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胶东文化--该告别“印象”思维了
该告别“印象”思维了
http://www.jiaodong.net 2010-11-08 07:38:19 人民日报
前期总投资1.8亿,一年半光景就沦落到以2750万元贱卖55%的股权,《印象·海南岛》这笔买卖,很不划算。曾经畅想借“印象”系列的东风,再现椰风海韵的文化气象,拉动旅游经济。如今,这一梦想也只能早早地、草草地搁浅在了沙滩上。
苛责一个个案,似乎有失偏颇。毕竟,演艺行业优胜劣汰实属正常。问题在于,从一开始,它是否真正遵循了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呢?
看过《印象·海南岛》的人普遍反映,声光电很绚烂,内涵很空洞,除了热闹,新意寥寥。对于这个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海岛来说,游客最想看到的,是旖旎的风光,淳朴的民俗,别样的文化。果真要看现代化的视觉快餐,人们用得着漂洋过海,追至天之涯、海之角吗?
实景演出在中国,本是新生事物,然而,在《印象·刘三姐》大获成功之后,短短几年,各式各样的实景演出席卷大江南北。它们大都由当地政府主导策划,甚至直接投资,担负着城市文化营销的重任。同时,它们都以动辄投入数千万、上亿元,你一个“大手笔”、我一个“大投入”、他一个“大运作”,你追我赶,唯恐掉价。
就拿日前媒体报道的某地实景演出《天门狐仙》来说,光在山上造灯光就耗费千万元,只为让游客感受一把“连狐狸也会流泪”的爱情。但事实上,故事没有打动人,倒是山上突然冒出一束光,或者数百人举着火把蜿蜒下山,把大家吓了一跳,于是“震撼”了起来。
空洞化、同质化,甚至低俗化,使得实景演出越来越受人诟病。然而,还有多少“印象”们正蠢蠢欲动,还有多少因亏损而被贱卖呢?当它不再是个案,而成为现象时,就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发展思路问题。
换句话说,实景演出“产能过剩”,不过是当前城市文化营销欠缺创意的缩影。千城一面,常常被人们用来批评城市建筑风格,现如今,它也开始蔓延到城市文化内涵。你以实景为名片,我做一个更大的名片。你弄一个桃花节,我就跟着弄一个梨花节……这不是文化繁荣,而是创新枯竭。
究其根本,是以一种项目化的思维在办文化。它适合经济领域,却未必适合文化发展。“印象”一词泛滥,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们对城市文化发展的理解,尚处于浮光掠影的粗放式阶段。
我们理解一些当地政府试图让文化与经济联姻的良好动机与愿望。然而,文化有文化的规律。但如果只是凭长官意志去“包办”,这样的联姻,往往难以幸福美满,弄不好还得鸡飞蛋打。
是该告别“印象”,加强深度的时候了!吕绍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知道的“黑”商机!夜色经济下暗藏超强购买力
旅游演艺打造旅游目的地
厉无畏: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城市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三大路径
闻旅观察 | 夜游经济能否成为旅游产业版图未来的高地?
梁昕|为什么城市营销的本质就是“文化营销”?
天津民俗博物馆丨印象天津卫里的“天津味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