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壮医认药方法
2.2 壮医认药方法

壮医认药有自己的一套经验,认药方法概括为看、摸、嗅、尝四字:

2.2.1.看:看植物叶的形态、特点。如犁头草其叶象犁头一样,七叶一枝花其七片叶子轮生。看茎:香附、水蜈蚣的茎为三角形;薄荷、益母草等的茎为方形;大驳骨、小驳骨、狗肝菜、牛七、倒扣草的茎有明显膨大的节;花果、半边莲的花象半边荷花,盘龙参的花排成行列围花茎盘旋而上,象一条龙盘在柱子上。金银花花初开是白的,以后变黄;黄花倒水莲的花象一串倒吊的金钟,又叫吊钟黄等等。看刺:如两面针的叶上两面中脉和幼枝都有刺,扛板归的茎叶都有利刺。看断面:砍断根茎看横断面,如铁包金外皮紫黑本质金黄。大罗伞根是肉质,淡紫红色,切面可见小血点,所以又叫朱砂根。 2.2.2.摸:木贼的茎很涩,可以打磨金属,所以又叫"锉草"。五指毛桃、萝芙木、大飞扬、小飞扬等一些植物其叶揉后有汁液,黑墨草揉后汁液变黑。

2.2.3.嗅:如毛麝香有麝香的臭味,薄荷草、山香、山薄荷有薄荷气味。大风艾有冰片味。九层塔、野香薷有芫荽味。鱼腥草有鱼腥味,鸡屎藤揉之有鸡屎味,山苍树根有姜味。
2.2.4.尝:用嘴尝药,微量不会中毒(大毒要注意),桂皮、鹰不朴有辛辣味,九里香、两面针有麻舌感,扛板归、酢浆草叶有酸味,余甘子先苦后甜,大血藤很涩,三桠苦、穿心莲、救必应很苦,冰糖草、相思藤叶有甜味。

2.3.壮医采药方法

壮医治病用药,往往自采自种,成本很低,对如何采药,亦总结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如:

2.3.1.药物生长环境:
翻白叶、半枫荷、余甘果、酸枣等喜光植物,在阳坡可发现,八角莲、土细辛、石上柏、七叶一枝花、金线风在阴坡荫蔽潮湿的地方生长。黄花倒水莲、虎杖、闭鞘姜在沟河边生长。鸭肢木、木蝴蝶、山苍子、八角风、小罗伞、金银花、野葛生长在山坡次生杂木林中。菖蒲、水八角、谷精草、灯心草生长在沼泽地。

2.3.2.采药时机:
根茎类如葛根、土党参、何首乌宜在秋末春前采为宜。
皮类,如桑白皮、救必应、杜仲、桂皮、丹皮宜在春季或初夏采集。
茎叶类,如三叉苦、益母草、紫苏、宜在植物生长全盛期采。
花类,如金银花、木棉花,宜在含苞待放或初开放时采为宜。
果实,如枳实、吴芋、柠檬、木蝴蝶、瓜蒌、金樱子、木必子宜在果实充分成熟采摘为好。
种子类,如扁豆、牵牛子、跌打豆,宜在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采集。
全草类,如穿心莲、田基黄、虾蚶草、火炭母宜在植株旺盛期收取地上部分。
民间医生说:采药贵时节,根薯应入冬,茎叶宜盛夏,果实熟未老,核熟方有功。

2.3.3.注意保护药源:
壮医善待壮药资源,爱护药源,合理利用,其原则是采大留小,采茎叶留根,采根则留部分,边采边种。有些有种子如鬼针草,叶下珠子、蔓陀罗子、跌打豆子等可在路边、村边、水沟边、荒坡、荒地广泛播种,这样取之不尽,药源丰富。
此外,壮医尚根据药物的外观颜色指导用药,易记易懂,如:1.以黄治黄:黄疸性肝炎,壮医用黄姜、木黄连、田基黄、黄根藤、虎杖等黄色药进行治疗。2.以红治红:如月经不调者壮医用月月红治之,贫血用鸡血藤治,红痢者用天青地红治之。3.以白治白:产妇乳汁少,用白浆木瓜和猪脚炖吃。4.以黑治黑:青少年头发白,用何首乌、黑墨草、黑芝麻、黑枣、熟地、黄精、杞子、当归、肉苁蓉等药浸酒服之。5.以毒攻毒:如患猪头肥、毒疮,壮医用有毒的蛤蟆皮外敷治之。6.以风治风:凡有风字的药均可治风湿,如八角风、吹风藤、半枫荷、海风藤、大风艾、吹风蛇、地枫皮、麻骨风等有风字的药均可用来治风湿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用的壮医药性歌诀
忍冬藤的功效与作用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忍冬藤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之药用部位【表格总结版】
忍冬
中医中药简单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