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贝多芬触键法

      贝多芬触键方法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贝多芬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枪》、《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二十六岁时贝多芬开始失聪,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他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他在自己的教学中极力推崇克莱门蒂的那种强劲有力的指力训练,他在教车尔尼及其他学生弹奏时,要求手指尽可能地弹足每个音的时值,以保持音的连贯,使声音富于歌唱性。

      但是,贝多芬自己在演奏钢琴时,从不遵循克莱门蒂那种把钱币放在手背上、以求手指平稳动作的弹奏方法,他虽手指灵敏而有力,但弹得激动时常把手臂抬得很高,投向钢琴,使钢琴发出巨大音响,产生鲜明的强弱对比.

      贝多芬的弹奏法与他创作的音乐一样,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典范,他把手臂的力量和指力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只是在教学中未总结推广这种奏法而已。

      他在教学中运用的虽然是克莱门蒂与巴赫的运指法,然而自己的演奏却是随着情感的变化采取着不同的触键法.

      关键词: 贝多芬触键法,钢琴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琴 基本弹奏方法的发展与变迁
车尔尼诞辰225周年
车尔尼
卡尔·车尔尼
以李嘉禄、朱工一、周广仁为代表的中国钢琴教学技术理论
关于“钢琴之父”克莱门蒂,你应该熟知的30个细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