佛成了居高临下的道德审判者。

这种思路无疑是将事物和人物简单化,加上网络环境天然具有解构属性,评论中一边痛斥“坏人”,一边嘲笑“好人”。

《夜航船Northfleet》曾表示过这种担忧:一些网友可能会沦为一台台三观行走机器,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审美,缺乏情绪感知,就剩下整齐划一的规训三观。

贾樟柯在《十三邀》里曾表示:达到共识是教育的责任,不是艺术家的责任,若是出于征服别人头脑的欲望,电影就是在走弯路。电影应该保持纯真,源于分享的欲望,而形成共识是极具暴力色彩的。

一部艺术作品,是表达审美、呈现人性和现实的纷繁复杂的载体,在体验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一次心灵之旅,看到更加多元的生活形态,见识人们复杂的生活遭遇,引发丰富的思考和多样的探讨。

如果要求塑造的人物都是具备真善美的高大完美人格,不是艺术在自我欺骗,就是观众在自我欺骗。艺术有更灵敏的眼睛,它会发掘一般人想象不到的生活和人性的美好,同时正视人性的贪婪、软弱、自私和不可言说的欲望。

就像电影中,北野和纱和被“捉奸”,北野的妻子愤怒地推搡着二人,而柔弱的纱和往北野怀里躲。

就在这时,我们一直认为正直善良软弱的北野老师,将纱和使劲儿往外推了一把,将她撞在墙上。

那一刻,我深深怀疑:北野对纱和是真爱吗?

内心脑补了导演设计这一情节的内心戏:对于北野,你们一无所知。

观看《昼颜》的过程中,全场静默,结束后发现人不太多,但大家的表情都很凝重。

日本影视作品真的是一台优质的人性挖掘机,它告诉我们:人性是个无底洞。

【文/王毛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哪怕出轨美如初恋,这场游戏终究没有赢家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出轨的路上:读《昼颜》
不止是婚外恋,电影《昼颜》更像一个巨大的人生隐喻!
刘强东的事终于了结:两个人的冲动过错,伤害原配一辈子
震碎三观的《昼颜》,当婚外情遇到真爱
《昼颜》剪不断,理还乱,是孽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