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第一套贺年邮票80分年年有余3元贺新禧

 2006年11月1日,我国发行贺年专用邮票1套2枚,其中“年年有余”的邮票图案为“双鲤图”--万顷波涛之上,两条红鲤相对而立,宛若一轮朝阳跃出海面。纹饰简练、色彩单纯、造型夸张,极富装饰美感和吉祥寓意,给人们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鲤鱼传书”是我国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典故。相传商末姜子牙垂钓渭水,获鲤鱼,剖之,见一书信,预言他将受封于齐地。后果真应验。“鲤鱼”因此成为书信的代称。 
    东汉发明造纸术后,最初纸的供应并不普及。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书信才逐渐从尺牍发展成为“纸书木函”,即纸质文书放人木函内封装。东汉大文学家蔡邕远离家乡,思乡心切,曾赋《饮马长城窟行》。其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指书信,即将信写在一尺左右的绢帛上。据闻一多考证:“双鲤鱼,藏书之函也。其物以两木板为之,一底一盖,刻线三道,凿方孔一,线所通绳,孔所以受封泥……此或刻为鱼形,一孔当鱼目,一底一盖,分之则为二鱼,故曰双鲤鱼也。”这也许就是我国最早的“美术封”了。 
“双鲤函”一直沿袭到唐代,在唐诗中也屡屡可见。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山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宋代以后,“双鲤”、“鲤素”仍是书信的代名词。宋刘才邵的《夜曲》一诗中,“门前溪水空粼粼,鲤素不传娇翠颦”,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妇女盼信的焦急心 情。当时民间所寄递的书信,常以尺素结成双鲤形,故又有“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之句。 
    明清时期,纸质信封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笔者收藏了清末光绪年间的一枚民间美术手递封,图案就是以单色木刻印制的“双鲤图”,此封下端印有一首四言诗:“维此嘉与,象剖双鱼;君有心矣,斯为取斯。”由此可见,双鲤玉佩是古代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双鲤图”的内涵被赋予了吉祥色彩。因“鱼”与“余”、“鲤”与“利”谐音,双鲤便逐渐有了“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寓意,它表达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象征来年的财富和幸运。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的“双鲤图”,以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出现在各类贺年邮资封片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融为一体,寄托吉祥、温馨的祝福,传递亲情、爱情和友情。
文章来源:炒邮网 
www.cjiyou.ne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海经》里的鱼与怪鱼
我镜头中的画意鱼趣
年味十足的贺年邮票
信、简、牍、笺、素、函、札、缄
第一套贺年专用邮票
“年年有余”国画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