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淮河畔,7家老店16种小吃搭配出的双倍香艳

每个直男,都想拥有一个董小宛。

董小宛是“秦淮八艳”之一。“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8个南曲名妓。有意思的是,八艳之中,董小宛容颜不算最美,弹曲不算最精,诗书不算最佳,结局也不算最好。但若论厨艺,连开私厨的顾横波都要自叹不如。

董小宛是厨神,她做的糖,就叫“董糖”。董糖常在过年吃,包装很朴素,甜得有点发腻,只有江浙人吃得消。但吃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鬼鬼祟祟,大概是因为太酥,吃的时候要小心,因为会有数不清的白屑屑落下来,弄脏了过年穿的新衣服。

(插图by 文一)

与秦淮河畔相关的小食,除了董糖,名气更大的其实是秦淮八绝。八绝并不单指8种食物,而是8种搭配,16样小吃,出自南京夫子庙地区的7家小店。

永和园

初期的永和园占地约百平方米,三间平房,一间租出开茶炉卖茶,一间租人开小酒店,中间和小院卞老板自己经营,卖烧饼和干丝。

干丝

《望江南》词中有“茶社客堪邀,加料干丝堆细缕”。民国间去南京茶馆吃东西,都是先上干丝,再吃其他。一般茶馆都卖的是煮干丝,永和园则是滚沸的开水浸烫数次,无豆腥味,入口更觉得绵软柔韧。据说永和园殷天宝老师傅的“烫干丝”,用刀披成36 至42 片,薄如纸,再切成丝,细如头发,能穿针。选上乘开洋煮透,撒上嫩黄的生姜丝,淋上小磨麻油,香气诱人。

蟹壳黄(photo by @RorinHu)

一般店家的烧饼是油酥与油面二八开,“永和园” 的烧饼则是“三七油面,四门包酥”。烧饼形如螃蟹, 色如煮熟的蟹壳,色泽金黄,被誉为“蟹壳黄”,烧饼分糖油和葱油两种。做馅子的猪油必用板油,葱花要选用大葱。烧饼坯制好后,还得用饴稀水刷面撒芝麻, 芝麻要撒得均匀,入炉烧饼要贴牢又平正。现今的蟹壳黄也会用鸭油,口味也更加繁复。

永和园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建康路68号

蒋有记

老南京多回民,回民叫饺子为“ 扁食”, 原本只卖牛肉的清真肉店,余下的边角料制成的“扁食”反而最快销完,于是牛肉锅贴在金陵走俏。蒋有记已传四代,几经移址。传统套点牛肉汤与牛肉锅贴,牛骨牛肉熬成的清汤鲜香可口,牛肉酥烂, 肥而不腻;熟稔的食客都在中午等现做的锅贴,滋滋冒着油泡,外皮金黄,香脆异常,内里是多汁细嫩的牛肉卤馅,好吃得绝对满足。

牛肉汤与牛肉锅贴(photo by @BIUBIU闯)

蒋有记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三条营40号

六凤居

六凤居始建于1917 年,早年间五凤居、六凤居和德顺居三家都在经营葱油饼和豆腐涝。六凤居曾在2014 年短暂回归,现在又消失踪影。六凤居的豆腐涝一定要配上什锦菜和西胡椒,乳白光滑的豆腐涝,入口细腻,可以一口气喝完。

豆腐涝(photo by @老夏逛菜场)

六凤居的葱油饼是炸制的,略显油腻,搭配豆腐涝则刚刚好。淡黄色的面团里加了鸡蛋,撒上一层盐、揉进绿色的葱末,反复地揉捏、压平, 待厚薄均匀后,放进热油锅中翻炸。葱花不再翠绿,但香气都融在饼里。

葱油饼(photo by @水修言)

六凤居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大明路永乐北路

奇芳阁

清光绪年间开设在繁华的奇望街( 今建康路) 承恩寺附近,名曰奇芳阁清真茶社。传统的五味麻油干丝,是将香菇丝、鸡丝、笋丝、榨菜丝、虾米围在干丝四周, 现今的麻油干丝只有麻油点缀,五味已没有踪影。草鞋底酥烧饼,讲究先将鸭油做成油酥,出炉后的烧饼形似草鞋底,层次达十一二层的草鞋底酥烧饼手拍即碎。

麻油干丝和草鞋底酥烧饼(photo by @蓝正直)

奇芳阁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贡院西街12号

奇芳阁

什锦菜包是取时令的青菜先用沸水烫至八成熟剁碎,再掺芝麻、豆腐干、木耳、面筋,拌以糖盐、麻油,成清香爽口的素馅。而鸡丝浇面已经绝迹,虽然奇芳阁占八绝中的两绝,但是保留的味道已有所差别。

什锦菜包(photo by @大细路的陈小兔)

奇芳阁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贡院西街12号

莲湖糕团

夫子庙贡院西街24 号,是经营传统糕团小吃的百年老店莲湖糕团。樱桃般的小元宵,和绵密的红豆、红糖、桂花熬煮,拌入藕粉。赤豆元宵看着就很有食欲, 香、甜、软、糯,稠稠的一碗下肚,温暖的回味。

赤豆元宵

江南人爱食糕团,讲究甜而不腻,糯而不黏。将糯米粉与粳米粉拌匀,加入白糖、鸡蛋、清水拌成糕粉, 再分别加入干豆沙、松仁、瓜子仁、蛋黄、红曲米和绿叶菜汁,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倒放在糕板上,入笼蒸制成颜色鲜艳的五色糕。

各色糕团(photo by @Miss兔小菲)

莲湖糕团店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贡院西街26号

瞻园面馆

瞻园面馆原名包顺兴,以经营面、饺闻名遐迩。 小笼包皮虽有点厚但是有咬劲,汁浓肉香,不腻人。 熏鱼银丝面则是引进昆山奥灶面的做法,面条特制, 因为极细而犹如银丝一般,把面条撒入沸水面锅中, 待面条浮起迅速挑起,甩干水分,挑入碗中成梳子状, 铺上自制的卤味熏鱼。瞻园面馆在老门东的重开,熏鱼面已被人遗忘,反而成了梅花糕的陪衬,也是有趣。

(图片来自@彬杰小巫婆,请作者看到与我们联系)

瞻园面馆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箍桶巷与剪子巷交汇处老门东内

魁光阁

夫子庙泮池边的魁光阁清真茶社, 始建于清乾隆乙末年,在科举时代是专门为前来赴考的考生而设置的。魁光阁的“主打”,自然是五香蛋和五香豆。五香蛋不仅讲究“头生蛋”,而且还以头天煮好、次日回炉为佳,老卤翻煮。五香豆则选用当年收获的绿蚕豆,先泡后煮,入口喷香,咸甜软嫩。

五香蛋和五香豆

魁光阁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贡院街121号

这16样小吃,有些还在,有些已经消失,他们像是南京美食的缩影,不会刻意地追求发扬光大,就这么漫不经心的,平平常常的,好吃着。

本文选自《悦食Epicure》2016年5月刊

文| 周梦媛插图|古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名吃:“秦淮八绝”--相关文章
秦淮河的“吃”文化
春天里
南京夫子庙景点介绍
5月,南京这些景区免费开放
南京夫子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