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劳动者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的竞合问题丨子非鱼说劳动法
作者:罗跃霏(四川成都: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遭遇非本人原因的交通事故,受害劳动者既可依工伤保险相关法律规定请求工伤保险责任主体给付工伤保险待遇,同时又能够依据侵权责任法等相关规定请求侵权第三人赔偿因其不法行为所造成的人身损害。这就产生了工伤保险赔付和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竞合问题。两种请求权分别属于社会法和民法两个不同的领域,赔偿的义务主体也不一致,并且,由于工伤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两者在归责原则以及赔偿项目与标准上等均存在许多不同。具体赔偿项目对比见下图:
人身损害赔偿
工伤保险赔偿
赔 偿
项 目
赔偿标准
赔偿项 目
赔偿标准
医疗费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医疗费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误工费
误工费赔偿金额=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或者(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365日)×误工天数
停工留薪期间工资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护理费
陪护费赔偿金额=陪护人的原收入×陪护时间或者同等级别护工报酬标准×陪护时间
护理费
以当地职工在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作为计算基数,依照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分为完全不能、大部分不能以及部分不能 3 个等级,分别对应计算基数的 50%、40%以及 30%
交 通、食宿费
实际所发生的相关费用
交 通、食宿费
实际所发生的相关费用
住 院 伙食补助费
参照当地一般公务员的出差补助费用
住院 伙食补助费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营养费
营养费赔偿金额=根据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残疾赔偿金
依据受诉法院所在地区的城镇或农村居民在上年度的人均收入计算 20 年。超过 60 周岁的,大 1 岁就减 1 年;在75 周岁以上的则计算 5 年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以职工本人的月工资作为计算的基数,不同的伤残等级分别对应 7、9、11、13、16、18、21、23、25、27 个月
伤残津贴
一至四级伤残的,工伤保险基金按月给付,对应的是 90%、85%、80%、75%的本人工资;五、六级伤残的,用人单位按月给付,对应的是 70%、60%的本人工资;七至十级伤残的,不给付伤残津贴。
辅助器具费
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
辅助器具费
按需要
丧葬费
以受诉法院所在地区的职工在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作为基数计算 6 个月
丧葬补助金
以当地职工在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作为基数计算 6 个月
被抚养人生活费
将受诉法院所在地区的城镇或农村居民在上一年度的人均消费支出作为计算的基数,被扶养人如果是未成年人,则计算到18周岁;如果是丧失了劳动能力且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被扶养人,则按20年计算。超过60周岁的,大1岁就减1年;在75周岁以上的则计算5年
供养亲属抚恤金
计算的基数是职工本人的工资,按照不同的比例发放,配偶和其他亲属分别对应的是每月40%、30%,如果是孤寡老人或孤儿的,需在前述基础上增加 10%,各抚恤金之和要限定在死亡
职工生前的工资范围以内。
死亡赔偿金
依据受诉法院所在地区的城镇或农村居民在上年度的人均收入计算 20 年。超过 60 周岁的,大 1 岁就减 1 年;在75 周岁以上的则计算 5 年
一次性工亡补
助金
20 倍的全国城镇居民在上年度的人均可支配收
精神损害抚慰金
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若干问题的解释》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判决
一次性工伤医
疗补助金、一
次性伤残就业
补助金
在职工被认定为五至十级伤残的情况下,无论是基于客观的原因还是劳动者主动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保险基金给付,另外的一个则由用人单位给付,给付的标准由统筹地的省级政府来具体确定
通过上表的对比发现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和工伤保险赔偿项目存在部分重合。对于工伤和交通事故竞合的处理,实践中存在四种模式:一是择一选择模式,也就是事故发生后,劳动者在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之间只能选择其一。二是取代模式,即以工伤保险取代侵权赔偿。三是兼得模式,劳动者可以同时要求工伤保险和侵权赔偿。四是补充模式,指发生工伤事故以后,劳动者受害雇员可以同时主张侵权行为损害赔偿和工伤保险给付,但其最终所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不得超过其实际遭受的损害。
我国国家层面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并没有对这种情况做专门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2款,“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及最高人民法院2 014年发布和实施的《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8条第3款“受害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向社会保险机构请求给付工伤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机构不能因为其已经向侵权人提起民事诉讼予以拒绝,但医疗费用是要除外的。”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遭受交通事故可请求人身损害赔偿或者工伤保险赔偿。但是除了医疗费不能兼得外,其他相关重合的赔偿项目如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是否可以全部兼得或者以补足差额额方式获得并未明确。根据《四川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第10条之规定“职工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机动车事故伤害,或者履行工作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按《条例》规定认定为工伤和视同工伤的,如第三方责任赔偿的相关待遇已经达到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标准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关待遇;如第三方责任赔偿低于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或因其他原因使工伤职工未获得赔偿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规定补足工伤保险相关待遇。”但是鉴于该条文的效力等级,并也没对具体的赔偿项目进行规定,因此在四川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具体包含以下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劳动者先请求人身损害赔偿后请求工伤保险赔偿。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了工伤保险,法院支持劳动者关于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赔偿主张,社会保险基金部分不作审理。但是,在实践中社保机构对于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一般采取差额补足方式。具体依据:前文“川府发(2003)42号”《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第10条之规定。
若用人单位尚未未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对于工伤保险主张则采取兼得方式。具体理由如下:首先,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性质不同,工伤保险待遇属于公法领域的补偿,人身损害赔偿则属于私法领域的赔偿,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工伤职工可以同时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和请求民事侵权赔偿;其次,从法律规定上,《》、《》没有规定第三人侵权应当扣减第三人赔偿部分,也没有规定工伤基金或用人单位追偿权(除工伤医疗费用),根据》第条司法解释规定的精神,工伤职工因第三人侵权造成工伤的,除工伤医疗费用外,劳动者有权同时获得第三人侵权赔偿和工伤保险待遇,二者互不影响。
第二种情形是:劳动者先请求工伤保险赔偿后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了工伤保险,在实践中社保机构在劳动者申请时,会让劳动者填写抵扣人身损害赔偿款的申明。在劳动者实现人身损害赔偿后,社保机构将对差额部分进行追回。若用人单位尚未给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已获得人身损害赔偿为由拒绝工伤保险待遇赔偿。具体依据:《最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2款“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综上,对于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和工伤保险基金项目尚未重合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者可在人身损害赔偿后独立主张。但是对于重合的其他项目则分情况兼得或者补足。
参照法条: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第四十二条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l 《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
第十一条 个人已经从第三人或者用人单位处获得医疗费用、工伤医疗费用或者工伤保险待遇的,应当主动将先行支付金额中应当由第三人承担的部分或者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退还给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或者工伤保险基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向第三人或者用人单位追偿。
个人拒不退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从以后支付的相关待遇中扣减其应当退还的数额,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l 《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4〕9 号)
第八条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获得民事赔偿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已经作出工伤认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未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尚未获得民事赔偿,起诉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工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为由,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经支付的医疗费用除外。
l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30号 )
第十二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l 四川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 (川府发〔2003〕42号 )
十、职工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机动车事故伤害,或者履行工作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按《条例》规定认定为工伤和视同工伤的,如第三方责任赔偿的相关待遇已经达到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标准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关待遇;如第三方责任赔偿低于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或因其他原因使工伤职工未获得赔偿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规定补足工伤保险相关待遇。
参照案例:
l (2013)成行终字第2号:罗永刚等与成都市医疗保险管理局等劳动和社会保障其他行政行为上诉案
l (2013)攀民终字第720号:攀枝花市利俊兴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与袁太全劳动争议上诉案
l (2015)德民一终字第737号:四川德阳华西电子设备厂与谢林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
l (2015)泸行终字第44号:杨小平、贾倩、王忠贤诉与泸州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劳动和社会保障纠纷行政判决书案
l (2015)攀民终字第56号: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张启彪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上诉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对工伤赔偿后能否向直接侵权人追偿
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竞合案件若干问题
工伤和侵权可以双重赔偿(最高法院公报案例)
工伤事故责任与雇员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之辨析
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工伤维权流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工伤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案件竞合时,工伤待遇应否扣减交通事故赔偿、人身损害赔偿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