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书法,为什么要做到变化?变化有何意义?

一、未被怀疑的正确常识

写书法要善于变化多端,切忌千篇一律,这似乎已经是中国书法界目前所达成的一个共识,成为了正确地不能再正确的一个“常识”了。

我认为这个观点确实是对的,但是里面很多问题并没有讲清楚。比如,到底什么是变?变化有哪些表现?变化,仅仅指的就是写出来字,姿态形状不一样吗?变化的目的在哪里?变化的方向又在何方?

这些问题,都鲜有人回答。

我们只知道醉心于王羲之《兰亭序》21个之字,笔笔不同的美妙,但是这种书写姿态的不同,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展现了某一个书法家书法技艺的高超么?是展现一个书法家才能的与众不同么?我们赞美变化,欣赏变化。到底有什么意义?

二、到底什么是变?

最近有一本书,我读了感觉很有意思,对我有不少启发。这本书叫做《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是一本科普著作。这里面就探讨了大量的关于人体和进化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有些人觉得生病就生病了呗,这有啥好稀奇的。但是如果我们稍微知道一点达尔文进化理论就会知道,生病这件事,比较怪异。

按说进化,可不就是越变越好,越变越强吗?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推论想下去,那就很有意思了。

如果我们真的是越变越强,那么生病这件事,早就应该销声匿迹了。数百万年进化,我们应该是越来越厉害才是。

但是,我们看,并没有,相反的,人体无比的脆弱。小小的一个毛病,很有可能就会夺取一个人的生命。

这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人类,天然有一个竞争对手,那就是病毒和细菌。我们人体在进化,但是人家病毒和细菌也不傻啊,整天想着法的变异,所以这两场竞赛,就此双方是开始了马拉松长跑。有本书,叫《上帝的跳蚤》,说的就是这件事。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人类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基因变异,99%的基因变异只会给人们带来不幸、痛苦和灾难,但是只要1%的变异成功了,对于造物主而言,这种策略也就成功了

而我之所以要扯这么多,说这么多题外话,其实就想说明一个道理,所有的变化的意义,都是为了更大、更多的可能性,为了塑造更多方面的可能性,以此来适应未来更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人是这样的,生物是这样,文化也是这样的,书法更是这样的。所谓兼容并包,百花齐放,就是这个道理。

三、变化的意义

变化的意义,就是为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方向。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知道书法最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站在王羲之的角度立场来看,王羲之也没办法预料,唐朝究竟是楷书变得更严谨了还是更为宽松了。

王羲之不可能知道。

但是王羲之至少为中国书法提供了可能性,并且这种可能性,是全方位的。

王羲之站在的那个历史节点上,就是中国的书法的起点,而且这一脉,不仅走的远,而且也走得足够深,所以,王羲之被人们冠以书圣这样的大名。

有人说,王羲之的书法,是像一个宝塔一样,不论以后各个书法家谁来学习王羲之,都能从他那里获取宝贵的经验。

但是与此同时,每一个人都只能从王羲之那里学到了一个侧面,没有人能够学到他全部的东西。

所有的书法家,在王羲之面前,都是一个侧面,而王羲之,是一个立体。

而所谓的立体多侧面,就是王羲之具有多个维度方面的探求,王羲之在也艺术探索上的多个层级和侧面,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书法中的变化。

四、变化的载体

但是变化,究竟是存续于何种载体呢?他究竟依托的,是一个笔画、一个字、整片的书法作品,还是书法家整个艺术生涯呢?

我认为在这方面,当代人的认识眼光,就显得很局促了。

我们品评一个书法家的好坏,似乎从他写的一个字,一个笔画的小细节上就可以大致推断。

这固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当我们仅仅只用这么小的眼光去看一个书法家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将书法家所有的、其他方面的多样性完全给屏蔽掉了。

当我们还在纠结“他写的这两个字,虽然都是同样一个笔画,但是他用的是不是两种笔法?”、“他写的这个也字的竖弯钩,和九这个字的竖弯钩是不是一模一样?”这样无关痛痒,甚至鸡毛蒜皮的小伎俩的时候,有关于这个书法家更多、更伟大的情感和人格便被遮蔽了。

所以,我们当代人的创作,更是这样,从小处起,谨小慎微,盯着字,心力面绞尽脑汁,想要累死更多脑细胞,只是为了写出和上面那个字不一样的姿势形态来。

如果我们把这精力放在这些小伎俩上,还哪里有时间去关注、甚至表达更为宏大并且深邃的感情呢?

你觉得王羲之、颜真卿在写《兰亭序》和《祭侄稿》时候,真的就那么故意区分这一笔之字的写法和那一笔之字的形态吗?

尤其是颜真卿,书写祭侄稿,可以说是悲愤至极,这些细枝末角,早就被血泪交加的心情给淹没了,他还会纠结这个地方我是写垂露竖还是悬针竖?

五、更广阔的视野

当我们能够从这些细节解放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囿于一笔一划,一字一行这样的狭窄视野,就会有一种全新的,从整体上把我的视角,能够从这个角度去解读书法作品中的变化和书法家风格的流变,这就比我们看单个字,局限在一张作品里,要来的更为可靠的多。

比如,对于王羲之书法解读,是够应该仅仅局限在对于他兰亭序的研究?对于颜真卿楷书风格的把握,是否是一味的粗壮雄浑,磅礴壮美?他到底有没有细腻和婉转的一面呢?

如果没有对王羲之整个书法的考察,没有对颜真卿楷书三个阶段的认识,当然我们就只会认为王羲之书法,仅仅有兰亭序的秀润灵动,而不知道王羲之书法遒劲刚强的一面,这难道不是很可惜的事情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欣赏书法
书法家的心理都有一幅《兰亭序》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五集 翰墨情怀
王羲之的《兰亭序》,蕴藏的三个秘密
?开讲| 丁谦教你学书法五十讲 - 第六讲
褚遂良为何是“广大教化主”?看他这件“楷中兰亭”,一幅字够学10年,无人能比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