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被四王正统山水画所束缚,清代张崟绘《清溪访僧》

来源:萨培喇谈艺录


这幅山水画叫做《清溪访僧》,听这名字就透着一股雅逸,并且也完整地包含了画中的内容。一般来讲,绘画作品的命名都是根据所绘内容而定。尤其是在宋、元时开始,画家都喜欢在画上题字,概括创作内容,书写创作经历,抒发内心情感。此后这种诗书画融为一体的创作风格就流传下来,并被文人画家广泛采用。在传统的山水画创作中有太多的程式化技法,幸好融入了书法元素,让画面有了变化,不会千篇一律。到了清代初期四王的正统院体风格一统天下,这一时期的摹古之风盛行,想要独树一帜不被影响太难太难。于是这一时期的画家更喜欢在山水画中题写长长的款识,以彰显与众不同。

清 张崟 清溪访僧

张崟是清代画家,他生于乾隆年间,久居镇江。镇江距离扬州很近,张崟在创作上也受到了扬州画派的影响,敢于打破正统山水画的束缚。尤其在他中年以后家道中落,只能以卖画求生,愈发的求新求变了。张崟在创作中喜欢疏密结合,注重画中留白,这与四王繁密饱满的构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张崟也喜欢画细笔山水,但他比较注重自然神韵。张崟在绘画风格上更接近明代的沈周,讲究画中能够透出文化底蕴。这幅作品的款识中有“癸未人日”四字。癸未很好理解,是天干地支纪年法,人日是指正月初七。从这些小细节就能看出张崟是个雅人,喜欢偶尔卖弄一下。

清 张崟 清溪访僧 局部

张崟在画《清溪访僧》中的远山时采用长牛毛皴笔法勾勒山石,点苔也略显繁密,画出了江南山水的柔润与俏丽。江南的特点是水村山郭、古寺密林,张崟画了一道长长的河堤划分了空间。临水而建的古寺被大树遮挡,高耸的宝塔露出塔尖。张崟擅长画松,几株松树他画的十分认真,每一根松针都不厌其烦地画出。如此用力,描绘出肃穆之感。远景润泽,中景肃穆,到了近景就着力表现清幽。一老者在石桥之上款款前行,水面全部留白处理,不着一丝墨痕。一幅画每一个层次都有一个主题,三个主题融合在一起,构成了文人心中的雅逸。有舒缓之美,有庄严之地,有雅士前行,这就是张崟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清 张崟 清溪访僧 局部

张崟所处的时代由盛转衰,张崟自身也由富足转而贫苦。他喜欢画这些美好清幽之景,固然有不敢面对现实的嫌疑,但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坚守。心怀美好,渴望徜徉在山水古寺之间寻求内心的安宁,用吟诗作赋舒缓压抑。张崟能够苦中寻乐,在绘画中找到慰藉,可见古人对文雅的追求已经到了极致。

清 张崟 清溪访僧 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家名画欣赏之一
高山飞瀑 远尘脱俗 张若古泼彩山水画赏析
张颐钧水墨山水画创作 示范画树
四幅山水画,技法不同韵味相似
景外之景体现心境,张崟的两幅山水画
专访:岭南画派的新典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